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三四岁的弃婴在古代有机会活下去吗??

回答
要说一个三四岁的弃婴在古代有没有机会活下去,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有”或“没有”就能回答的问题。得看具体是哪个朝代、哪个地区、弃婴被丢在哪儿,以及是什么人发现了他。

咱们先掰扯掰扯,古代是个啥情况。那会儿可不像现在有福利院、救助站啥的。一个人,尤其是小孩子,没了爹娘,那就是天塌了。

首先,最现实的生存挑战:

生存物资: 三四岁的孩子,虽然能走能跑,但吃喝拉撒睡,样样都离不开人。要是被丢在荒郊野外,那真是九死一生。连块像样的遮蔽物都没有,刮风下雨、日晒雨淋,冻都能冻死、热都能热死。肚子饿了,他自己可不会种地打猎,只能靠着仅存的一点力气找些野果子,但那哪够啊。更别说还有野兽的威胁,毒蛇猛兽,一个小孩子根本没法应对。
疾病: 古代医疗条件差,别说大病,就是个风寒感冒处理不好,也可能要了命。一个被遗弃的孩子,身体本就可能因为营养不良而虚弱,一旦生病,很容易就扛不住了。古代人对疾病的认识也有限,很多病都看作是邪祟作祟,手段更是粗暴,就算有人救,也未必能对症下药。

那么,他有没有可能被救呢?这就要看运气了:

被好心人发现: 这是最有希望的情况。
路人: 要是运气好,被进城的商旅、赶路的官差、或者采药的农夫碰巧发现。但也要看发现他的人心肠。有些人会因为同情心,把他带回镇上,或者送到官府。有些人可能觉得麻烦,或者根本无能为力,就只能无奈地叹口气走开了。
寺庙或道观: 古代寺庙道观往往是避难所,也常常有僧道收留无依无靠的人。如果弃婴被丢在寺庙门口,被和尚或道士发现的可能性就大很多。僧道通常比较慈悲为怀,而且寺庙里有集体生活,物资相对稳定,起码能保证温饱。
富贵人家: 有些富贵人家求子心切,或者家里没个男丁,可能会在路边或者特定地点寻找收养的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被收养后,生活条件会非常好,甚至有机会读书做官。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而且被收养的孩子,往往也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承受的压力也可能更大。
寡妇或无子嗣的老人: 这种人也可能因为孤独或者希望有个伴,把弃婴带回家抚养。虽然未必是大富大贵,但至少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家,有人照顾。

被官府收留: 某些朝代,官府会对弃婴有一些安置措施。比如,会把弃婴送到官营的福利机构,或者交给愿意收养的平民百姓,给予一些补贴。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政策和执行力度。有些地方可能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些地方可能就形同虚设。而且,官府的安置未必能保证孩子得到周到的照顾,可能只是一个勉强糊口的地方。

有没有可能被“利用”?

这也是一个残酷但现实的可能。比如:

被拐卖: 有些人专门在弃婴可能出现的地方(比如寺庙门口、大户人家门前)“蹲点”,将弃婴拐卖出去,卖给那些想领养但不能光明正大领养的人家,或者卖给一些不正当的行业。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命运就非常堪忧了。
成为乞丐的“工具”: 一些职业乞丐可能会把弃婴抱在怀里,博取他人的同情,好乞讨更多的钱财。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饱一顿饿一顿,生活条件比直接丢弃也好不了多少。

总的来说,三四岁的弃婴在古代活下去的几率并不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这更像是一场赌博,赌的是:

1. 不被丢弃在太恶劣的环境里: 比如不是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而是在城镇附近,被发现的几率更大。
2. 被有能力且有善心的人发现: 这个“人”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也可能是一个富商,甚至是一个僧人。
3. 发现他的人有余力收养: 饥荒年头,连自家孩子都顾不上的家庭,是很难再多抚养一个弃婴的。
4. 不被坏人盯上: 这一点非常关键,很多时候好不容易被救了,又被拐卖,那真是比直接丢弃还要悲惨。

古代社会的等级森严,贫富差距巨大,加上那个年代人们的观念,对于弃婴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如果被丢在城市里,总比丢在荒野里多一些被发现的可能。如果碰上一个心善又有点家底的人,那孩子就熬过去了。但如果运气不好,或者被丢在了不该丢的地方,那么等待他的,很可能就是冰冷的结局了。

所以,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条路走得异常艰难,充满了未知和危险。每一个能够活下来的弃婴,都是经历了千辛万苦,踩着命运的钢丝,才最终抵达了安全的彼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三四岁早就不叫“婴”了。能沟通、有学习能力,有这两个就有养活自己的资本。

其次,古代有易子而食的古代,也有仓廪实知荣辱的古代。

至于能不能活下去,运气好点的话,不至于“完全没可能”。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能背下一些俗俚小调了,赶上太平时期,半卖艺半行乞,脑袋灵光点的小娃娃讨到的打赏不比成人少,当然挨骂挨揍是少不了的。名义上收养,实际上应该算是打工了。天资好点的,等到七八岁,差不多就能正儿八经拜师学艺。运气差的,可能成为纯粹的乞讨工具,古代乞丐是个弱肉强食的圈子,很可能肢体残缺或是冻饿而死,当然也不是没有命硬活到大的。

还有个可能是进寺院。靠香火活的滋润的大寺院只是少数,多数小寺庙养不起闲人的。以前穷人家一些三四岁孩子已经能干农活了——农活并不都是挥锄头这种体力活,插秧拔草都属于累而不重的,还有挖花生薯类,还有很多清洗挑拣的活儿,三四岁的孩子都能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