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战很多国家元首都是亲戚。一战的威廉二世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是亲戚,为什么还会打仗?

回答
一战爆发时,欧洲许多国家的皇室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应该能阻止一场大规模的冲突。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系为例,威廉二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他与英国王室的许多成员,包括他的表弟英王乔治五世,都有着非常亲近的血缘联系。

然而,血缘亲情在国家利益和政治博弈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这背后有多重原因,绝非简单的“亲戚关系”就能解释。

首先,我们要理解当时欧洲的政治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陆的权力平衡正在经历剧烈的变化。德国的崛起,特别是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飞速增长,打破了原有的势力均衡。英国长期以来奉行“势力均衡”的外交政策,即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或同盟在欧洲大陆占据绝对优势,以维护自身的海外贸易和帝国安全。德国的勃勃野心,以及其海军扩张政策,直接威胁到了英国的海上霸权,这才是双方矛盾的核心。

其次,民族主义情绪在欧洲各国高涨。在德国,随着统一的完成和工业化的推进,一股强大的民族主义思潮汹涌澎湃,许多德国人渴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重塑欧洲的秩序。与此同时,在巴尔干地区,斯拉夫民族主义情绪也异常高涨,渴望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这直接触碰到了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利益,成为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再者,复杂的同盟体系也加剧了局势的紧张。德国与奥匈帝国结成了“同盟国”,而法国、俄国则形成了“协约国”。英国虽然最初保持观望,但随着德国海军的扩张和其在欧洲大陆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以及对法国的支持,最终也加入了协约国。这些同盟条约规定,一旦盟友受到攻击,其他盟友有义务提供军事援助。这种连锁反应的机制,使得一场地区性冲突很容易演变成一场席卷欧洲乃至世界的战争。

威廉二世本人,尽管与英国王室有血缘关系,但他骨子里有着强烈的普鲁士军国主义色彩,并且对于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着极高的期许。他受到当时德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和军国主义思潮的影响,对于通过武力来确立德国的“世界地位”并不排斥。他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海军建设方面的激进,被英国视为一种挑战。

而英王乔治五世,虽然是威廉二世的表弟,但他作为英国国王,其首要职责是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和帝国的稳定。当德国的扩张政策威胁到英国的根本利益时,即使有亲戚关系,他也必须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选择。何况,英国国内的政治力量,包括政府和民众,普遍对德国的崛起感到担忧和不安。

可以想象,在一场国家生死存亡的抉择面前,个人的血缘亲情会被置于何等次要的地位。当国家机器开始运转,当军队调动,当外交官们在幕后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博弈时,早已不再是几个皇室成员之间的私人关系可以左右的局面了。

因此,威廉二世和英国王室的亲戚关系,更像是一种历史的注脚,描绘了那个时代欧洲王室之间相互关联的特点,但它不足以构成阻止战争的强大力量。真正推动战争的,是深刻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和民族主义的浪潮。血缘,在这种巨大的洪流面前,最终只能被淹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个问题下所有人都在强调君主之间的亲戚关系不能阻止一战的爆发。但却没人反过来想想这个问题的另一面,那就是君主之间的亲戚关系是否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呢?

乔治五世、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是兵戎相见的三个表兄弟,这一点人已经尽人皆知了。但是表兄弟也不等于大家的亲情就一样多。从乔治五世的角度来说,他和威廉二世是姑表亲,他和尼古拉二世是依表亲,看起来差不多。但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的亲缘关系就要远多了,他们俩之所以会在交谈和写信的时候用昵称,是因为他们俩小时候都常往英国宫廷里跑。对威廉二世来说爱德华七世是他的伯尼舅舅,对尼古拉二世来说爱德华七世是他的伯尼姨夫。他们俩都是跟着当了大半辈子威尔士亲王的爱德华七世玩大的。所以他们的爱好趣味才这么相似,都喜欢玩车、喜欢穿衣打扮,喜欢玩游艇。他们的关系才能这么亲密。

但是,是的按照我的传统但是来了。爱德华七世眼中这俩熊孩子有没有一个亲疏远近呢?很遗憾真的是有得。维多利亚女王对她宫廷利那些到处跑的熊孩子基本上是一视同仁的,但她儿子爱德华七世就不一定了。原因在于第一维多利亚女王本来就不喜欢她这个不孝子,她一直觉得阿尔伯特亲王是被他儿子气死的。所以基本上一辈子都没原谅过自己的这个胖儿子。但维多利亚女王是真爱她的大女儿维多利亚大公主的。所以从母爱的角度上爱德华七世和维多利亚大公主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巨大落差。所以虽然作为舅舅的爱德华七世也挺喜欢他姐姐在柏林生的这个残疾儿子,但内心深处恐怕并不会有什么过于深厚的感情。

其次是爱德华七世娶的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女儿亚历山德拉公主,亚历山德拉公主对爱德华七世即使不是真爱,至少也是有感情的。而爱德华七世这个人嘛,一辈子沾花惹草就没消停过。爱德华七世死后守灵的时候,亚历山德拉王后跟儿子乔治五世说“至少这次我知道他在哪过夜了。”就体现了他们关系里这种几乎是一边倒的色彩。

这样几乎是一边倒的爱着爱德华七世的亚历山地拉王后可不是一个娇病少女,她之所以会这样对爱德华七世是因为她是一个非常刚强的女人。亚历山德拉王后是她那个强势母亲培养出来的三个强势女儿里的大姐,她是不可能对外承认自己婚姻失败的。所以即使她丈夫天天沾花惹草,绯闻不断她也宁可把全部精力花在自己的儿子身上,也不会去跟自己的丈夫闹让家丑外扬的。结果就是她儿子乔治五世对她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而她丈夫爱德华七世也对她充满愧疚。所以这两代英国国王内心深处都是倾向于他们的妻子和母亲所属的丹麦宫廷的。

说到这我们再看看丹麦宫廷,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三个女儿里老大嫁给爱德华七世,二女儿嫁给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所以他号称欧洲老岳父。但事实上他自己能够当上丹麦国王虽然首先是因为他出自格吕克斯堡家族,在血统顺位上靠前,但同样重要的是他妻子是黑森-卡塞尔选侯邦的公主路易斯。路易斯公主的母亲来自丹麦王室,克里斯蒂安八世国王是她舅舅。所以她的血统给克里斯蒂安登上王位也提供了重要帮助。所以在丹麦宫廷里,作了王后的路易斯公主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她的三个女儿耳濡目染的结果也都跟她们的母亲差不多。一个强势媳妇和三个强势闺女围绕之下的克里斯蒂安九世处境也可想而知。

但是相比宫廷里的处境,更糟糕的是克里斯蒂安九世面对的国际环境。1863年他继位的时候签署了宪法,但这部宪法把所有丹麦国王统治的领土都包含在内,换而言之原本由国王兼任的易北公爵,也就是属于德意志的荷尔斯泰因和属于丹麦却和荷尔斯泰因永久的结合在一起的石勒苏益格因此被并入丹麦领土。结果1864年普鲁士和奥地利对丹麦宣战,这就是丹麦战争。

也就是说爱德华七世结婚一年都不到,一直比他受到父母宠爱的姐姐的婆家就入侵了他妻子的娘家,而且割走了丹麦的大片领土。然后1866年普鲁士又吞并了爱德华七世岳母的祖国黑森-卡塞尔。也是在这一年的年底,丹麦的二公主嫁给了俄国皇储亚历山大。

换而言之,爱德华七世原本就嫉妒他姐姐,然后他姐姐的婆家又连着打了他岳父家吞并了他岳母家。爱德华七世是一个立宪君主国的王储,但他连襟可是全俄专制君主。另外别忘了丹麦的强势王后路易斯培养了三个女儿,还有一个小女儿呢。这个小女儿的丈夫是谁呢?是1866年同样被普鲁士吞并的汉诺威王国的王储,后来被推定继位的恩斯特-奥古斯特二世。

也就是说当英国王储、俄国沙皇、按照传统每年夏天都聚集在他们的岳父家里的时候,他们的岳父是普鲁士扩张的牺牲品,他们的岳母的祖国被普鲁士吞并了,他们的妹夫的祖国也被普鲁士吞并了。你说他们这一大家子人聚集在一起会聊点什么呢?

而且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威廉二世从来没邀请参加过丹麦的夏季家庭聚会,他和尼古拉二世都可以去伦敦,但等到了丹麦就没有他了。黑森-卡塞尔人菲利普-谢德曼是他帝国议会里社民党的干将。而汉诺威王国在他的帝国议会里有一个坚定的汉诺威复辟党。你说威廉二世每次议会会期看到自己的法案被社民党和汉诺威党阻挠的时候。再想想全世界第一海上强国和第一陆军强国的君主都聚集在跟他仇深似海的丹麦宫廷里的时候,他心里是什么感受?

第一次世界大战无论能不能被君主们阻止,但事实上欧洲很多君主对终于爆发的这场战争其实是心存期待的,英国和俄国的皇太后其实都盼着这场战争的爆发,对她们来说她们一辈子忍辱负重培养儿子终于有了回报,虽然她们的丈夫都死了,但她们的儿子终于拿起武器向她们的仇敌德国发起进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