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希腊的重心是后面的交叉淘汰赛,所以第一节认真打打,确立领先优势后,后面的三节比赛基本是陪中国队玩。中国队进两个,希腊紧紧,分拉开点,希腊再松松。很多只看比分的人可能很高兴,觉得就输了二十五分,还是不错的,但实际上,希腊如果想,再多赢二十五分也不难。
说了现状,再说造成现状的原因;
先说技术。篮球有个特点,就是天赋占比特别大。例如过去的唐正东,现在的刘传兴,依靠身体天赋,他们可以在CBA这种低对抗联赛常年横行,每日虎扑的新闻标题也是,“刘传兴,激进的巨人”,但问题是,长时间与天赋不及你的人打球,你会自然而然只依靠天赋,而不是技术,或深层次的东西。等来到国际赛场,对手天赋不差你时,问题就出现了。刘传兴上场两分钟就开始喘,常年低对抗慢节奏比赛锻炼出的心肺功能,显然不适应这种比赛强度。同理,王少杰,沈梓捷,任骏飞,张镇麟也一样。他们从小面对的,多是天赋差自己很远的对手,不用技术,起来扣就可以了。但走上国际赛场,面对天赋更好的对手后,突然发现,只要离开篮筐两米,就没有任何稳定进攻手段了。特别是王少杰,他有个罚球,直播时给了个正框镜头,结果球直接奔着电视屏幕就来了,也是吓人一跳。
再说战术。其实在全方位差距面前,谈战术意义不大,但我还是想说两句。首先,身处亚洲,是中国篮球的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亚洲人整体身高偏矮,中国因为人口多,选材基数大,所以不需要太多努力,就可以成为亚洲一流强队,然后屡次跻身大赛。不幸是常年与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就很难避免。以上个月的亚预赛为例,中国队获胜的最大因素是身材,身材是最快捷有效的办法,但问题是,身材是个体优势,而篮球是集体运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几任主教练都痴迷三后卫的战术,明明防守时劣势极大。但我是绝对支持三后卫体系的,因为中国篮球一个大问题,就是超过一米九的球员,几乎都不敢在国际赛场运球,如果只派一个后卫上场,基本就是一个人运四个人看,没有任何跑动摆脱,勉强过两次手,立马顶着人投篮。三后卫虽然防守劣势大,但起码有两个以上的进攻发起点,虽然战术还是很简单,但起码不会站死。至于什么是好战术,其实好战术是完全基于球员个人能力的,例如希腊队,可以借助掩护四个人轮番弧顶持球,拉开后,五个人都有三分投射。这么简单的战术,中国队教练组当然懂,但问题是,中国球员的持球和投篮技术不过关,而战术是基于个人技术之上的。
最后说破解吧。破解很简单,就是要让好苗子和好苗子一起打球,而不是让好苗子和不会打球的一起打球。下赛季CBA联赛要全华班,之前赛季CBA也减少外援上场时间,原因理由很多,其中一个是外援在场,影响了球员成长。这个理由有道理也没道理。举个例子,我在我们小区一直是有无限开火权的,但当我对手都是四五十岁的大叔大爷时,无限开火权并不会让我提高,因为我做的都是重复练习,而不是提升练习。CBA联赛也一样,沈梓捷出道时,天赋是肉眼可见的,但当他的对手总是朱荣振,焦海龙,李原宇,赵天熠,丘天,李炎武,李金效,许钟豪,鲁吐布拉,常林,孙鸣阳,张大宇这种基本不会打球,只因为身材异于常人,而成为职业球员的对手时,他的水平也就不会提升的。这就像我打院子里的老大爷一样,我用速度和身体就霸场了,还要什么技术?那我想提高怎么办,很简单,去有年轻人,有高手的地方打球。一句话,篮球要提高,需要战术提升,但战术是基于个体之上的,而个体要提升,就要走出舒服区。CBA很好,丰富了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但就像小区篮球培养不出CBA球员一样。CBA这种强度,也培养不出能在国际赛场对抗欧美球员的球员。从伦敦到里约,奥运会十连败,现在奥运会都进不去了,还看不明白吗?
至此,中国男子大球全部缺席奥运(足球,篮球,排球,曲棍球,手球,水球,橄榄球,棒球),再回想08年时,真感觉是梦一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