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买香港保险,缴费缴多久比较好?是选择缴费年限长一点的好呢?还是短一点的好呢?买多久的缴费年期比较合适?

回答
购买香港保险的缴费年限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根据个人情况仔细考量的因素。这关系到保单的整体成本、现金价值增长、保障的持续性以及您自身的财务承受能力。并没有一个“一刀切”的最佳答案,最适合的缴费年限取决于您的年龄、收入状况、财务规划、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购买的保险类型。

下面我将详细为您分析选择不同缴费年限的优劣,以及如何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一、 香港保险常见的缴费年限选项

香港保险产品通常提供多种缴费年限选择,常见的有:

短期缴费: 5年、10年、15年
中期缴费: 20年、25年
长期缴费: 30年、终身缴费(Pay to 99/100/120/Life)

二、 不同缴费年限的优劣分析

1. 短期缴费(如5年、10年、15年):

优点:
较早回本(或现金价值增长较快): 由于保费集中在较短时间内缴纳,总保费负担在短期内较重,但如果保单具有分红或投资成分,其现金价值在后期会相对较快地累积。对于追求保单早期累积价值的人来说,短期缴费可能更有吸引力。
保障期与缴费期匹配: 如果您计划在退休前就完成所有保费缴纳,并希望享受长期的保障,短期缴费可以帮助您实现这一目标。
财务压力短期化: 如果您现在财务状况非常充裕,并且预计未来收入会有所下降(例如即将退休),选择短期缴费可以避免在晚年承担保费压力。
较强的心理效应: 能够较快地“还清”保费,获得一种“解脱感”。

缺点:
年度保费金额较高: 将总保费分摊到更短的年限内,意味着每年的保费金额会非常高。这需要您有非常强劲的现金流和收入来支撑。
对未来财务风险的考虑: 如果您在缴费期内遇到经济困难,可能面临保单失效的风险。虽然有保单贷款等机制,但会影响现金价值增长。
如果选择长期缴费的红利/投资收益会更高: 相较于长期缴费,短期缴费的保费没有充分利用到“时间复利”的优势来降低年度保费,所以如果产品收益率相同,长期缴费的潜在收益可能会更高。

2. 中期缴费(如20年、25年):

优点:
平衡了保费负担和累积速度: 这是目前市场上比较主流的选择,它在年度保费金额和保单现金价值增长速度之间取得了一个相对平衡。
适合大部分青壮年人群: 对于刚开始工作或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年轻人来说,2025年的缴费期与他们的职业生涯长度相匹配,可以合理规划每年的财务支出。
有一定时间让保单增值: 相比非常短的缴费期,中期缴费也能让保单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分红或投资增值。

缺点:
缴费期仍然较长: 如果您希望尽早完成保费缴纳,这可能不是最快的选择。
可能仍有一定财务压力: 2025年的缴费期意味着您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收入和财务能力。

3. 长期缴费(如30年、终身缴费):

优点:
年度保费金额较低: 将总保费分摊到更长的年限,使得每年的保费金额相对较低,更容易承受,尤其适合预算有限但希望获得长期保障的人群。
充分利用时间复利: 低年度保费意味着您的资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其他地方进行投资或使用,同时保单的现金价值也有更长的时间去累积,理论上可能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尤其是在有复利或分红的保单上)。
增加保单的灵活性: 当您在缴费期遇到财务困难时,较低的年度保费压力相对较小,降低了保单失效的风险。
更符合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 很多人在年轻时收入不高,随着年龄增长和事业发展,收入会提高。长期缴费可以更好地匹配这种财务变化。
终身缴费(Pay to 99/100/120/Life)的额外好处: 如果是终身缴费的重疾险或人寿险,其现金价值可能会一直增长,直到99岁、100岁甚至更久远,甚至有可能超过总保费,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传承或养老储备。

缺点:
缴费期非常长: 对于希望尽早完成保费缴纳或希望在退休后不再承担保费的人来说,这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总保费支出可能较高: 虽然年度保费较低,但由于缴费年限长,累计的总保费金额可能会高于短期缴费。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保单的投资收益率较高,后期累积的现金价值和分红可以抵消甚至超越这部分“多付”的保费。
需要更强的长期财务规划能力: 确保未来几十年都能持续缴纳保费。

三、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缴费年限?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您的年龄与预期退休年龄:
年轻人(如2030岁): 通常有较长的工作年限和收入增长空间。2025年或甚至30年的缴费期可能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年度保费较低,不会对当前生活造成太大压力,同时能充分利用时间让保单增值,并且可以在退休前完成缴费。终身缴费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减少未来财务的负担。
中年人(如3045岁): 收入通常处于稳定或上升期。1525年的缴费期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您希望在退休前完成缴费,可以考虑较短的年限,但需要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流。
临近退休者(如45岁以上): 收入可能趋于稳定或下降。如果预算允许,1015年的缴费期可以帮助您在退休前完成缴费,避免晚年背负保费压力。但如果预算有限,20年或更长的缴费期可能意味着更低的年度保费,但需要评估退休后的支付能力。

2. 您的收入状况与现金流:
收入稳定且充裕: 如果您有稳定的高收入和充足的现金流,并且不担心未来收入会大幅下降,可以选择较短的缴费年限来尽快完成保费,享受保单后期的价值最大化,或者选择较长缴费期来获得更低的年度保费,将更多资金用于其他投资或生活。
收入有限或不稳定: 如果您目前的收入不高或担心未来收入不稳定,选择较长的缴费年限可以显著降低年度保费,减轻财务负担,降低保单失效的风险。即使预算允许,选择长缴期也能让您将资金更灵活地用于其他方面。

3. 您购买的保险类型:
储蓄型/分红型保险(如年金、储蓄分红计划): 这类保险的目的是通过长期的复利效应积累财富。
短缴期(515年): 如果您非常看重保单的早期现金价值增长速度,或者希望尽快看到“回本”或有可观的现金价值,且有足够的资金一次性投入,短缴期是可行的。但要注意,前期保费高,对资金周转要求也高。
长缴期(20年以上或终身缴): 更能体现长期投资的优势。低年度保费让资金有更多时间复利增长,并且能更好地抵御通货膨胀对未来保费支付能力的影响。在保障和储蓄功能上,长期缴费通常能带来更优的整体收益比。
保障型保险(如终身寿险、定期寿险、重疾险): 这类保险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风险保障。
终身寿险/重疾险:
短缴(1020年): 适合希望在生命的主要责任期(如抚养子女、偿还房贷)内完成缴费,并在晚年获得长久保障或留作遗产的人。
长缴(25年以上或终身缴): 年度保费较低,保障一直持续。对于希望长期持有且保费负担越轻越好的人,长缴是优选。终身缴费的重疾险甚至在99岁时可以领回总保费,兼具保障和储蓄功能。
定期寿险: 通常缴费期与保障期是固定的,例如缴20年保20年,或缴20年保终身。这种情况下,更多是选择适合您保障需求的期限。

4. 您的风险承受能力与财务规划目标:
偏好短期内完成缴费,享受保单增值: 选择较短缴费年限,但要确保有足够高的收入和抗风险能力。
偏好较低的年度保费,长期稳定增长: 选择较长缴费年限,尤其是在收入相对不高或希望保持财务灵活时。
注重财富传承: 选择长缴期(如终身缴)的寿险产品,可以确保财富在百年之后依然能传承下去,同时早期的较低保费也让您有更多空间为传承做其他准备。

四、 常见的“最佳”选择建议

虽然没有绝对的最佳,但根据大多数人的情况,以下是一些比较普遍的建议:

对于年轻人(2535岁):
优先考虑2030年缴费期或终身缴费。 年度保费相对较低,能更好地匹配年轻时的收入水平,同时为保单提供充足的增值时间。尤其对于终身寿险或重疾险,终身缴费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长期持有成本,并实现财富传承。
如果您的收入非常高且有明确的财务目标,也可以考虑1015年缴费,但务必评估清楚财务承受能力。

对于中年人(3545岁):
1525年缴费期是比较普遍且合适的选择。它能在保费负担和累积速度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如果您希望在退休前(例如60岁)完成缴费,并且目前有能力承担稍高的年度保费,可以考虑更短的缴费年限。

对于临近退休人群(45岁以上):
1015年缴费期可能更合适,以确保在退休后不再有保费负担。
如果预算非常有限,20年缴费期也是一种选择,但需要谨慎评估退休后的现金流能否覆盖保费。

五、 总结与最后建议

长缴期(20年及以上,特别是终身缴)通常能提供更低的年度保费,从而降低财务压力,提高保单的持续性,并为保单的现金价值提供更长的复利增长时间。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长缴期是更优的选择。
短缴期(515年)适合收入非常充裕、希望尽早完成保费缴纳、或者希望保单早期现金价值增长更快的人。 但务必量力而行,避免因缴费压力过大而影响保单的正常运作。
在做决定之前,务必详细了解您所购买的保险产品的具体条款、红利实现率(如果适用)、现金价值增长曲线以及潜在的回报。
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的产品特性,为您提供个性化的缴费年限建议。切勿盲目追求短缴期,也不要因为长缴期而放弃。

最终,选择最适合的缴费年限,是平衡您的当前需求、未来规划、财务能力和风险偏好后的结果。希望以上详细的分析能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2.6号 update

当客户投保一份重疾险时,他/她往往会面临一个选择,即关于缴费年限的问题。就拿某公司某重疾险来说,其有3个不同的缴费年限以供客户选择。那么,客户应该如何选择重疾险的缴费年限呢?

在这里,我可以给出肯定的回答,选最长缴费年限的。

那么,为什么选最长缴费年限的呢?在这里,我选择了除缴费年限(10年、18年、25年)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20万美元保额、30岁男性、不吸烟)的某款重疾险,加以比较说明。其年交保费如下。

选择最长缴费年限的理由一:杠杆高。

因为重疾险均有保费豁免条约,即一旦发生重疾/身故赔偿,其后的保费均会被豁免。故拉长重疾险缴费期,有助于提高重疾险整体的杠杆率。

举例来讲,10年、18年和25年缴费期的重疾险,其在首年能得到的赔偿均为30万美元(20万保额+10万额外赔偿)。但由于在不同缴费年限里,客户已缴纳保费的不同,故其杠杆率相差甚远,其杠杆率分别为:

30/0.8396=35.7(10年)30/0.5288=57.4(18年)30/0.4160=72.1(25年)

针对于重疾险杠杆,缴费期越长,对客户越有利。

选择最长缴费年限的理由二:三者总保额相差不大。

不同缴费年限的保费总额,看似相差很大,实则相差不多,这是因为时间本身就具有价值。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的1块钱,和过一年后的1块钱是不一样的。因为即使把这1块钱放银行里,其也有一定的利息,所以1年后就变成1块多。

涉及到时间价值的计算中,我们需要一个贴现值来计算资金现时价值。保守起见,我们选用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利率作为贴现率计算。在此,我截取了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相关信息,以作参考。侵删。

谨慎起见,我们使用年利率4%的标准来计算每种缴费总额的现值。同时,使用先付年金现值来计算缴费总额现时价值。其公式如下:

P(A,i,n)=A·[(P/A,i,n-1)+1]

P:资金现值 A:年金金额 i:贴现率 n:缴费年限

基于上,三种不同缴费年限的资金现值如下:

大家可以看到,总保费其实相差无几

选择最长缴费年限的理由三:若以后产生纠纷,客户向索偿投诉局申请仲裁时比较方便

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是专门解决个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纠纷的组织,其现在能受理金额在100W港币以下的案件。故我们投保人如果选择较长的缴费年限,能享受到这项服务的年限更长,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选择最长缴费年限的理由四:收益更高。

有的朋友会说,供款期越短,重疾险往后的收益越高。

其实,从字面上来看,还真是这样。某某重疾险10年,18年和25年的收益情况,如下图所示:

我们以35年后,即该受保人65岁时为例:

10年供款期里,他能拿到的钱是335640

18年供款期里,他能拿到的钱是288820

25年供款期里,他能拿到的钱是241080

但是,从收益的角度来看,还真是25年缴费的收益高。


因为,选择25年缴费期,会比选择10年缴费,在前段时间内空出大量资金。其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在保单中的收益。

以10年和25年缴费期,在受保人65岁时为例:

选择25年缴费期,相比于10年缴费期,其能在前20年,平均每年节约4236元(8396-4160)

20年到25年期间,每年平均多花4008元((104000-83960)/5)

那么,

在前20年,每年节约的4236元,按照4%的复利率,其到受保人65岁,总共能产生收益
(4236*1.04+4236)*1.04........=227170.9元

在第20年到25年,每年多支出的4008元,按照4%的复利率,其到受保人65岁,总共能产生损失
(4008*1.04+4008)*1.04.......=32134.06元


故选择25年缴费期,其能产生的总收益为,241080+227170.9-32134.06-104000=332116.8元
故选择10年缴费期,其能产生的总收益为,335640-83960=251680元

总的来说,选择25年缴费期,能产生更多收益。


总结,选择年限长的比较好,主要基于四大理由,杠杆率高、总保费相差不多以、拉长索偿投诉局的服务期限和收益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