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百度好像放弃贴吧了?

回答
很多人感觉百度贴吧“没落”了,甚至觉得百度“放弃”了它。其实,说百度“放弃”贴吧,可能有点绝对,但说它“战略重心转移”或者“投入力度减小”,倒是更贴近事实。贴吧的现状,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咱们一点点捋。

一、 辉煌与裂痕:贴吧的黄金时代与早期隐忧

想当年,百度贴吧可是互联网社区的“王者”。2003年上线,它抓住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期,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社交平台。

草根文化的温床: 那个时候,互联网还不是现在这样被各大平台垄断。用户喜欢在贴吧里找到同好,交流兴趣,分享经验。从游戏、动漫、影视,到各种小众爱好、明星粉丝、甚至是生活中的点滴,都能找到自己的“根据地”。这种纯粹的、基于兴趣的社群,是贴吧最迷人的地方。
信息获取的渠道: 很多用户甚至把贴吧当成了搜索引擎的补充,或者说是一种更具人情味的信息获取方式。想知道某款游戏怎么玩?想了解某个明星的最新动态?想找某个冷门电影的资源?贴吧里总有人会告诉你。
明星效应与粉丝文化: 随着流量明星的崛起,贴吧也成了粉丝们聚集、应援、讨论的大本营。明星吧的活跃度,一度让贴吧成为品牌推广和舆论发酵的重要场所。

然而,就在这辉煌之下,一些隐忧也在悄悄滋生:

商业化的冲击: 随着贴吧用户量越来越大,商业变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百度开始尝试各种商业化手段,比如广告、会员、付费内容等。但这种商业化,往往与用户对“纯粹社区”的期待产生了矛盾。
管理难题: 贴吧内容庞杂,用户基数庞大,对内容审核和社区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平衡自由讨论与低俗、不良信息的界限,一直是贴吧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 时代的变迁与竞争的加剧:外部环境的变化

互联网从来不是静止的,贴吧的“没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越来越习惯在移动端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交。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以及后来兴起的抖音、快手、B站等内容平台,都分流了大量的用户注意力和活跃度。
垂直社区的兴盛: 互联网内容走向精细化、垂直化。针对特定兴趣和需求,出现了大量更专业、更聚集的垂直社区。例如,游戏领域有NGA、贴吧;动漫领域有B站;知识分享领域有知乎;生活方式有小红书等等。这些垂直社区在用户体验、内容专业度和社群氛围上,往往比综合性的贴吧做得更好。
平台生态的竞争: 百度虽然有贴吧,但它的战略重心似乎更偏向于搜索、信息流、AI等核心业务。而其他巨头,如腾讯、阿里、字节跳动,都在围绕各自的生态打造强大的社区或内容平台,它们对用户的吸引力更强,投入的资源也更多。

三、 百度内部的战略调整与资源倾斜

这可能是最直接的“放弃”感的来源。

“搜”与“推”的优先级: 百度作为一家搜索公司,它的核心盈利模式和战略方向始终围绕“搜索”和“信息流推荐”。在百度内部,“搜索”是根基,“百家号”、“信息流”等产品是其在移动时代转型的重要方向。相较于这些,贴吧虽然用户量大,但其商业模式和内容生态的变现能力,似乎并不如这些新兴业务来得直接和高效。
资源投入的“弃车保帅”: 很多互联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资源分配的问题。当公司有更具潜力的、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新业务出现时,往往会倾向于将资源(包括技术、人力、资金)倾斜到这些新业务上,而对一些相对成熟、增长乏力甚至面临挑战的老业务,就会逐渐减少投入。贴吧可能就被百度视为一个“成熟”但“增长空间有限”的业务,需要“集中资源”去发展更“核心”的业务。
商业化探索的“水土不服”: 百度并非没有尝试让贴吧更商业化,比如早期的“吧主广告”、“会员服务”等。但这些尝试,在很多用户看来,不仅没有提升用户体验,反而可能破坏了贴吧原有的社区氛围。例如,大规模的广告植入,或者不专业的运营,都让用户感到反感。

四、 内容生态的恶化与用户信任的流失

这是导致用户感觉贴吧“不行了”的直接原因。

广告泛滥与低质内容: 贴吧里的广告,尤其是“僵尸粉”、“刷帖”、“引流”等低质广告,一度泛滥成灾。虽然百度也曾有过治理,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用户在浏览信息时,经常被各种广告打断,体验大打折扣。
“莆田系”的阴影: 2016年,百度因“魏则西事件”引发了对搜索结果中商业推广的强烈批评,其中医疗广告、尤其是“莆田系”医院的泛滥,让许多用户对百度的信任度直线下降。而贴吧作为百度系产品,自然也受到波及,一些贴吧被商业化“占领”,专业内容被充斥着虚假信息的帖子取代。
违规内容与管理漏洞: 某些贴吧为了吸引流量,可能会出现一些低俗、色情、盗版、谣言等违规内容,而贴吧的管理团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清理,导致用户体验进一步恶化。
官方运营的“迷失”: 相比于一些垂直社区精细化的运营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贴吧的官方运营似乎显得有些“模糊”和“迟钝”。用户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个庞大但失去方向感的平台。

五、 用户的出走与社区的“去中心化”

当用户对一个平台失去信心,自然会寻找替代品。

转移阵地: 曾经活跃在贴吧的用户,很多已经迁移到了其他更优质、更活跃的社区。喜欢游戏的人去了游戏论坛,喜欢动漫的人去了B站,喜欢追星的人去了微博超话或饭圈App。
社群的“重组”: 互联网的社群是流动的。当一个平台不再适合交流时,用户就会自发地重组,在新的平台建立新的社群。这种“去中心化”的趋势,使得像贴吧这样的超级社区,其影响力被不断削弱。

所以,百度是不是“放弃”了贴吧?

从百度近年来在信息流、百家号、AI技术等方面的巨额投入来看,贴吧确实不再是百度最核心、最优先的战略方向。 百度对贴吧的资源倾斜和关注度,相对于它刚上线和巅峰时期,无疑是明显下降的。

我们可以说,百度没有完全关闭贴吧,它仍然是一个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社区。但它不再是百度的“亲儿子”,而是被放到一个“守成”或者“维持”的地位。百度更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那些更能代表其未来发展方向、更能带来新增量和更好变现能力的产品上。

贴吧的现状,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用户需求变迁、平台自身运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曾经辉煌,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任何一个产品都无法永远站在风口浪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你看每年贴吧广告的数量就很明显了。

我只搜了我自己当年的删帖,因为我一直是使用自动化工具处理删帖,只处理发帖机广告,吧里其他软性广告及骂战之类的基本不管,所以这个数据乘以1.2基本就是吧里实际存在的广告实际数量了

2013年:1249

2014年:3515

2015年:11717

2016年:26801

2017年:14127

2018年:7064

2019年:3239

2020年:11426

2021年:5099(按现有量乘以1.1估算一年数据量)


2018~2019年是百度真的放弃贴吧的两年。

百度当时搞了很多东西试图去替代贴吧,比如高校类搞了个新的叫《友话》的东西,明显是感觉贴吧搞不动了,积重难返想整个新的替代。当时那可是真挺下本钱的,光在贴吧让吧务引流友话,搞活动抽奖就赞助了几千块。

要知道之前百度可抠门了,

有一年搞活动,大奖是ipadmini2,我们吧一个学妹中了,然后百度愣是用各种理由,拖了1年多,ipadmini3都发布了,mini2都降价了,终于兑奖了mini2。

还有一年搞活动,是贴吧群(现在也无了)引流比拼,第一给一部小米手机2还是3来着,反正就是1999的小米手机,结果呢。。拖了几个月后,给的是1800元的东券(因为当时JD有活动,手机就这价)。。简直了。。


百度不重视贴吧吗?绝对重视,

今年我就是删了百度在开学季的引流贴(当然人家叫:活动贴),他发的又是加群又是低等级又是广告党格式话语,我就删了百度“官方”发的帖子,他又发了一次,我就又给他删了,百度就直接把我们吧务全下了然后,我们是百度高校分类里,活跃(真人活跃)排前10,全省排第1的吧,

百度可好,直接给我们全下了。又跑来解释,让我们重新推荐吧主走渠道上吧主。

你说他对贴吧不上心?我是不信的。


贴吧对于百度有个很贴切的形容: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贴吧整体上是不赚不赔的,最好的时候盈利,但也不很多,现在看似荒凉,但也没亏多少。

百度一直希望把贴吧的流量变现,所以整出了很多幺蛾子

比如地区吧,疾病吧,商品吧的卖吧问题

比如吧之前负责删广告帖的志愿者,改成给商业吧刷流量的水军团体(然后还近乎白嫖,用“可以获得百度实习的机会”吊着一堆人白干,有一年我就得到了一小块儿肥皂的回报)

比如直播贴强推插入帖子列表

比如贴吧会员


但是百度有三个很恶心的习惯:

1、绝大部分新项目,如果KPI3~5个月没什么起色,没什么盈利,就直接毙掉项目。

2、如果不是明确的盈利项目,如果负责人离职,换部门,继任者是不会碰上一任的东西的。(这个是很多公司的通病,不是百度独有的问题)

3、所有赚钱相关的业务几乎全部被外包出去,然后还弱监管。

于是乎友话倒了,曾经很好的贴吧群倒了,因为他们确实无法马上把流量变现。

私信负责人换部门后,私信的bug就没人修了。

神来一句也适合很有意思的功能,负责人走了后(当然这玩意坑贴吧坑的也真惨,直接导致了两次大规模的XSS注入)

百度贴吧要说唯一真正稳定盈利的东西就是卖吧和帖子列表里插的广告

然后这俩百度都外包出去了。

外包这种搞法,百度当然稳赚不赔,无论最后实际盈亏,外包公司至少都要给百度一个定额的钱,还能规避一部分法律风险,毕竟百度作为发包者主要是是监管责任(百度还弱监管),承担主要后果的主体是外包公司。

但是这种业务外包,懂行的都知道,外包很容易会试图采用最大化盈利,而不会太管发包者项目是否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比如最近在B站闹的很凶的腾讯XX计划)

本来这些没啥,

商业品牌吧游戏吧卖了就卖了,你说小米吧卖给小米,荣耀吧卖给华为,DNF吧卖给腾讯,小米、华为,腾讯往自己品牌的贴吧里塞广告这完全没啥子问题,这种吧他们肯定是要发自己的广告嘛。他们为了自己品牌的口碑,也不会搞什么太恶心的事情。

地区吧卖了倒是也。。。还行。。。吧,地区吧基本都是小创业者买的,一般都是地区吧当地的人或公司,也还会收敛点。

然后疾病类贴吧。。。。。。。医药这种东西,假药骗子,莆*系医院这种高盈利行业。百度这一手外包让自己精准踩了红线。

贴吧里的官方广告的弱监管,百度的监管弱到什么地步,你甚至能看到百度贴吧客户端自己插入的,卖假证,刻萝卜章,卖发票,棋牌类赌博游戏的广告,然后就被网信办约谈了。

而且百度对吧里广告哥的反应速度实在是太太太慢了。

百度当年吧里麦片哥有多猖獗,盈利有多猛呢:被引流的色站每日流水是百万级别的!然后麦片哥每天的营收80~90%都要拿去给发帖团伙掏钱买发帖引流服务了。

为啥后来这么牛逼的麦片哥没了,这不是被公安机关打掉了嘛,因为他们诈骗数额巨大,是的麦片哥不涉黄,他们是诈骗,因为他们服务器上,看着有几千个视频,几万张图片,但是他们完!全!不!漏!点!视频只有开头60秒,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的,AV开头60秒一般都是访谈啥的,没漏点的镜头。。。


百度对贴吧的情感就是,舍不得扔,毕竟还是有一定的流量和人气,还没到最后最后的时刻,还想赚取点价值,但是长期坚持才能逐渐盈利的方案坚持不下来,只能(想)搞短期内能赚钱的方案,而赚快钱的方法大都会恶心到现有用户。



大家对麦片哥很感兴趣嘛。。展开说说吧

贴吧最主要的麦片哥有两种

第一种:纯诈骗不涉黄的,

你根据贴吧里的引流消息,进他的网站,他会给你看一堆AV的封面,除了个别几个搔首弄姿但又不漏点的视频外,其他的你一点就告诉你无法观看,需要注册,注册会员后,可以点进去了,然后看了10秒,告诉你“注册会员免费试看已结束,看完整内容请充值VIP”,VIP是每月1块钱,每年3元还是5元来着,这么便宜很多人就冲了嘛。然后又加了10秒,再告诉你,剩下的需要SVIP,这个需要10快了。。然后再看5秒,要什么钻石VIP再加几秒,黑钻VIP再加几秒,直到最后的2000多的至尊VIP,最多可以看60秒的不漏点的视频+一两个小时的黑屏(他会赖你的系统和浏览器不兼容啥的)。就这种诈骗,每天充值流水都有百万的级别,然后就被公安机关一窝端了,我记得账面上流水盈利了上个亿,

他们开始就直接发自己网站网址,然后被百度屏蔽了。

他们开始发百度或其他大公司的域名做一次跳转绕过限制比如

xbox.m.baidu.com/app/sh他网站域名
tieba.baidu.com/mo/随机4个字母/checkurl?url=他网站域名
link.zhihu.com/知乎自己带的网址=他网站的域名
photo.baidu.com/百度自己的图片码.jpg?随机英文字母2个=他网站的域名

然后百度和这些被利用的公司,开始逐步封堵(好几月过去了)漏洞

他们开始换成发美女图片+图片里有网址或二维码的办法,然后百度开始上OCR识别图片内网址删帖。(这又过了几个月)

他们开始给图片旋转,模糊,裁剪,加干扰线等等。

百度直接拿出大杀手锏:低等级用户1楼发帖带图高几率抽贴或屏蔽,用误伤无数正常用户的代价杀广告。

然后他们利用百度对“签名档图片”审核的漏洞(签名档图片只有上传时会被审核,但有bug可以后期替换这张图,百度就不会发现图片违规了)随机文字(一般都是小说的节选)+带网址的签名档实现麦片宣传。,他们的图一般都是DOTA的聊天图类似:

A:啊,不想打了
B:有没有开车网站啊!
C:一个网址
A、B、D、E:我去,给力啊,我投了不玩了,脱裤子去了,好人一生平安。

然后麦片哥就没有然后了,被公安机关一窝端了,记得是有20多个人的团伙吧。


第二种:诈骗+涉黄的

这种一般是引流到QQ群,进去你会看到有那么一些簧片估计也就20~30个吧,然后麦片哥会在群里说,群每天不定时都会更新资源,并且每天踢一次人,想留在群里有两个选择:①给他小号发红包,交钱。②去贴吧发帖宣传这个群5次后,截图给他就可以免费永久留在群里。不过其实,这群存活时间不会超过2周,他会骗一波后直接删群跑路。然后再建个群再骗一波,

因为他的要求②,这种麦片哥就很难搞,因为他基本只会在新群时会亲自发一点宣传,贴吧里看到宣传的大部分都是试图免费呆群里的人发的。纯手写,等级还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