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如果未来借故冻结我国持有的美债,应该如何回应?

回答


如果美国未来借故冻结中国持有的美债,这将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金融和政治事件。中国需要从经济、外交、法律、政治和战略等多个层面综合应对,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地位。以下是可能的应对策略和思路:



一、立即采取的应对措施
1. 评估和应对冻结风险
分析冻结的合法性:根据国际法(如《联合国宪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家间债务关系通常受双边协议约束。若美国单方面冻结中国持有的美债,可能涉及违反国际法或双边协议,中国可主张其非法性。
启动法律程序:通过国际法院(ICJ)、国际仲裁机构或国内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美国停止非法行为,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与国际组织联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G20等多边机构寻求支持,推动国际社会对美国行为的谴责或制裁。

2. 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多元化资产配置:减少对美债的依赖,增加投资于人民币资产、欧元债、日元债、黄金、大宗商品、离岸人民币债券等。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增强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实在无法避免美债冻结时,可考虑将部分美债转换为可流通的黄金、特别提款权(SDR)或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

3. 紧急经济应对
稳定金融市场:通过央行流动性支持(如再贷款、再贴现)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防止资本外逃和金融市场动荡。
加强外汇储备管理:通过外汇管理局协调,确保外汇储备的流动性,防止因冻结导致外汇储备贬值或贬值风险。
推动国内金融改革:加快资本市场开放、金融监管改革,增强国内金融体系的韧性,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二、长期战略调整
1.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推动“人民币+一带一路”结算模式,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前海等区域,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增强人民币的国际流动性。
推动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2. 加强与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经济合作
构建“去美元化”经济联盟:与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加强经济合作,推动以人民币、卢布、卢比等货币结算的贸易和投资。
推动“金砖国家”货币合作:加强金砖国家间的货币互换协议,推动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3. 推动全球金融体系改革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推动IMF、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改革,增加人民币等新兴货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权重。
推动多边货币合作机制:建立类似“货币稳定基金”“多边货币结算系统”等机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4. 加强与欧盟、日本的经济合作
推动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的经济合作:通过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的贸易协定,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推动中日韩经济合作:加强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外交与政治层面的应对
1. 加强外交交涉
通过联合国、G20等国际平台:向国际社会阐明美国冻结美债的非法性,并呼吁国际社会谴责美国的单边行为。
推动双边对话:与美国展开外交磋商,要求美国停止非法行为,并明确冻结美债的法律和政治后果。

2. 推动中美关系的“脱钩”与“再平衡”
推动中美关系的结构性调整:在经贸、科技、金融等领域推动“脱钩”,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推动中美关系的“再平衡”:在气候、全球治理、多边合作等领域加强合作,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

3. 推动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
加强在IMF、WTO等国际机构的影响力:推动中国在国际金融、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推动多边金融合作机制:推动建立类似“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金融合作机制。



四、法律与国际法层面的应对
1. 援引国际法和双边协议
援引《联合国宪章》第2条:美国冻结美债的行为可能违反《联合国宪章》中关于国家间平等、主权和互不干涉的条款。
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美债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部分,美国冻结美债可能违反IMF的规则。
援引双边协议:若中美之间有双边协议规定美债的管理和处置方式,可引用协议要求美国履行义务。

2. 推动国际法院(ICJ)裁决
向ICJ提交案件:要求国际法院裁决美国冻结美债的合法性,明确其违法性。
推动国际社会的集体行动:通过G20、IMF等机构推动国际社会对美国行为的谴责。



五、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应对
1. 防止资本外逃和金融市场动荡
加强外汇管制:通过央行和外汇管理局加强外汇管制,防止资本外逃和金融市场动荡。
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开放:通过金融市场开放,增强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2. 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升级:减少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依赖,推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推动经济多元化:减少对出口和美元依赖,推动内需驱动型经济。



六、长期战略目标
1. 构建“去美元化”经济体系
推动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国际结算体系:通过“人民币+一带一路”结算模式,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建立以人民币、欧元、日元等货币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 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去中心化
推动多边金融合作机制:建立类似“多边货币稳定基金”“多边结算系统”等机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总结
如果美国冻结中国持有的美债,中国需要从法律、经济、外交、政治等多个层面综合应对。短期内,中国需通过法律手段和外交交涉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同时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和经济政策;长期来看,中国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构建“去美元化”经济体系,并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最终目标是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增强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独立性和话语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就太好了,中国终于可以把自己的纸面国力付诸兑现,着手打破现行世界秩序,去做一些功在千秋的大事了。

最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在并非现行世界秩序最大的获益方,且具备打破现行世界秩序的能力的情况下,却从上到下表现出一种对维持现状的狂热情绪呢?

尤其是在现状的维持成本越来越高,维持现状的收益越来越低,现状的最大受益方越来越缺乏维持现状的意图和能力,现状的各参与方心怀鬼胎且越发不加掩饰,现状的内在结构越发混乱且不稳固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对于维持世界秩序现状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的姿态。

特别是在现状的缔造者,支配者,最大受益者已经对现状越发敷衍了事,越发无所作为,越发无能为力,各路力量争先恐后破坏和挑战现状以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中国却积极贡献出力量维持这一现状,还长期主动拒绝与这一贡献相匹配的权势,甚至甘愿为了维持现状而承受一些极为严重的政治代价。

这种皇帝不急太监比谁都急的状况是极为怪异的。

中国毋庸置疑是具备打破现状的能力的,建立一套新体系的资源中国也是有的,但中国是否具备打破现状的意图和建立一套新体系的能力则是极为可疑的。

原先我以为这是一个坛坛罐罐问题,后来发现不对,因为坛坛罐罐实质上是成本——收益核算问题,也就是说,打破现状如果能带来更大的好处,或者至少是降低维持现状的成本,那么对于一个真正的坛坛罐罐人来说就应该马上动手。

而实际情况是,中国并非现状的最大受益方,却又是现状的主要维持方,现状的维持成本越来越高,收益却越来越差,最大受益者用于维持现状的资源和意图越来越少,中国在耗费越来越高的成本去做一件对自己来说好处越来越少的事情,换言之,维持现状从坛坛罐罐的角度来看是说不通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提出一种可能,供大家讨论。

当下的中国,陷入了一种“中层既得利益者”的窠臼中。

什么是“中层既得利益者”?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体系内并不掌握规则的制定权,并非最大获益方,但是能够从现行规则中获得一部分好处,获取好处的成本极高,长期处于盈亏平衡点,且获取好处的途径极度依赖体系处于稳态环境下的既得利益者。

中层既得利益者有一个典型特征,它在体系内未必是最大获益方,但是对体系的依赖程度却是最深的,就像一家公司,最畏惧公司破产的不是老板,也不是勤杂工,而是中层业务骨干。

对于老板来说,就算公司破产了,他大不了卷款带着小姨子跑路,对于勤杂工来说,他大不了去别的公司接着当勤杂工,四海为家。

而业务骨干不一样,他上有老下有小,背着车房贷款,拼命工作就赚两文辛苦钱,年终奖多一点就沾沾自喜,平时谨小慎微连病都不敢生。

你说他寒酸吧,他也不寒酸,毕竟有车有房,有家有室,西装革履,看上去精力充沛,每天都在加倍努力工作,业务能力强,工作扎实可靠,公司里也能说得上话,偶尔还可以奢侈一下。

但你说他体面吗?也谈不上多体面,加班是因为背着房贷,努力是因为负担沉重,自己那点年终奖和干工资还不如自己老总一个月分的花红,公司的业务方向自己插不上嘴,老总拍脑袋决策,自己就要去矜矜业业擦屁股。

有一天,公司破产了,老总卷款一走,去别的地方骗投资了,勤杂工把桶一提,当街溜子去了,都有各自出路,但是对于业务骨干来说,天塌了。

因此在勤杂工日渐摸鱼,老板天天鬼混的情况下,你总是能看见业务骨干天天加班加点修补这栋破房子,矜矜业业当裱糊匠,拖着这台破房子不至于房倒屋塌。

需要指出的是,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态问题,因为对于目前的世界体系来说,中国这个业务骨干完全具备通过打破现状以换取更进一步的能力,不论是以掌握的业务和渠道逼迫公司给予自己董事会的一席之地,还是串联其他人带走客户和资源出去另立门户,再不济转行跳槽去另谋高就,这都是可行的路子。

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疯狂当裱糊匠,原因很简单,这个业务骨干从小职员成长为业务人员,再成长为项目主管,最后进一步成长为业务骨干的整个过程,都是在这家公司里完成的,他的整个人生轨迹和上升渠道,他的业务经验和社会关系都对这家公司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

他已经完全适应了甚至依赖于这家公司的既定环境,你让他换一个环境(哪怕是自己主导下的环境),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凭借自己的本事能在新环境里获得多少好处,而是如果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会怎么办?你给他个董事局主席他都不愿去干,不是他没能力,而是因为他没干过,他怕,这种怕不是恐惧,是对风险的本能回避。

对于老板来说,这家公司只是一份事业,对于勤杂工,这家公司只是一个雇主,对于在这家公司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来说,这家公司就是整个世界。

人是不会摧毁自己的世界的。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几乎完全是在牙买加体系和世贸组织体系内完成的,整个中国社会近50年来的发展轨迹都是在这一体系铺设的,这导致当代中国事实上不具备在非牙买加体系内实行经济活动,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历史经验,而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这导致中国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工作中,对现行世界秩序的稳态几乎表现出一种病态的饥渴。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明明并非最大获益方的情况下却疯狂维护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知道,上一次中国在非牙买加体系内展开大规模海外贸易,已经是明朝年间在西班牙银元体系内开展的海外贸易了,中国从中获利之丰厚,以至于让身为贫银国的中国建立了一套银本位的财政制度,这种人在家中坐,白银天上来的局面甚至相当程度上成了闭关锁国的思想来源,历史过于久远,情况过于特殊,以至于对当代中国形不成任何有效的历史经验。

历史经验的匮乏和社会负担的沉重,导致中国极其缺乏建立一套自己为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意图,哪怕理论上中国是具备这种能力的,这种被动甚至已经到了在现有体系内更进一步都极不情愿的地步了,因为现行体系对中国来说是一种“世界观”层面的事物,不论它好不好,世界观就是世界观,自己更进一步,意味着世界观的颠覆,这太可怕了,哪怕好处会更多都太可怕了,信徒怎么敢对神捅刀子呢?哪怕痛饮神血便可取而代之也不敢。

当惯了业务骨干,不敢当老总了。

这种病态的企稳心理表现在社会层面,就是很多人一直对“万一被踢出世界贸易体系该怎么办”这种无厘头问题的杞人忧天,以及在供应链问题上的被动保守,以至于出现被自己炮口下的供应链断供这种史书级笑话。

要知道中国是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即为世界贸易体系本身,在正常的逻辑下,不应该是中国担忧自己会不会被踢出世界贸易体系,而是其他人应该担忧被中国踢出世界贸易体系,不应该是中国担忧会不会被供应链断供,而是其他人应该担忧被中国断供,很多人对于中国需要进口各种资源和产品忧心忡忡,唯恐被切断供应,却不想想要是没了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他们的现金流能维持的了几天?他们的员工难道就不需要吃饭?

明明是甲方,却充满了乙方心态,眼睛里只有别人的筹码,没有自己的本钱,“万一被踢出世界贸易体系该怎么办”这种无厘头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中国社会病态企稳心理的直接写照。

所谓“战略定力”根本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长期战略,它实质上是对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病态企稳心理的一种满足,一种承诺,它不是什么对外策略,而是一种内政,它实质上是承诺整个中国社会:我绝不打破牙买加体系,我绝不破坏现行国际秩序的稳定,我一定会为当下的世界体系添砖加瓦,你们放心罢。

战略定力的背后,是极其深厚广泛的社会基础,它本身并不能给中国社会带来任何好处,它只是满足了社会心理需要而已,哪怕它的代价已经大到我们的文明体系根本无力承受的地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你什么样,国就什么样。

而“美国如果冻结我国持有的美债”这种问题,只不过是“万一被踢出世界贸易体系该怎么办”这种问题的衍生版本而已。

要是美国冻结了我国持有美债该怎么办?

那意味着就算中国社会有一万个不情愿,破而后立的时刻也终于到来了,我们庞大的纸面数据将转变为有效国力,我们将在穷则思变的环境下着手去做那些正确的事,公司垮了,业务骨干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必须自己创业了,必须学着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去当老板了,裱糊匠当了一辈子,终于无墙可裱,房倒屋塌之时,开宗立派之日!

我万分期待着那一天。

user avatar

冻结不是没收。

冻结只是美国限制中国买卖美债,但是美债还是归中国所有的,冻结并不改变所属关系。

比如说,冻结你的房产,只是不让你住在你家房子里,但房子还是你的,现在天气已经转暖了,夜里在外面露宿也冻不死人的。

比如说,冻结你的腰子,只是把你腰子割走不让你用,但腰子还是你的,你正常上下班过日子,过几年就把腰子完整地还给你。

美国是文明国家,文明国家就是这么的讲文明、懂礼貌,是他的他必须坚守,美国绝不可能像中国一样把首都和白宫丢给北方蛮族,杰佛逊总统不可能仓皇逃跑把老婆都忘了带上;不是他的他也不眼馋,美国绝不可能像中国一样四处扩张,长期以来跟印第安部落和墨西哥保持和平共处。

假如真的有一天,美国冻结了中国持有的国债,中国应该认真反思,为什么美国不冻结别人的国债,偏偏要冻结中国呢?是不是中国哪些地方没有做到位?是不是中国惠美国惠得还不够?是不是知乎上有些入关壬得罪了美国爸爸?

建议从入关壬开始挨个枪毙,美国一定会把中国所有的美债还给中国的。

user avatar

不谈 “冻结” 美债在操作上的可行性和狭义金融领域的天然后果,先默认此事可以被顺利执行,那么你们要知道,美国在华投资存量,也是 “万亿” 级别的,且大多是商业服务乃至技术生产实体。但反过来,我国在美国的投资总额,与之接近差着数量级呢。

所以与 “冻结乃至针对性违约美债” 对应的天然回应,即美国在华资产的充公。且这个充公的过程,显然不仅意味着停止经营,也不只意味着资产所有权的剥夺,而是必然涉及对众多无法及时销毁的商业和技术机密的强制获取,甚至是对核心技术人员的控制,要求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和商业秘密。

对这种性质的行为,美国自然也会反制。或许与之对等的,包括但不限于,同等处置所有中国在美资产,并如最近你我所见的那样,将打击对象扩大到美国能力所及的所有 “华人” 的资产(估计会来一波喜大普奔双向奔赴);在美国能力范围内,切段一切与中国的国际合作;以及最为终极的形式 — 与中国全面开战。

这听起来是不是越来越玄幻,越来越直白且赤裸裸?

是,但又很正常。因为题设本身,“美国冻结我国持有的美债”,甚至是直接不认可我国持有的美元头寸,这事儿的性质本身,就已经把 “直白且赤裸裸” 的数值拉满了,本就意味着做出了 “撕掉一切友善和伪装,直接撕破脸了”。

而这样的事情,是否可能会出现?肯定不是零可能,就像中美全面开灭国战,也不是绝对零可能一样。

但可能性到底有多大?那可能就要看美国这个国家的 “资产阶级专政” 的程度到底有多高了。毕竟,美国在华投资的所有者们,在现有的默认下,依然是美国这个国家真正的权力主体。

于是,如果美国的权力主体,意识到了这样的可能,自然会逐渐缩减在华的资产规模。但毕竟有很多实业,且资本相比民意或 “国家人格”,天然更倾向于价值中性(相对而言而已)。是否真的要和市场和回报过不去,也并不一定。于是,哪怕美国在华资产规模存量要减小,这也一定会是个长期的过程。

而这个长期的趋势如果真的出现了,我国去调整持有美债的规模,以及调整美元头寸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只会更便捷和灵活。

最终,哪怕 “定向冻结美债” 乃至 “清零美元头寸”,在操作层面面临体面人都能想到的种种现实困难,当大家都撕破体面,露出这世界的真面目时,美国真想做到,还是有可能的。

但你我需要明白的是,这种事情,在今天和未来,已经没有多少拿美俄来类比的价值了,因为中国和俄罗斯,除了核力量之外,在人口、经济、产业链高度、贸易、货币、军力等几乎所有宏观方面,根本就既不是一个数量级,又不是同等性质的存在。

哪怕抛开前面描述的这种听起来像是中美互相持有 “质子”(不是说Proton)的现实不谈,仅说一点,今天的中国人,也该建立起一个天然的共识:

如果说,今天的 “国际社会” 或 “世界”,是所谓 “西方” 的一个大国 + 几个中型国家 + 二十几个小国的话,“中国” 是一个比 “国际社会” 的总人口更多,经济总量和国土面积同一个数量级的文明级存在。且,若是真到了撕破脸的那一天,整个东亚、东南亚、中亚,乃至中东,估计都会被要求选边站 — “已经撕破脸了,或者,加入中国的国际社会,一起建设共荣,或者,坚持做帝国的仆从国桥头堡,并等待物理的毁灭”。

过去的短短不到十年,东盟各国的态度转变(虽有反复),应该能看出些趋势了。韩国不用关心谁上台,基本上也确定了战略层面的小国摇摆了。说白了,除了北美、除俄罗斯外的欧洲、澳洲之外的全世界,会铁定跟着当下意义的所谓 “国际社会” 走的,基本上也就剩下东亚的日本一家了。而我国在 “世界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成真的那一天,让今天的日本的全部军事资产和现代工业服务业和科研资产清零,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 “执行” 即可。

用最简单的话来总结:

今天和以后的中国,几乎是无可能真正被实现 “开除出国际社会” 的。因为一切如此的举措,都几乎等同于是另一个涵盖范围更广泛的 “国际社会” 的实质性建立和加速,使得今天的 “国际社会”,更像是自己把自己除权了。

而如果美国的上层建筑群体们,具有还算说得过去的集体智慧和群体理性,那么以上说的这些极端情况,应该是不会发生的。两国依然一定会长期竞争,就像任何霸权都必然会去打压霸权的挑战者一样。但这个过程,或许可以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虽激烈,但体面。

然而。。。。。。

user avatar

那些说“不会的”,“不会冻结我国持有的美债”“这是对美元信用巨大伤害的”

出来走两步。

我知道各位理由很多,我知道各位头衔很多,写的天花乱坠,各种金融词汇开始堆。

我的意思是:就现在,出来走两步。

user avatar

美国在金融和科技领域有优势,如果美国发动全面金融战中国必然是处于劣势的。

中国想要夺回优势就必须升级到局部战争,在第一岛链上对美国造成超过金融战的损失,逼美国和谈或者干脆划太平洋而治。

但是美国在核力量上有优势,可能会选择核讹诈,为了避免被讹诈中国必须在2024年之前建成和美国对等的核力量。

user avatar

太好了!

我们可以合法的没收外国在华投资了。

尤其是那些具备特殊技术的工厂。

user avatar

如果冻结了就真能让国内全体对美国抛弃幻想准备斗争,那付出这个代价也值。就怕人家真把中国美债冻结了,国内一群人还在反思呢。

user avatar

还有这好事?当然是庆祝啦!

国债的根本就在于信用,阿根廷的国债收益率再高也没什么人敢玩,宣布冻结国债技术上我不知道可行不可行,因为是不记名的,但是只要冻结就说明了美国信用的破产。

英国制裁阿布,李嘉诚连夜卖资产就是这个道理

user avatar

他敢这么干,我们就敢直接自己印美元。

user avatar

至于这4万亿美国国债,它究竟是送给非洲黑叔叔搞基建,还是买旧金山大别墅,这是中国央行海量顶尖技术人员计算设计出来的。他们当然比我懂,更比你懂。我唯一可以明确告诉你的是,为了中国的存续和中国人民的生存,这四万亿美国国债唯独不能给你花!

user avatar

真有这事不是挺好的吗?

花这么一些美债,让美国信用完全垮台,这种好事哪里去找?

user avatar

他是怎么冻结?

如果美国政府意志可以到这个地步。

我们也可以没收所有美资企业充公。包括他们在日本,韩国,冲绳,关岛。中途岛的美军基地。

有些东西总要打过才知道,中国造船业,重工业可以强横到什么地步。

反正这事总会有人牺牲,比如台湾人,日本人。以及所有在中国周边偏向美国的国家以及民族。300年没有灭他族的中国,老虎不发威,你们真当他是猫咪呀。

user avatar

首先说,冻结中国的美债在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

我不是这方面专家,但是怎么赖掉中国的美债,西方人一直有在讨论,后来看过比较深入的分析是,说不记名,但实际上根据交易量和交易方在电脑上都是可以精确测算的,哪天哪个国家买了多少都能查到,这不是难事,因为国家间的交易额非常大,没有办法大规模抛售,对某个买家针对性的赖掉,在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但是,这个事我认为还是不太可能实现,不是因为美国信誉高,而是对他自己的打击太大。

因为30万亿的美债里面,美国国内机构和投资者才是占了大头,中国最多也就只有2,3万亿美债罢了,剩下的拿得多的就是日本,阿联酋,沙特这些国家,剩下三分之二的美债都是美国国内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买的。

假如中国的美债被赖掉,最多也就2万亿,中美一年顺差5,6千亿,就算中国不还击,第二年中国账户里就会又多了5000亿美元,对中国的打击太小了。

中国这些年一直都有考虑到美债的风险,所以大量的调整美债持有量,维持在一个正常运营现金流的最低水平,既保证外贸公司业务不受影响,也会在万一出现极端条件时,不会受太大伤害。


但反过来,赖掉中国美债,会让美债的评级迅速降低,各国和美国国内机构都会考虑美债的信用风险,这时候都会出清或者减少持有量来应对金融风险,美国的财务会立刻出现大问题。

因为美国几十年的财务运营都是依靠卖美债,收美金来补上政府赤字的缺口。如果没有人再去买美债,或者买美债的人变少,政府的赤字怎么解决?

开着军舰去各个国家逼着买美债?大规模印美钞弥补赤字缺口?

前者会严重恶化美国其他国家的关系(不排除未来会这么做),后者会极大增加国内的通膨程度,也会降低美元的信用,对各国继续使用美元支付手段产生很大怀疑。

而且无论是逼着日韩欧中东买美债,还是印美钞,都是不可持续的,只解决短期问题,不解决长期问题。

因为美国的GDP太高,他的债务比例相对GDP比例也很高,所以债务规模非常庞大,每年上万亿的债务,十几个国家把多年的美金储备都去买美债,也就是勉强补上美国一年的窟窿,美国年年窟窿这么大,第二年,第三年,你再逼着这些国家买,也实在没钱买啊。

印钞是个手段,很多人都调侃核动力印钞机,可是印钞如果没有美债作为配对措施,单纯印钞,国内的通膨马上就起来,现在美国的通膨已经达到7.9%,就是前两年释放的印钞量太大,以后持续这么玩,世界的生产力不变,美国国内和全世界都会出大问题,当然可能美国政客也不一定管其他国家,但在中国不接盘,不提高产能的情况下,美国国内通膨肯定上天。


所以从美国的国家利益来看,他不太可能会动用这个手段制裁中国,因为对他自己伤害太大。

当然万一美国政客确实被对华强硬的傲慢美国民粹绑架,真的出了这种招数,对美国来说,他的美元支付体系就要失去一个大客户了。

中国直接另起炉灶,所有和其他国家结算不再使用美元,或者用双边货币结算,或者用欧元等一篮子货币,唯独排除美元。

对于石油美元体系,可以直接刨他的祖坟,和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达成非美元支付的石油体系联盟,对伊拉克阿联酋沙特讨论用双边货币支付。

对叙利亚,伊拉克,伊朗,沙特,俄罗斯援助军火,让以色列崩溃,让美国的中东战略失去支点。

扶持伊拉克和伊朗的强硬派,把美军驱逐出中东,让他的世界战略,美元金融体系彻底破产。


我个人觉得目前的美国班子还没有那么傻,准备自掘坟墓,把自己亲手建立的支付体系埋葬。对中国耍流氓和对俄罗斯耍流氓不是一回事,俄罗斯只是世界贸易体系的边缘人,中国可是当今世界贸易体系的主要合作人,中国一旦不跟你玩了,美国这套体系现在玩不下去的。

只要中国随便支援中东和欧洲点武器,随便搞点破坏,美国就吃不住这个劲。

中国之所以不这么干,还是因为自己也在锅里吃饭,积极维护这个体系,一旦想把中国踢出这个体系之外,中国的破坏力可比俄罗斯大多了。

user avatar

简单,直接梧桐湾湾,攻击日韩菲美军基地,把美帝赶出亚洲,收了美帝在亚洲所有的投资。

user avatar

回应?难道不应该先反省吗?

朋友今天你反省了吗?

user avatar

这事情美国人不是没想过。

其实在疫情期间,美国就有议员宣称应该“赖掉”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为惩罚和赔偿。

但是,美国国债是不记名的,市面上的国债无法分清是中国持有的还是日本持有的,真这么做了,等于美国冻结了自己所有的国债,你能赖掉国债,那还有人会借你钱么?这又不是日本国债,还不还无所谓。

结果肯定是美元汇率狂跌,股市估计都开不了盘。美国直接破产。

当然,美国可以制裁某个中国公司,或者更厉害一点,直接冻结在美国的中国账户。和对付俄罗斯一样,终止中国的美元结算体系。但这样中国作为主权对等,肯定也会冻结国内美国的资产,并停止人民币和美元兑换。到时候就是看谁体力好,谁能扛的住。

这时候,中国香港就要发挥很大作用了。

user avatar

回应?都到了这一地步了,你还准备自杀给美朝覆灭殉国吗?

接受现实,与深渊对视,走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这个短暂的历史时期,直面下一个乱纪元。

中国有三代人是看着牙买加森林体系建立,壮大再到极盛长大的。对于他们来说美债破裂相当于太阳永不升起,他们没有直面乱世的勇气,甚至只能不断自我安慰乱世“不会来,不会来”,“早的很,早的很”。

所以才有各种战略定力,各种中美亲善,各种“等一等再统一”这些言论。

可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和平与发展不可能永远都是时代的主题。它们有可能是时代的偶然。

本质上是他们真的恐惧到甚至都不敢去想象,如果不能生活在他们熟悉的那个世界,很多人要精神崩溃的。

所以“逃避,自我安慰,阿Q,大棋,战略定力”都层出不穷。没办法,这其实都能理解,

未知就是最大的恐惧,重新洗牌就是最大的惩罚。

但是面对残酷的新世界,我们总要活下去。记住亨廷顿和米尔斯海默说的理论:

西方文明其优越并不来自于其“思想”或者“文明”,而是其有组织的暴力。

同理

中华文明也要记住自己除了丰亨豫大,风花雪月,以和为贵,以礼服人,偃武修文,苟安缩边,不征之国之外。

至少还有其它的东西,比如有组织的暴力欲,永远填不满的贪欲,日月所照的征服欲,勒铭格登山那种不死不休的扩张欲等等。

毕竟你周围的敌人最知道他们害怕的究竟是哪个你。

————————分割线————————————

最后给那些指望牙买加体系,或者说后冷战时代的美朝永不陨落的人一句话:牙买加体系已经运作了快50年了,当年的代表人物尼克松入土,而其基础上建立的后冷战时代的领军人物如里根,布热津斯基,撒切尔,(),那些人也都早已随风而去了。

50年是个什么概念,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

怎么说呢,举个历史上的例子:

李世民生于598年,宇文泰生于507年,死于556年。而北魏汉化改革的孝文皇帝元宏死于499年。

宇文泰这位府兵制的开创者,他的幼年见证了北魏从孝文帝的汉化达到了烈火烹油的繁盛奢华,以及洛阳鲜卑贵族的腐化堕落,还有北方无数佛像庙宇的耸立,和最终走向了六镇起义的轰塌。

而他和他的对手高欢,各自从六镇起义引发的修罗场里杀了出来。

也不过五十年不到。

他们死后的短短二十年,当年拼杀出来的老将也快凋零殆尽。

南北朝就走向了虫豸满地走,奇葩多如狗的神奇景象。

从北魏的烈火烹油,到东魏西魏/北周北齐的对峙割据,再到南北朝末期满地虫豸的妙不可言。

直到太宗文皇帝呱呱坠地,发出凤鸣岐山的第一声啼哭,也就100年。

而我们这个时代,基辛格已经99岁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