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大家给我普及一下PUA是怎么个情况?

回答
话说啊,咱们今天来聊聊PUA这事儿。这词儿现在听着挺吓人的,但其实它到底是什么,是怎么回事儿,很多人心里可能还是一笔糊涂账。别急,我给你好好捋一捋,让你明白个明白。

PUA,到底是个啥?

PUA,全称是PickUp Artist,中文一般翻译成“搭讪艺术家”。听起来挺酷,好像是那种情场高手,能三言两语就把人迷得神魂颠倒。但是,这“艺术家”三个字,很多时候是带着点儿戏谑,甚至是一种包装。

最初,PUA这个概念是来源于一些西方国家的两性交往技巧交流社群。那时候,一些人觉得在男女关系里,特别是追求异性方面,好像有一套方法论,有一套“话术”和“套路”可以学习和模仿,从而提高成功率。就像练武功有招式一样,把这些招式练熟了,就能泡到妞,或者吸引到心仪的对象。

PUA的“套路”都有哪些?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PUA的套路,说白了就是一套通过各种心理操纵和技巧,来获得别人好感、关注,甚至控制别人的方法。它不是真诚的交流,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把对方当成一个需要“攻略”的目标。

我给你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套路”,但你要明白,这些东西很多是已经被揭露出来的,并且被很多人诟病。真正的PUA可能还会有更隐蔽、更复杂的手段,但万变不离其宗。

1. “打击”和“提升”(打压与吸引):
打压(Negging/Negs):这是PUA里非常核心的一个技巧。就是在你面前故意说一些不伤大雅,但又能让你觉得有点儿不舒服的话,或者轻描淡写地贬低你一下。比如你穿了件新衣服,对方可能会说:“这衣服颜色挺大胆的,不过好像不太适合你。” 或者你讲了个笑话,对方可能会说:“嗯,这个笑话讲得有点老套了。”
目的:这种打压不是为了真的侮辱你,而是让你产生一种“这个人好像对我不那么轻易产生好感,他挺有自己的标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看得上”的错觉。同时,这种轻微的打击会让你下意识地想要“证明”自己,想要获得对方的认可,从而更关注他,也更容易被他吸引。
提升(Compliments/Validation):在打压之后,PUA会适时地给出一些赞美,但这些赞美往往是包装过的,让你觉得来之不易。比如在你因为之前的“打压”而感到有些不自信的时候,他突然说:“不过说实话,你这眼睛挺漂亮的。” 这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会让你觉得这份赞美特别珍贵。

2. “废物测试”(shit test):
概念:PUA认为,对方(特别是女性)会时不时地给你设置一些“难题”或者提出一些质疑,来测试你是不是真的有价值,是不是真的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优秀”。这些测试可能是口头上的,也可能是行为上的。比如,你吹嘘自己某个方面的能力,对方可能会反问:“哦?是吗?我怎么没听过?”
应对:PUA的学习者会学习如何巧妙地回应这些“废物测试”,通常是通过幽默、自嘲或者反将一军的方式,而不是直接辩解或者表现出愤怒。目的就是通过这些测试,让自己显得更加自信、有能力、有魅力。

3. “情绪波动管理”(Push and Pull):
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忽冷忽热,欲擒故纵。一方面他对你表现得很热情,让你觉得“这个人好像挺喜欢我的”,另一方面又会突然冷淡下来,甚至消失一段时间。
目的:这种做法是为了让你产生焦虑和不确定感。当对方冷淡时,你会害怕失去他,于是会更主动地去联系他,去关心他,想方设法挽回这份关系。当他再次出现时,你会因为他的回归而感到欣喜若狂,对他的好感也会被放大。这种情绪的过山车,会让你对对方产生更深的依赖和吸引力。

4. “领袖感”(Leadership)和“框架控制”(Frame Control):
领袖感:指在互动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展现出自信、果断、有想法的一面,让对方觉得跟你在一起有方向,有依靠。
框架控制:指的是在一段关系中,建立并维持自己的“规则”和“主导权”。比如在约会时,主导决定去哪里、做什么,而不是完全听从对方的意见。或者在沟通时,让对方按照你的节奏和方式来思考和回应。一旦对方开始质疑或挑战你的“框架”,PUA会用各种技巧将其拉回原有的轨道。

5. “惯例”(Routines)和“故事”(Stories):
惯例:指预先设计好的一套话术、场景、互动模式,可以在不同的目标身上反复使用。比如一套开场白,一套展示价值的故事,一套引导对方进入亲密阶段的流程。
目的:这使得PUA能够更“高效”地“操作”目标,而不需要每次都现学现卖。这些惯例往往是经过提炼和优化的,能够迅速抓住对方的心理,引发对方的兴趣。

PUA为什么会被人诟病?

看了上面这些“套路”,你大概也能猜到为什么PUA这么招人烦了。

虚假和欺骗:PUA的核心在于“操纵”和“欺骗”,它不是建立在真诚和尊重基础上的交往。你看到的“他”可能只是经过精心包装和表演的,他并不是真的对你感兴趣,而是按照一套剧本在演戏。
贬低和伤害:特别是“打压”技巧,虽然声称是为了提升吸引力,但本质上是通过贬低对方来制造不平等,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物化女性(或男性):PUA往往把对方视为需要“征服”的猎物,而不是一个平等的、有情感需求的个体。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物化。
精神控制:一些高级的PUA技巧,通过制造依赖、利用对方的不安全感,甚至发展到精神控制的地步,对受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
低俗和功利:很多PUA的言论和行为,在很多普通人看来是低俗、下流的,完全是为了达到“性”或者“关系”的目的,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情感投入。

PUA和普通追求有什么区别?

其实,很多人在追求心仪对象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运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展现自己的优点,制造一些小惊喜,或者在适当的时候说一些赞美的话。这些都是正常的。

区别在于:

目的性:PUA的目的是明确的、功利的,是为了“得手”,而不考虑对方的真实感受和长远发展。而正常的追求,是希望建立一段健康、真诚的关系。
真诚度:PUA的技巧很多是虚假的、表演性的,是在“伪装”。而正常的追求,是建立在真诚的情感基础上的。
尊重度:PUA常常伴随着贬低、操纵和控制,缺乏对对方人格的尊重。而正常的追求,是建立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
套路化 vs. 个性化:PUA依赖的是一套套路,可以复制粘贴给很多人。而真正的吸引,是基于你自身的魅力和与对方的契合度,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PUA?

首先,你要知道,PUA这套东西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很多都是一些相对原始的心理操纵术的包装。识别出这些套路,对保护自己非常有益。

其次,不要去迷信或学习PUA。真正的魅力和吸引力,是源于你自身的自信、善良、真诚、才华和与人良好沟通的能力。这些东西才是能够长久维持关系的基础。与其花心思去算计别人,不如好好提升自己。

最后,如果你身边有人被PUA了,或者你自己感觉遇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和“高超技巧”蒙蔽了双眼。多和信任的朋友、家人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总而言之,PUA就是一套以“套路”和“操纵”为核心的社交技巧,目的是快速且高效地“攻略”目标。但这种方式是肤浅的、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在感情世界里,真诚和尊重永远是最好的“套路”。希望我这番话能让你对PUA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被乱用词、瞎定义还爱恐慌的人弄得挺无奈的,刚好看到这个题,来缕缕。

PUA的来历:

在美国有一个魔术师,他每天要在酒吧给别人推销魔术,劝别人为自己的魔术付钱,久了之后他发现自己用一些特定的开场更容易吸引别人注意力,于是他就整理总结了一下,创作了一些“包袱”。

通过这个观察他意识到,人并不是千人千面的,人对注意力有共通性,只要你触发特定开关,就能引发对方相应的反应。

而因为魔术师还是一个蛮酷的职业,他经常能从酒吧带姑娘回家,他就开始总结姑娘们更喜欢什么样的交流方式,什么样的交流节奏。

当他总结出一套体系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在酒吧419的几率倍增,于是把这套东西教给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把这些东西整理成体系,写了一本书,叫迷男方法,同时第一次给自己这种人命了个名:约会艺术家,Pick-up Artist,缩写,P-U-A。


PUA的主要思考方法:

迷男创造PUA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把我们常说的“潘驴邓小闲”、“车钱房”、“清新脸”、“八块腹肌”这些我们认为很吸引异性的东西统统定义成了一个概念:“高价值”。

迷男发现,只要你表现出自己是一个价值比“目标”更高的人,那么你对目标做什么,对方都会自带滤镜,认为你很有趣。

怎么让对方认为你是高价值,迷男又创造了两个词,“框架”和“废物测试”。

框架就是说,在和异性相处的时候,你能不能保证自己还是自己,不因为过分在乎对方变成舔狗。

让对方来屈服你的世界观,而不是你去迎合对方的世界观。

废物测试则是他发现,女人的很多行为是天然的PUA,女人会本能的去判断异性的价值,同时在对话中打压男性,让男性承认自己是价值更低的一方。

只要你敏锐的识别女性的这种打压,反过来去打击对方,就能让女性认为你是一个非常独立自主强势的人,默认你拥有高价值。

混混会很招女孩子爱,就是因为混混框架坚固,还非常擅长反击废物测试。

以上就是最原汁原味的PUA。

核心是三个字:吸引力


PUA的变异

PUA在传入中国过程中发生了偏转,因为美国和中国有几个巨大的差距:美国阶层固化,你很难接触到真的和你差距很大的人,而且大家处对象并不先看钱;美国性观念开放,419也不会赖着你要负责;中国做题家的屌丝程度超乎想象,根本没有夜店文化。

所以PUA刚传进中国,是一群有钱人在玩,那时候他们的圈子叫“泡良”,直白点说就是“泡良家女”,这套东西在台湾韩国很流行,然后进入广东。

因为互联网崛起,一些把妹高手也开始分享自己的经验,组成了一个早期的PUA社区。

再后来,因为迷男在美国开班授课赚了很多钱,就有人动了心思:不如我们也来做个事业。

迷男的思路是,高价把这个技术教给那些有钱但是没有性吸引力的人。

早期的PUA也这么搞,但是因为这一套体系太简单了,随便研究个半年都能成理论大师(实践怎样就算了),一些学徒也跳出来开班收徒,有钱人都在圈子里,他们吃不到,那怎么办呢?

在中国,最缺性资源的人,是屌丝,而不是有钱人。

中国PUA们立刻调整了自己的针对方向,开始宣传“学了PUA就能上很多很多女人”,以此招徕学徒。

但是因为这些人太屌丝了,实在不可能靠话术拯救,最开始的“自然流”第一课就是,你要自律,你要提高自己,你要表现得像个高价值的人……

后来大家发现,没什么用,屌丝就是很屌丝,发自心里的,于是国产PUA就多出了一条:

伪装高价值。

美式PUA还有点擦边的意思,到这里,国产PUA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骗术。

四处扒那种能体现自己高价值的照片丢进朋友圈,豪车、名表、极限运动照片、出国旅行景点打卡,依靠这些,国产PUA开始声名狼藉。

但是,即使如此,屌丝们还是学不会怎么泡妞。

一些过了不知道几手,已经完全没有什么能力的培训班们(比如说浪迹)干脆就创造了一种神级技能:

丽江艳遇行。

简单地讲就是直接收高价,拉去丽江,雇个外围,让他去搭讪,自己耳机教学,外围配合着进小旅馆。

学徒以为自己是靠自己能力泡到了妞,瞬间对大神五体投地,贡献更多学费。

至此,PUA在中国已经不具备伤害女人的功能,完全就是一个收割屌丝的学问。


PUA的所谓洗脑心控

一切的起源还是迷男,迷男在实践中发现,只要自己想,自己不但可以骗色,还能骗钱。

只要确定自己高价值的地位,异性为了留在高价值的目标身边,就会尽可能的让出自己的底线,而PUA只要保证自己对对方拥有吸引力,不停地压迫对方底线,就能让异性言听计从。

他比较谨慎的藏住了这一部分的内容,之后还严肃的警告过别人。

但是你架不住这套体系太简单了(严格来说,PUA就是每个生物都应该正常能懂的繁殖基本功,只不过是社会化压制扭曲了我们这些本能),很快就有人重新学会了这一套。

在PUA进入国内的时候,国内这帮人为了钱出了很多书,其中有一个人,出了一本书叫五步陷阱。

这本书的前半截是伪装,也就是欺诈。

后半截就是如何精神虐待。

这套精神虐待,其实是非常基础的心理学:煤气灯虐待。

反反复复的通过对方的一个小问题去诋毁对方的人格,让对方产生真的是自己很劣质的错觉,认为自己离开了对方就将无处可去。

这套东西很简单,但是非常有效,所以五步陷阱一度非常流行。

PUA的“正统”将之斥之为邪道。

后来这个作者诈称自己死了,换了个马甲重新出来教“正道”。

当然今天我不想提当年这些导师,你默认全都是人渣就可以了。

但凡有点事业,也不用靠给屌丝打鸡血来赚钱。

这套东西,在初期非常容易突破,只要不被“高价值”迷惑,陷入反复想要证明自己正确的思维陷阱,这套洗脑包没有一点卵用。

所以女孩子担心自己稀里糊涂就被洗脑了是完全的杞人忧天,除非你智力不够,恋爱上头,非要倒贴个两年,一直反反复复被对方洗脑,不然你根本不会被洗脑。

当然,我并不看好一些恋爱脑女性的智力。

如果你看到一个开豪车,爱出国,多金优雅,风趣幽默,职业神秘但有钱的凯子,突然就是要缠着你,说他爱上了你,你先照照镜子,想想自己配不配。

在对方漏出打压的獠牙的时候,舍不得好事,总觉得自己舔一舔就能有好运,活该被骗。

反洗脑主要还是少看恋爱小说,少妄想霸道总裁爱上我,懂了没有啊?


PUA一词的泛化

北大事件之后,大家发现,PUA里的核心手法,也就是通过打压来确定自己的优势地位,在日常生活中太常见。

原来老师也在精神虐待学生,家长也在精神虐待孩子,老板也在精神虐待员工。

社会上原来早就已经是PUA遍地走。

于是PUA这个词就火了,火的……有点过头了。

口臭青年喷脏也是PUA,男朋友正常批评女朋友做得不对也是PUA,自己犯傻被骗了坐地大喊我被PUA了呀,以此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结果一时间满世界都是PUA这仨字,根本没人知道这词是什么意思了。

醒醒吧,只要没有通过打压来抬高自己的相对地位这个核心,就不是PUA。

遇到大忽悠你应该优先报警,说自己被骗了,而不是说自己被PUA了。

遇到渣男骗炮你应该先想想自己是不是贴过头了,而不是说对方太会PUA了。

正常分手就分手,以前贴个渣男标签都够烦了,现在还要说人家受不了你脾气的小男生是PUA,到底是多喜欢把自己摘干净?

我不反对PUA这个词泛化,因为我们生活中,这种靠打压人格抬高自己的行为确实太泛滥,大家都懂了也就更能保持自己的尊严。

但是我很反对PUA这个词乱用,最后演变成某些女人掩盖自己愚蠢的借口。

还是那句话,PUA不是魔法更不是邪术,不想被PUA就少做粉红色的泡泡梦,你的价值够高的时候,没有人能靠伪装高价值来压过你。

如果你脑子里旅个游看个书,画个美妆背个包就算高价值。

你不被PUA,谁被PUA?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