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股近四天暴跌超过10%对美国和全球经济有什么影响?

回答
美股近四天暴跌超过10%无疑是一记重锤,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不仅对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都会产生连锁反应。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进行分析:

一、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 财富效应的负面冲击:

消费者信心和支出下降: 美股是许多美国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及以上)重要的财富组成部分,包括股票投资、退休账户(如401k)等。股市暴跌意味着这些人的“纸面财富”大幅缩水。
直接影响: 当人们感觉自己的财富减少时,他们往往会感到不安全,从而倾向于减少非必需品支出(如旅游、娱乐、高档消费品、汽车等),转而增加储蓄。
长期影响: 如果这种财富缩水感持续,可能会导致消费需求疲软,而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这会对GDP增长造成显著的下行压力。
房地产市场: 尽管直接影响相对股市较小,但股市的恐慌情绪和财富效应的下降,可能会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人们可能推迟购房计划,或者对未来房价产生悲观预期。

2. 企业投资和招聘的收缩:

融资成本上升和难度加大: 股市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股市下跌意味着公司发行新股的成本会显著上升,而且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会增加,导致公司通过股票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投资意愿下降: 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消费者需求下降,企业会变得更加谨慎,推迟或取消原定的投资计划,例如扩大产能、研发新产品、进行并购等。
招聘和裁员压力: 为了应对营收可能下滑和降低成本的压力,企业可能会放缓招聘速度,甚至开始裁员,这会进一步加剧失业率上升的风险,形成负向循环。
企业盈利预期下调: 股市下跌往往反映了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悲观预期。企业可能会被迫下调盈利预测,这会影响到股价,也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

3. 金融市场稳定性受到挑战:

流动性紧缩: 股市暴跌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恐慌,导致投资者争相逃离风险资产,可能引发债券市场流动性紧张,甚至出现其他金融产品价格的非理性下跌。
信贷紧缩: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看到市场风险大幅上升后,可能会提高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条件,收紧信贷,这会进一步抑制经济活动。
市场信心崩溃: 如果下跌速度过快、幅度过大,可能会引发市场信心的全面崩溃,导致踩踏式抛售,使得情况更加糟糕,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4. 货币政策的压力与两难:

降息的可能性: 如果美联储认为股市暴跌已经严重威胁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可能会考虑降息以刺激经济。
通胀的考量: 然而,如果股市下跌的同时伴随着通胀高企,美联储将面临两难。降息可能加剧通胀,而不降息则可能加剧经济衰退的风险。
对美元汇率的影响: 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可能会导致资金流向美元,推升美元汇率。但这也会对美国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给其他国家带来更大的货币贬值压力。

5. 财政政策的空间:

政府收入减少: 经济下滑和企业盈利下降可能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这会挤压财政政策的空间,使得政府在提供财政刺激时更加谨慎。
增加财政支出压力: 一旦经济真的陷入衰退,政府可能需要增加失业救济金、基础设施投资等支出,这会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负担。

二、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 全球股市联动效应:

恐慌情绪蔓延: 美股作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其大幅下跌会迅速引发全球其他股市的恐慌情绪。投资者会担心美国经济的衰退将波及全球,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抛售股票,导致全球股市联动下跌。
新兴市场风险加剧: 新兴市场往往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更为敏感。美股暴跌会引发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导致新兴市场股市、债市和货币大幅贬值,加剧其金融脆弱性。

2. 全球贸易和供应链中断:

消费需求下降: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其消费需求的下降会直接影响到对其他国家产品的进口需求。例如,中国、欧洲、墨西哥等与美国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其出口收入将受到冲击。
企业投资和生产调整: 全球性经济放缓的预期会促使跨国企业重新评估其全球投资和生产布局。一些原本计划在中国、东南亚等地区设厂的企业可能会推迟或取消计划,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造成影响。

3.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波动: 在全球风险厌恶情绪上升时,美元通常会因其避险属性而升值。这会给其他国家带来货币贬值的压力,并可能导致其偿还美元债务的成本上升。
全球融资条件收紧: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以及全球避险情绪的上升,都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融资成本上升,使得依赖外部融资的国家和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资产价格下跌: 除了股市,其他风险资产如大宗商品(石油、金属等)的价格也可能因为全球经济前景悲观而下跌,这会影响到资源出口国的经济状况。

4. 主权债务风险的暴露:

发达国家: 虽然发达国家拥有更强的经济韧性,但持续的经济衰退和财政赤字增加,也可能对其国债的吸引力产生一定影响,但相对而言风险较低。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对于一些本就面临债务困境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美股暴跌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和融资条件收紧,可能会进一步暴露其主权债务风险,甚至引发债务危机。

5.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的风险:

多重负面因素叠加: 美股暴跌通常是多种负面因素(如高通胀、加息、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问题等)的集中体现。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会显著增加全球经济滑向衰退的风险。
信心危机: 如果市场信心彻底崩溃,企业和消费者行为将变得极度保守,导致经济活动急剧收缩,形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总结:

美股近四天暴跌超过10%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信号,它预示着美国经济可能面临严重的下行压力,并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

财富缩水导致的消费疲软。
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和招聘收缩。
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和信贷紧缩。
全球股市联动下跌和资金外逃。
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冲击。
新兴市场债务风险的加剧。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的风险增加。

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困境。需要强调的是,股市暴跌本身不一定会直接导致经济衰退,但它往往是经济中潜在问题的放大器,并可能触发或加速经济下行的进程。具体影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其触发原因、政策应对的有效性以及市场信心的恢复情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分两个问题:

(1)为什么会大跌?

(2)为什么会跌得如此流畅,几乎没有回调?

关于问题(1)美股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估值过高,跌幅大是因为离谱的高估。

关于问题(2)跌得如此流畅是原因是因为近些年来迷信“被动投资“造成的扎堆指数ETF,容易产生踩踏,是典型的正反馈过程的一次“反身性”的体现。

最后再谈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首先谈一下美股的估值处于何种水平。关于估值,方法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有 Shiller PE

可以看到,在2020年2月底大跌之前,Shiller PE 的估值水平已经超过了1929 年大萧条之前股市狂热的巅峰水平,处于极度盲目乐观的水准。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 .com 泡沫彻底昏头的水平。

虽然短短一周内下跌了10%,使用 Shiller PE 法估算的估值,暴跌后依然处于极度乐观的水平

我们都知道股票是上市公司股权的票据,它的价值来源于上市公司的资产能源源不断创造出来的利润。如果股票贵,而实际创造的利润少,那么股票的价格是虚高的;如果创造出来的财富是实实在在很多的,而股票不贵,那么股价的价格就是低估的。

巴菲特提供了一个看待股票是否便宜的实用指标,用股市的总市值和GDP做比较。GDP 是国民创造的财富总量,和当年的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做一个比较,就能知道股票是贵还是便宜了。

Wilshire 5000 Full Cap Price Index(fred.stlouisfed.org/ser

这是一个衡量股票市场总量的指标,除以GDP,我们可以值观感受到,当前的这个比值已经达到了荒诞的1.5 以上,不仅超过了2007年次贷危机时期的1.05,甚至超过了2000年.com bublle 彻底丧失理智的 1.4。

换言之,就资产的价格和产生的利润之比,现在的水平是史无前例的。股票从来没有这么贵过。

无论是用学院派的 Shiller PE 看,还是用巴菲特实战的指标看,美股现在的估值水平,都是史诗级的离谱。

Shiller PE 是计算标普500指数的成分股,2000年.com bubble 离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成分股互联网概念股没利润,是亏损企业,所以会失真。而如今股市的主要成分公司,都还是盈利的上市企业。所以 Shiller PE 在处理2000年 /com bubble 时有点实真。

我个人认为巴菲特的估值方法更加逼近事实一些,也就是说,如今美股估值是离谱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巴菲特会囤积破记录的现金,业绩”跑输大盘“。

我们晓得,股票背后上市公司创造利润的速度,不是决定股票价格的唯一因素;估值还要和利率做对比。同样投资100万美元,债券市场的回报和股市要持平,才是合理的。所有的金融证券,归根结底还是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来定价的。

如果无风险利率是3%,那么投资100万需要22.5年才能回本翻倍,股票的估值在23左右是合理的。如果利率走低的话,那投资债券的效率会不及股票,从而推高股市的估值。故而利率和股市的估值是倒数的关系。

观察美国的利率:

利率自从2008年次贷危机的救市之后,就没有节操两字可言。耶伦做主席的后期,好不容易重新开启了货币正常化操作的开端,还没涨回再上一轮的利率低点,就又扭头向下了。

原因无他,稍微放水放缓后,资本市场就立马躺尸当场。

货币政策正常化,就是个笑话。药不能停,一旦美联储不购买国债,就立马崩盘给你看。

关于央行扩表和国债的关系,参考:

衡量一个经济体创造财富的能力,有多少是靠债务”堆积“出来的假象,我们可以简单使用国债总量除GDP的方式来看个大概:

目前达到了105% 的水平,除了二次世界大战的巅峰时期,美国的国债超过GDP 120%之外,一战和南北战争时期,债务占GDP的比重都没有那么高过,现在可是和平时期。

我们刚刚用了巴菲特的指标,把股市的总市值和GDP做对比,现在已经达到了历史巅峰水平,而这个用作对比的GDP还是靠债务堆出来的呢。

如果没有这些债务堆积,这个市值和GDP的占比,又会到何种骇人听闻的程度呢?

所以还是一句话:药不能停。

嗑药已经磕到纯度和剂量不如上一次,就会休克死亡的地步。也难怪这周美股大跌之后,所有人都一致预期,美联储会继续买国债救市,已经达到了100% 的概率猜想。

逼近0,这个是市场对于未来美联储利率政策的一致看法。

经济结构好转和货币政策正常化,是痴人说梦,有的只是利率压低在压低,债务堆积再堆积,不断通过释放流动性,维持薄如蝉翼的未来。

所以2019新冠病毒只是一个诱因,一个小小的蛋白质刺突,刺穿的是不堪一击的美好幻想。真实情况的不堪,赤裸裸呈现的时候,喊疼是没有用的。

这个是美股会跌的根本原因:就算以债务疯狂堆积的GDP做标尺,股票都高估得离谱

这个是我对问题(1)的看法。

另外一个夺人眼球的事实是下跌为什么是笔直笔直的?也就是问题(2)

在电邮采访里

Michael Burry 的看法是我很赞同的,这些年来迷信被动投资躺赢的想法,造成的扎堆,和十来年前的CDOs 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被动投资,起源于一个金融理论,认为择股和择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市场会消化所有有效信息,各种作,不仅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

比较出名的是“巴菲特赌注”,巴菲特与一些知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对赌。他们主动管理的对冲基金,择时和择股的作用都是负的,收益率最后一定低于标普500指数。

这个赌注跨越的时间长度非常长,结果总是巴菲特胜出。也就是基金经历无论如何择时择股,最后的收益不如指数。

于是,指数投资就变得热门。这个理论催生了一个新的投资类别,指数 ETF。也就是一个可以直接在交易所二级市场交易的基金。基金完全不做主观判断,就是单纯跟踪指数。当指数收录新的股票时,就买入该股票。指数把某支股票踢出时,就卖。这种指数 ETF 的收益率接近指数的回报。当然,不可能100%复制,其中的偏差,我们叫 tracking error。

随着指数 ETF 的流行,这个 tracking error 越来越小。指数 ETF 的收益率不断接近指数的回报。

随着这个有效市场理论越发流行,和基金经理们不遗余力总是跑输指数,买入指数 ETF ,不自己主动管理的“被动投资”越来越流行。

现在美股市场上的被动投资的数量已经有超过主动投资的趋势,几万亿美元“躺投”,对个股的研究趋于停滞。反正都不如指数,还操那个心作什么。

那这是不是就是投资的银弹呢?

当然不会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自我实现

当指数投资的成分股,入选了指数后,就会有大量的资金去配置这些股票,从而这些股票的涨幅就更好,而这些成分股的表现好,又造成了指数的表现好,这又会让更多的资金去投资指数ETF而非自己研究投资哪家公司,当 ETF 指数基金的资金规模占绝对优势的时候,被剔除成分股的公司又大量遭到抛售,使得指数的表现的 benchmark 对比下,又更优秀,这又造成被动投资的进一步流行。

这个自我加强的正反馈,会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这和当初用大量的 MBS 堆积起来的房地产泡沫是类似的,因为MBS总是能兑付,造成房地产的杠杆变高,融资余额变高,推升房价上涨,房价上涨使得房贷变成更安全的资产,使得 MBS 更加受到追捧,使得房地产资金的持续进一步流入,让MBS更安全……

这种反馈可以让资产价格非常长时间内偏离基本面,获得不正常的高回报,从而促使社会投资狂热,助长泡沫不断屡创新高。

作为经验动物的人类,甚至会对此产生迷信,房价永不跌,股市牛市来了等等。短时间内的净值幻觉会推送人们的清晰走向更加不理性。

最典型的愚昧言论“你是要暴富还是要正确”。

每当这个言论开始甚嚣尘上的时候,基本是泡沫最癫狂的状态。

然鹅,树毕竟没法涨到天上去。

维持一个泡沫需要的资金量是指数增长的,当满足不了的时候,就会破灭。或者一些非常意外和欧偶然的事件,刺穿这个泡沫。

另外一个和 CDOs 非常类似的情况是加塞。

CDOs 打包了一堆好的和不好的债,只要不是很好的资产,混在大部分“优质”资产里,那么就可以卖出去,只要二级市场有人买,这些东西的真相就暂时不会暴露。

一样的,指数 ETF 里好公司和坏公司的股票,是打包在一起卖的。只要指数被动投资还流行着,那么很不咋滴的股票,也是能卖出去的。

这种加塞行为,在一个癫狂的泡沫里,是没人会去深究的。

能把二级市场价格一次又一次炒高,谁还关心价值?

在美股屡创新高的时间里,巴菲特被年轻的股东批评跑输大盘,囤积大量现金是因为廉颇老矣。

一路上涨的K线是最好的智商粉碎机。

正反馈反过来的时候,会酸爽很多,因为流动性问题。

当股市下跌的时候,etf 指数基金赎回是按照指数抛售所有成分股的,这让所有成分股,无论好坏,一起下跌。而指数的下跌造成进一步的赎回热。

电影院正常散场的时候,几个门就够了,发生火灾的时候,死于踩踏的人会很多。

这个过程逆转过来会猛烈得多,也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景象。

被动指数投资会造成强烈的“同涨同跌”的过程,会加剧单边的波动,减少市场的深度。

也破坏了正常的价值发现的功能。

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一劳永逸的银弹。

当你发现一个不用动脑子,但赚钱特别特别容易的时候,记住,这种享受的感觉,是高消费。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美股下跌,疫情只是一个导火索,最主要的原因是美股自身流动性的不足,而这点在目前还未达到临界点(虽然快了),所以危机还未发生,但越来越近了。

——————————————————————————————————————————

周一,在几乎市场所有投资者的一致预期之中,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50个基点。市场也立刻闻讯上涨,一度涨超1%,然而……降息的作用只持续了10分钟,之后美股全天下行,最终收盘道琼斯下跌将近3%,又是一天的暴跌。

难道,降息不是好事吗?正常来说是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是美联储在议息会议之外,紧急宣布的降息。而当看到历史上这种紧急降息都发生在什么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可以看到,这一张图表基本涵盖了近二十年内,所有能数得上名字的危机,如互联网泡沫破灭,次贷危机,911恐怖袭击,以及昨天……

而令人疑惑的是,实际上从疫情本身来说,虽然这次的疫情很可怕,但是从逻辑来讲,这并不是一个应该会对全球股市造成重创的经济事件,这是因为:

1. 本次疫情虽然传染性强,但致死率并不高

2. 人们普遍预期病毒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丧失活性,和之前的SARS类似

3. 人们预期全球的央行会推出宽松政策以应对短期的经济损失

从上面几点特征来说,这次应该是一次短期影响大、但对于长期经济基本面影响并不大,且有宽松的货币政策托底的事件。对于股市来说,它的影响是短期的,且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托底下,有可能还会利好股市。实际上,这也是春节之后,A股走出超级大反弹行情的逻辑基础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次的疫情,都无法和这几个大名鼎鼎的经济危机相提并论。

而除非,美联储觉得它们已经可以相提并论了。

也许这是因为短期的麻烦,如果不快速解决,会引爆成为长期的大麻烦。而这个大麻烦,在于流动性。​

美股这次长达十多年的牛市,主要的动力在于企业的回购。在量化宽松的背景下,企业能够以很低的利率借到钱,而由于经济本身的增长速度比不上股市的增长,企业把这些借到的钱大部分用来回购股票,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1) 回购可以减少流通股,从而推高EPS,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推高股价(而这一点,本质上只是数字游戏,不是真正盈利能力的增长)

2) 给股东以现金回报

3) 显示管理层认为公司股价被低估

但这造成一个后果,是公司在市场上的流通股越来越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苹果公司从2016年至今,由于回购,流通股数已经从2016的53亿股,减少到了44亿股,降幅达到17%。这种现象,在美股各个大型公司的年报中,都可以轻易找到。而通过这种回购,苹果公司在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将自己的EPS盈利水平推高20%,在估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易将自己的股价水平推高20%。

这其实也是我们经常疑惑,都认为美股泡沫很严重,但是从PE估值角度,其实整体估值水平虽然偏高,但远没有达到原来科网泡沫时期的水平。这就是因为由于股票的回购,EPS已经不能反应企业真实盈利水平的增长,使得PE这个指标也不能反应目前美股的估值水平了。

流通股数的下降,就会造成市场流动性的下降,更容易在下跌的时候,出现流动性危机,产生突发式的暴跌。而更可怕的是,目前这些流通股中,最多的部分都是在美股的ETF中。如果查阅美国知名大公司的股东名单,基本上都会看到Vanguard和Blackrock两家公司的名字,而这两家基金都代表着美国ETF基金,而这两家加起来的股本基本都占到10%以上,分列除创始人之外的第一、第二大股东。

ETF这种被动型基金的特性是不具有逆周期性,因为它是完全根据公司市值来调仓,在股价上涨时会无脑买入,而在股价下跌时会无脑卖出。

于是,如果出现股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会出现ETF被动卖出股票,且越跌越卖。试想,当你的第一、第二大股东在疯狂抛售,而市场的流动性已经不足的时候,造成的结果,将是核弹级别的破坏力,你会发现已经没有买盘可以承接这种下跌的力量了。熟悉中国2015年那一波杠杆牛市的朋友,肯定对于这种情况不会陌生。

而别忘了,美股的公司早已经通过借贷,把自己的杠杆率提高到了极限。如我们所熟知的麦当劳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是117%,客观来说,已经是资不抵债状态。

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是承受不了股价的快速下跌的,哪怕是短期的也不行。

所以说,疫情也许是短期的麻烦,但如果这个短期的麻烦,造成了股市的过度下跌突破了极限的时候,那么这个短期的麻烦就会爆发成了长期的麻烦了,流动性危机造成的无止境的暴跌,公司的破产会接踵而至,且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可怕的速度爆发。而这,才是现在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如此恐慌的原因。

疫情是否会成为压垮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还不得而知,这取决于美股是否还会继续暴跌直到达到公司的杠杆已经无以为继,产生崩盘效应。

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的位置距离这个临界距离并不远了,否则也不会逼得美联储打乱正常的节奏,连几天都等不了而紧急降息。

所以,这一系列的事件,都不是因为疫情而恐慌那么简单,疫情的背后,是整个美股市场深层次的危机。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降低我们风险资产的持仓,并密切注视着,接下来几周的美国股市,是否会进一步继续暴跌,直到一切无法挽回。

user avatar

谢邀。27号已经跌到美国国家队之前的护盘点了,这个点比较重要,跌破很多人被套,包括国家队。美国的股市在美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楼市在中国地位,重仓美股的不止一般的保险基金,还有美国人的养老保险。如果持续大跌,这些行业估计要倒不少公司,更别说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

以往美股大跌肯定会引起全球进入衰退,但这次未必。因为贸易全球化破坏和08年的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还没苏醒,光脚不怕穿着的。何况这次大跌还可能引起特朗普的封闭贸易政策转变。对中国相对其他国家影响就更小了。对外贸易重心已经从美国转向欧盟,而且还有国内大市场做对冲。

user avatar

你们以为<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权征求意见稿>这时候推出来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股近四天暴跌超过10%无疑是一记重锤,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不仅对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都会产生连锁反应。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进行分析:一、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 财富效应的负面冲击: 消费者信心和支出下降: 美股是许多美国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及以上)重要的财富组成部分,包括股票投资、退休账户(如4.............
  • 回答
    3月18日,美国公布了其一项规模空前、远超预期的刺激计划,总额直逼1.1万亿美元。这则消息如同给低迷已久的美股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当天便出现了近5%的显著反弹。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看刺激计划的“量”和“质”。要知道,1.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不仅仅是数.............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9月3日美股暴跌,纳指重挫近5%,科技股领跌”这一现象,我将为您详细解读背后的原因和影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9月3日(2020年)并非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暴跌”日,而是美股在经历了一轮强劲上涨后,出现的一次显著调整。 特别是科技股,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表现异常抢眼,成为了引领市场上.............
  • 回答
    美股在2022年1月份的表现确实非常糟糕,尤其是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创下了近五十年来同期最差的开局。纳指在1月份累计下跌了12%,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跌幅。而科技巨头的市值一夜之间蒸发3100亿美元,更是直观地反映了市场的剧烈动荡。要理解这一切“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因素入手进行.............
  • 回答
    美股在近期确实出现了一波显著的上涨,很多投资者可能感到惊讶,尤其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波动甚至下跌之后。要理解美股为何会“涨回去”,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驱动因素以及当前的市场环境。这个“涨回去”并非单一原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相互影响的综合体现。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层面来详细阐述:一、 宏观经济.............
  • 回答
    美股一路高歌猛进,这景象固然令人振奋,但也让人不禁心生疑虑:一旦这股上涨势头戛然而止,甚至出现大幅回调,可能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这绝非杞人忧天,而是基于过往经验和经济运行逻辑的审慎考量。信心崩塌,财富效应逆转首先,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投资者的信心危机。当股市出现大幅下跌,尤其是非理性下跌时,许多投资.............
  • 回答
    关于美股在2021年上半年崩盘的可能性,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在密切关注的问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概率数字。毕竟,金融市场的预测从来都不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状况、市场情绪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来评估这种可能性。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割韭菜”是一个股市俚语,通常指的是一些庄家或大户利用信息不对称、资金优势或操纵手段,在高位吸引散户接盘,然后在低位迅速出货,导致散户亏损。这个过程中,散户就像被收割的韭菜一样,一茬茬地被收割。您提到“美股换手率那么低,怎么割韭菜?”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不同市场交易习惯和监管环境的关键.............
  • 回答
    好的,聊聊雪盈、富途、老虎这三家备受国内投资者关注的美股券商,给大家一个更深入的对比参考。选择哪家,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投资习惯、偏好以及对一些细节的看重程度。咱们就一项一项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 这三家券商都是面向中国内地投资者提供美股(以及港股、A股等)交易服务的,它们的注册.............
  • 回答
    美股熔断对国内房价的影响,说起来,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明白的事儿,它就像一个连锁反应,牵扯到的因素不少。别看熔断这事儿发生在遥远的美国股市,但咱中国楼市,尤其是那些跟国际接轨的城市,或者说跟全球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板块,多少都会受点影响。首先,得明白美股熔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股市在短时间内跌.............
  • 回答
    美股暴跌是否会导致大量美国家庭破产,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而且需要摆脱掉那种生硬的、机械的“AI式”分析,回归到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映照。首先得明确一点,美股市场是美国经济的重要晴雨表,但它并非美国经济的全部。美国家庭的财富构成是多元化的,股票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即便是股市出现大幅度下跌,也.............
  • 回答
    美股暴跌,这四个字足以让无数投资者心头一紧,市场波动如同一场无声的战役,总有人在其中悄悄地收割,也有人黯然离场。要说这暴跌中最大的获利者,答案并非单一指向某一个人或某个机构,而是盘根错节的市场生态中,一些具备特定条件和策略的参与者,他们如同在风暴中找到了稳固的锚点,甚至将风暴化为自己的养分。首先,我.............
  • 回答
    美股历史性暴跌,全球金融危机真的来了吗?最近,美股市场的剧烈波动,尤其是那几次令人心惊肉跳的“暴跌”,让很多人开始担忧:这是否就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信号?市场上的“警报”的确,看着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甚至纳斯达克指数在短时间内经历大幅下跌,投资者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带动,出现恐慌也是人之常情。历史告诉.............
  • 回答
    现在美股是否到了抄底的时机,这个问题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寻找一块稳定的礁石,需要我们细细观察,而不是急于跳下水去。我们得先看看现在的美股到底处在一个什么位置。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经历了什么?通胀的压力,美联储连续加息,地缘政治的紧张,这些都像一层层阴云笼罩在市场之上。股市呢?不少重要的指数都经历了一.............
  • 回答
    每当美股市场遭遇剧烈波动,尤其是出现普遍性下跌时,我们常常会观察到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美元指数(DXY)不跌反升,甚至出现跳涨。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巧合,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市场心理和资金流向的体现。首先,我们必须理解美元指数的构成。它并非衡量美元对所有货币的价值,而是选取了包括欧元、日元、英镑、加.............
  • 回答
    美股还能撑多久?这个问题,说实话,就像问天气明天会不会下雨一样,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股市这东西,跟天气一样,受太多复杂因素影响,瞬息万变。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分析一下,看看美股目前的状态,以及可能影响它“撑多久”的那些事儿。当前美股的“底气”在哪?首先,我们得承认,美股最近的表现,尤其是.............
  • 回答
    美股的盘前和盘后交易,就好比主板市场交易日的“前奏”与“尾声”,它的存在,首先是为了给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一个更灵活、更全面的交易窗口。你想啊,全球经济的脉搏从来不是昼夜分明的,很多重大的信息、突发事件,往往发生在正常交易时间之外。比如,一家你密切关注的科技公司,可能在美股收盘后发布了超出预期的季度财报.............
  • 回答
    美股暴跌,男朋友心情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安抚的时刻。 别担心,作为女朋友,你绝对是他的“定心丸”! 下面我给你支几招,让他从“绿油油”的心情里走出来,重新看到“牛市”的光芒。第一步:理解与接纳,不加评判的倾听首先,你要明白,他对投资的投入,不仅仅是金钱,可能还包括时间和精力,.............
  • 回答
    美股牛市的光芒是否正在暗淡?在经历了多年的持续上涨后,美国股市的牛市似乎已成为许多投资者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最近市场的波动性增加,以及一些经济指标的微妙变化,让不少人开始质疑:我们是否正站在牛市的岔路口,即将迎来一场不可避免的调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凭空猜测,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当前美股市场.............
  • 回答
    美股暴跌,而我们 A 股却在 4 月 1 日选择开放金融市场,这俩件事放在一起,确实会引发不少市场的关注和猜测。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可能藏着哪些故事,会给我们的股市带来什么连锁反应。首先,得明确一点:美股的暴跌,通常意味着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大家都不太敢冒险了,资金自然就倾向于流向更安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