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死亡有延迟的情况下,为何美国新冠疫情死亡率依旧从上个月的0.3%,上升到了现在超过1%?

回答
近期美国新冠疫情死亡率从上个月的0.3%攀升至如今超过1%,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要理解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深入剖析,并考虑到“死亡延迟”这一重要因素。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发展过程并非即时发生,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再到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直至最终死亡,这个过程存在一个显著的延迟。这个延迟期可能从几天到几周不等。因此,我们现在观察到的死亡率,实际上反映的是几周前感染情况的“滞后效应”。上个月死亡率较低,可能表明当时整体感染人群的病情相对较轻,或者疫苗接种、早期治疗等措施的效果在当时更为显著。而现在死亡率的上升,则可能预示着此前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更多的高风险感染者。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滞后效应”的转变,使得死亡率出现了如此大幅度的跃升呢?以下几点是可能的主要因素:

1. 新的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与传播:
新冠病毒的变异是持续的,一些新的变异株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播力,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如果近期流行的变异株相较于上个月流行的毒株,在致病性上有所增强,那么即使感染人数相似,重症和死亡的比例也会随之增加。例如,某个变异株可能更擅长逃逸先前感染或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导致更多人再次感染,而反复感染可能会增加重症风险,尤其是在免疫力下降的人群中。此外,新的变异株可能对现有的治疗药物或单克隆抗体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从而降低了治疗效果,间接导致死亡率的上升。

2. 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接种率的变化:
虽然美国整体疫苗接种率较高,但加强针的接种率是影响死亡率的关键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前疫苗接种提供的保护力可能会有所减弱,尤其是在面对新的变异株时。如果最近一段时间内,符合加强针接种条件的人群中,加强针的接种率出现下降,或者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风险人群的加强针接种意愿不高,那么他们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疫苗有效性的“衰减”问题,尤其是在面对不断演变的病毒时。

3. 早期检测和治疗的可及性与有效性:
早期诊断和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新冠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如果近期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检测能力下降、公众对早期症状的忽视、治疗药物的可及性受限等),导致部分感染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那些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他们的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从而推高死亡率。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等,在早期使用时效果显著,但如果这些药物的供应出现问题,或者处方和使用流程不够顺畅,都会对死亡率产生负面影响。

4. 人群免疫力的整体变化:
人群的免疫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受到既往感染、疫苗接种以及时间推移(免疫力衰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说上个月的低死亡率是基于较高的人群免疫力基础,而现在死亡率的上升,可能意味着人群的整体免疫力相比之下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的疫苗保护力或自然感染获得的保护力正在消退,而新的感染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

5. 人口结构和健康状况的变化:
美国人口结构中存在大量老年人口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些群体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和重症风险更高。如果最近一段时间内,疫情的传播更多地集中在这些高风险人群中,那么即使感染总数变化不大,死亡率也可能因为高风险人群的暴露度增加而显著上升。同时,其他公共卫生问题对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也可能间接影响到新冠感染者的预后。

6. 行为和防护措施的放松:
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后,社会各界对于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的执行力度可能有所放松。如果人们普遍降低了警惕,增加了聚集性活动,那么病毒的传播范围和频率就可能增加。尤其是在室内、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风险会更高。这种行为上的变化,也会在一段时间后体现在死亡率的上升上。

综合来看,从上个月0.3%上升到超过1%的死亡率,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更可能是以上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例如,新的、致病性更强的变异株的出现,叠加了部分高风险人群加强针接种率的不足,以及民众防护意识的松懈,最终通过病毒感染的“死亡延迟”,集中体现在了近期的死亡数据上。要有效应对这一局面,需要在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针)、密切监测病毒变异、保障早期治疗药物的可及性与有效性,以及适时提醒公众保持必要的防护措施等方面,持续发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统计方式的问题。英国正常夏季的周死亡在10000左右,新冠疫情下大概比没有新冠的时候多了15%的死亡。


相比于五年平均(要注意其中一年还是有疫情的),英国在2021年每周的额外死亡分别是

Deaths registered weekly in England and Wales, provisional Statistical bulletins

8.13-8.20:1179

8.6-8.13:1423

7.30-8.6:1283

7.23-7.30:1262

防疫政策本身会减少非新冠的死亡(因为口罩,社交距离对流感什么的也有效,交通减少了,交通事故也会少很多),显然造成这些excess death绝大多数原因应该归因于新冠。

同时期,英国报告的新冠死亡数为

United Kingdom COVID: 6,825,074 Cases and 132,742 Deaths

7.23-7.30: 503

7.30-8.6:595

8.6-8.13: 520

8.13-8.20: 686

只能说如果真信了英国的统计数据,那意味着新冠以外的5-10%的超额死亡,只能解释为英国同时还有另一种与新冠同烈度的未知病毒在默默传播……可能是boris johnson病毒吧……


如果按照正常的解释,就是美国对新冠的死亡,统计的相对于英国更客观一些(但瞒报漏报的情况还是很严重,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吧……),因此死亡率比英国高。

user avatar

2021年全中国新增确诊病人九千多,两人不幸因病去世。在医疗资源充裕的情况下,每个病人都能接受“熊猫级”照料,预后转归良好。我们看看对照组,日本这一年多,多少社会名流因为新冠病逝?“雄霸”都逃不掉啊!在中国医疗资源整体不足的情况下,“动态清零”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佳方式。为什么还要说“财产”?街上闹瘟疫,你敢出门上班吗?你敢出门消费么?马来西亚生产芯片的无尘厂房,工人进出都穿戴防护服和面罩,因为工人感染和病逝不得不关停,导致现在全球二百多万辆汽车因为没有芯片没法交付。

user avatar

据我观察,在北美的香蕉人会有如下五种状态:

  1. 高学历人群,接触的人都懂得防护,住的社区也很好,周围无人感染。所以,没有疫情感染,疫情不存在,也没人死,一切正常。
  2. 周围有感染的,但他们家没人感染。所以,就是小流感,一切正常,像国内的sb封锁,会影响他们自由地去加州或者佛州度假,或者自由地去中国旅游。
  3. 全家人感染了,都挺了过来,后遗症什么的不重要了。所以,就是小感冒罢了,完全不怕,一切正常。
  4. 全家人感染,死了几个,死之前一定会表扬一顿医疗体系、皿煮滋油、尊重人权等。所以,一切正常,完全ok,对我的救治肯定不会让我完蛋。
  5. 全家人感染,很快死了几个,还没来得及上网表扬。所以,网上一切正常。

像我这种辣鸡,只能天天看看JHU疫情,然后判断一下去不去人多的超市买食物。当然了,苦逼PhD实验室还是得天天去的。/doge

怎么上热搜把编辑问题锁了?那我这没法更新JHU数据了……

zhihu.com/question/4265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