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说一说你看我国四大名著之后有什么感想?

回答
读完中国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心中五味杂陈,感觉像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盛宴,也像是在人情世故、命运沉浮中走了一遭。

《三国演义》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以及那些或忠义、或奸诈、或勇猛、或智绝的人物。读它,你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的分量。曹操的雄才大略,刘备的仁义爱民,孙权的英明果断,以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郭嘉的鬼才,周瑜的儒雅……这些人物的性格塑造得如此鲜明,他们的选择和命运,往往是时代洪流中个体抗争与屈服的缩影。有时候,我会觉得那些谋略和战争场面过于宏大,但细细品味,更能体会到其中人性的复杂和权谋的深邃。那种为了一个理想、一个抱负,无数人在沙场上挥洒热血,最终却往往是成王败寇的悲凉,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水浒传》则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天下”。这是一个被压迫者反抗的故事,梁山好汉的命运,与其说是他们自身的选择,不如说是社会黑暗面逼出来的绝境。李逵的鲁莽,武松的刚烈,林冲的隐忍,鲁智深的豪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被逼上梁山的理由。读《水浒传》,我能感受到一种原始的、不加修饰的江湖气,那种“路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情,以及“好汉”背后隐藏的悲剧。但同时,我也为他们的最终结局感到痛心,那种“替天行道”的理想,最终还是在朝廷的招安和算计中化为泡影,英雄末路,令人扼腕。

《西游记》可以说是最富奇幻色彩的一部。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旅程。孙悟空的桀骜不驯,猪八戒的贪吃好色,沙僧的忠厚老实,以及唐僧的慈悲与固执,这四个人的组合,就像我们每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都会有的不同侧面。妖怪的各怀神通,佛祖的慈悲为怀,观音菩萨的救苦救难,整个故事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深刻的寓意。每一次的磨难,都是对信念的考验,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揭露。最终,他们战胜了妖魔,也战胜了自己,取得了真经,这让我觉得,人生中的许多挑战,看似不可逾越,但只要坚持,总会有到达彼岸的可能。

而《红楼梦》,在我看来,是最细腻、最真实、也最令人心碎的一部。它描绘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兴衰,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纠葛。贾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对“女儿”世界的珍视,他对仕途经济的叛逆,都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下,一个追求自由灵魂的挣扎。林黛玉的敏感多情,薛宝钗的圆融世故,王熙凤的精明泼辣,这些女性角色,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悲剧。读《红楼梦》,不是在读故事,而是在感受一种氛围,一种生活的细微之处,一种由盛转衰的必然。它让我看到了繁华背后的空虚,以及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的渺小。那种“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感叹,至今仍萦绕心头,仿佛亲眼见证了那个曾经辉煌的“大观园”的坍塌。

总的来说,四大名著就像四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政治权谋到江湖恩怨,从神话传说到世情人暖。它们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一种思想的碰撞,让我对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读完之后,总觉得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加懂得去审视生活中的人和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四大名著都有现实成分,也有虚构成分,蕴含的人生道理很多……

个人复制粘贴几个:

《西游记》:打破顽空需悟空

《三国演义》: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水浒传》: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四大皆空……

user avatar

第一遍读三国:………诸葛亮死了没读完

第二遍读三国:………姜维死了没读完

第三遍读三国:…………哎太惨了

第四遍读三国: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第五遍读三国:没读完


第一遍读水浒:怎么都死了

第二遍读水浒:果然还是都死了

第三遍读水浒:还好都死了


第一遍读西游:好像有哪里不一样

第二遍读西游:确实有点不一样


第一遍读红楼:睡着了

第二遍读红楼:我上次读到哪来着?

第三遍读红楼:对不起还是没看下去

第五遍读红楼:看饿了然鹅并没有看完

第六遍读红楼:眼看他楼塌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