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买香港储蓄分红险好吗?

回答
购买香港储蓄分红险是否划算,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好”或“不好”的答案,它高度依赖于个人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以及对香港保险市场的了解程度。

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香港储蓄分红险的优势(为什么有人认为好)

1. 潜在的较高预期回报:
分红的灵活性: 香港的储蓄分红险通常会提供预期红利和非预期红利。预期红利是根据保险公司精算师的预测计算得出的,而非预期红利则根据保险公司实际投资表现而定,可能高于或低于预期。
投资渠道的多元化: 香港保险公司往往能接触到更广泛的国际投资市场,包括亚洲和全球市场,其投资组合可能比内地保险公司更具多元化,从而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长期复利效应: 储蓄分红险是一种长期储蓄工具,红利可以累积并产生复利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增值潜力会逐渐显现。

2. 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传承功能:
对抗通货膨胀: 通过潜在的投资回报,储蓄分红险有机会帮助财富对抗通货膨胀,保持购买力。
财富传承: 许多储蓄分红险具有指定受益人的功能,在投保人身故时,保单价值(包括已缴保费、现金价值和可能的身故赔偿金)可以按指定比例或全额转移给受益人,且通常无需缴纳遗产税(视当地税法而定)。这为财富的有序传承提供了便利。

3. 分散风险和提供保障:
分散投资风险: 相较于单一的投资渠道,将部分资金配置于香港储蓄分红险,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资产分散。
身故保障: 大部分储蓄分红险都附带身故保障,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柱的保障。即使在不幸发生意外时,也能为家人提供一笔赔偿金,减轻经济负担。
危疾保障(部分产品): 一些高端的储蓄分红险产品还会附加危疾保障,进一步完善了风险保障。

4. 保单的灵活性和可动用性:
保单贷款: 在需要资金周转时,投保人通常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保单贷款,以保单的现金价值作为抵押,无需提前终止保单,保持了资金的流动性。
提取现金价值: 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提取部分现金价值以应付不时之需。

5. 汇率优势(特定时期):
在人民币贬值时期,用人民币购买港币计价的香港保险,可以锁定汇率,并让资产以港币或美元计价,起到一定的汇率对冲作用。

二、 香港储蓄分红险的劣势和风险(为什么有人认为不好,需要警惕)

1. 资金的长期锁定和流动性差:
退保损失大: 储蓄分红险通常是长期合同,尤其是前几年,退保会损失大量的已缴保费,因为初期费用(如佣金、行政费用)较高。因此,在投保前必须确保这笔资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动用。
并非高流动性投资: 尽管有保单贷款和提取现金价值的功能,但与股票、基金等流动性较强的投资相比,其资金的灵活性较差。

2. 预期回报的不确定性:
红利非保证: “红利”是基于保险公司投资表现的,即使是“预期红利”也仅仅是预测,实际派发的红利可能高于或低于预期。尤其是在市场波动剧烈、经济下行时期,红利可能会受到影响。
实际回报可能低于预期: 保险公司公布的“预期回报率”或“保证回报率”需要仔细理解。保证部分的回报率通常较低,而高回报部分则依赖于红利,红利部分是不保证的。

3. 高额的保费和费用:
保费相对较高: 香港保险,尤其是储蓄分红险,由于其产品设计、监管要求、分红机制以及涉及跨境服务等因素,保费通常会比同等保障的内地产品高。
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保费中包含了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分销费用(佣金)以及风险管理费用等,这些费用会影响到最终的实际回报。

4. 人民币汇率风险(反向):
如果未来人民币升值,那么以港币计价的保单在兑换回人民币时,可能面临汇兑损失。

5. 跨境购买的复杂性:
了解产品和监管: 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需要仔细了解香港的保险条例、监管机构以及产品条款,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的咨询。
保费支付和续保: 早年可以直接在内地支付港币,现在通常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支付。续保、索赔、保单变更等也可能需要亲自前往香港,或者通过代理人进行。
信息不对称: 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尤其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时,可能面临产品误导、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信息披露要求: 根据监管要求,内地居民在购买香港保险时,需要如实申报健康及财务状况,并理解产品的特点。

6. 香港保险业的监管和稳定性:
虽然香港保险业监管严格,但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投资策略也会影响保单价值。需要对保险公司的实力和声誉进行评估。

三、 购买香港储蓄分红险前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1. 您的财务目标: 您购买储蓄分红险的目的是什么?是长期储蓄、财富传承、教育基金,还是仅仅为了获得一份保障?明确的目标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产品。

2. 您的风险承受能力: 您对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有多大的接受度?您能否承受在短期内因退保而产生的损失?

3. 您的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您是否有稳定充裕的现金流来支付长期保费?这笔钱是否是您在未来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不需要动用的闲置资金?

4. 对产品的深入了解:
保证部分和非保证部分: 仔细区分产品的保证部分(如保证现金价值、保证红利)和非保证部分(如非预期红利)。
各项费用: 了解保费构成中的各项费用。
预期回报率的计算基础: 理解保险公司披露的预期回报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以及其背后的假设。
保单条款: 仔细阅读保单的所有条款、细则、免责声明等。

5. 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和产品: 选择财务稳健、信誉良好、市场口碑佳的香港保险公司。

6. 寻求专业、独立的咨询: 如果您不熟悉香港保险市场,最好咨询持有香港保险中介人牌照、经验丰富且信誉良好的专业人士,但也要保持自己的判断,避免被过度推销。

7. 了解跨境购买的流程和风险: 确保您了解如何合规地支付保费、进行保单服务等,并清楚其中的潜在风险。

总结:

购买香港储蓄分红险可能对部分高净值人士或有特定理财目标(如财富传承、分散资产、追求较高潜在回报)且财务状况稳定的人来说是“好”的。

然而,对于追求高流动性、规避风险、预算有限或不熟悉香港保险市场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其高昂的保费、长期的资金锁定、回报的不确定性以及跨境购买的复杂性可能使其成为一个并不“好”的选择。

在做决定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审慎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目标,并寻求专业的意见。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被高回报的宣传冲昏头脑,务必理解产品的真实属性和潜在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年多以前的问题,前辈们珠玉在前,厚着脸皮,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1.保险是否是一种好的投资方式?与基金等相比有什么优势?

目前来看,比较主流的投资理财方式,风险从低到高有:


定期存款:风险低,利率低。大众化,通俗易懂,其是老百姓在过去喜闻乐见的一种理财方式。不过现在很少有人单纯地做一笔定期存款来理财了。


货币基金:安全性高,流动性好,风险低,收益稳定,号称“准储蓄”。现阶段,以余额宝为首的货基,大杀四方,成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理财习惯。


银行理财:除一些挂指数、挂股票、挂外汇、挂商品类的风险较高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余的理财产品收益一般风险较低


保险:大部分的保险理财产品,基本面向家庭未来刚性消费需求,即用于给小孩上学存钱给自己养老存钱给自己的生意放笔储备金等。其特征是风险较低、收益较高、强制储蓄配合复利,滚存效应明显。

保险作为一种家庭理财方式,其主要角色是充当家庭资产配置的“中坚层”——面向中长期风险低收益稳定,没有税务问题,等等。

简单来说,它不是用来做资产增值的,而更偏向于资产管理,即保证财富安全不缩水稳定增长,且能满足日后家庭生活需要。它是资产增值的保障。

具体可参阅个人另一篇文章: “美金储蓄”收益并不高,你们卖的是情怀吗?


REITs:满足了每个人的包租婆/包租公梦想。号称“长期收益高于股票,波动性小于股票”,每年能提供一定的现金流,收益主要是单利分红市值增长。收益较高,风险较低,其主要体现在REITS市值波动上。个人最喜欢的产品理财方式之一。

虽然现阶段大陆没有REITS,但新加坡和香港几乎有一半的REITS持有大陆的物业。

关于REITs的相关介绍,可参考个人专栏里的文章来聊聊如何实现“5毛钱买房收租”梦想,REITs简介~


房地产: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投资方式:门槛高,灵活性差,变现慢,受政策影响大。个人看法,一线城市基本无风险二三线城市风险较高


公募基金:从这里开始,风险正式高了起来。当然,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其收益率也成指数般增长。

关于基金的类别,大家可以参阅证监会给出的分类:证券投资基金分类概述

这里的基金,偏重于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


私募基金:逼格高,当然需要一定的门槛(老板们玩儿的游戏),有锁定期,钱不受自己管理,风险大。当然,收益也可以让人疯狂。


股票:又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投资方式。股票市场,玩儿的就是心跳。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摩托变吉普。


外汇/期货:如果你爱他,让他玩儿外汇或者期货吧;如果你恨他,也让他玩儿外汇或者期货吧。一分钟腰缠万贯,下一分钟跳楼,也是常有的事情。


总的来看,保险相比于基金、股票、期货、外汇等,它风险低;相比于房地产来讲,它流动性好;相比于定期、货基、银行理财等,它收益较高。在这个层面,唯一能和保险抗衡的就只有REITS了,偏保守,喜欢复利,选保险;偏激进,喜爱现金流,选REITs。


所以,保险一般用来做财富管理,是家庭资产配置中的“中坚层”,满足家庭未来的刚性消费需求和财富安全保值需求。比如说,我们现在给孩子存一笔教育金,以供他未来上学时使用。而想都不用想,孩子以后肯定是要上学的,一旦上了学也是短期内不会停的。所以这个钱肯定会花出去,而且只会多不会少。


我们在现在给小朋友准备一笔钱,如果投在基金、股票、外汇、期货等上面,那么以后赔没了怎么办?赔完了的话,难道孩子就不上学了吗?而如果投在定期、银行理财等上面,收益又太少,没准连通胀都跑不过。同时,也有非常多的家长,会投在房地产上面,但是房地产也有很大的政策风险,而且也不是说能变现就能变现的。


于是,综合考虑之下,保险就成了一项比较合适的家庭资产配置方案。


最后,我想要说明的是,保险和上述的其他的投资方式,并没有冲突,家庭的资产配置,肯定是越多元化越好。但是个人并不建议,在没有做好基础的保障之前,就参与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这样的财富梦想,只能说是空中楼阁,一旦走错一步,就可能只有清零退场。

2.香港储蓄险的潜在风险

汇率风险

香港保单基本是美金保单,所以我们无可避免地会面临汇率风险,因为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情况,始终是个未知数。而汇率对于保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若人民币上涨,则相应保单保额贬值,保费降低;若人民币下跌,则相应保单保额增值,保费增加。


从人民币兑美元走势图来看,从14年到现在,人民币进入了一个相对贬值的境地,但是,未来是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所以说,持有美金保单固然不错,但是这也是基于能承受汇率风险基础之上的


保单前期现金价值较低

前期现金价值较低意味着如果投保人退保,会遭受较大损失。这一点对于考虑美金储蓄的客户来说,非常重要,事先一定要认真考虑清楚。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老王打算给刚出生的孩子投保储蓄险,作为孩子以后的教育金和自己的养老金,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老王是打算给自己25岁的孩子投保,作为几年后的买房基金,那就千万不要把钱放在这里了。


保单非保证收益较高

较高的收益始终伴随着较高的风险,这一点亘古不变。

现今,香港主流的投资型储蓄险,一般都有较低的保证收益较高的非保证收益。代理人或者经纪在演示计划书的时候都会讲,公司实力强自由盈余多风控好,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产品收益,不信大家可以去查阅公司网站产品的历史分红率。

那么大家在投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产品会这么设计?

保险公司实力强、自由盈余多、风控好等确实是事实,每家保险公司能很好地完成分红也是事实

每家保险公司这样设计产品的原因很简单,还是为了降低公司的风险。简单来说,在极端情况下,这些风险还是得由客户来买单的。

不过在极端情况下,买什么都没用,除非你是国家队。


3.是否会因为经济动荡或货币贬值收不到回报?

这个显而易见。金融海啸之下,安有完卵?投资什么都白搭。


4.投资分红险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在美金储蓄里面,我们每年上缴的保费,再剔除了各项成本留存了相应的保证金后,会被初步集中放在一个大的资金池里,而资金池会由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打理。

关于资管公司,有的保险公司会选择外包给资产管理公司,对资金池的运营进行管理(大名鼎鼎的彼得林启,就是富达公司的副总裁);有的保险公司会成立自己的资管子公司,专门打理本公司的资产。

在投资指引的指导下,资管公司会将资金池划分为若干个小的资金池,以用于投资固定收益类工具、权益类工具和各种项目等。

在资管公司的运作下,保险公司的资本会得到相应的增值。在每年,会有一个具体的实际收益率

而我们所看到计划书上的演绎收益,是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根据历史的数据经验,和对未来的预测,得出的一个相对保守的预计收益率

那么,既然是预计的,那肯定会和实际收益率有差异。如果说市场行情一片大好,保险公司在发完相应红利后依然剩余部分收益,那么这些收益就形成了保险公司的自由盈余;如果说后面市场行情又不好了,那相应的收益自然会和预定收益率产生负差异,此时保险公司就会用累积的自由盈余,来补充未达到的收益。

十年之后每年都会回报吗?可以中途取出吗?

美金储蓄是每年都会有回报,不然何谈资本的增值。具体的情况可以参阅相应的计划书。

至于可否中途取出。在上面我们已经说过美金储蓄是一份满足未来家庭刚性消费需求和财富安全保值需求的方案,比如父母买给孩子的教育金,自己买给自己的退休金,或是自己做生意的备用金。

那么,如果说不能随时提出来,满足不了一个灵活性,那么这种方案就相当的鸡肋。存钱是好事,但是存钱的目的是为了花钱,如果满足不了我们最终的目的,这种方案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所以我的意思就是,随时都能取,不然买它有什么用?

5.不方便去香港适合买这种保险吗?

现在的不方便主要是两个方面。

1.客户必须赴港投保

对于很多客户来讲,需要专门飞一趟过来买保险。

不过一般想要配置美金储蓄的客户,也不太会care这一点。

2.外汇麻烦

由于银联暂停结算和现行的外汇管理条例,所以我们如果大部分资产是人民币,而想要配置一些美金资产,那么会不可避免地碰到一些麻烦。

不过还好,每人每年有5W美金的额度,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完全够用。


6.父母粤语和英语都不会说,不擅长处理金钱方面的事务,是否会有麻烦?

不会

因为买美金储蓄,一来不会让父母做受保人,二来让老人家做持有人干什么?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每年取钱给父母用就行了。

一般来讲,美金储蓄会做在小朋友身上,而父母作为保单持有人。因为小朋友生存周期更长,在后面我们自然就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