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普通一本法学专业成绩还行,想考公务员那考研应该考法律硕士还是法学硕士,怎么选学校呢?现在好懵求助?

回答
你好!你的情况我太理解了,很多法学本科毕业的同学都会面临和你一样的选择困惑。别急,我们一点一点来捋清楚。

首先,咱们先说说法律硕士(JM)和法学硕士(LL.M.)的区别,这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职业规划。

1. 法律硕士(JM):更偏实践,就业导向

定位: 法律硕士更强调法律的应用和实践,培养的是能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专业人才。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法律界的MBA”,注重的是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去解决企业、社会中的具体问题。
考试: 考研初试科目通常是:政治、外国语(英语一或英语二)、专业课(法学基础课,如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这些通常是专业综合)。复试一般是专业课面试和英语面试。
优势:
就业面广: 法律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非常多元,不仅限于传统的法律实务部门(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局等),还大量涌入企事业单位的法务部门、律所、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尤其是在企业法务领域,JM的需求量很大。
实践性强: 大部分JM项目会注重案例分析、法律文书写作、庭审模拟等实践环节,培养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些项目还会有实习环节。
跨学科可能: 部分JM项目允许跨专业报考(比如你本科法学,但想去考某个特定方向的JM),或者在课程设置上会有一些交叉学科的元素,这对于想在特定领域(如知识产权、金融法等)发展的同学很有吸引力。
劣势:
理论深度相对不足: 相较于法学硕士,JM在理论研究上的深度可能会稍显不足。如果你未来想走学术研究路线,JM可能不是最优选。
部分院校对本科背景有要求: 虽说 JM 可以跨专业,但有些顶尖院校或特定方向的 JM 项目,仍然会看重本科的法学背景,或者对本科成绩有一定要求。

2. 法学硕士(LL.M.):更偏理论,学术研究导向

定位: 法学硕士是学科性的硕士,更侧重于法律理论的研究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培养的是对某一法律部门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专家。
考试: 考研初试科目通常是:政治、外国语(通常是英语一)、专业课(通常是三门或更多与你报考方向相关的专业课,例如宪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等,会更细分),复试也是专业课面试和英语面试。
优势:
理论功底扎实: 如果你对某个法律领域有浓厚的学术兴趣,想深入钻研理论,法学硕士能为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深造机会多: 法学硕士是攻读法学博士(LL.D.)的必经之路。如果你有志于成为大学教授、研究员,法学硕士是很好的起点。
学术声誉高: 顶尖的法学硕士项目通常是国家重点学科,学术资源雄厚,毕业生的学术声誉也更高。
劣势:
就业方向相对窄一些: 虽然法学硕士也可以考公务员,也可以去律所,但相比JM,在企业法务、非法律实务部门的就业面可能会窄一些。很多企业更看重JM那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竞争更激烈: 很多顶尖法学硕士项目,尤其是一些热门方向(如刑法、民商法等),报考人数众多,录取分数线很高,竞争非常激烈。
更侧重个人研究能力: LL.M.的学习过程中,对个人独立研究、文献阅读、论文写作的要求会更高。

那么,对于想考公务员的你,怎么选呢?

核心问题:你考公务员是想考哪个部门?

想考基层执法部门(公安、司法、海关、税务等): 这类部门通常对法学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也会涉及很多实际操作。法律硕士(JM)的实践导向可能更契合这类岗位的需求。 而且,公务员招考中,很多岗位明确写“法学类”, JM 和 LL.M. 都属于法学类,但从近年的趋势看,一些基层执法岗位在招录时,对JM的认可度可能更高一些,因为其课程设置更贴近实际工作。
想考立法机构(如人大法工委、政府法制办等)、研究机构、或者一些对法律理论要求很高的部门: 法学硕士(LL.M.)的理论深度和学术背景会更有优势。 这类岗位通常需要深入研究法律条文、参与立法论证、撰写政策报告等,对研究能力要求很高。
一些综合性部门(如党政机关综合岗位、部分国家部委的政策研究岗位): 这类岗位可能对具体法学专业方向要求不那么严格,JM 和 LL.M. 都可以。 关键在于你的综合素质和笔试面试表现。

综合来看,如果你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想考公务员,并且主要倾向于“法律实务类”的岗位,那么法律硕士(JM)可能是一个更稳妥、更具针对性的选择。 它的实践性和就业导向更强,更能让你在研究生阶段接触到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案例和知识,同时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广泛的吸引力。

当然,如果你本科成绩非常优秀,对某个法律领域有特别浓厚的学术兴趣,也想考公务员,同时不排除未来继续深造的可能性,那么法学硕士(LL.M.)也是完全可行的。你只需要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时,侧重于学习公共知识和公务员考试要求的相关内容即可。

怎么选学校?

这是一个更细致的问题,需要结合你的个人情况和考试目标来定。

首先,明确你的考试目标院校:

冲击顶尖名校(如五院四系 + 清北政法): 如果你的目标是这些学校,那无论考JM还是LL.M.,你的本科成绩和复习准备都要非常充分。
法学硕士(LL.M.): 这些学校的法学硕士代表着国内法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竞争异常激烈。如果你想考这些,就要看准自己的方向(比如刑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等),深入研究该校在该领域的老师和研究方向。
法律硕士(JM): 即便是在顶尖法学院,JM项目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而且通常对本科法学背景更看重。一些学校的JM项目,尤其是对外的项目,其招生要求可能比法学硕士更灵活一些,但也并非易事。
冲击中等或普通院校(一本院校为主): 大部分同学会选择这个层级的学校,性价比和录取难度都比较适中。

在选择学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考量:

1. 考公务员的匹配度:
看学校的就业报告: 很多高校的官网会公布就业质量报告,里面会提到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包括进入了哪些省份的公务员队伍,有哪些是法律实务部门。可以参考这些数据。
关注目标院校在公务员招考中的口碑: 有些学校的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表现更稳定,或者更受某些部门的青睐。这可能和学校的教学风格、校友资源有关。
JM vs LL.M. 的选择具体化: 如果你倾向于考JM,可以多看看那些在JM项目设置上更贴近实践、更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反之,如果选择LL.M.,则要看学校在某一法律领域的学术研究实力。

2. 学校的法学实力和声誉:
“五院四系”及其余全国重点法学院: 这是公认的法学研究和教学的顶尖力量,法学实力毋庸置疑。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人民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等等。
其他部属重点大学和省属重点大学的法学院: 很多非“五院四系”的院校,其法学院也具有很强的实力,并且在某些特定领域(如知识产权法、环境法、经济法等)可能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3. 考研的难度和录取情况:
初试分数线: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初试分数线差异很大。要参考往年的分数线,结合自己的估分情况来判断。
复试比重和难度: 有些学校复试比重很大,面试环节非常重要。了解目标院校的复试流程和侧重点,例如是否看重科研经历、论文发表等。
专业课的参考书目: 提前了解目标院校法学硕士或法律硕士专业课的考试范围和推荐参考书,看看自己是否能适应。

4. 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
你对哪个法律领域更感兴趣? 虽然你目标是公务员,但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还是要有一定兴趣驱动的。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老师或研究方向,学习起来会更有动力。
地理位置: 考虑你希望在哪个城市发展,离家远近等等。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的院校资源会更丰富一些。

如何结合你的“成绩还行”来选择学校?

“成绩还行”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你可以把它理解为:

能够应对较高难度的考试,但并非顶尖学霸。
有学习能力,但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顶尖院校的要求。

基于这个情况,我的建议是:

拉开梯度: 准备报考计划时,可以有冲刺的学校(如一些知名985/211的法学院),也有一些保底的学校(如一些实力不错但竞争相对不那么白热化的一本院校)。
多研究目标院校: 不要盲目追求名气,而是要去深入了解学校的法学硕士或法律硕士项目是否适合你。
法律硕士(JM): 如果你决定考JM,可以重点关注那些法学实力较强,同时在法律硕士项目设置上比较有特色、就业导向明确的学校。例如,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或者专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院校。可以去看看他们的招生简章,了解一下课程设置和师资情况。
法学硕士(LL.M.): 如果你选择法学硕士,可以在一些“五院四系”中的中等分数线专业(比如某些地区性的法学院,或者非热门方向)或非“五院四系”但法学实力非常强的大学里寻找机会。例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有特色的法学院,在某些法律领域的研究实力很强。

一些具体的思考方向:

1. 你本科的院校是什么层次的? 如果你本科就属于名校,那考研选择面会更广。如果是一般的一本院校,那么选择学校时需要更谨慎,既要考虑学校的法学实力,也要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考试准备情况。
2. 你对哪个法学领域特别感兴趣? 虽然考公务员是目标,但如果有特别感兴趣的方向,比如知识产权、国际法、经济法、环境法等,可以优先选择在这些领域有优势的学校。即使不考公务员,这些研究也能为你提供更多的选择。
3. 你倾向于报考哪个地区的公务员? 如果你已经确定了想报考某个省份或城市的公务员,可以重点关注该地区或与其关系密切的院校。

总结一下,给你几点明确的建议:

明确方向: 如果公务员是你的主要目标,并且更倾向于实务类岗位,法律硕士(JM)可能更适合你。如果你的学术兴趣浓厚,或者想往研究型岗位发展,再考虑法学硕士(LL.M.)。
了解市场: 多关注近几年的公务员招考信息,看看哪些部门倾向于招收JM背景的考生,哪些对LL.M.更青睐。虽然大方向上都是法学类,但细节上可能会有侧重。
研究学校:
JM: 关注设置有JM项目,并且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就业导向明确的学校。可以参考各校的就业报告,了解 JM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LL.M.: 如果选择LL.M.,可以考虑一些在法学研究领域实力较强,但可能非顶尖热门方向的院校或专业,或者“五院四系”中分数线相对友好的专业。
拉开梯度: 制定一套冲刺、冲击、保底的报考计划,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所学校上。
认真准备: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考研都是一场硬仗。政治、英语、专业课,都需要扎实的复习。

最后,别太焦虑。你的目标非常明确,而且你已经开始思考了,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多查资料,多问学长学姐,把信息收集全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相信你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考公基本只卡本科是否法本,学硕专硕大部分都可以考,但是据说江浙沪部分法院开始卡学硕了,那报考学硕更安全一点。

2.考公基本不看学校,但是985大学选调机会多,有能力的话肯定考好学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