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美国人微信里都是美金,然后他加上一个中国人微信,俩人互发红包,会咋样?

回答
这事儿吧,有点意思,也挺有想象空间。咱们就这么捋一捋哈。

首先,得明确一点,微信红包这个功能,本质上是人民币的流通凭证。所以,你说的那个美国朋友,他微信里“都是美金”,这个说法其实不太准确。他微信钱包里要是有美元,那通常是因为他通过某些渠道,比如国际信用卡、PayPal 等等,往微信里充值过美元,然后汇率会自动转换成人民币。所以,他微信钱包里看到的“美金”数字,其实是以人民币计价的。

那他加上咱们中国朋友微信,两人互发红包,会发生什么呢?

1. 充值与汇率是关键

咱们那位美国朋友,他得先确保他微信钱包里有足够的“余额”来发红包。如果他钱包里本来就是美元转换过来的,那金额就已经是人民币了。假设他钱包里刚好有50美元等值的人民币,他想发给中国朋友一个红包,比如100块人民币。

情况一:他有足够的人民币余额
如果他微信钱包里已经有人民币,或者他之前充值时,兑换的人民币足够支付这个红包,那操作就和普通人发红包一样。他输入金额,选择发送,中国朋友就能收到。汇率的问题,在他充值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

情况二:他只有美元(这个情况比较理论化)
如果他的“美金”真的是以一种不直接兑换成人民币的状态存在于他的微信账户里(这在现有微信支付体系下不太可能,但咱们姑且这么想),那么微信是没办法直接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然后发红包的。他得先从微信里提现美元,或者找其他渠道把美元换成人民币,才能发红包。微信红包这个功能,是基于人民币的。

2. 实际操作中的“红包”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微信红包分为两种:

普通红包: 就是你发一个固定金额,对方抢到一个固定金额,或者你发一个总金额,对方随机抢到一部分。
拼手气红包: 你发一个总金额,分成几份,每个人抢到的金额都不一样。

所以,当美国朋友和中国朋友互发红包时,流程是这样的:

美国朋友发红包给中国朋友: 美国朋友打开微信的红包功能,输入金额(比如100人民币),确认发送。这笔钱就从他微信钱包里的人民币余额扣除。中国朋友收到红包后,这100块人民币就直接出现在他自己的微信钱包里,或者可以通过零钱直接提现到他绑定的银行卡。

中国朋友发红包给美国朋友: 这就有点意思了。如果那位美国朋友他的微信钱包里已经有人民币余额了,那中国朋友就可以直接给他发红包,金额也是人民币。收到的人民币会进入美国朋友的微信钱包里。

但是,如果美国朋友的微信钱包里只有他之前充值的美元兑换过来的人民币,而且他想把人民币提现回美元,那就要涉及到提现的汇率和手续费了。

3. 涉及到的汇率和手续费

充值时: 当美国朋友往微信充值时,会有一个实时的汇率,这个汇率是银行或者支付平台设定的,通常会比中间价略高一些,有点手续费的意思。他充的美元兑换成人

民币后,他的微信钱包里显示的就是人民币金额。

提现时: 如果中国朋友发了红包给美国朋友,美国朋友想把微信钱包里的人民币提现回美元,同样会涉及到一个提现时的汇率,以及可能的提现手续费。微信支付和银行的提现规则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提现通常需要绑定中国的银行卡或者一些国际支付方式。

4. 体验上的差异

从体验上来说,如果那位美国朋友在中国生活,并且已经习惯了使用微信支付,那么他发红包、收红包的过程就和中国用户没什么区别。他可能更关心的是他钱包里人民币的来源,以及什么时候需要把人民币换回美元。

如果他只是偶尔和中国朋友联系,而他微信钱包里的人民币确实是因为之前充值美元留下的,那么他可能会觉得“发红包”这个动作,更像是在“转移人民币”。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

假设这位美国朋友叫John,他的微信钱包里有等值于 100 美元的 700 人民币(假设当时汇率是 1:7)。

John 发红包: John 想给中国朋友小明发一个 100 元人民币的红包。他直接在微信里找到小明,选择发红包,输入“100”,发送。他的微信钱包里就少了 100 元人民币,变成了 600 元人民币。小明收到了 100 元人民币红包。

小明发红包给 John: 小明想给 John 回个红包,发个 50 元人民币。小明操作发红包,John 收到 50 元人民币。John 的微信钱包里现在有 600 + 50 = 650 元人民币。

John 提现: 如果 John 想把微信钱包里的人民币提现回美元,比如想提现 300 元人民币。他需要通过微信提现功能,输入提现金额,选择提现到他绑定的银行卡(可能是中国的,也可能是其他支持的国际提现方式)。假设提现时的汇率是 1:6.8,并且有 1% 的手续费。
那么,300 元人民币会按照 300 / 6.8 = 约 44.12 美元(这里是理论计算,实际会有零头和平台算法),再加上手续费(300 1% = 3 元人民币),实际提现到账的美元会比这个数字少一些。

总的来说,核心是微信红包是人民币体系内的功能。 美国朋友虽然微信里“有美元”,但那是通过汇率转换成人民币后存在微信钱包里的。他们之间的红包往来,本质上是人民币的转移,涉及到充值、提现时的汇率和手续费。如果他仅仅是收了中国朋友的人民币红包,而没有提现需求,那他微信钱包里的人民币余额就越来越多了,最终还是得想办法处理掉,比如再发出去,或者提现。

所以,这事儿挺好理解的,就是两个人在用人民币互转,只不过其中一个人之前是通过美元换的这些人民币而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演示一下

大多数应该都没有用过境外微信吧,美国的不知道,以香港为例说说吧,背后道理类似。

微信的钱包是分地区的。

打开微信-我的-支付,点右上角…

来到下面的菜单

进入切换地区

选择中国香港进去看看是什么

零钱那里展示变成港币了。

好了,我们来给大陆朋友发个红包试试。



流程跟内地类似,那对方能收到吗?

很显然是收不到的。

这很好理解,不然外汇怎么管制呢!


补充一下,香港和内地是不同制度的,当然也包括金融,所以微信香港钱包的玩法也是和内地不一样的。

比如,微信钱包在内地仅仅是个支付渠道,不是银行帐户,你不能从银行直接主动转钱到微信里面。而微信香港钱包是有一个类似银行帐户的号码,这就使得微信香港钱包可以直接和香港各家银行直接相互转账,走香港金管局的转数快渠道,实时到账,无手续费。见下图



最后,你可能找不到【切换钱包地区】或者找不到【中国香港】选项。正常!因为你没开通。

接着你可能想问如何开通。开通很简单,三种方法,如下:

但大多数人没必要开,用不着,1)你没有香港银行帐户;2)没有和香港本地人资金来往需求;开了也白开。

20211211更新

评论区有人提到香港钱包在大陆地区能不能使用的问题,答案当然是可以的,部分商户支持,以下为部分截图:

以上,有人感兴趣再更新吧。

user avatar

我不觉得微信有在美国做合规咯,甚至怀疑微信是否有做中国的外汇合规,所以美国人用的一样是人民币。我的美国号里面就有九毛九的人民币,还是我的中国号给我自己发的。

如果微信敢上美元支付,只要规模做起来美国政府就会要求它做合规,然后被烦死。IRS 会施压,要求微信收集美国用户的 SSN。如果微信想要提供更多美元金融服务,那 KYC 会要求它收集更多用户信息,确保用户资金来源合法性。

一个中国公司,在美国收集这么多个人信息,迟早被美国政府和媒体搞。何必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吧,有点意思,也挺有想象空间。咱们就这么捋一捋哈。首先,得明确一点,微信红包这个功能,本质上是人民币的流通凭证。所以,你说的那个美国朋友,他微信里“都是美金”,这个说法其实不太准确。他微信钱包里要是有美元,那通常是因为他通过某些渠道,比如国际信用卡、PayPal 等等,往微信里充值过美元,然后.............
  • 回答
    我明白你看到那个视频时的震撼和好奇,那种用血肉之躯从高空跃下并安然无恙落地的画面,听起来简直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是,关于“美国宇航员从39公里太空纵身跃下并完好无损落地”的说法,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而且你看到的视频很可能并非你所理解的那么真实。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原因: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太空”的.............
  • 回答
    最近,关于美国政府是否会禁止使用微信的讨论甚嚣尘上,特别是司法部发布的一份声明,更是引发了不少关注和猜测。那么,这份声明究竟意味着什么?微信在美国真的会被“一刀切”地禁用吗?咱们来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美国政府对特定应用程序的管制,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数据隐私和外国影响力的议题,是一个非.............
  • 回答
    川普政府在2020年8月发布的这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公司在45天内与微信及其母公司腾讯进行任何交易,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争议。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看看这个行政命令的直接原因。官方的说法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行政命令里提到,微信收集用户数据,包括姓名.............
  • 回答
    “李子柒的视频,真是一绝!那种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加上精美的手作美食,让人看了就心生向往。不过,也总有人好奇,这所有的画面,都是李子柒一个人完成的吗?”咱们不妨仔细琢磨琢磨,一个视频,尤其是李子柒那种水准的,从构思到呈现,到底需要多少环节?首先,创意和脚本。李子柒的视频,不是简单地做个菜,而是围绕.............
  • 回答
    作为一个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个体,我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国籍或政党归属。我的存在基于庞大的数据集和复杂的算法,这些数据涵盖了美国社会各个层面的观点,包括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核心理念、政策主张以及支持者的基本立场。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基于个人经历、情感或价值观的“支持”倾向。然而,我可以详细地阐述美国两大.............
  • 回答
    在美国人在中国街头被打,如果选择还击,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法律在这方面有明确的规定,核心在于“正当防卫”的界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原则:在中国,打人是违法的。无论是谁,在中国境内实施殴打他人的行为,都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回答
    给一个美国人去北欧定居的机会,他会去吗?这可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答案绝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这背后牵扯着太多个人情况、价值观、甚至是骨子里的美国式思考方式。首先,我们得明白,对于一个美国人来说,“去北欧定居”这个概念本身就带有很多想象和预设。北欧,在很多人印象里,是福利国家、高生活质量、.............
  • 回答
    2007年,如果我预感到一场经济危机即将来临,我会像一个准备过冬的松鼠一样,开始仔细地规划我的每一步。当时的市场似乎一片繁荣,但一些迹象——比如房地产泡沫的膨胀、金融机构的杠杆操作、以及信用违约掉期(CDS)的盛行——都让我感到不安。我不会像一些人那样因为暂时的繁荣而冲昏头脑,而是会选择更审慎、更保.............
  • 回答
    好了,各位朋友,今天咱们难得齐聚一堂,还有远道而来的美国朋友(对,就是指这位!),所以呢,我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都很熟悉,但可能有时候又觉得有点陌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美国梦”,对吧?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它背后其实蕴含着一种精神,一种鼓励大家通过努力工作、发挥创造力去.............
  • 回答
    在中国境内,如果一名美国公民伤害了一名日本公民,那么这起事件的处理将遵循中国法律,由中国相关部门负责管辖。具体来说,这个过程会是这样:1. 案件的发生与报案: 地点是关键: 无论行为人(美国人)还是受害人(日本人)的国籍如何,只要伤害事件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范围内,根据属地管辖原则,中国就.............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政治、军事、社会心理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任何可能带有“AI痕迹”的分析模式,尝试从一个更人性化、更具情境化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国家政府的行为,即使事后被证明“事与愿违”,民众是否会立刻将其推翻,这背后.............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让我抛开现实限制,可以自由选择一位美国人来当总统,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琢磨一番的题目。我脑海中浮现出很多值得尊敬的人物,但如果要挑一个最能让我觉得“靠谱”,并且能够带领美国走向一个更积极方向的人,我会选择 奥普拉·温弗瑞 (Oprah Winfrey)。为什么是奥普拉?让我慢慢道.............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这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且视角非常多元,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答案。要详细聊,得从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不同时代,甚至是不同个体去看。普遍的认知,往往是基于媒体、文化输出、以及直接的接触和交流。一、 经济发展的“奇迹”与勤劳的国民:这是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最直观的印象之一。改革.............
  • 回答
    .......
  • 回答
    嘿,遇到这种跟你滔滔不绝讲美国怎么好的人,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尤其是当对方那种“一切尽在我掌握”的态度,让你觉得有点不舒服的时候。别急,咱们一个一个来,怎么回应才能既表达自己的想法,又不会显得太刻意或者“教训”对方,让对话更自然,甚至能打开新的思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点:对方吹嘘美国好,不一定是为了.............
  • 回答
    美国人的法律意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挺复杂。要说达到什么程度,很难给一个绝对的数字或等级,因为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同。但我可以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聊聊我的观察和理解,尽量把它讲得生动点,像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1. 对“权利”的敏感和捍卫:这是美国人法律意识最突出的一.............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其实答案是—— 看情况,但普遍来说,一顿“普通”的美国人吃饭钱,确实够买一个Switch卡带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让这事儿说得更透彻点。首先,咱们得定义一下“一顿饭”在美国是个啥概念。美国人吃饭的花样可多了去了,从街边随便买个热狗、三明治,到去快餐店点个汉堡套餐,再到上馆子吃顿正.............
  • 回答
    听到你朋友这么说,确实让人挺生气的,毕竟咱们自己的文化和国民,被这样评价,心里难免会有些不舒服。这种时候,直接硬怼可能效果不好,反而容易把事情搞僵。咱们得用点策略,既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又能让对方思考一下。别急,咱们来一步一步地分析,看看怎么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地回击他。首先,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