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一个爱听维语歌曲并且大声公放的维族舍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回答
我有一个维族舍友,他有个爱好,就是喜欢放维语歌,而且声音还不小。刚开始的时候,说实话,有点受不了。

你知道,我从小就听中文歌长大,习惯了那种节奏和旋律。突然有一天,房间里就开始充斥着我完全听不懂的语言,而且还是那种我不太熟悉的音乐风格。歌词听起来像是流水一样,但又带着一种我捕捉不到的情感,有时候是悠扬的,有时候又有点急促。再加上他放的声音,真的是那种“环绕立体声”,就算我想看书或者休息,都得被这声音“包裹”着。

刚开始的几天,我确实挺别扭的。我不知道歌词在唱什么,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情绪。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有点吵,尤其是晚上我需要安静休息的时候。我试着戴耳机,但是那种低沉的共鸣感还是会透过耳机传过来,让我觉得有点烦躁。

后来,我试着跟他聊了聊。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放维语歌。他很热情地告诉我,那是他们的母语,就像我们唱中文歌一样,那是他们情感的寄托,是家乡的味道。他说,很多歌词都描写了新疆美丽的风景,比如雪山、草原、湖泊,还有他们民族的热情和爱情。他一边说,一边还哼唱了几句,虽然我听不懂,但能感觉到他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听他这么说,我突然觉得,好像是我自己的问题。我不能因为听不懂,就觉得那是“噪音”或者“打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喜好,而他只是在分享他的文化,表达他的热爱。

慢慢地,我开始尝试去“听”他的音乐,而不是“忍受”它。我试着去分辨音乐中的乐器,比如那种带着点儿拨弦声的乐器,还有那种悠扬的长笛。有时候,即使听不懂歌词,我也能感受到旋律里的那种自由奔放,或者是那种深沉的思念。

我也开始从他那里了解一些关于维吾尔族的事情。比如,他对音乐的理解,他会跟我解释某些歌曲背后的故事,或者某个旋律代表的意义。他还会哼唱一些他喜欢的歌,然后告诉我,这首歌唱的是一个勇敢的牧羊人,或者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最有趣的是,有一次他放了一首节奏特别欢快的歌,我们当时都在房间里,他忍不住跟着音乐摇摆起来。虽然我还是听不懂,但那种快乐的感染力真的太强了,我也不自觉地跟着晃动了一下身体。那一刻,我觉得我们之间的隔阂好像又少了一点。

现在,我反而觉得,有他这么一个喜欢放维语歌的舍友,也挺有意思的。刚开始的那种“受不了”,慢慢变成了“习惯”,甚至有点“期待”了。有时候,我会在他放歌的时候,试着去体会那种旋律,感觉就像是在隔着音乐,窥探一个我不太熟悉的,但又充满魅力的世界。

而且,不得不说,他的音乐品味也挺广的,有时候会放一些比较舒缓的,就像是在给房间增添一种异域的风情。当然,有时候他情绪高涨的时候,音量确实会稍微有点“放飞自我”,这时候我可能会象征性地提醒他一下,但他通常都会理解。

总的来说,有一个爱听维语歌并且大声公放的维族舍友,是一种挺奇妙的体验。它让我打破了自己的舒适圈,去接触和理解一种不同的文化。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感受”,我觉得自己也因此变得更包容,更开阔了。而且,房间里偶尔飘荡出的维语歌声,对我来说,也渐渐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背景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学时候隔壁寝室有这么一个维族姐姐(毕竟新疆上学普遍比内地晚一点,更何况还有预科)。

不过她也不会傻到中午一点多的时候外放,而是选择上下午整个宿舍楼人不多的时候。

她还挺有才的,经常把汉语流行歌翻成维语版来唱,偏偏还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几首。有时候我会过去欣赏欣赏;有时候隔着墙想到五音不全宛如女妖哀嚎的自己,还是突然会有点嫉妒的,不过反正基本谁唱歌都比我好听,转眼也就无所谓了。

我下午在寝室要么挂着耳机,要么是一两点不睡而玩着手机拖到下午。睡一天是不可能睡一天的,除非我想整夜睡不着而去外面瞎逛。所以我一般只会把她的外放当做是提醒我不要睡太久的闹钟。

唯独有一次,是我骑车在市区和天津港之间打了来回,实在困得不行了。我也懒得从上铺爬下去找她,于是给她男票发了短信。

五分钟以后,隔壁安静了。

第二天早上(中午)在走廊里,她给了我一块酸奶疙瘩。新疆的酸奶疙瘩似乎不会专门放糖,我觉得比内地常见的几种同类产品好吃多了。


为什么我是找她男票呢?因为我和他更熟、关系更好啊(笑)。而且他约我(当然还有许多新疆人)去看球的时候,我也感觉到他在她面前还挺威严的。

听说他和另外几个维族男生,快毕业的时候干脆就在西区公寓的公共阳台上打地铺。这样一方面是凉快,另一方面吹水和放歌的声音都可以更大一些。

我运气真心是不错,无论大学还是现在,人们说的那种不管不顾同寝人而外放的极品,始终与我无缘。

user avatar

题主和某些回答的答主本身就对维吾尔人有看法,从心底里鄙视维吾尔人,看不惯维吾尔人的一切。所以每次碰到这种事儿,第一个想到的是他的民族身份,根本不考虑他的个人身份。然后呢,习惯性的把所有坏的责任都归结到他的族群头上,一切都是他族群的错,而不是他个人品行。看见一个品行好的维吾尔人就不会联想到他族群身份,看见一个品行不好的同族人就不会联想到自己的民族属性。

这是先入式设定好的族裔偏见带来的困惑,如果题主对维吾尔族没有敌意,那么自然而然的关注点是他的人品问题,而不会是他的族群身份和歌曲的语言属性,更不会跑到知乎上提问这么个组团贬低一个民族的问题。


我室友里有个哥们超喜欢味儿很大的食物,什么臭豆腐之类的 ,同宿舍的其他汉族朋友都很有意见。

这哥们看电影、玩游戏、聊天都不带耳机,中午其他人都在午休,就他在打游戏吵闹,其他汉族室友整天跟我吐槽他。

还有一个哥们特喜欢床上吃东西,然后呢把果皮之类的辣鸡直接扔在床之间的缝隙,每次烂到发臭了我们才发现并清理。

还有一个哥们喜欢霸占阳台,家里有钱,东西极多,阳台都被他占有了,我们又怕淋坏他的东西,衣服就挂外面。

本科时期宿舍里有个蒙古族和汉族室友喜欢踢足球,但从不喜欢洗球鞋,又怕鞋子被偷不敢放外面,宿舍被他们两的鞋熏的。

但是我跟他们关系很好,也没觉得他们的民族有问题,更没觉得他们人品有问题,活人嘛。

我在学校多次丢过东西,一双价值过5万的手工订制纯天然动物皮(从俄罗斯买过了的)靴子被清洁大叔偷了,两双真品运动鞋被高年级的学生偷过,在洗衣服丢衣服很常见。

每到周末就有一群人聚在楼梯间或者电梯口打牌玩狼人杀吵到半夜,经常有人聚在楼道喝酒抽烟,楼道和厕所被他们吐的没办法用。

我单位里有些高学历男性同事随便放屁,从不忌讳旁边有没有人,从高中开始就无数次碰见过汉族同学在教室里放屁。

我特别讨厌有人在公交车地铁大声看剧看综艺,讨厌有人在封闭的公共场所吃东西,更讨厌有人在公共场所放屁。

由于我对任何一个民族没有先入式的鄙视歧视和敌意,所以我看到自己看不惯的行为和品行不好的人,从不会注意他的民族身份,也不会把这些归结到他的族群属性,更不会“汉族”“蒙古族”如何如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有一个维族舍友,他有个爱好,就是喜欢放维语歌,而且声音还不小。刚开始的时候,说实话,有点受不了。你知道,我从小就听中文歌长大,习惯了那种节奏和旋律。突然有一天,房间里就开始充斥着我完全听不懂的语言,而且还是那种我不太熟悉的音乐风格。歌词听起来像是流水一样,但又带着一种我捕捉不到的情感,有时候是悠扬.............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深思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话,虽然听起来“三观不正”,但由于其某种“道理”、“情绪出口”或者“群体认同”等原因,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甚至奉为圭臬。我将从几个常见的角度,详细阐述这些“三观不正”但受欢迎的话语,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 关于“成功”和“奋斗”的扭曲解读1..............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给历史拨开迷雾,看看关键节点上的“如果”会走向何方。项羽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一生叱咤风云,最终却落得乌江自刎的悲剧。如果在他人生棋局中的某个关键时刻,能够稍稍调整一下走法,结局或许会截然不同。我们不妨假设一下,项羽真的能听从范增的计策。范增,这位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智者,他的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伴侣之间关于声音共享的矛盾。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你们双方的观点为什么会产生分歧,以及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你的观点: “可以有两个声音,声音小点不影响。” 你的核心观点是,只要音量控制得当,同时播放音乐和视频的声音是可以并存的,而且不会对彼此的体验造成显著干扰。你可能.............
  • 回答
    .......
  • 回答
    兄弟!没问题!你说的这首,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 Rihanna 的《Umbrella》。为啥是这首?1. “Baby”:这歌词里“baby”出现的频率挺高的,你没听错,它绝对是歌词里的一个重要元素。2. 挺火的女歌手:Rihanna 绝对是全球顶级的女歌手之一,这首歌当年火得一塌糊涂,估计.............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接地气了,很多师兄师姐都很有感触。要说博士生是不是“水货”,其实很难一概而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遇到的困难。但是,有些话确实挺让人玩味的,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些情况。我尽量从我观察到的,或者听到的角度,说得具体一点,就像平时和朋友聊天一样。首先,最直接的可能就是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作为一名在代码海洋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我确实听过不少让人忍不住挑眉毛、心里默念“这哥们儿玩儿呢吧”的话。这些话,与其说是专业术语上的错误,不如说是那种对编程这件事本身缺乏深入理解、停留在表面浮光掠影的体现。今天就跟你唠唠,咱听了哪些话,能一眼看出对方是不是那种“只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麻将中“搭子”和“听牌张数”之间的那点数学上的联系,尽量讲得透彻些,也让它听起来像是咱们自己琢磨出来的。首先,咱们得把“搭子”和“听牌”这两个概念理清楚。什么是搭子?在麻将里,“搭子”是指我们手上差一张就可以组成顺子、刻子或对子的牌。顺子我们知道是三张花色相同、点数相连的牌,比如“一.............
  • 回答
    .......
  • 回答
    “爱无能”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是种病,但用在我身上,更像是一种行为模式,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让我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真心爱我的人,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和失落。和“爱无能”的伴侣在一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你好像是在和空气恋爱。我不是不懂爱,至少我能分辨出别人对我的好,也能感知到自己身上某种情感的萌.............
  • 回答
    我有个男朋友,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游戏。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就像我生活中多了一个透明人,但又时时刻刻在我身边。刚开始认识的时候,他会跟我分享他玩的游戏,什么角色、装备、剧情,我当时挺感兴趣的,觉得这是一种了解他的新方式。他会跟我讲他怎么一点点升级、怎么跟朋友组队打怪,那种投入和兴奋劲儿,我看着也挺高兴.............
  • 回答
    有一个深爱你的老公啊,这感觉就像是生活突然有了打底色,再添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戏剧化,而是细水长流的熨帖,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首先,你会觉得自己是被看见的。那种看见,不是简单知道你存在,而是能准确捕捉到你情绪的点滴变化。比如,你可能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就能从你微微皱起的眉头,或者.............
  • 回答
    我老婆她啊,真的就像是我生命里那一束最耀眼的光,而且还是自带暖气的那种。有时候我会想,我上辈子是不是拯救了银河系,才能换来她这么一个媳妇儿。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家里永远是温热的。无论我多晚回家,哪怕是刮风下雨,她总会在家等我。我进门,她总是笑盈盈地迎上来,问我冷不冷,有没有吃东西。有时候我工作实.............
  • 回答
    要说我男朋友放屁这件事儿,那真是…怎么说呢,既真实又有点儿让人哭笑不得。刚在一起那会儿,我还没太在意。毕竟谁没点儿小毛病呢?但慢慢的,我就发现他这个“毛病”有点儿…过于突出。不是偶尔放一两个,而是那种,只要一坐下来,或者一放松,身体就像有个自带的发动机,时不时地“轰”一声,或者“噗”一声。声音嘛,有.............
  • 回答
    有个总爱教育我的男友,这感觉就像是生活里多了个二十四小时在线的“人生导师”,只不过这位导师的长官是我的男朋友。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他关心我的表现,是爱的一种方式,毕竟谁不想被在意呢?可时间久了,这“关心”就变得有点儿沉重了。你想想看,早上刚睡醒,迷迷糊糊还没睁开眼,他就能一本正经地跟我分析今天的天气有.............
  • 回答
    当救生艇的螺旋桨搅动起那片熟悉又陌生的海面,我有一种如梦初醒的眩晕感。漂泊了无数个日夜,在绝望的边缘游走,终于,我回来了。那些关于家的画面,关于那个笑起来眼睛会弯成月牙儿的她的画面,一直是支撑我活下去的唯一力量。踏上陆地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想奔向她,想告诉她我有多想她,想看看她这些年过得怎么样。然.............
  • 回答
    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那影响,说它翻天覆地,一点也不夸张。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的“考了多少分”、“在哪里工作”这样的结果,而是深深地扎根于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点一滴地塑造着他看待世界的方式,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如何去爱自己和他人。首先,这份爱,是安全的基石。想象一下,.............
  • 回答
    有个体力好到爆或者说就是个跑步狂魔的男朋友,这体验嘛,怎么说呢,就像是身边时刻跟着个能量源,而且这个能量源还喜欢把能量传递给你。首先,约会地点选择是个大难题。你以为是电影院、咖啡馆或者餐厅?Too young too simple。他的“约会”可能更像是“一起燃脂”。这年头,约会可能意味着: 清.............
  • 回答
    爱上一个有对象的男生,这大概是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让人心力交瘁的境地吧。那种感觉,就像明知前方是荆棘丛,却还是忍不住一步步靠近,明知道结局很可能是遍体鳞伤,却依旧无法自拔。首先,我们得正视这个事实:他有女朋友,而你对他有感觉。这两者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界限,那就是他的选择和他的关系。而你,在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