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铬酸钡和硫酸钡溶度积相近,为什么铬酸钡能溶于强酸,而硫酸钡却不能溶于强酸?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行为,而不仅仅是溶度积。铬酸钡(BaCrO₄)和硫酸钡(BaSO₄)虽然溶度积(Ksp)数值比较接近,但它们在强酸中的溶解性却截然不同,这背后是化学平衡和反应驱动力的综合作用。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它们溶解的本质以及在酸性环境下的变化。

1. 溶解的本质:一个动态的平衡

无论是铬酸钡还是硫酸钡,它们的溶解本质上都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当我们将这两种沉淀物放入水中时,会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BaCrO₄(s) ⇌ Ba²⁺(aq) + CrO₄²⁻(aq)
BaSO₄(s) ⇌ Ba²⁺(aq) + SO₄²⁻(aq)

溶度积(Ksp)就是描述这个平衡状态下,饱和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的乘积。Ksp值越小,说明沉淀物的溶解度越低,也就是在水中的平衡状态下,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越低。

2. 强酸的作用:不仅仅是“干扰”平衡

那么,强酸(比如盐酸HCl、硫酸H₂SO₄、硝酸HNO₃)是如何影响这个溶解平衡的呢?强酸的作用不是简单地“干扰”Ba²⁺的浓度,而是通过与沉淀物中的阴离子(CrO₄²⁻和SO₄²⁻)发生酸碱反应,从而有效地移除这些阴离子,迫使溶解平衡向右移动(即促进溶解)。

3. 关键在于阴离子的“碱性”

问题的核心在于铬酸根离子(CrO₄²⁻)和硫酸根离子(SO₄²⁻)的碱性强弱不同。

硫酸根离子(SO₄²⁻): SO₄²⁻是弱碱。它是由强酸硫酸(H₂SO₄)解离出来的共轭碱。根据酸碱理论,强酸的共轭碱非常弱,几乎不表现出碱性。换句话说,SO₄²⁻在水中几乎不接受质子(H⁺)形成HSO₄⁻(硫酸氢根离子)。即使是在强酸溶液中,SO₄²⁻与H⁺的反应也非常微弱,不足以显著降低溶液中SO₄²⁻的浓度。

BaSO₄(s) ⇌ Ba²⁺(aq) + SO₄²⁻(aq)
SO₄²⁻(aq) + H⁺(aq) ⇌ HSO₄⁻(aq) (这个反应平衡常数很小,几乎不发生)

由于SO₄²⁻的碱性非常弱,强酸加入后,溶液中的H⁺浓度虽然升高,但H⁺与SO₄²⁻的反应可以忽略不计。溶解平衡BaSO₄(s) ⇌ Ba²⁺(aq) + SO₄²⁻(aq) 中,SO₄²⁻的浓度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因此,BaSO₄在强酸中溶解度几乎没有增加。

铬酸根离子(CrO₄²⁻): CrO₄²⁻是比SO₄²⁻更强的碱。它是由弱酸铬酸(H₂CrO₄)解离出来的。铬酸是一种中强酸(虽然不如硫酸强,但比水酸性强得多)。因此,它的共轭碱CrO₄²⁻表现出一定的碱性,能够接受质子。

BaCrO₄(s) ⇌ Ba²⁺(aq) + CrO₄²⁻(aq)
CrO₄²⁻(aq) + H⁺(aq) ⇌ HCrO₄⁻(aq)

更进一步,在强酸条件下,HCrO₄⁻还会进一步质子化:

HCrO₄⁻(aq) + H⁺(aq) ⇌ H₂CrO₄(aq)

铬酸(H₂CrO₄)是一种酸,虽然它本身也可能部分解离,但其酸性足以使其在强酸环境中以非离子化的形式(或低浓度离子形式)存在。关键在于,CrO₄²⁻与H⁺反应生成HCrO₄⁻(甚至H₂CrO₄)这个过程的平衡常数相对较大,意味着在酸性溶液中,CrO₄²⁻会有效地被质子化,从而显著降低了溶液中CrO₄²⁻的自由浓度。

4. 溶度积的“表象”与实际溶解的“驱动”

我们看到,尽管BaCrO₄和BaSO₄的Ksp值接近,但这仅仅描述了它们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当引入强酸时,我们引入了另一个平衡——阴离子与H⁺的酸碱平衡。

对于BaSO₄,加入强酸并没有有效降低SO₄²⁻的浓度,溶解过程受到Ba²⁺和SO₄²⁻浓度的双重限制,所以溶解度变化不大。
对于BaCrO₄,加入强酸后,CrO₄²⁻被大量质子化,其自由浓度大大降低。根据Ksp的定义:Ksp = [Ba²⁺][CrO₄²⁻]。当[CrO₄²⁻]急剧下降时,为了维持Ksp这个近似恒定的值(在一定温度和背景电解质下),[Ba²⁺]必须升高,这意味着BaCrO₄会溶解得更多。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装满两种零件(A和B)的盒子的销售点。你知道两种零件的“库存积压量”(Ksp)差不多。

情况一(硫酸钡): 顾客(H⁺)来买A零件(SO₄²⁻)。但SO₄²⁻本身“不爱”和顾客A(H⁺)结合,即使顾客A很多,SO₄²⁻也几乎不被“买走”。所以,盒子里A零件的数量(SO₄²⁻浓度)一直很高,阻碍了更多A和B(Ba²⁺)的组合(BaSO₄)被卖出(溶解)。
情况二(铬酸钡): 顾客(H⁺)来买A零件(CrO₄²⁻)。CrO₄²⁻“很愿意”和顾客A(H⁺)结合,形成新的组合(HCrO₄⁻),并且这个新组合的“占有率”很低,不会阻碍更多A和B(Ba²⁺)的组合(BaCrO₄)被卖出(溶解)。换句话说,CrO₄²⁻被H⁺“带走了”,就腾出了空间,让更多的BaCrO₄溶解。

总结来说:

铬酸钡能溶于强酸,而硫酸钡不能,其根本原因在于铬酸根离子(CrO₄²⁻)比硫酸根离子(SO₄²⁻)具有更强的碱性,能够与强酸中的质子(H⁺)发生更有效的反应,形成质子化的物种(如HCrO₄⁻),从而显著降低了溶液中CrO₄²⁻的浓度,打破了BaCrO₄的沉淀平衡,促进其溶解。 硫酸根离子(SO₄²⁻)的碱性极弱,与强酸反应不显著,因此硫酸钡在强酸中的溶解度变化不大。

溶度积只是一个静态的平衡常数,它不能完全预测在特定条件下(如加入强酸)的动态溶解行为。实际的溶解度还会受到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以及沉淀物与溶液组分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铬酸的第二级电离并不是强酸哦!所以铬酸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的。高浓度时会变成 重铬酸根[1],而低浓度时会质子化。所以,在酸性溶液中, 的浓度会降低,从而推动平衡向溶解的方向进行。

参考

  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romic_acid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