问题

请问存不存在这样一个操作,使一个普通人扶起摔倒老人后,能够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到全身而退?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的痛点,也反映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担忧。简单来说,确实存在一种操作,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好心扶起摔倒老人所带来的风险,让施助者能够“全身而退”。但这并不是某个单一的神奇动作,而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应对策略。

核心在于:在做好事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证据,清晰界定责任,并提前规避潜在的误解和推诿。

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

1. 预判与现场评估:瞬间的智慧

在你靠近老人之前,大脑需要快速运转。

观察环境: 老人摔倒在什么地方?地面湿滑吗?有没有障碍物?周围是否有其他人?这些细节能帮助你判断老人摔倒的原因,也可能为你提供潜在的目击证人。
评估老人状况(初步): 老人意识清醒吗?是否发出痛苦的声音?还是只是静静地躺着?这能让你对老人的伤情有个初步判断,也能在你与老人交流时,更好地把握语气和方式。

2. 接触与沟通:专业但又不失人情味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环节。

征得同意与告知: 在你接触老人之前,即使老人看起来意识不清,也务必先用温和、清晰的声音询问:“爷爷/奶奶,您还好吗?我来扶您一把,可以吗?”。如果老人有意识,并且能够回应,一定要得到对方的明确同意。这在法律上是至关重要的“同意”证据。
小心谨慎地扶起: 使用正确的支撑方式,避免二次伤害。如果是老人能自己配合,就尽可能让老人用力。如果老人完全无力,你就需要承担更多,但依然要保持动作的稳定和缓和。
保持对话: 在扶起过程中,继续与老人沟通:“我扶您坐起来了,您感觉怎么样?哪里不舒服?”。 尽量让老人亲口说出“我没事”或者“谢谢你”等话语。 这是最直接的自我陈述,能有效驳斥日后可能出现的“是你把我弄伤的”的说法。
避免触碰或移动不当: 如果你怀疑老人可能存在骨折或其他严重内伤,并且老人无法自行移动,不要轻易尝试将老人完全扶正或移动到其他地方。最好的做法是,在征得老人同意的前提下,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体位,并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3. 寻求外部帮助与证人:让第三方介入

这是转移和分摊风险的有效方式。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无论老人说什么“我没事”,或者你感觉情况不严重,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是明智之举。 120工作人员的到来,本身就是一种官方的记录和介入。你可以向接线员说明情况,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呼唤旁观者作证: 如果周围有人,请主动示意:“旁边这位先生/女士,请您帮我看一下,我扶起这位老人,您看到了吗?能麻烦您留一下联系方式吗?万一有什么情况,您能帮忙作证。” 主动寻求证人,并且征得他们同意留下一手信息,这是最有效的风险规避手段。 如果有人不愿意,也不要强求,但要记住他们的样貌。
拍照或录像(谨慎使用): 如果情况允许且不冒犯到老人(例如老人意识不清),可以在保持尊重的角度,稍微拍摄一下现场环境(老人摔倒的位置)和老人大致的状态。 切记!如果老人清醒且反感,切勿强行拍摄,这反而会惹祸上身。 视频最好能包含你与老人的对话,以及你扶起老人的过程。

4. 交接与后续:将责任清晰化

完成初步的施救后,还有后续的步骤。

与急救人员或家属交接: 如果急救人员到场,向他们详细说明你所了解的情况。如果有老人家属到场,尽量将情况详细告知家属,并与他们进行简短的沟通,让他们了解事情经过。
保留沟通记录: 如果与家属有过电话或当面沟通,尽量保留一些证据,比如通话记录,或者简单记录下沟通的时间、内容和对方的说法。
适时离开,不留纠缠: 在确认老人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或者急救人员已经接手后,你的主要责任就基本完成了。在离开前,可以再次询问老人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帮助,然后礼貌地告知你有事需要离开。 避免长时间逗留,以免被误认为是在“围观”或者“趁机索要好处”。

总结一下“全身而退”的关键点:

1. 取得同意,明确告知: 扶之前问,扶的过程中沟通。
2. 留下第三方证据: 120电话、目击证人证言、录音录像(谨慎)。
3. 清晰界定责任: 让老人或家属明确知道你只是施救者,而非事故制造者。
4. 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除非必要,不移动骨折嫌疑的伤者。
5. 保持冷静与专业: 用冷静的态度处理一切,避免情绪化。

最终,要说的是,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保证完全没有风险。 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还有人性的复杂,都让这个过程充满不确定性。但通过以上系统性的操作,你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将你的善意和安全最大化地保障。

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助人的心,同时拥有足够的智慧和警惕。 做好事,不留下后患,这才是真正的“全身而退”。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地将“同情心”转化为“理性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直接说结论,不存在。

稍后补充细节。


更新。

为什么扶老人是我国的社会难题,被讹钱的这么多并不是因为所有法院都认定老人是被撞倒的,而是这么判,对所有人都是最省事的。

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谁都是如此,害怕老人赖上洗不清。假设没记录仪的情况下,几乎扶了必赔。有记录仪能证明自己,老人通过官方手段拿不到赔偿,但也不会有损失,最多批评教育,连拘留都不敢。

一般70岁以上老人只要不是犯下杀人放火之类大罪,都不会实刑,更别说碰瓷这种小事了。监狱也不敢收,害怕老人监狱里出事。

话题说回来,假设有记录仪、监控等证明扶老人者是无辜了,官方要不到赔偿,你以为这事就完了。知乎里已经有几个案例了,老人直接去人单位和小区闹事,光脚不怕穿鞋,你身为一个正常人有家室有工作,人家跟你闹,耽误你工作,影响你名誉,你耗得起吗。最终还是赔钱了事。


要真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必须有人做出牺牲,但凡有一个法官敢判老人诈骗罪直接入刑,绝对会对全国起到震慑作用,以后老人就会收敛很多。当然了,这是个囚徒困境,没有人愿意当第一个牺牲者。

在此之前,遇到老人敬而远之,能离多远跑多远,千万别被赖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