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主外主内”这个分工存在,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公平可言。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累的那个。上班的觉得我天天给资本家当奴才生不如死,你在家一躺就能混吃混喝;在家的觉得我每天洗衣做饭带孩子累出给来,你回家一躺就吃现成的。那夫妻必打架。最好的还是夫妻双方都一样,都上班,都照顾家。你觉得自己工作累的时候,想想对方在单位也是和你一样每天被资本家喂给;你觉得自己带孩子累的时候,想想对方刷碗洗衣也是一样辛苦。这样两口子才能互相理解。
我就一直觉得传统的“主外主内”模式不可取。
除非你们夫妻一方是日进斗金的带老板,那另一方专门主内打理家事可能还比较科学;就一般的工薪家庭,说句实在话,你的劳动生产率根本就不足以支付一个成年劳动力全职为你处理家事。你进入一个风口行业,寻思你现在挣挺多,觉得自己已经一只脚踏进上流社会了,又生二胎又加杠杆买二套房的,还胆大包天让你老婆辞职专门在家带孩子,我滴妈,你可真趁啊。
35岁一到,全家收入瞬间清零,但凡你老婆有一个随便什么月薪几千块的工作,加上你别嘚逼嗖嗖的上杠杆买二套房,你家都不至于挨饿。自己拿自己当上流社会嘚逼嗖嗖往死里上杠杆,最后吃亏的不是自己和家人吗?
您可以告诉他/她, 信用卡公司不认为家庭主妇是无工作。在美加申请信用卡的时候,填 HOUSEWIFE 也能申请到信用卡。
家庭主婦,簡稱主婦,是已婚婦女從事的一種崗位,指全職照顧家庭、不外出工作的婦女。服務對象是家庭的成員,包括丈夫、兒女,與夫家成員同住的還要照顧夫家的成員。如由男性(丈夫)在家負責這些工作,由妻子及其他家庭成員出外賺錢養家,則稱為家庭主夫。
虽然家庭主妇无劳动报酬,但以此種身分所付出的勞動不應該是無償的,因為請傭人打掃煮飯幫傭也是有給職。而且各地区法律,包括婚姻法也有保障主婦的權益,例如遺產分配權、離婚婦女權益等。但各地社会对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认可度不一。中国大陆普遍否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提出“建议家务劳动工资化,切实保障女性权益”的提案。
作为家庭主妇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的成员--一个与众不同的职业。要履行的职责的性质、支付的方法、监督的形式、使用权制度、"工人 "寻找 "工作 "的 "市场 "以及身体上的危险,都与其他职业的情况大不相同。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往往不认为家庭主妇属于通常意义上的职业。人们通常说,家庭主妇 "不工作","没有报酬"。当然,事实是,家庭主妇确实在工作,也确实得到了报酬。和其他工人一样,她可以辞职或被解雇。一本字典对职业的定义是:"作为一个人固定生活来源的活动"。"做家庭主妇是一种能让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的活动,这当然符合字典对职业的定义。
那我就要问问谁教他说这种话的了。
六七岁的孩子如果不是家长特别灌输,基本不会对金钱有这么敏感的认知。认为只有赚钱才算什么都干
相反,他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谁做的最多,那毕定是在家里照顾他那个人做的最多:陪他睡觉,给他泡奶,带他上幼儿园,给他做饭,陪他玩,教他擦屁股,哪个不比那个早出晚归,出门一句拜拜我上班了的爸爸强?
甚至,如果不是家里人特别灌输爸爸上班是为了给我们钱,钱能给你买玩具给你上学,让我们吃好吃的,住大房子。他可能会觉得:这家里就爸爸最没用了因为他啥也不干。
说到这,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多年前爸爸去哪那个节目里,李湘谈到王诗龄,最喜欢家里谁。孩子说是保姆。
因为保姆啥都干,而爸爸妈妈啥也不会干 。
这才是一个孩子真正的想法,他亲眼看到的,亲自感受到的。
而题主说的很明显是被刷机过的孩子,建议重新刷一下机。
刷机工具:
不过最好还是该好好教育教育爸爸哈哈哈哈哈哈
有些人真是皇帝也挑金扁担的既视感。
大部分高学历女性,放弃一份收入,去当全职主妇,必然不是为了嫁给朝不保夕捉襟见肘的男人的。
在那样的家庭里,男女搭配的平衡,能达成一个舒适的境界是非常需要技巧的。
我是个产后康复教练,工作是和已婚女性打交道。
随手翻了翻我的客户的朋友圈,那些中产高学历全职妈妈的生活大概是这样的:
早晨保姆做早饭,她运动和照顾孩子起床,和老公一起看新闻吃早饭,聊聊天,送孩子上学和订好一天的菜单,有的人会顺路买菜回来。
高学历妈妈自己考个营养师证跟玩儿似的。
她们不会每顿都做饭,家里有住家保姆。
老公孩子都出门了,盯盯股票,插插花,看看书,写写东西。
下午约小姐妹和老公生意伙伴的太太们一起去运动,去充电,去喝茶去做美容逛街。
讨论讨论最近理财往哪投,哪家食材比较好,新出了什么包流行什么衣服,孩子在哪儿上补习班兴趣班,夏令营往哪走。
要么就宅家里干点喜欢的事,朋友圈晒出来的多半是烘焙、绘画和乐器。
也有听网络课的追剧的,还有一群刷知乎写答案的。
刷刷朋友圈,看我这哪哪打折了就下单买买买。也挺会过日子的。
然后接孩子回家,或者在外面吃一顿再送孩子去学英语学棋学琴学画画学舞蹈,或者亲子课,或者孩子自己的体适能课。
回家后陪孩子玩,读绘本。老公在家一起陪孩子玩。
孩子大了上学了要盯着练琴和写作业。
孩子睡觉后,二人世界。和老公聊天。
周末去城市周边玩,孩子大一点假期多一点可以走远点。
夫妻里起码一方是高学历的中产家庭的小孩很少有英语不好的。
学校环境教育资源和父母的影响,让这些孩子不知不觉掌握了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难得到的特质。
并且,她们普遍在家庭是有话语权的。
主内这个工作,包含投资理财。
我们再看小康家庭的高学历家庭主妇。
这个选择不是那么划算,多半是暂时的决定,孩子上幼儿园了就好了。
由于丈夫挣钱能力并不强势到可以请保姆,我反而觉得这样的家庭,谁全职在家带孩子都行。
如果双方都是高学历,但是行业一般,那么双方都挺把对方当回事,才好这么玩。
全职带孩子方必须精打细算过日子。
其实工作很辛苦。
如果工作成果再得不到承认,就歇了。保准委屈。
有人说高学历全职太太是一种浪费教育资源,说她们在干小学毕业的农村老娘们干的活。
这个我就反对了。
教育这个东西,才不是什么人都搞得定的。
同样孩子长大,农村留守儿童那是看快手抖音长大的,没准幼儿园老师还体罚孩子。
而一个高学历全职太太,家庭教育这一块的投入,不会见不到回报的。那些琐碎的积累和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和对社会的认识,都是来自家庭的馈赠。
非要有杠精问中产太太里有没有低学历的。
有啊。多半很漂亮性格很好。
还有一票自己亲爹就是中产的二代。
我之前写过一个特别温良恭俭让的漂亮中产太太教育孩子的故事。
大伙都挺唏嘘的。
教育需要智慧,有的人天生就有,有的人没有。
没有的这群人有的人会去学,有的人不去学。
学的这群人有的学得会,有的人学不会。
那么养孩子这件事,有些人认为是技术活,需要大量时间和心血。有些人认为喂饱穿暖就好。
那些认为好的家庭教育胜于学区房的家庭,让孩子妈全职带孩子,这是他们的选择。
教育出来人格健全、身体发育好、读名校、有见识、有想法的后代,怎么就低人一等了。
从人类发展、从个人价值实现而言,这明明也是非常好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教师教育别人的孩子教育得好就是劳模,全职太太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也是劳模。
况且,主内不止是教育孩子。还有理财、打点人际关系、采购等等等等繁琐且有用的技能点。
只见过没工作的农村老娘们闲得蛋疼在村口嗑瓜子张家长李家短的就歇歇吧。
我见识也有限,只见过中产家庭的全职太太的生活,但是我知道这个工作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家里不止一个孩子的全职太太。
大家认为当全职主妇亏,都是因为国家并不保障全职主妇的工作价值。
而且全职主妇的工作经验,不那么值钱。
在最极端状况下,这是个很糟的结果。赌的是对方的人品。
这种自负盈亏的玩法,我个人是不放心的。
全职太太保持职业的敏感性,保持和世界不脱节才能在最坏的情况下兜住底。
我并不认为这个职业毫无技术含量,是个女的就能干好。
一个人的眼界、性格,直接影响她的后代。她的家庭教育是后代很有力的助跑。
只是觉得比起嘲讽女性做全职太太没出息,还不如算算账,如何能让这些做全职太太的女性有尊严有保障。
比如说,在国家还不认同全职太太工作价值的时候,那些信誓旦旦说【我养你】的男性,得好好和他们掰扯一下挣的钱够不够养老婆,够不够养孩子,怎么养。
养不起的话,还是别惦记老婆不上班在家相夫教子了。
本来我国的小孩就是自己生自己养,国家又不管的。
断了女方的劳动力的话,这位爸爸必须得加倍努力赚出老婆的工资和养小孩的钱才行。
我也觉得对男性来说压力挺大。
所以量力而行吧。
不过娶得到高学历媳妇的男性,也不至于太一无是处吧。
另外,我觉得高学历的孩子爹在家全职带娃也不是浪费。孩子妈愿意且有能力养起老公孩子也挺好的。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遇到这种情况,当妈的反应要快速,不要迟疑,要立刻这么说:『没错,没错,爸爸负责挣钱,不挣钱哪来的钱给小宝宝买玩具,可是,光会挣钱也不够啊,还需要人辅助爸爸挣钱啊,你看,家务事要人做吧,如果没有妈妈做家务事,那爸爸就要在家里做家务了,也就没办法出去挣钱了,爸爸妈妈是一个团队,有人挣钱,有人顾家,明白了吗?』
这是教子,然后就是相夫。
等教育好孩子之后,再找个没人的时候,把搓衣板或者CPU拿出来,让爸爸跪好,开始:『你对孩子说了些啥了?你不对孩子说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孩子能说钱都是你挣的?还敢说自己没说?言传身教不知道吗?如果你没说,那你给老娘搞清楚孩子从哪里学的!还想过日子就学会怎么当爹,不然给我滚!』
当面教子,背后相夫,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一个困局,不论拳打的多虎虎生威,就是不能摆脱一个尴尬的宿命:你的底气决定了你的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非常非常非常不支持有些女性为了家庭,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原因。
你付出三五年,然后呢?
脱节了。
我之前和一些大厂的HR聊过,都说现在社会这节奏,别说三五年,任何简历有一年空挡的,HR都是毫不犹豫的扔在一边的。不论你的理由是gap year还是身体不适,没人愿意承担脱节后的回暖期。大厂职位就是供小于求,妥妥的买方市场,最后只有降格去一些不入流的企业,最后路越走越窄。
别以为只有XX能心安理得的说出35岁红线,哪怕中小企业也都有。以为可以休息一下接着做,结果一不小心就是重头再来,高龄产妇不可怕,高龄新手才可怕。一步错,步步错,我见太多了。
哪怕家庭和睦,老公也给力,对着孩子经常肯定老妈对家庭的付出。
孩子也要去学校的嘛,孩子也是自己社会关系的总和。
隔壁桌翠花说老妈是工程师,前排钢弹说老妈是设计师,自家孩子说老妈是厨师,唯一的客户还是自己和老爹。
你说他三观还没成型的脑子里面是不是会闪过一丝问号。
老师布置作业写《我的妈妈》,写来写去就是妈妈拖地妈妈做饭妈妈洗衣服,没有深夜批改作业的梗,没有加班处理项目的段子,最后逼得孩子把扶老奶奶过马路这种小孩专属福利都放在妈妈身上。
你说他是不是会好奇的问一句,钱都是爸爸挣的,你做什么了。
小孩子是认知不全,但是也最是童言无忌。
前几天看一个大姐的视频,一股浓浓的抄袭咪蒙的画面展现在面前,老姐花了很长篇幅给我们论证:生一个孩子就给国家社会带来1000万的产能,拉动消费、增加内需、提高就业,以此来论证200万的彩礼绝对是要价低了,你看才20%,男方赚大啦。
这个帐是精准的,的确每个孩子都会制造这么大的产能。但是这些帐,你说怎么给孩子讲?
你可以说扫地这些服务,都是有价值的,比如每天扫一次50块钱,一年就是1万8千块的价值。
六七岁孩子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妈妈好辛苦,好付出。
而是:我去,这么贵,我来我来,之前还TM骗我说做一次家务就5块钱零花钱,说好的同工同酬呢。
对,切中要害了。
同工同酬。
老姐算账的时候,给婚内劳动提出了要求,要收钱,这非常的合理。然后老姐拿出了公司里面打扫卫生的阿姨来举例子……这非常的不合理……
阿姨的收入我很清楚,三五千一个月。
全职妈妈对家庭的贡献也就三五千?不合适吧,说出去这不是骂人么。
哪怕是换成全职保姆,包吃包住的也就八九千打住了吧,全职妈妈对家庭的贡献就八九千,也明显是低估了吧。
你说我这本科学历颜值在线的,怎么可以和清洁阿姨放一起比,怎么可以和全职保姆放一起比。
哎……同工同酬的嘛……
既然全职妈妈觉得自己不能这么随意的比,那现在社会分工那么明确,你就去上班赚钱啊,然后赚了的钱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啊。
这社会不都是这样等价交换的嘛,干嘛自己给自己降级嘛。
我这一番赤城的为女性同胞们考虑,尤其是看着很多女性选择了全职妇女这条不归路,心慌啊。
我知道很多家长觉得带孩子这是一个细致活,不能交给父母帮忙,也不相信保姆幼儿园。
我其实不是特别理解,现在不用洗尿布了也有进口奶粉了,我还见过溜娃神器,怎么反而感觉娃更难带了。
都让我开始怀疑当年咱们是怎么活下来的……怎么现在一个二个的都长得蛮精壮的,动不动就要节食减肥……
全职妈妈是一种让人尊重的选择,但是别把这个当成了包治百病的兜底避风港啊,你说还不到送幼儿园的时候我还可以理解,孩子都六七岁了还在家里带孩子,这也太……
选择了和社会脱节,就只有承担起这样的后果,就只有直面小孩子这种发自灵魂的疑问了。
你看我老妈,我就从来不敢这样问,我小时候在学校被欺负她可以调几卡车民工把学校围了,她是真的可以做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