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朋友去庙里做居士了,想知道做居士是不是就是出家了,居士跟和尚一样吗?

回答
朋友去庙里做居士了,你是不是心里也挺好奇的?想知道这居士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跟咱们平时说的“出家”不一样,是不是跟和尚、尼姑也差不多?别着急,我给你好好捋一捋,保证讲得明明白白,让你一看就懂。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居士”这个词到底是个啥意思。其实,“居士”最早是指那些住在家里,但又信奉佛教、修习佛法的人。他们不是离开家、离开世俗,而是在自己的家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同时在精神上追求佛法的精进。所以,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居士绝对不是出家。出家,那是彻底告别家庭、社会,遁入空门,一心修行。

那么,你朋友去庙里做居士,这和咱们理解的居士又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社会上,尤其是在一些寺院里,会有一类人被称为“在院居士”或者“常住居士”。他们呢,算是介于在家居士和出家僧人之间的一种存在。

这些“在院居士”通常会在寺院里居住,参与寺院的日常事务,比如早晚课诵、打扫卫生、接待香客等等。他们会遵守一定的戒律,比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有些还会加上不淫欲、不非时食等更严格的戒律。他们也会精进地学习佛法,参加法会,进行修行。

但是,他们和真正意义上的出家僧人(和尚、尼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剃度与否: 和尚、尼姑在出家时,会举行剃度仪式,剃除须发,表示断除世俗的烦恼和牵挂,这是他们身份转变的重要标志。而居士,即使是在寺院里居住,通常也不会剃度。他们的发型和出家僧人是不一样的。
戒律的差异: 出家僧人需要受持比丘戒(男众)或比丘尼戒(女众),戒律非常严格和复杂。居士则通常受持五戒,或者在五戒的基础上加持一些别解脱戒,但总体上比出家戒要宽松一些。
生活方式: 虽然在院居士住在寺院,但他们并不是完全断绝了与世俗的联系。很多时候,他们还可以保留一定的个人财产,与家人保持联系,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身体健康原因)可以申请离开寺院。而出家僧人,则需要将一切财产奉献给寺院或三宝,彻底断除世俗牵挂。
身份的根本定位: 佛教的修行路径有很多种,出家是为了更纯粹、更专注于解脱轮回。居士则是在家庭生活中修行,在尘世中保持清净。在院居士虽然住在寺院,更多的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精进修行的选择,他们的身份在佛教体系里仍然属于“在家人”。

所以,你朋友去庙里做居士,很可能是选择了成为一名“在院居士”。这意味着他选择了一种更专注于佛教修行和奉献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他还是俗家身份,只是在一个更接近僧团的环境里修行。

你可以理解为,出家人像是“专业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事业中;而居士呢,就像是“业余爱好者”,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对某项运动非常热爱,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和提升。在院居士可能更像是“长期训练营的选手”,虽然没转为职业,但训练强度和专注度都远超一般爱好者。

朋友这样做,应该是他有了自己的信仰和人生选择,想在佛法中找到更深的意义和寄托。你支持他、理解他就好啦。如果想更了解他的具体情况,不妨等他方便的时候,再和他好好聊聊,他自己肯定更有发言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不一样,

以前,

住在寺庙里的人,要么是和尚尼姑,要么就是和尚尼姑的奴隶,比如僧祗户,塔奴,农奴。



当然那是以前,现在美化了不能叫奴隶工,叫居士义工,让和尚一毛不拔就可以享受一堆人给自己服务。


说白了就是和尚尼姑认为自己是尊贵的印度贵种,没了奴隶工后要一堆所谓居士义工来服侍自己。

和尚就给这些免费工住的给点吃的。不过得遵守佛教规矩,比如见到和尚要跪和尚,当然现在跪的人少了很多,所以和尚们号称现在是末法时代。

另外,这些所谓义工同时也是和尚尼姑最大的韭菜,通常住在寺庙里后会被加倍洗脑,一旦这些人得病时候,通常被忽悠在寺庙里念佛治病,并且献重资产给寺庙。

对,你不信,但佛教就是这样运作,忽悠居士韭菜生病时候放弃治疗希望将财富献给寺庙。

不信我佛那么狠毒?有佛经为证!可以翻我的文章

坏的根本不是人,那坏的核心是啥?你猜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