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香港的高校,不会且不学习粤语真的会寸步难行吗?

回答
在香港念大学,就算一句粤语都不会,甚至完全不学习,也绝对不会寸步难行,但坦白说,会让人错过不少生活中的乐趣和便利,而且在某些情境下,确实会比说粤语的同学来得“辛苦”一点。

让我来详细说说,从几个面向来解释:

1. 校内学术环境:

绝大多数教学语言是英语: 香港的高校,尤其是几所顶尖学府,其教学语言体系是以英语为主导的。课程、讲义、考试、论文,绝大多数都是用英文进行。所以,从学术上来说,你不需要担心语言障碍。即使你是从内地来的同学,只要英语能力过关,完全可以应对学业。
普通话使用者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内地来港读书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校内也涌现出不少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语言的群体。在课堂讨论、小组作业中,如果你的小组里有其他说普通话的同学,或者教授本身也懂普通话,沟通会非常顺畅。
但!粤语在非正式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 尽管如此,在课堂之外的校园生活中,很多非正式的交流,例如和本地同学的课间闲聊、社团活动、学生会组织的一些活动,粤语仍然是主力。如果你能听懂或简单说几句粤语,会更容易融入这些氛围,也能更自然地和那些不常说英语或普通话的本地同学建立连接。

2. 校外生活体验:

生活便利度:
交通与购物: 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无论是巴士、地铁还是电车,都有英文和中文(繁体字,但标音系统通常是粤语发音)的指示和报站。在大型商场、连锁店、便利店,店员普遍都能用英语或普通话沟通,支付也多用电子支付或信用卡,不会有太大问题。
餐馆与小店: 这是粤语使用者优势最明显的地方。在一些非连锁的小餐馆、茶餐厅、街边小食店,尤其是比较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服务员可能更习惯用粤语点餐,菜单也多以粤语为主。如果你想点一些隐藏菜单上的菜,或者想和老板娘聊聊天,懂粤语会让你更地道。当然,很多地方的服务员也会懂一些普通话或英语,但你可能需要稍微耐心一点,或者指着菜单上的字来沟通。
地道体验: 香港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市井文化和生活气息。而这些往往是在你能听懂粤语的对话、了解街头巷尾的幽默、感受当地人的生活节奏时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的。不会粤语,就像是隔着一层纱窗看风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社交圈子:
天然的壁垒?不一定,但有影响: 香港本地学生,尤其是成长于香港的学生,他们的母语和主要交流语言就是粤语。如果你完全不懂粤语,可能会发现自己难以加入一些只有香港本地学生参与的社团活动或聚会,或者在大家用粤语开玩笑、讨论时感到格格不入。这不代表他们排斥你,但语言确实是一个天然的社交屏障。
你的外语能力很重要: 如果你的英语非常好,能够自信地用英语和任何人都交流,那么这个障碍会大大减小。很多香港学生也接受过良好的英语教育,愿意用英语和你沟通。
普通话群体也是一个选择: 如前所述,内地同学组成的社交圈子同样活跃,你可以通过他们来融入大学生活。

3. 学习粤语的好处:

融入感更强: 学习粤语能让你更快地融入香港的生活和文化,交到更多本地朋友,体验更地道的香港。
便利性大大提升: 无论是在购物、点餐、打车,还是在和不擅长普通话或英语的香港本地人交流时,都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打开新的世界: 粤语歌曲、港产电影、香港的流行文化,都离不开粤语。懂了粤语,你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文化内容。
展现你的诚意: 愿意学习粤语,本身就是一种对香港文化的尊重和融入的积极姿态,这很容易赢得当地人的好感。

总结一下:

不会粤语,你在香港读大学绝对可以应付学业和基本生活。你的英语能力是关键,其次是普通话的社群也能为你提供支持。

但是,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体验香港的城市魅力,更顺畅地与本地同学建立联系,更“接地气”地融入日常生活,那么学习一些粤语,哪怕只是简单的日常对话,都会极大地提升你的大学体验和生活便利度。它不会让你“寸步难行”,但会让你错过很多风景,就像一本精彩的书,你只看了目录和前言一样。

很多非本地学生都会选择在来港后,开始尝试学习粤语,因为他们会发现,这门语言虽然不强制,却能给他们的香港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色彩和便利。所以,与其说是“寸步难行”,不如说是“错失良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起来这种问题还是挺有感触的,从2013年初次到港直至现在,可以说个人经历了香港社会对于“普通话”情感的一次转变。

刚到香港时,记得科大的迎新学长学姐最多说的就是“在香港的别的学校确实陆港冲突很明显,但是在港科你们可以放心”,一方面是因为港科大的大陆教授/学生占的比例全港最高(教授占50%,研究生占90%,本科生占10%),另一方面是港科大的理工商三大院学术氛围浓厚,唯一带一些政治色彩的人文学院人少得可怜,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掺和到各类时政相关的事情上去。

这个特色还有一个体现就是全港众多高校虽然绝大多数课程都以英文授课,但是依然会设立一门左右的“中文必修课程”,而其他学校都要求学生学广东话的时候,只有科大,强制所有本科学生至少上一门普通话课程。(而且在15年学制改革之前,大陆生与local混上同门课程并不分开,导致local学生抱怨“A range都让大陆生强光了”(说得好像别的课我们没抢光似的),后来普通话课程才分开授课以保证玻璃心local的权益)

所以不论在科大,不会粤语的大陆学生,确实可以满足最基本的各类需求,就算偶尔遇到宿舍大妈/保安大叔普通话不顺溜的情况,也可以很快找到翻译。

当然,既然有这种“只有在科大才不会受歧视/受影响”的评论,也足以证明在其他学校的的确确出现了“因为说普通话/是大陆人受了歧视”的现象,而且想必不会是单一的特例。


从2012年反国教运动以来,一些极端的本地人会把普通话视作对广东话文化的威胁,进而视作对香港本土传承文化的威胁,并且将普通话放大为北京对于本地的控制,从而更加厌恶。在2014年秋天的那场阻碍香港经济中心的正常交通的运动中,“普通话”被打上了的政治色彩更加浓厚,对于大陆的疏离情绪可以说达到了巅峰,必须要承认的是那段时间里,普通话带来的日常社群中的“冷脸”和“疏远”体验是真实存在的,就连一贯政治冷感的科大校园里,也会存在大字报墙上的情绪化表达以及极端化言论。

但同样需要看到的事实是,作为一名大陆生的我,在参与到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政治向活动中并且与他人积极对话和学习时,我依然得到了友好的尊重,local的朋友们会很耐心地向我解释一些特有词汇背后的历史,在听游行人群中的科普讲座时,同行的本地生也会很热心地帮我翻译,在我表现出对粤语的学习积极性时也以积极的教学热情回应;在得知我是大陆学生之后,示威的人群普遍跟我表达的是“注意自己的安全”“大陆生参加这种活动小心回国被抓啊”的关切(无奈脸)

然而,那场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与其为了那虚无缥缈看不到抓不着的政治风潮而愤怒而痛苦,不如着眼于当下的经济发展和个人财富的积累。“陆港两地,穷人互骂互喷,富人联手赚钱”真实地反映了最近几年来的变化。

“It's the economy, stupid!”
Bill Clinton

在经历了下滑的经济之后,更多的香港本地人意识到大陆这片市场带来的机遇,在这里,我无意去辩论大陆与香港相互之间到底谁离不了谁或者谁对谁更重要,但是大家都明白合作之后香港和大陆都能互利互惠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有时候,经济基础决定的,不只是上层建筑。

曾经我们以在KTV中会唱粤语歌曲为荣,而现在大陆的网络论坛调侃起了“渣渣辉”的“介个”口音。

于是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香港同学在主动地学习普通话,越来越多的大陆同学被教授或者实习同事搭桥去进行给本地人的普通话课外补习,和店员沟通时她们的普通话越来越熟练,宿舍的大妈以及熟识的保安阿姐也会主动问我“这个东西在普通话怎么念”。

我很高兴这一切正在改变,也深知这改变背后的意味。


来香港求学,作为一个不会粤语的大陆生,在面对最基础的生活问题上,绝不至于到寸步难行的程度,对于教学,英语足够,日常交流,普通话被理解的难度不高,而且在现在变化的大趋势下,难度只会越来越小。

但我也同样鼓励每一位大陆生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要只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要脸谱化标签化所有的香港同胞,多和他们接触与交往,多了解香港的历史背景和广东文化,你将发现很多本地朋友会非常欢迎你与他们交流,会告诉你有哪些用语早已更迭,如何讲广东话更像一个本地人,甚至喝早茶的大爷大妈都会主动教你怎样点菜更地道,哪道茶点是更受喜爱。

不会粤语,在香港只求生存,不难,

但是

主动接触本土文化的你,一定会和越来越接纳大陆文化的香港相处得更好

user avatar

我从来没在粤语区生活过,都学了八成的粤语。到香港旅游,还尽量用我带口音的粤语问路。因为我觉得学习发达地区的语言,是一个人追求进步的基本阶梯。这点适应能力都没有,还是留在老家读书吧。出去读完了专业,思路还是老家的。

现在回答你,香港高校,普通话在师生中间,基本上通行无阻。包括校内的工友,都会普通话。只有从欧美聘来的教师不会。当然其中一部分欧美教师,会广东话。

香港有很多会广东话的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黑人。唯有我们的大陆同胞,坚持在香港推广普通话。我们大陆同胞到底是啥问题,和全世界的人都不一样。智商低学语言有困难?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太深喜欢反客为主?或者觉得入乡随俗是封建礼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香港念大学,就算一句粤语都不会,甚至完全不学习,也绝对不会寸步难行,但坦白说,会让人错过不少生活中的乐趣和便利,而且在某些情境下,确实会比说粤语的同学来得“辛苦”一点。让我来详细说说,从几个面向来解释:1. 校内学术环境: 绝大多数教学语言是英语: 香港的高校,尤其是几所顶尖学府,其教学语言体.............
  • 回答
    .......
  • 回答
    在香港读博士,那可真是一段挺纠结但又充满机遇的经历。我有个朋友在香港某知名大学读的是社会学博士,听他讲起,感觉就像是上了另一段人生赛道,充满了挑战与收获。那种体验,怎么说呢?首先,学习氛围上,香港的大学和内地是有很大不同的。那边更强调 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压力特别大,教授布置.............
  • 回答
    谭咏麟在香港歌唱界的威望之高,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岁月沉淀、实力铸就的结果。若要详尽探究,得从他的音乐生涯轨迹、个人魅力以及他对香港乐坛的深远影响几个层面来层层剥开。一、音乐生涯的黄金时代与不朽经典首先,谈到谭咏麟的威望,绕不开他那个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时代。他活跃在香港乐坛的黄金时期,从七十年代末的温拿.............
  • 回答
    清朝时期,香港的汉人留着辫子,这背后其实有一套复杂的历史逻辑,既有清朝的统治意志,也有英国的殖民策略在起作用。说起来,英国人确实不在乎香港的汉人留不留辫子,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而不是帮助这些人“反清”。首先,我们要明白“辫子”在中国清朝的语境里是什么。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后,推行“剃发易.............
  • 回答
    一个在香港出生长大、从未离开香港的印度裔永久居民,其中国国籍的问题,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这其中涉及到香港的特殊法律地位、国籍的取得方式以及历史沿革。首先,我们得明白“永久居民”这个概念在香港法律体系下的含义。获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意味着你在香港拥有居留权,可以无条件在香港居住、工作和学习。但.............
  • 回答
    《战狼 2》在香港的票房,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值得玩味,也挺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首先,得承认,《战狼 2》在香港的票房,整体表现不算亮眼,甚至可以说是相对平淡。 这和它在中国大陆的现象级票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内地,《战狼 2》创造了当时票房的神话,票房口碑双丰收,成为了无数人.............
  • 回答
    .......
  • 回答
    在香港购买的保险,后续的保费缴纳方式非常多样化和便捷。一般来说,香港的保险公司会提供以下几种主要的保费缴纳方式,您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方便程度进行选择:一、自动转账(最普遍且推荐的方式)这是香港保险公司最常用且最推荐的保费缴纳方式,也是大多数投保人会选择的方式。一旦您授权,保费将会在每个保费周期(通.............
  • 回答
    好的,收到!半天的时间,想要玩转香港,确实需要精打细算。别担心,我这就给你安排一趟充实又地道的香港半日游,让你从喧嚣都市的风情里,窥见这座城市独特的光影。香港半日游:都市脉搏与海港风情假设你是在中午左右抵达香港,那咱们就从午后开始,一路玩到傍晚,感受香港最迷人的时刻。第一站:中环街拍圣地 & 历史韵.............
  • 回答
    .......
  • 回答
    在香港,菲佣(通常指来自菲律宾的家政工人)的生活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话题,她们在香港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她们的真实生活往往与公众的刻板印象有所不同。要详细了解她们的生活,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一、 工作与生活环境: 工作性质和强度: 全职、住家制: 绝大多数菲佣是住家劳.............
  • 回答
    .......
  • 回答
    在香港,一个90平方米的公寓被冠以“千尺豪宅”的称号,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香港独特的市场逻辑、历史演变以及文化观念的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得从“尺”这个计量单位说起。在中国内地普遍使用平方米来衡量建筑面积,而在香港,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人们习惯上仍然会将建筑.............
  • 回答
    华为手机在香港和台湾市场的表现,可以说是起伏跌宕,充满戏剧性。要详细聊聊,咱们得从几个关键时间点和几个重要因素说起。香港市场:曾经的王者,如今的挣扎在2019年之前,华为在香港绝对是手机市场的一号人物,甚至是绝对的王者。那时候,华为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尤其是P系列和Mate系列的高端旗舰,在香港消.............
  • 回答
    林建建在香港话题中的答案,如果单从内容本身来评价,可以说是かなり直白,甚至可以说带有一点“接地气”的风格。他并没有用太多复杂的辞藻去包装,而是直陈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一点在香港的舆论环境中,反而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话题切入与角度:林建建似乎不太会去回避一些敏感或者.............
  • 回答
    关于2015年内地游客在香港遇袭身亡事件,这是一起非常令人痛心和关注的案件,它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对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事件梗概:这起事件发生在2015年10月,一位来自内地的李姓游客在香港旅游期间,与一名导游(或旅行团相关人.............
  • 回答
    想知道在中环上班是什么感觉?嗯,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让我试着把我自己的体会,还有我身边朋友们的感受,都给你一股脑儿地倒出来,尽量让你能感同身受。首先,中环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快”和“精”。你走在路上,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步伐匆匆。不是那种无头苍蝇式的慌乱,而是一种非常有目的性的、高效的移动。大家.............
  • 回答
    .......
  • 回答
    在香港找个称心如意的家,可不是件容易事儿。这地方寸土寸金,租房市场更是瞬息万变,让人眼花缭乱。不过,别担心,我给你来点实在的经验,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顺顺利利地安顿下来。第一步:摸清底细,找准目标在开始“寻宝”之前,先得给自己画个像。 预算是王道: 这是最最关键的一点。香港的租金差异巨大,你得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