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0一季度按美国算法算的话,比2019四季度seasonal adjusted下降9.8%, annualize之后是下降33.8%,比美国2020二季度下降的其实还多一些。
考虑到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率是中国二百多倍,美国这个经济成绩可以说是相当漂亮了。
美国感染率是德国的十倍,德国二季度GDP比前一季度下降10.1%,按美国算法是下降34.7%,降的也比美国多。
不得不说特朗普确实经济上还是挺有一手的,感染这么多人还能做的比中国德国好。(说是32.9%实际比一季度下降是9.5%,同比下降是10.2%)
但是接下来三季度反弹可能就不太好了,病毒还在持续上升呢,谈什么反弹?
懂王想了三天三夜,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我美不停工停产、发钱给大家消费,怎么GDP就是不增长,还反而是倒退呢?(“为什么没有夸我”)
实际不少国家,包括工人抗疫比较好的韩国、德国,数字好看的日本,一二季度GDP都出现了连续下滑(德国二季度GDP环比下降10.1% 为1970年以来最大跌幅)(我国二季度转正)。原因是啥呢?
就在于,你疫情不搞绝,不断根,人们还是自发不敢出门,能少出去就少出去,能不旅游就不旅游,能不聚餐就不聚餐,能不看电影就不看电影。
你虽然不采取强制的封城隔离措施,但民众的行为其实和封城隔离是区别不大的。
我国能做到封城封区,主要还是民众自愿配合。
毕竟正常人谁愿意去触霉头、感染这个劳什子啊?!
说美国人奇葩、反智,我看其实未必都反智,只是一部分人反智,另一部分人心理也是跟明镜似的。或许一半一半。一些出格的在电台、视频作态的,要么是别有用心的政客,要么是利益集团带节奏。只要有一半的人不敢出门消费,GDP倒退是毫无悬念的。
首先你飞机不敢飞了,影剧院不敢开了,球赛不敢看了,夏令营不敢办了,教堂不敢去了,商场去的人自然少了,衣服不用买了,在家没必要穿那么潮啊。总之,即使它懂王号召人们一万个不在乎,沉默的大多数总还是要考虑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人,还有自己的健康。
这就是我们说的“失地存人,人地皆存”。
我们这里讨论美国,不再于美国能不能做到像我们一样。如果它美但凡正常一点,怎么也能像德法意这个水平吧,毕竟要技术有技术,要资源有资源。再不济,也该到英国加拿大这个水平吧。
现在你看看,它美就和巴西、印度、南非一个吊样!
所以说,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美这群人啊,实在是怕输,输不起,生怕GDP滑落了,费尽心思不愿停工停摆,结果到头一场空。
关在家四个月了,我家里的水龙头滴滴答答好几个礼拜了也没敢找人修,难道我拖累经济那么厉害了?
泻药
看了前面很多高赞答案,都是摆出了一大堆宏观数据或者抖机灵的。我本人不很懂经济学也没权利发言。但我在美国留学工作好几年了,疫情开始严重之后芝加哥颁布了居家令,我从三月份到现在已经被迫宅家5个月了。(虽然中间有偷偷溜出去别的州旅游了。。。作死小能手,实在是受不了了)
好了,我说一下自己从身边的学习生活旅游衣食住行出发最直观的感受吧。多多少少能反映目前的经济形式和未来的趋势。
首先是吃上,
最明显的感觉是物价上涨了。虽然没有上涨的那么离谱。但我非常爱吃的肉眼牛排(非premium级别)从以前的两大块才顶多六七刀从四五月份开始慢慢涨价到现在的11刀了。。。吃不起肉了。555。不少鸡胸肉鸡腿鸡翅也从以前的白菜价(美国普遍肉价很便宜)涨到双倍价格了。大部分肉类或多或少有涨价,而蔬菜水果也不能豁免。比如现在是美国大樱桃(车厘子)上市季节了。往年都是一两刀一磅,今年倒好,直接就四刀一磅起步了。其实也能理解,疫情之后,食品加工运输储藏链都加大了成本再加上普通民众因为失业等等购买力下降,所以出现了几年难得一见的大涨价。当然了,涨的范围还算能接受,但对于美国这种相对通货膨胀率很低的国家来说也实属罕见了。不过比较奇特的是,不少餐馆反而价钱有所降低或者加大了折扣回赠。毕竟居家令后餐馆酒吧之类禁止堂食,为了加大订单也只能说降低价格了。然而很多餐厅还是惨淡经营只能关门大吉。
其次是行,
这个感官就太明显了。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最近不少地区油价上涨(可能是政府调控想要减少出行),其次就是部分高速国道等限制跨州出行等等。这也就导致物流交通等受到了很大影响。美国本来快递业务就不比国内,最近更是不少快递受阻滞后。间接也影响了经济吧。对于公共交通出行的也很不方便,很多城市都暂停了地铁运营等。对于公交也是限制人数,限制车辆。就导致本来就不多的公交更是不好挤了。大部分民众也就选择小范围出行活动了。全美比较有名的火车Amtrak 和Metro 近期也是减少了很多班次还有限制人数。最关键是,火车票暴涨。。。比如前段时间我去罗德岛,火车票价居然是飞机票的两倍多。再来就是飞机了,因为限制出行和对疫情的恐慌,飞机密闭小空间增大了感染几率,所以很多航班就卖不出去机票。为了保本,很多美国境内航空公司就薄利多销政策,出现了史上少见的超廉价机票。比如说我七月份刚刚坐了American Airline 的往返罗德岛的机票仅仅200多刀。便宜了一倍多。去西雅图往返不到100刀。而洛杉矶往返芝加哥的机票更是出现了惊掉下巴的35刀。但不少民众还是出于对疫情的担心选择推迟旅行计划或者远程办公,机票卖的还是不好。虽然廉价但上座率还是不高。(最关键是AA航班还给取消零食饮料供给了。。。)
关于住上,如果是一直租房的或者有自己的房产的可能感受不明显。但是airbnb, hotel之类真是血亏。因为疫情影响,大部分地区旅游业受到重创。酒店民宿等最明显。我前段时间去住的Providence 市区的希尔顿酒店,整整八层楼只住了十几个客户。。。而且各大酒店为了缓解损失开始降价升级房型,推出促销,增大积分等等活动。另外因为酒店的特殊愿意,疫情期间还增加了消毒打扫等等的成本。加上客户数量锐减,所以民宿酒店类今年也是不好过。
可能有的人会反驳说不是有政府救济金,失业保障金吗。有,没错。但不是谁都能得到。比如我作为留学毕业工作签证就没有任何补助。大部分普通美国民众如果没有失业也只能在报税后领到1200刀缓解一下。然并卵,不少私人公司还会克扣补贴,工资减少。不少中小型企业申请保障金也要层层审批。虽然政府美金花花印着,但事实就是民众普遍购买力下降,整个国家经济不景气。很多中小企业破产一些美国民众失业。
不仅仅是餐厅,酒店,中小企业。很多高校也受到严重波及。疫情加上各种不利政策以及建国的不友好态度和OPT,H1B的难申请以及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担忧导致今年美国国际留学生入学率大幅度减少。我知道的是芝加哥的几所高校今年招生率下降了一半多。不仅仅是国际生,拿我所在单位芝加哥城市学院,我们一般都是面对本土学生成人教育等,现在知道的秋季入学学生也比往年少了一大半。基于课程大部分都要网络授课,很多课程到时候如果因为学生数量不足会难以开展。不少讲师也因此失去大部分收入。学校也少了很多经济来源,导致一些部门出现裁员。
总的来说,现在五个多月过去了,实打实的感觉到了衰落,路上行人都少,大家忧心忡忡,加上一系列前因后果,我大胆预测,一直到年底,如果疫情一直控制不住,经济会持续衰退的。。。
我在6月的文章
,已经解读了这个问题。
最近,新冠疫情给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创。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条新闻,美联储预计美国2020年第二季度的GDP将会腰斩(如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0-06-03/doc-iircuyvi6405181.shtml)。
腰斩!美联储预计二季度GDP将暴跌近53%
这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2019年中国的GDP大约是美国的70%,美国一下子暴跌一半,那么二季度美国的GDP岂不是会降到中国下面去了?中国会突然超过美国?
据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GDPNow模型,美国第二季度的经济活动将减少一半以上(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0-06-03/doc-iircuyvi6405181.shtml)
GDPNow模型官方网站(https://www.frbatlanta.org/cqer/research/gdpnow)
随着数据的收集,GDPNow在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2020年6月17日,对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率的预测修正为-45.5%,仍然是下降一半左右
很奇妙,答案居然是:不会!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美国报道的这个“下降一半”,指的是“环比的年化增长率”(seasonally adjusted at annual rates),这是一个有点诡异的算法。
美国2016年二季度至2020年一季度的各季度GDP增长率(https://www.bea.gov/news/2020/gross-domestic-product-1st-quarter-2020-second-estimate-corporate-profits-1st-quarter),请注意图右下角的说明Seasonally adjusted at annual rates
这个预测实际的意思是,预计二季度的GDP会比一季度下降16%左右,然后假设这个趋势维持下去,每个季度下降16%,那么过四个季度也就是一年之后,就会下降一半。美国一季度的GDP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较小,还是比中国高的,所以二季度下降16%以后仍然会比中国高。
用数学语言来解释一下:如果某个季度的GDP相对上一个季度的增长率即环比增长率是x,假设这个趋势维持下去,那么四个季度后的GDP相比基准季度的倍数就是1 + x的四次方,所以环比的年化增长率就是(1 + x)^4 - 1。原始数据给出的是x,而新闻报的是(1 + x)^4 - 1。
你来算一下,把x = -16%代进去,就会得到
(1 + x)^4 - 1 = 0.84^4 - 1 = 0.498 - 1 = -50.2%。
所以新闻说的所谓美国二季度GDP下降一半,实际意思是相比一季度下降16%。现在你看到“美国第二季度的经济活动将减少一半以上”这样的报道,就会明白这话不是字面的意思。美国并不是一下子失去了一半的GDP,而是说如果这样持续四个季度,就会失去一半的GDP。
现在你明白这话的意思了吗?(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0-06-03/doc-iircuyvi6405181.shtml)
你可能会感到很奇怪,美国为什么会用这么拐弯抹角的算法?让我们稍微解释一下。
中国习惯用的是同比增长率,即跟上一年同一时期相比的变化。无论对一年还是一个季度还是其他时间段的数据,中国的统计局给出的都是同比增长率。
美国的GDP数据,是由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简称BEA)发布的。对于一年的GDP,BEA跟中国一样,用的是同比。对于一个季度的GDP,却跟中国不一样,算法是先环比,再年化,就是我们刚才介绍的那个有点复杂的算法。
美国经济分析局发布的季度GDP增长率(https://apps.bea.gov/iTable/iTable.cfm?reqid=19&step=2#reqid=19&step=2&isuri=1&1921=survey),请注意说明Seasonally adjusted at annual rates
假如季度GDP的变化率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各个季度的GDP组成一个等比数列,公比为1 + x,那么很容易发现,两种算法得到的结果相等。这是因为,第二年的每一个季度都是第一年同一季度的(1 + x)^4倍,所以第二年四个季度加起来也是第一年四个季度加起来的(1 + x)^4倍,也就是说,同比增长率等于(1 + x)^4 - 1。
由此可见,这两种算法的数值是可以直接比较的。如果四个季度的环比年化增长率并不相等,但相差不远,比如说都在4%左右,那么它们的平均值就会接近于全年的同比增长率。
但是在剧烈变化的时候,两种算法的结果就可能大相径庭。例如美国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同比大概会在-16%左右,因为去年美国第二季度的GDP跟今年第一季度的差不多。这个跌幅固然很悲惨,但还在常识范围内。而环比年化却一下子成了-50%,这简直吓死人。
通过这些解释,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需要“年化”这个步骤。如果只有环比,而没有年化,也就是直接看x,那么它和同比增长率就无法直接比较了。
这两种算法相比,环比年化的好处是反应快,坏处就是容易大起大落。比如说接下来美国第三季度的GDP比第二季度增长了一点,那么你就会见到新闻报的增长率一下子从-50%变成一个正值,可能还是相当大的正值,跟过山车似的。同比就不会出现这么夸张的波动。
预计三季度GDP将反弹20%,明白这是怎么来的了吧?(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0-06-03/doc-iircuyvi6405181.shtml)
环比年化的波动大,还导致了一个奇妙的用法,就是选择性报道。
每当美国某个季度的增长率比较高,一堆媒体就出来大吹特吹。尤其是中国的媒体,这时就开始反思美国为什么充满活力,中国为什么不行。而当美国某个季度的增长率低的时候,媒体就不提了。
美国人欢呼经济“一枝独秀” 走出金融危机阴霾(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Gccc)
最终比如说全年的增长率是3%,四个季度分别是0%、6%、5%、1%,那么你就会只记住5%和6%,忽略了0%和1%,留下一个“美国经济强劲”的印象。仔细看看以前的数据和报道,你就会明白这个模式了。
负增长自动忽略,5%就成了天大的好消息(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Gccc)
你也许会问,中国的GDP超过美国既然不是在2020年第二季度,那么会是在什么时候?
对此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预测。可能5年,可能10年,可能少于5年,也可能比10年更久,还可能永远来不了。真正重要的,不是这个数值。
实际上,按照购买力平价的算法,中国的GDP在几年前已经超过美国了。但我们现在都尽量不提这个,因为对于我们当前的需要,按照汇率计算的GDP更加值得关注。
到了现在的发展水平,大家可以明白,中美的GDP是对国家实力的一个表现,是科技、军事、产业、金融、政治等各个方面实力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它只是一种记账的方式,本身并不是目标。
如果中国突破了美国的高科技封锁,在芯片、大飞机、汽车、航母、卫星等领域都跟美国并驾齐驱,再加上我们已经领先于美国的5G、移动支付、显示器、高铁、高超音速飞行器等等,那么我们的GDP水到渠成会超过美国。到那时,水到渠成超过美国的也远远不止是GDP,还包括国际地位以及其他很多东西。
歼-20
而如果我们被美国掐住了脖子,华为这样对美国构成威胁的企业都被逼得倒闭了,没人敢去冲击高科技,那么即使纸面的财富再多,也会变得一文不值。在外界看来,就是中国的货币时不时贬值,导致中国的GDP始终升不上去,就像俄罗斯那样。
俄罗斯、中国与美国1960年至2018年以美元计的GDP,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CN-RU-US&view=chart)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账号“科技袁人”。你愿意选择哪条道路呢?我想,大家都会选择《周易》的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2019年的美国GDP是21.7万亿,很多预测认为,今年美国仍将保持在20万亿以上。中国2019年是14.5万亿,今年增幅较少,但是预计应当在15万亿左右。中美比例十分接近3:4。去年中国的实际增速是6.1%。一些机构预测说,中国今年的增速应该是2-3%之间(比如2.6%)。
粗略计算了一下。按照中美比例3:4计算,如果中国长年保持2%的增速(基本不可能的最低限),中国需要15年才能超过美国。如果是3%的增速,只要10年就可以超越。如果是5-6%的增速,大约要5-6年。
这个计算基本没考虑美国的增速。
美国的GDP包含了大量的服务业数据(注水比较多)。2019年的GDP去掉服务业,中国是农业+工业=1+5.6=6.6万亿,美国是农业+工业=0.17+3.9=4.07万亿[1]。中美比例大约是5:3。这是两国的基本基础。
在服务业中,美国的金融业仍旧处于较高水平。随便查了一个数据,2017年美国金融业产值14540亿美元,占GDP总约7.51%;中国金融业产值9738亿美元,占GDP比重约7.95%。中美金融业产值比例大体是2:3。中国金融业占比还要高一些,如果双方GDP都没有注水,那就说明中国的内需挖掘得差不多了。不过给我们的感觉似乎还不至于一点空间没有。那么中国这个比例的意义,就不能过分高估。但是也可以看到,金融业的发展也应该接近或者已经到了瓶颈期,继续在国内折腾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了。仅从金融业的角度说,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必须向外发展的阶段了。
但是美国的服务业相对来说注水量较大,中国可以通过统计改革等方式向美国看齐,从而快速补齐水分。去掉这一部分,美国的增速在十几年内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美国的一些收入,例如金融,与美元霸权息息相关。美元霸权又与美国霸权相关。长期看美国霸权已经碎了一地,必然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打击,所以美国增速可以再次压低。
这样美国的增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明年可能会比今年增加一些,出现一些“恢复性”反弹,这在长远来说意义不大。
中国也有不利因素。比如说与美国的冲突。无论经济冲突还是军事冲突都是具有高度可能性的,所以中国的增速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今年就是个实例。但是,今年在贸易战和疫情的双重打击下,中国的经济仍旧保持了较高增长,预测增速也在2%以上。那么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趋势会更加向好,那么长期增速就更加不会低于2%。
这样整体情况就很明确,按照十九大报告“两步走”的计划,中国在2035年之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下一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应该也是有很大机会的。中国一般不自称“强国”。既然2035年以前就能做到GDP世界第一,2050年左右还能怎么更强呢?怕是到时候产业各方面在质量上也具备了明显优势了,对外输出应该是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估计收藏几个国产老爷车,到时候能换几个钱吧。当然,一般来说没必要做这样的投资。
美国霸权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最新的新闻说,美国从德国撤出大约三分之一的军队,大约1.2万人。既然开了这个头,德国的心思应该就会活跃起来。那么继续争取美国撤军、恢复德国独立,应该是可以预计的事情了。在这个过程中,德国应该会与美国做一些政治交易,表面上维护美国霸权。但是,霸权滑落的趋势必将是不可阻挡的。那么在强行遮掩的情况下,左支右绌会更加令人对美国的真实情况认识清楚,那么为了提前规避风险,金融业去美国化趋势反而会加速。一旦发生了某个标志性事件,短期重挫是必然的事情。这种重挫很可能不用再等十年了。当然我们不一定有充足的准备。
美国以德国拖欠军费的牵强理由撤军,很可能做了幕后交易。只是不知道德国会做到什么程度、执行到什么程度、执行的决心怎么样。最极端的情况,甚至德国是否做了有价值的幕后交易都不一定。
那么一直以来似乎没有什么动静的法国怎么样了呢?俄国怎么样了呢?美国能有多少资源可以交换呢?交换了这些资源,美国还能维持世界霸权吗?如果美国交换了大量利益,导致他们变成了一个存在全球影响力的地区霸权,那么美国的金融霸权也将会随之萎缩。而且这种萎缩一定不是线性的,会有很多突然出现的断崖。
美国这个季度的衰落是暂时性的,具有一定偶然性。但是美国的衰落是长期性的,带有强烈的必然性。
人才培养是有滞后性的,一些人应该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人才准备了。比如说特朗普的外孙就在学中文。这个新闻貌似并没有引起太多围观,也没有引起太多攻击。这是不同寻常的。这很可能意味着各个行业的“前列线”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他们不会比特朗普更迟钝。而且他们做的事情肯定不只学几句中文这么简单。
较大的企业早就开始做各种前期投资、深耕特定领域了。普通人在这方面过早地做太多投资就有点想得太多,浪费机会。如果是普通人,要么就直接加入大点的企业,借助他们的平台锻炼和积累资源(同时干着自己的小公司)。要么就建议以当前线索为主进行投资。重点还是积蓄较为充足的力量,以便将来有机会时可以投入。在这一期间对于将来的事情,可以多看新闻,及时关注行业动态变化,观察一些临时性和长期性的变化趋势与方向。最长等到十年十五年以后,根据这些年长期观察的变动情况,总结规律,应该可以把握住一些较大的机会。
重要。
重要。
重要。
请按照我以下范文提纲的思路发挥,不要超纲:
1,2008年世界经济的金融泡沫已经不可救药,美、中、欧通过量化宽松续命,但泡沫依然存在。美国此次是借助疫情去掉经济泡沫。而中国由于疫情控制较快,错失了这个良机。
2,美国通过疫情进行休克疗法,强迫民众和资本重视制造业和实业,虽然GDP数字有所降低,但是为MAGA的执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当前GDP统计中,美国有意将全民疫情福利和竞选、0元购产生的经济行为不计入,由此产生经济萧条的假象,以迷惑欧洲和中国。
4,GDP下降证明美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从金融优先、互联网优先转化为战时的工业优先,这意味着美国将很快在军力和影响力上到达巅峰。与之相对的,某些大国仍沾沾自喜GDP增长,好无危机意识。
5,美国有利用数据上的大萧条进行全民动员的传统,在应对新生挑战的时候,美国需要制造“大衰退”来唤起民众的爱国意识,并弥补党派分歧,在美国统计出“大衰退”之后,预计世界将迎来最为团结强大的美国。
———————
按照这个套路来,每一条作为一个方向,先发英文媒体。
不要说大实话美国药丸,说多了他们自己真明白了,有咱们的好处吗?
你们为什么还要在乎经济形势啊。
以美帝人民的储蓄率而言,这个样子持续一段时间(美联储前一阵已经绷不住了,要求大家戴口罩,不然美联储认为会持续两年),值得你注意的是美国的政治形势。
1968年的美国,西欧和中国都已经认识到,滞涨和石油危机之下,经济问题需要通过政治斗争来解决了。
你觉得现在的美国会意识不到这一点吗?
那么政治形势会怎么样?1968年的风暴意味着二战以后军功阶层和传统工业维持的社会等级制度无以为继,狂黑越战和美国军人的文化产品彻底摧毁了保守派的文化优越性(史泰龙不承认这个潮流,孤独地狂拍第一滴血系列,然而史泰龙的片子按照时间顺序你只能看到旧日的美国的凋零过程),美国,西欧和中国都果断地开展了政治斗争,为的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释放社会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新哲学,新经济,新社会,新政治思维最终被斗争结果所选择出来,1980年之后,世界上出现了三个重要政治人物,分别是撒切尔,里根和你懂的。这三个人引领了世界经济的新一轮全球化,制造了一个我们熟悉,但是现在却走向衰亡的世界,中国历史真正成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根本就不是1840年,而是1990年。
所以聪明的你是不是要思考一下,如果疫情按照who的思路,持续三年时间,那么旧有的政治体制还如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人民对于更好未来的呼唤呢?
在2016年懂王上台的时候我们采用了一个喜闻乐见的模型来讲懂王代表的世界潮流,我觉得似乎被理解偏了,这个时候我必须再说一次。
美国的保守派已经逐渐失去了土地(黄石大法好),成为城市的失业者,这种保守派只有意识形态,是没有用的,等到他们掌权了,他们会比华尔街还要华尔街,不管是特朗普还是蓬佩奥,他们都是在表演里根时代,而非真正实践过去(蓬佩奥的商业生涯简直可以说是西点军校的耻辱,作为西点首席做题家的蓬佩奥在商业世界丢人丢到死,而特朗普也并不是什么后冷战秩序的商业受益者,这哥们破产的时间恰恰就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年),特朗普并不关心抖音是不是真的威胁到了美国安全,特朗普只关心微软或者其他有钱人在买下抖音后能够把一大笔中介费交给财政部。
所以这样的所谓的保守派是没有用的。我晋城内的所谓的保守派口号喊得震天响,要纠正浮华和玄谈,而他们造反上台后怎么样呢?还不如何曾。
真正的保守派不住在城里。最好是远离那一套金融秩序。所以显而易见,他们不会上网发声,并且传播q组织的阴谋故事。光联合印第安人谋杀城里来的混蛋就够他们忙了。
在这个节奏里,我个人并不看好美国的社会运动能够对美国政治进行良性的改革。目前涌现出来的这些所谓新自由主义的反对者里,你看不到乔布斯也看不到比尔盖茨,你看不到68年的美国年轻人发誓要制造一个更好世界的样子,新的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不可能被一帮仇恨华尔街的城市贫民所创造。走上街头和拥戴特朗普的人并不是权贵家族的叛徒,他们只是被资本逼得走投无路,因为一年就能够兑现的利益而苟合在一起。
这是可悲的。
但是有社会运动毕竟是好的,可怕的是像1968年后的苏联那样,压制一切社会矛盾,拒绝主动变革,非但如此,还陷入到区域冲突里,试图用传统领土扩张,祸水外引的那一套来解决问题(越战被干残是美国的幸运而不是不幸,疼了就好及时调整了,然而苏联那一套拒绝你喊疼,这就要完蛋),这是一定要完蛋的。有社会运动的西欧虽然没有诞生微软和苹果,但人家稳稳挺到了冷战结束,并且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东欧姑娘(当然还有西非小伙),岂不美哉?
最后我很好奇,经历了经济以两位数告诉增长的一代人是怎样看待未来几年因为外需被疫情给扫gg了,而内循环出于奠基阶段,暂时效果有限时自己的经济形势的。
嗯嗯,不要觉得经济不行了就一定能收割姑娘,欧美女权主义那一套恰恰是68年以后搞起来的。
下面这则新闻转自帝吧官微,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证实,不过美国本土的驻军一旦出现重大问题,其维稳力量必然大打折扣,美国未来经济形势恐怕更糟糕。
本视频源自TikTok,原始上传用户:Mr.Buttersworth69,为美国得州胡德堡士兵,视频中可见另一名士兵躺在担架上休息,周围有隔离胶带和“检疫”标识,不远处还有一辆军用装甲救护车。该视频在7月10日上传不久就火遍全美,很快被迫删除,Mr.Buttersworth69在评论中答复所有询问者:这是真实发生的。
美国陆军第一骑兵师发言人Christopher Brautigam中校被迫出面安抚民众和家属称“该视频不代表军方对新冠的防疫政策或处置程序”,但并没有否定视频的真实性。
https://www.zhihu.com/video/1272238446120456192原新闻出处:
我记得上半年的时候,“保经济”和“保人命”是两个选项,大家都在纷纷夸美帝睿智,为了经济增长,死几个人算什么?这叫“清除低端人口”,卸掉负担和包袱,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活力,重回世界巅峰,让美国再次伟大。
当时我就听得拍案叫绝,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想法,亏他们说得出口,把老人、穷人都淘汰了,可不就甩掉了美国的社会包袱了嘛,美帝从此可以轻装上阵,让年轻人有工作,让制造业重回美国,再加上强大的军事和繁荣的金融,美国复兴,指日可待嘛。
结果呢,人命没保住,经济也没保住,死了十五万人,4000万人失业,全美大骚乱,年轻人都在0元购,哪里还有人正经工作?砸了2万亿救市,放水发钱,给企业退税,结果大把的财富还是在金融圈空转,创造一个个新的福布斯名单,帮助美国富人资产增值了4000亿......你要问我美国这上半年创造了什么?我真的没有看见,除了殡葬业异常繁荣,造船厂火光冲天......
GDP下滑不重要,因为GDP这种东西,本来也无法客观描述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美帝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算断崖式腰斩,它也是全球的地主老财,除了资源丰富,还能印钱买货。无论如何,某些人的一美元炸鸡还是可以吃的。
我们这边的口号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当时有人嘲讽我们不切实际,不肯学习美帝先进的资本主义经验,必败无疑。
现在看起来,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啊。
为了防止某些人说我们是“比烂”赢了美国,说我们躺着赢了美国,这里要声明一下,我们一来还没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二来我们没有“比烂”,我们没有“躺着”,我们从2月份到现在,都在举国努力,抗击疫情,拯救生命,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恢复生产,努力让更多人活下去,活得更好,我们甚至不追求GDP增长数字,我们追求人民真正的美好生活。
我们和太平洋那边的法西斯国家是不一样的。
懂王干得太棒了。
需要给他发一枚一吨重的黄金勋章。
唯一不妙的是,懂王最近显得有些情绪低落,可能自己也明白连任无望。我们要给懂王打气,实在不行,搞个紧急状态法,强行连任嘛,学学罗斯福当年,正巧美国现在也正处在危机之中。
如果实在不能连任,就在最后几个月搞点大事吧,哈哈
今年是个历史性的一年,他代表着一战之后,首次有国家GDP占比真正超过了美国的70%。即使按照最普通的情况估计,今年结束后,我们GDP也能达到美国的百分之七十四,而去年这个数值,还在百分之六十八。
百分之六十八也很强,但巅峰时期的日本和苏联都曾达到这一量级,但很遗憾,他们都倒在七成这个门槛前面。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更是一骑绝尘,增长率远超各个发达国家,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这可能算是另一种版本的“对美七成论”,很可能是美国国力压制的极限,因为美国的制度很一般,并没有什么制度优势,甚至在同为民主国家的西方各国中也算是普普通通,能当老大主要靠国力压制。在你没跨过这个门槛之前,美国有能力全力以赴压制住你,当跨过这个门槛,他就无可奈何了。
就好像古代中国能当天朝上国,玩朝贡体系,那是因为周边国家体量没有一个能达到天朝的五分之一,甚至单看经济的话,加起来都够呛。就算军事体系效率低一点,靠国力也压死人。
因此这几年的贸易战也算是美国国家层面的应激反应,他们意识到了这是最后的窗口期,再不打压就没有机会了。
新冠黑天鹅的不期而遇,瞬间加速了这个过程,我甚至可以说,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特朗普和美国,只是看起来危险,实际上有心无力。
知乎上很多人都害怕特朗普会为了选情铤而走险,很多人也在渲染这种情绪,但我却越来越肯定,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已经降到最低。包括之前的外交驱逐,其实表演性质更重,只是因为没有其他手段,所以才要张牙舞爪表演一番。
国家不是人格化的个体。他内部有各种各样的阶层诉求。如果铤而走险的危险小、收益高,那么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如果铤而而走险的危险极高,那来自内部的撕扯力就会越来越大,越无法铤而走险。
一声令下,就所有人冲着一个目标前进的情况,即便在中国也极少出现,更何况是川普这个瘸腿总统。真到关键时刻,他不可能命令得动美军。从美国这次游行就可以看出来,川普甚至连指挥军队镇压的能力都没有。
看知乎的说法,他民调越低就越有可能疯狂,这其实是一叶障目。因为川普唯一的权力威望来源是民意,他的民调越低,他的权力威望越低,越不可能发动大规模战争。我不怀疑他的决心,但我鄙视他的力量。
干坏事儿也要有能力,有力量的人才能干坏事,川普只是假装自己很有力量。事实上,吼得最凶的川普,任上发动最大的一场战争,是刺杀伊朗将军,比前几届战争贩子强得多。
托新冠的福,超过美国七成这件事来得无声无息,但他的确非常重要。
总量虽然降下去了,但是人口也降下去了,所以人均GDP仍旧是世界第一!MAGA!!!!!!!!!!!!!!!!
从不断变化的经济预测来看美国疫情的控制情况,是一个很有趣的视角
目前美国GDP的实际成绩单: Q1 -4.8% -> Q2 -32.9%
下面的预测都来自Reuters Poll,因为数值基于多家机构/经济学家的预测,所以比较具有代表性。
A. 3月底,疫情开始蔓延,全美开始shutdown时预测:Q1 -2.5% -> Q2 -20% -> Q3 +10.5% -> Q4 +5.4%
这时间的预测,一个普遍假设是4月基本会全美shut down,5月开始逐重启经济,基本符合美国政府此后shut down/重启经济的实际时间点。比如高盛的预测,可以看出也是基于这个时间表:
现在我们知道,Q1、Q2的实际情况,都比当时的预测更惨淡;而且,预测认为下半年会控制住疫情,也不会发生了。
B. 5月中,疫情开始出现拐点、经济开始重启时预测:Q2 -35% -> Q3 +16% -> Q4 +9 %
基本所有的预测都下修了Q2的预测,然后调高了Q3、Q4。因为数值都是环比,反应出基本的情绪是:认为Q2会比预计的惨淡,但下半年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C. 7月,疫情反弹破前高:Q2 -33.8% -> Q3 +17.8% -> Q4 +6.5%
对比5月时,疫情走向已完全失控,每日新增屡破前高,每日死亡数也在不断攀升,但两次预测,整体变化不大。可见,美国的机构普遍认为,这次不会再出现大规模的shutdown。换言之,大家都已经默认了,美国政府会躺平。
所以未来美国经济的走向就很有趣了,它似乎能回答一个问题:是不是只要无视疫情,不去shutdown经济,承受生命上的损失,疫情对经济就没有影响了?(滑稽)
你去问美国的经济学家和机构,他们更可能回答:不是。但从他们的预测来看,却实实在在的反映了这个逻辑。
毕竟,他们在5月与7月对Q3以及Q4做出了大体一样的经济预测;但另一方面,5月时大家普遍认为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且正在走下坡,而到了7月,现实已经告诉所有人疫情非但没得到控制,反而反弹破了4月的前高。从疫情发展的角度看,5月与7月相差那么大,但经济预测却没有变化。
很有趣。
难怪有一种说法,目前的美国,某种意义上,正在上演很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想都不敢想的社会实验,control group呢,是惊人的3亿百姓。
这算不算是一种犯罪?
话不多说,纽时的报道是跌了9.5%
根据年化降低率来看,1-(1-9.5%)^4=32.9%,的确和很多媒体报道的一样。
就大家日常讨论来说,如果要和中国第二季度上涨3.2%相对比,应该使用下降9.5%这个数据,而非年化的32.9%。
换成我们比较熟悉的表达方式(以美元计):
上半年,中国GDP64934.51亿美元,同比增长-1.6%,美元名义增长-4.41%,增量-2997.97亿美元;美国GDP101143.96亿美元,同比增长-4.6%,名义增长-3.58%,增量-3751.06亿美元。
总结,上半年中国和美国拉近了753.09亿美元,比值由去年同期的64.8%降至64.2%。
但中国的GDP受汇率影响,且美国的减量集中于第二季度(中国二季度已恢复增长),下半年美国受疫情的影响依然很大,全年来看,中美之间的GDP有望拉近几千亿美元。
美国二季度GDP年率下降32.9%引起了激烈讨论,看到很多答主的回答很是受益匪浅。当然,也看到了一些不很理性的回答,说中国二季度GDP已经超越美国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关于年率下降和同比环比的区别,可以看这位答主的科普:
如何看待美国二季度 GDP 按年率计算下滑 32.9% 创 40 年代来最大降幅?未来经济形势会怎样? - 投资经理观察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0781197/answer/1371498099
关于GDP下行的分析已经有很多了。我这里主要说一下分部门的GDP的变化,尤其是占美国GDP比重最大的消费部门的变化。
首先,美国GDP数据如下,第二季度19.41万亿,比第一季度下降了2.15万亿,或者大约10%。其中个人消费占大概13万亿(或者总GDP的67%)。个人消费比第一季度下降了1.5万亿。
年化率GDP分部门变化如下图。其中可以看到个人消费和总GDP的变化差不多,这是因为个人消费占总GDP的比例比较大(占2/3)。而个人消费里面商品消费影响较小,年化只降低了11%(环比大概降低了3%不到)。受影响比较大的是服务业,下降了43.5%。这个也很符合新冠疫情的影响,服务业受到影响最大。关在家里两三个月,基本上啥服务业都不需要了。
个人投资下降明显,将近50%的降低。不管是私人企业还是个人投资都严重放缓,这是因为大家对经济前景比较不确定,所以即使有钱也可能会持币观望而不是真的去投资。但是七月以来有松动迹象,体现在郊区的学区房交易增加,有的好地区房价甚至有上升的迹象。然后散户集中的robinhood股票债券期权交易平台开户明显增多,估计是很多人拿到了新冠的救济支票,拿来投资股市了。
进出口方面基本上属于自由落体。出口-64%,进口-53%。这个也在预料之中,毕竟全世界都新冠了,主要几个贸易伙伴欧盟,中国,日本,全都既没东西出口,又没东西进口,不自由落体也不可能。然后看了一眼贸易逆差,比Q1还增加了,从4943亿增加到了5450亿。懂王从当选那天就要减少贸易逆差,结果逆差越来越大,piapia打脸。
GDP唯一增长的部门是联邦政府消费和投资。其中国防+4.1%,非国防+39.7%。这个非国防消费和投资为啥增加这么多还真不知道,谁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
我又去查了一下占GDP最大的个人消费部门的明细,如下图所示。几个很有趣的发现:
2. 美国人不买衣服和鞋子了,服装鞋帽花费二季度降了将近50%。所以美国最近很多服装品牌或者时尚消费网站破产倒闭,比如说Brook Brothers,Neiman Marcus等等。而且最近每天都收到很多服装品牌的大幅打折通知,很是壮观。当然,上次08-09年的经济危机时候,据说很多奢侈品牌都抗不住了开始打折,2折买Gucci Prada啥的,不知道这样的盛况什么时候会到来。
3. 食物消费继Q1大幅度上涨(31%)之后,这个季度终于回归理性,下降了6.4%。还记得新冠在美国刚刚蔓延的时候,各个超市全部人满为患。肉蛋奶全部被疯抢,很多地方都开始了限购。这发生在三月份,也导致了第一季度的食品消费大幅上涨。而第二季度,由于食品供应充足,人们可能也习惯了新冠疫情的存在,所以已经不再像Q1那样疯抢了。而且有些食品比如大米什么的,可能Q1抢到的还没吃完,也就不需要再买了。
4. 汽油能源消费:下跌了55%。因为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工作,不大开车了,所以汽油的消耗大幅降低。当然,这个和1里面汽车消费逆势增加可是有点矛盾。估计大家就只是趁着便宜买了车,但是并没有开出去瞎晃。
服务消费就比较惨淡了,整体下滑43.5%。
2. 而另一个受影响比较大的是health care。很多人可能认为疫情影响下,健康服务部门应该增长才对。可是数据上来看减少了大约63%。这是因为医院在这段时间基本上都停止了其他一切业务,专心在治疗新冠病人。其中医院最赚钱的手术业务,除了必要的手术,都停止了。所以,医院收入锐减。美国的医疗系统出现了一边缺乏人手抗击新冠,而另一边很多医生护士被停薪留职的尴尬场面。资本主义的医院,就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吧。
3. 两个逆势上涨的行业是家用水电煤气和金融保险服务。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吧。
最后总结一下吧,第二季度美国GDP年率下降33%,和上一季度比下降大约10%。所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不过,这已经创造了1940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占GDP比重最大的个人消费部门服务消费受影响显著,尤其是和旅游业娱乐业餐饮业相关的行业受影响最为惨烈。另一个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就是医疗行业。
稍微展望一下未来吧,估计会被打脸。毕竟美联储主席都说下一阶段美国的经济走向不明,完全取决于疫情的控制情况。我觉得美国不会再有这样严重的经济下行,因为Q2基本是整个美国都停滞了,才有了这33%的下行。现在,美国疫情即使有反弹,也很难再像Q2一样整个国家封锁。现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几个州德州,加州,佛州,都只是暂缓重开。而已经开放的就开放了,并没有回复到封锁的状态。所以,Q3美国GDP大概率会正增长。当然,这个正增长并不代表美国经济就复苏了,只是由于Q2的起点太低。疫情得不到控制,经济真正复苏就只能是痴人说梦。
其实从股票市场来看,Q2的GDP数字确实没有给股市带来多大冲击,没有熔断。截至收盘,标普跌0.33%,道琼斯跌0.81%,而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还涨了0.55%。美国的市场可能已经对Q2的GDP大幅衰退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加上美联储仍然维持0利率,仍然坚持无限QE,仍然有充足的弹药可以下场直接买公司债券或者债券ETF,所以美国资本市场目前还没有崩溃的迹象。
感谢邀请。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曾经困扰我的一个思考 - 经济周期的起点到底是啥.....
如果说很多时候经济周期的结束伴随着黑天鹅事件,08年的GFC,科网泡沫,储贷危机,石油危机,这些都是超预期的事件。不可预测,甚至在发生之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么是什么让新的经济周期开始?在已知的历史上,所有经济周期结束后都有一个新的经济周期。这是理所当然发生的事情?如果不是的话,是什么开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同时如果不是的话,会不会有一个类似“诸神黄昏”这样的概念?一个消散后不会复兴的经济周期?
如果这样思考,这个问题就变得有趣了起来。因为我有时候感觉白宫有一种“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自我安慰感。实际上连欧洲都在紧迫起来,中国和日本更是从疫情开始的时候就没有掉以轻心。我很怀疑特朗普是不是觉得经济真的可以自己变好起来。
首先NBER在上个月宣布美国已经在今年2月度过了经济复苏的顶点,这是史上最长的复苏周期。从1854年开始算起就没这么给力的东西了,最接近它长度的是1991年3月储贷危机后到2001年3月科网泡沫。
如果按照这种叙事方法,我们这次经济周期是2009年6月全球金融危机到2020年2月冠状病毒危机的周期。
之所以用这种表述方法,是我认为,经济周期的起点,虽然有很多种表述方法,但都可以部分归因到个人/企业/国家,从风险规避转为开始承担风险。而这个过程,不一定是自然发生的。
例如在用存货看待经济周期时候,我们用主动/被动增减库存来框画经济周期的起点和终点
例如在用设备看待经济周期时候,我们用在设备上的投资兴起和衰落看待经济周期的复苏和衰退
而在我的眼中,这些都是一种风险承担的行为,
我理解中经济周期的开始,就是经济体开始从规避风险转而承担风险。
但这种情况并不会自然发生。经济体不一定会主动地从风险规避转为承担风险。而这一点,货币当局深深清楚。下图展示了鲍威尔在2012年FOMC会议上,作为Gorvener的发言记录
这段话的大意是,有一群投资者和我说,你们希望市场投资者开始承担风险,而他们已经在做了。主动承担风险的主观能动性已经开始传导向高收益债市场。
这是我心目中央行,政府在应对危机时最应该做,也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有效的办法“想尽一切办法让经济体开始愿意承担风险换取回报”
当然我们也可以举出一个反例。如果有央行官员对于这个问题有疑问,她马上就会被市场教育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其实就可以理解昨天晚上联储的一些发言(货币政策枕戈以待,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继续努力等),这种给市场信心的措施是有必要的。
多说一句,之前有朋友问我是不是塔勒布的信徒,我是他一半的信徒,我相信他在波动率放大那一部分的专业性,但我觉得怎么缩小波动率,怎么平复波动率这一部分他就没有太涉及了,实际上,这一部分也是非常精髓的,而研究这一部分的人,更多集中在政府和央行,而非金融机构。
再多说一句,如果说央行的职责是在经济危机结束的时候开始鼓励大家承担风险,开始一个新周期。那么在央行被发明之前的经济周期长什么样子?
这里我想安利一篇非常有趣的论文 - “Economic Cycle in Ancient China" 古代中国经济周期。实不相瞒,看到司马迁的名字出现在NBER网站上的时候,甚至变成了经济周期研究者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错手打破了次元壁的感觉
感受一下,虽然本人历史很菜,但我隐约觉得这句话的翻译应该是货殖列传里面的: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
而且那时候的长周期可不是什么设备周期或者人口周期,是天气周期...
感受一下最下面那一行,秦汉复苏(Qin and Han Recovery),南宋萧条(Nan Song Recession) ,大元复苏 (late Nan Song to Middle Yuan Recovery)
可以说,在没有央行的外力帮助下,经济周期的恢复时通过自然力完成的。同样是一个天气从坏变好。农民开始愿意耕种承担风险的过程。
那么回到今天的美国,昨天晚上鲍威尔已经说了,他能做的基本上都会做也都能做,但疫情的控制,财政的刺激,这些消弭风险的事情依然没有影子。白宫的主人恋栈心切,对于鼓励经济体承担风险并没有兴趣(当然我们可以把他要求复工当作是要求大家承担风险,但可惜风险并没有消弭)。
因此如果有了上面这些铺垫,我们的结论会非常简单,美国经济将来的复苏和新经济周期的开始,将会取决于市场何时开始愿意承担风险,可能的表征是信用利差的缩窄,VIX的走低,可能的诱因是疫苗。但这些事情并不会自然发生,当遇到这种级别的危机时,鼓励市场承担风险将变成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货币当局做了自己能做的,而政府同样也需要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此时白宫如果依然觉得经济周期会自然发生,那可能真的要等到疫苗我们才能看到美国经济好转了....
知道会跌,不过没想到跌这么多。不过我们要换个角度看待这件事。
如果川普考虑国民安全,在疫情结束前一直不肯复工,那经济必定跌的更多。
这会导致多少人失业?多少人填不饱肚子?多少人有病没钱医治?
这么一看川普是不是做出了卓越贡献?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怎么说的: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看看今日川普的贡献,是不是也能说:
设使美国无有川普,不知当几人饿死,几人病死。
也许比得新冠肺炎死的人更多。
出于人道主义、出于对美国人民的负责,恭请川普再任四年。
早就说过啦
保不住人命怎么保经济啊
7月16日,中国出炉了自己的二季度经济报告,GDP同比增长3.2%,意思就是中国在2020年的二季度经济比2019年的二季度经济增长了3.2%。
前值-6.8%,意思是中国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GDP增长为负值,且为负6.8%。
这一切,当然都是新冠疫情的影响。
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商店停业,经济当然好不起来。
无论是-6.8%还是+3.2%,都不算一个好看的数据。
美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为+0.3%,并不高,但比中国的-6.8%要好看很多。
但是当美国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出炉时,全世界的眼睛都被亮瞎了。
7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国的GDP按年率计算下滑32.9%,创上世纪40年代以来最大降幅。
当然,中美的统计口径不一样,中国用的是同比,也就是直接和上一年同季度进行对比,简单明了。
美国用的“环比折年率”,简单的说就是默认全年都和这季度一样严重,然后推算出一个年化增长率。
如果改成中国人熟悉的同比经济增长率,那数值应该是-9.5%,计算方式为1-(1-9.5%)^4=32.9%。
但这依然是1940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美国的数据和美国自己比,一目了然。
2008年经济危机,号称史上最严重的金融海啸,但实际的环比折年率才负了一点点。但经过特朗普的神操作后,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负增长,简直就是个小弟弟。
中国的新冠疫情在二季度初基本结束,而美国的疫情在二季度开始全面爆发。
如果采用中国的统计口径,那中国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6.8%,而美国二季度同比增长-9.5%。
中国感染了8万人,美国感染了450万人,结果美国的经济衰退只比中国低一点点,严格来说这经济指标是出奇的高。
但是这里面,我们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中国一季度的时候直接进行了强制性的全国经济休克,全民在家坐月子。
没有经济活动,自然就没有GDP。
而美国的特朗普,坚决反对全民隔离,强力推动复产复工。
但医学专家和民主党,坚决反对特朗普的这种行为。
这导致美国的经济一直在死机和重启之间反复横跳,代价就是病毒无阻碍的疯狂蔓延,死亡了近15万美国人,而且罹难者还在不断增加。
但美国的经济指标,比全面熄火要好看太多了。
另外,美国经济在受到疫情重创时,特朗普开启了疯狂印钞机,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直接从2019年底的4.2万亿美元提升到了7.4万亿美元。
仅此一项,全世界就凭空多了3.2万亿美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激增80%。
印了那么多钞票刺激经济,哪怕美国的经济原地不动,都代表了极大的衰退。
这个道理很容易讲明白,钞票多了,货币贬值了,但GDP不变甚至还跌了,你说经济怎么样了?
如果不印这么多钞票,美国经济直接就是大崩盘。
但即便印了,美国二季度的GDP依然按年率下滑了32.9%。
但中国没有世界印钞权,无法把损失平摊给全世界。
一季度中国爆发新冠危机时,没有印钞,而是硬生生的自己扛下了经济的损失。
新冠危机爆发时,有识之士在第一时间就看清了这个病毒的恐怖性,留给人类的只有两个选项,“保经济”还是“保人命”。
很多国家选择了保经济,但中国选择了保人命。
事实证明,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选择了保人命的国家,最后人命和经济都保住了。
选择了保经济的国家,最后人命和经济都没保住。
无论是地震、海啸还是山火、洪水等自然灾害,英美澳等国家的选择向来都是保经济。
这些灾难再大,也有个度,和国家的体量相比微不足道。
所以中国的保人命工作做的再好,也没办法明显体现出优势。
英美舆论甚至不需要抹杀,只需要视而不见,就足以抵消中国的一切努力。
但新冠病毒这东西,一串小小的RNA,却可以无限复制,把双方的优势和劣势都给无限放大。
保经济这个选项确实不如保人命,但严格来说劣势并不算太大,很容易就通过舆论给糊弄过去,而且极度有利于资本和经济。
所以英美澳等国显而易见的会选择保经济,这是他们的文化和传统。
但新冠病毒把这个劣势给无穷且反复放大后,保经济就成了一个哪怕普通人都能看出来有问题的荒谬决定。
今年5月份,特朗普刚宣布重启经济时,美国的经济指标一度出现大幅改善,点燃了外界对经济复苏的希望。
但很快,特朗普就感受到了什么叫逆天而行。
重启经济后,美国的感染人数出现了激增,大量的聪明人主动减少了外出频率和消费频率,哪怕美国政府一直在鼓动他们出门也没用。
这导致美国的经济持续疲软,并最终出现了有史以来最难看的经济数据。
GDP增长负32.9%!
2010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那一年开始,GDP无用论就开始悄悄滋生和蔓延。
中国经济落后的时候,有些人一直拿GDP说事,说GDP才是硬指标,以此证明中国不好。
当中国经济反超的时候,有些人又拿GDP说事,说GDP没有用,还是以此证明中国不好。
基本上在这些人嘴里,中国哪项强,哪项就无用。
但是当美国二季度GDP增长出现负32.9%这样的可怕数据时,我们会发现这个指标其实非常有用。
经济疲软后,美国的失业率飙升,目前的失业率是14%,全美国高达4000万人失业,也就是每7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失业,每周都有数百万人申请失业救济。
GDP不行,那就真的什么都不行。
那特朗普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比如说从明天开始,痛下决心,全美封禁2个月,彻底消灭美国境内的新冠病毒。
很遗憾,不行。
新冠病毒爆发的时间点太巧妙了,正好是美国的大选年。
如果实现全面彻底封禁,确实可以治愈美国的新冠病毒,但美国经济必然会遭到难以想象的重创。
而现在已经是8月了,封禁2个月就到了10月,而美国大选是11月开始。
封禁2个月后,美国的经济会陷入有史以来的最低谷,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将史无前例的难看。
特朗普将背负着有史以来经济最差总统的名头参加选举,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美国毕竟是个资本主义国家,只认经济,其他一概不认。
而通过大规模封禁后,疫情将得到明显控制,美国经济具备了重启的可能性。下一任新总统,将笑纳这一切,成为拯救美国人民性命和经济的伟大英雄。
和那个愚蠢无能的特朗普形成显著对比。
这种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蠢事,特朗普是绝对不可能去做的,5月份的时候特朗普都不愿意去做,何况现在已经8月份了。
所以特朗普坚决反对居家令,不顾一切的启动经济。
甭管感染多少人,死多少人,先混过11月份,一切等选举结束了再说。
选举结果的重要性,对特朗普而言远远比死几十万美国人要重要的多。
而作为特朗普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控制的州,就千方百计的阻挠特朗普启动经济的计划,不顾一切的颁布居家令,不断渲染新冠病毒的恐怖,让民众居家,让经济休克。
在全国很多州没有居家令,民众自由活动的同时,如果你不能在两州边界设置像中国国界那么强的检疫和隔离手段,那本州单独颁布居家令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
除了毁灭本州经济,不会有什么效果。
但不管有没有效果,民主党就是要借此合理合法的拖垮美国经济,把搞垮美国经济的黑锅弄的又大又圆,然后狠狠的甩在特朗普身上,以此赢得11月份的美国大选。
这种手段的效果很显著,拜登的支持率大幅增加。
去年底的时候,没有人认为拜登能赢,特朗普的支持率遥遥领先。
而今天,拜登的支持率达到了55%,而特朗普的支持率仅为45%,拜登占据了显著优势。
新冠疫情越严重,美国经济越差,民众对现任总统特朗普就越不满,拜登胜利的概率就越大。
所以民主党现在很开心的给特朗普捣乱,把美国弄的一团糟。
如果万众一心的保经济,美国的死亡人数或许会从15万提升至20万甚至更多,但这对于美国3.27亿的人口不算什么,所以经济不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万众一心的保人命,美国的经济或许会大幅衰退30%+,但不会死去多少美国人。
但如今的美国,走出了最差的那条路,感染人数世界第一,死亡人数世界第一,经济也给弄崩了。
党争容易互相扯后腿,把党派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最终导致满盘皆输。
明朝崇祯皇帝,对此有深刻体会。
新冠病毒不仅能够通过复制基因组来放大自身,也能放大一切优劣。
6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了一份报告,预测中国在2020年度的经济增长率为1%。
看起来很低,远远比中国历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要低,但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所有国家的经济预测里,唯一的一个正值。
换句话说,中国以GDP增速1%的成绩,成为了2020年度的世界经济增长冠军。
真是全靠同行衬托。
而由于美国经济的大幅萎靡,中美经济差距再次得到了显著缩小。
2020年是个历史性的一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预测数据,今年之后,中国的GDP将从美国的68%,直接提升到74%。
这也是一战以来,地球上首次有国家的GDP超过了美国的70%。
上一个无限接近此目标的国家是日本,后来被美国给弄残了。
但中国不会是第二个日本,也不可能是第二个日本。
美军在东京有驻军,急眼了想抓谁就抓谁。
但中国连南海这种边陲之地,也不让美军进。
日本在经济方面和美国斗,打输了肯定是输,打赢了,还是输。
但中国在经济方面和美国斗,打赢了,那就真赢了。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看股市就行,不需要太 注重这个数据!包括美国疫情人数等等!也就标题党在意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