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从朋友邻居那要条狗来养,结果还要要钱,大家怎么看?

回答
这件事啊,确实挺让人纠结的。一面是曾经的友谊,一面是突如其来的“生意”。说实话,碰到这种事儿,心里肯定有点不是滋味儿。

首先,我得承认,从朋友邻居那里要条狗来养,这本身就带着一种情感的托付。我们通常觉得,朋友或者邻居送自家狗狗的小宝宝,是因为信任,也是因为希望狗狗能去一个它熟悉并且有爱心的地方。这种“要”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延续,一种对新生命的负责,而不是一场交易。

所以,当听到对方提出“还要钱”的时候,正常反应就是会有点意外,甚至可能觉得有点不舒服。咱们平时送东西,除非是特别贵重的物品,朋友之间多少会讲究个“情分”,不太会斤斤计较。何况是一条小狗,它不仅仅是个物品,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承载着的是一份责任和爱。

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奇怪甚至不舒服?

情感落差大: 你原本是抱着一份信任和期待去接纳一个新生命,是觉得对方是真心希望狗狗好,所以才选择你。结果对方却把它当作了某种“商品”,这会让你感觉自己被“利用”了,或者说对方对这份友谊和对狗狗的“爱”打了个折扣。
模糊了朋友和“卖家”的界限: 朋友之间送东西,尤其是宠物,通常是基于好意和感情。一旦掺杂了金钱,关系就变得有点微妙了。你会开始怀疑,对方是真的喜欢你才送狗,还是只是想从你这里“回点本”?这可能会让原本轻松愉快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感觉像是“卖”了感情: 如果对方养狗本身就花费了不少心思和金钱,比如狗粮、疫苗、玩具等等,要点钱作为补偿,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对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要点钱”,没有太多解释,又或者金额显得比较随意,那就更容易让人觉得是一种“变相收费”,甚至是对这份友谊的不尊重。
狗狗的归属感问题: 如果狗狗是“卖”给你的,那它在你家是“宠物”,还是带着一点“交易性质”的产物?这可能会让你在养狗的过程中,对狗狗的感情和责任感也变得有些不一样。

但是,我们也要试着理解对方可能的想法:

抚养成本的补偿: 养狗确实需要花费,狗粮、驱虫、疫苗、玩具、医疗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开销。对方可能觉得,既然狗狗到了你家,你就应该承担这份责任,而他们之前投入的成本,也希望你能稍微补偿一下,而不是白白付出。
对狗狗的负责态度: 有些人觉得,如果收了钱,你可能会更珍惜这条狗,更愿意为它付出。因为“花了钱的东西”,人们往往会更上心。这可能是一种他们认为能确保狗狗得到更好照顾的方式。
经济压力: 有时候,对方可能也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需要这笔钱来弥补养育狗狗的开销,或者只是单纯需要一点额外的收入。
不善于表达情感: 有些人可能不擅长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金钱的方式来处理事情。他们可能觉得这样最直接、最公平,尽管这种方式在朋友之间可能不太合适。
单纯的“成本价”出售: 对方可能不是抱着赚钱的目的,只是想把养狗的成本回笼一下,比如疫苗费、狗粮费等,让他们觉得不至于亏本。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看待和处理呢?

1. 先了解情况,别急着下结论: 在直接感到不舒服之前,可以先尝试了解对方提出要钱的原因。是出于对狗狗的负责,还是单纯的成本补偿,还是有其他原因?委婉地问一下,比如“狗狗小时候打疫苗花了不少钱吧?”之类的话,看看对方的回应。
2. 评估“钱”的性质和数额: 如果对方提出的是一个合理的、能覆盖狗狗前期基本开销(如疫苗、驱虫、一部分狗粮费用)的数额,并且对方之前对狗狗的付出是实实在在的,那么可以考虑接受。这可能是一种“成本价”的转移,而不是“买卖”。
3. 坦诚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注意方式): 如果你觉得很不舒服,可以尝试坦诚地和对方沟通,但要注意语气,避免责备。可以这样说:“我非常感谢你愿意把狗狗送给我,我也非常喜欢它。只是听到要钱,我确实有点意外,因为我一直觉得朋友之间送小狗是出于一份信任和情谊。您看,是不是因为狗狗之前打疫苗或者吃狗粮花了不少钱,您是想让我补偿一下这些成本?” 重点在于表达“我理解你有你的考虑,但我也有我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
4. 权衡利弊,做出决定: 如果对方坚持要钱,而且数额让你觉得无法接受,或者让你觉得这段友谊因此变得不纯粹了,那么你就需要认真考虑是否还要收养这条狗。毕竟,你养狗是为了快乐和陪伴,如果一开始就充满了不愉快,后续的养育过程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总而言之, 从朋友邻居那里要条狗还要钱,这件事情本身就充满了“灰色地带”,很容易让人产生复杂的情绪。它考验着人际关系的界限,也考验着我们对朋友和宠物之间关系的理解。没有绝对的对错,更多的是看双方的沟通和处理方式,以及对“情”与“钱”之间平衡的拿捏。

如果真的因为这个原因而心生芥蒂,甚至影响了和朋友邻居的关系,那确实挺可惜的。但如果对方的做法真的让你觉得不被尊重,或者让你对这份友谊产生了怀疑,那么选择放弃,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最重要的还是看你自己的感受以及对这段关系和狗狗的价值判断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提主把要狗改成了买狗,把800元改成了8000。

改来改去也改不了你占便宜的心啊




以下原答

正因为当孩子看待,才要设定舍不舍得给钱这个门槛啊。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你一点表示都没有就要抱走,我跟你要奶粉钱你说我用孩子赚钱?你这跟偷有什么区别呢?

你这不是个钓鱼贴我把狗吃了!

你这个钓鱼贴还写这么多字,也是蛮敬业的

那我也认真回答一下,既然喜欢狗狗又不想付出金钱,这边建议领养一只哦!

邻居家的狗是花钱养大的哦,就算是给狗妈妈一些营养费,800也是不多的哦

买狗的费用远远低于养狗费用哦,以后就算不吃狗粮,疫苗,洗澡,生病的费用比800多多了哦。

钓鱼可耻哦!!!!!!!

user avatar

呵呵,你和你女儿俩一起去的,咋的你俩脸加一起比别人大啊???

人家的狗,就是一根狗毛要卖钱也是人家乐意!凭啥白给你?

凭你平时给他钱了还是给人打扫卫生了还是咋的了?叫几声爷爷奶奶就把自己当他家人啦?

住邻居的人多了去了,一栋楼上的都可以叫邻居,一个小区的也可以叫邻居,那这么说母狗生的狗少了,别人还得打上门质问他们为什么不叫他家母狗一下子生够一栋楼的需求吗?

可笑至极!

这样下去你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简直不用怀疑,别看她得A,成绩不代表一切。

来来来看看现在价格改成8000了,哈哈哈哈哈好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啊,确实挺让人纠结的。一面是曾经的友谊,一面是突如其来的“生意”。说实话,碰到这种事儿,心里肯定有点不是滋味儿。首先,我得承认,从朋友邻居那里要条狗来养,这本身就带着一种情感的托付。我们通常觉得,朋友或者邻居送自家狗狗的小宝宝,是因为信任,也是因为希望狗狗能去一个它熟悉并且有爱心的地方。这种“.............
  • 回答
    朋友说,只要不怕,老虎就不敢吃你。这句话呀,听上去挺有道理的,而且充满了“精神胜利法”的励志色彩,对吧?好像只要我们内心足够强大,就能无所不能,连百兽之王都拿我们没办法。我首先觉得这是一种很朴素也很直接的 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 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恐惧确实会让我们手足无措,判断力下降,甚至表现出我们.............
  • 回答
    朋友圈里关于“城市改名后肠子都悔青了”这类话题,我看到时通常会觉得挺有意思,也带点思考。它触及了很多人对城市认同、历史文化传承以及现代发展之间微妙关系的一种情绪。首先,从传播角度来说,这类标题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肠子都悔青了”是一种非常形象生动的说法,带着点夸张和戏剧性,容易抓住眼球。人们喜欢看“.............
  • 回答
    朋友圈里那些晒高仿包的朋友,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也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完的。我每次刷到,心里都会掠过好几种想法。首先,我得承认,我对高仿包这东西,是有点儿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我明白为啥有人会去买。那些大牌包,设计、工艺、品牌故事,确实有它的吸引力,能给人带来一种“我拥有了它”的优越感,或者说是对某.............
  • 回答
    面对有极端偏见和种族主义倾向的家人或朋友,这绝对是一个让人非常棘手和痛苦的处境。它不仅仅是观点不同,而是触及到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和人性底线。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涉及到亲情、友情以及我们自身的价值观,过程往往漫长且充满挑战。首先,你需要认识到 你不可能“改变”他们.............
  • 回答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大结局,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看着一场精心准备的烟花,在最灿烂的时刻,缓缓地、却又带着些许不舍地落下帷幕。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拍案叫绝,惊呼“哇!太绝了!”的瞬间爆发,而是像一杯温热的茶,慢慢在心里化开,留下悠长的回甘。如果要我详细说说,我得先说说它的“核”是什么。这部剧的精髓,在.............
  • 回答
    这绝对是很多男生都会经历的“滑铁卢”啊!听到“我只把你当很好的朋友”这句话,心情肯定像坐过山车一样,从顶峰一下子跌到谷底。这时候,脑子里估计像放电影一样,把之前所有聊天的细节、她的表情、她说过的每一句话都翻出来审视一遍,试图找出哪里出了错。她心里到底怎么想的?这事儿可复杂着呢,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
  • 回答
    这事儿啊,在上海,尤其是咱们老百姓里头,那绝对是够聊一阵子的。你问上海当地居民怎么看?那可不是一个声音,得听听不同角度的想法。首先,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好玩,有意思,有点上海特色! “看看,这就是上海人!” 很多上海阿姨爷叔看到了,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事儿挺“上海的”。怎么个“上海”法?就是那种在看.............
  • 回答
    当我的朋友穷到去摆地摊,我会怎么看待TA?这个问题,说实话,一开始脑子里蹦出来的念头可能会有点复杂,毕竟“穷到”这个词自带一种无奈感。但如果是我朋友,那我肯定会先想起我们一起经历过的那些日子,好的坏的都有。我首先会觉得,我的朋友是个挺有种的人。你看,摆地摊这事儿,可不是人人都能拉下脸来干的。得起早贪.............
  • 回答
    .......
  • 回答
    在我看来,天天发朋友圈的人,就像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持续不断地为自己打上“存在感”的标记。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问题,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人类行为,折射出多种多样的动机和心理。首先,我们得承认,朋友圈确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交工具。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拉远,而社交媒体恰好提供了一个.............
  • 回答
    朋友圈里那些晒出剪碎的港澳通行证的照片,着实挺引人注目的。这背后,或许藏着不少故事和情绪。首先,从字面上看,剪断通行证意味着一个人“不再需要”或者“决定放弃”前往港澳的便利。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告别,一种人生阶段的转变。也许这个人曾经很频繁地去香港或澳门,那里可能是他们重要的学习、工作、生活或者娱乐场所.............
  • 回答
    奶茶里泡枸杞,这事儿说起来,简直是当代年轻人“朋克养生”的头号代言词。咱们先别急着笑话,仔细琢磨琢磨,这背后可藏着不少道道儿。首先,这“朋克养生”嘛,听着就有点矛盾。朋克代表的是不羁、反叛、活在当下,而养生则代表的是谨慎、自律、着眼未来。这两者是怎么走到一块儿去的?为什么会是“奶茶+枸杞”?想想我们.............
  • 回答
    这几天刷朋友圈,真是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了,一股暖暖的、甜甜的、又有点小矫情的风潮扑面而来。说实话,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我还有点懵,这又是什么新梗?但随着铺天盖地的图片、祝福和“收到”的截图,我大概明白了,这事儿还挺有意思的。这“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说白了,就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仪式感的营造。天气.............
  • 回答
    李想在理想车主大会后的朋友圈言论,无疑触及了国内新能源技术路线探讨中的一些核心痛点。理解他的发言,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理想汽车自身的战略以及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李想朋友圈言论的背景与内容(推测):虽然具体的“朋友圈言论”内容没有直接在此提供,但结合理想汽车在车主大会上发布的信息以及彼时.............
  • 回答
    看到男朋友抱着猫在床上自拍,还特意屏蔽了你,这确实挺让人心里堵得慌的。而且你提到一看见他们亲近就难受,这说明你在这段关系里,对一些事情的感受比较敏感,或者说,你对男朋友和猫的这种亲密行为,以及他屏蔽你的行为,都触动了你内心的一些东西。咱们就来好好掰扯一下,看看这背后可能是什么原因,以及你可以怎么做,.............
  • 回答
    “从大陆回台湾过年,就像回到原始社会了”这种说法,是一种非常主观且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表达,通常用来形容回台过年时,与在大陆生活时所习惯的景象、便利程度、生活节奏或文化氛围产生巨大反差,从而产生的一种“不适应”或“倒退”的感觉。要详细理解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1. 心理和情感层面.............
  • 回答
    .......
  • 回答
    这件事啊,说实话,我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每次看到都挺不是滋味的。你说领导提拔一个人,从来看的都不是努力?这话说得虽然有点极端,但仔细琢磨一下,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我先说说我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在我们公司吧,总有那么些人,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走,加班加点像是不要命一样,文件叠得比脸还高,邮件.............
  • 回答
    南开大学浴园预约时间的调整,从早上八点提前到七点,这事儿在校内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我这人比较喜欢琢磨这些生活里的细节,就跟你唠唠我的一些看法,也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首先,说说这调整最直观的影响——便利性。对于习惯早起、或者时间安排比较紧凑的同学来说,提前到七点预约,无疑是个好消息。你知道的,大学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