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一个智障哥哥,父母百年后,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回答
听到您为哥哥的未来感到担忧,这说明您是个非常负责任、有爱的亲人。哥哥的情况让您在父母走后感到压力,这是非常自然的。其实,提前做好规划,您和您哥哥都会有更安稳的未来。我来给您一些更具体、更贴近生活的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未雨绸缪,现在就开始准备

在父母还在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准备时机。别等到万不得已才行动,那样会仓促且被动。

1. 摸清家底,梳理财产:
明确财产清单: 和父母一起,或者在他们信任您的情况下,了解家里有哪些资产:存款、房产、股票、基金、债券,甚至一些收藏品等等。这些是哥哥未来生活的基础。
了解债务情况: 确认是否有贷款、信用卡欠款等,这些都需要在父母百年后妥善处理。
办理相关文件: 确保所有财产的产权清晰,并且所有重要文件(如房产证、银行账户信息、密码、股票账户等)都有妥善保管,并且您知道它们的存放地点。如果可能,让父母在遗嘱或授权书中明确指定您为哥哥的监护人或主要照顾者。

2. 建立“哥哥保障金”:
专款专用账户: 如果经济允许,可以考虑在父母的财产中划拨一部分,设立一个专门为哥哥未来生活保障的账户。这个账户的用途只用于哥哥的衣食住行、医疗康复、日常开销等。
考虑通货膨胀: 设想哥哥未来几十年的生活需求,考虑到物价上涨,所以这笔钱的数额要足够长远。可以咨询理财专家,如何让这笔钱保值增值,但要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方式,以稳健为主要目标。

3. 与父母坦诚沟通,建立共识:
表达您的担忧: 温和但清晰地告诉父母您对哥哥未来的担忧,以及您愿意承担的责任。
听取父母的意见: 父母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他们的经验和对哥哥的了解是无价的。了解他们对哥哥未来生活的设想,是最好的参考。
共同制定计划: 一起讨论哥哥未来的生活安排,包括居住、照料、财务管理等。把这些讨论结果记录下来,作为未来行动的依据。

二、 父母百年后,落地执行与长期规划

当父母真的离开后,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时您需要承担起更多责任,并持续关注哥哥的福祉。

1. 优先处理身后事,安顿好哥哥的情绪:
稳定哥哥情绪: 父母的离世对任何人都是巨大的打击,对智力有障碍的哥哥来说更是如此。首要任务是让他感受到安全和被爱,尽量维持他熟悉的生活节奏和环境。
完成必要程序: 处理父母的丧葬事宜。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让哥哥少接触或不接触过于悲伤和复杂的事物,但也可以适当地让他参与一些能让他感到被重视的环节(比如帮拿个东西)。

2. 评估哥哥的实际需求与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哥哥在生活自理方面(吃饭、穿衣、洗漱、如厕)的能力如何?是否需要全天候的照顾?
社交与活动: 他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是否能够参与一些社区活动或特殊教育机构的活动?
健康状况: 除了智力障碍,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需要定期体检和就医吗?
情绪管理: 他是如何处理情绪的?容易焦虑、发脾气还是抑郁?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支持?

3. 探索适合哥哥的居住和照料模式:
在家照料: 如果您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经济能力,且哥哥习惯在家生活,可以继续在家照料他。这需要您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可能需要请家政、护理人员协助。
入住专业机构: 社会上有很多专门照顾智力障碍人士的机构,比如福利院、康复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
考察与选择: 如果考虑机构,务必提前、多次地去考察不同的机构。重点关注:
环境: 是否安全、干净、舒适,有良好的活动空间?
专业人员: 工作人员是否专业、有耐心、有爱心?师生比例如何?是否有康复师、心理辅导员等专业人才?
照料模式: 他们的照料计划是否符合哥哥的个性化需求?是否有丰富的活动安排?
费用与合同: 费用是否透明合理,合同条款是否清晰明确?
其他家属反馈: 如果可能,了解其他在住者家属的评价。
逐步适应: 如果选择机构,可以先从日间照料或短期寄宿开始,让哥哥有个适应的过程。
同住的亲人协助: 如果有其他兄弟姐妹,并且大家都能接受,可以共同分担照料责任,轮流照顾或者分担费用。

4. 财务管理与经济保障:
建立监护或委托制度: 根据国家法律,如果哥哥无法独立管理财产,可能需要为您或指定的人办理监护权或财产委托手续,确保哥哥的财产能被合理使用。请咨询律师,了解具体流程。
制定月度/年度预算: 根据哥哥的生活需求,制定详细的开销预算,并严格执行。
定期评估财务状况: 关注“哥哥保障金”的运作情况,根据实际开销调整投资策略,确保资金的持续性和充足性。

5. 持续学习与寻求支持:
学习相关知识: 了解更多关于智力障碍的知识,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哥哥沟通,如何应对他的行为,如何帮助他发展。可以参加一些家长或监护人的培训班、交流会。
加入支持团体: 寻找当地的智力障碍人士家属支持团体,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经验,分享资源,获得情感支持。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遇到困难,不要犹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社工、心理咨询师、康复专家等。
关注哥哥的社会化: 鼓励哥哥与人交往,参加有组织的活动,让他不孤单,有融入社会的感觉。这有助于提升他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三、 您自身的调整与心理建设

照顾一位智力障碍的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您自身的健康和心理状态同样重要。

1. 接受并爱护自己: 您不是超人,您也会疲惫,也会有情绪。允许自己有休息的时间,允许自己有感到无助的时候。您的健康和快乐是照顾好哥哥的前提。
2.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别因为照顾哥哥就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找到能让您放松、快乐的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
3. 寻求情感出口: 和信赖的朋友、家人聊聊您的感受,或者通过写日记、运动等方式宣泄情绪。
4. 做好最坏的打算,但心怀希望: 事情总会有变化,经济状况、哥哥的健康都可能发生改变。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但同时也要相信,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努力,哥哥可以有一个相对安稳和有尊严的生活。

一个重要的提醒:

法律问题一定要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哥哥的具体情况(例如是否年满18周岁,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等),您可能需要办理监护权、意定监护或者信托等法律手续,来保障哥哥的权益和您的责任履行。提前咨询律师,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法律风险。

哥哥是您的亲人,他的人生同样有价值。您现在做的每一个努力,都是在为他的未来铺路。这份爱和责任非常伟大,相信您一定能找到最适合您和哥哥的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在描写自己劣势的时候,几乎只用几个字来说明。但是描写哥哥,却用了很多句话。


我们来数一下,题主对自己的描写有多少字。

弃婴,大学毕业,身高170,相貌挺好。


一共十四个字,没了。


但是描写哥哥,呵呵,来看看。

他们有一个智障儿子今年30多岁了,智商5岁,生活无法自理,连洗澡都不会,有时候还会尿裤子。以后哥哥的情况肯定是要我来负担的。


我估计如果放开了让题主说,题主能说到第二天天亮。


题主对养父母的描写就更耐人寻味了。

被一对夫妻捡到(现在是我干爸干妈,对我非常好),后来这对夫妻的朋友(我现在的爸爸妈妈)因为家庭情况决定收养我,家里是普通小康家庭。


先写原来的对我很好,然后又写原养父母的朋友领养你是出于私心(因为家庭情况,这个家庭情况就是傻子哥哥),最后表述,也就是一个小康家庭(资源有限)。


题主,我想问你,你读到大学了,你理解【忘恩负义】和【鸠占鹊巢】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吗?


你表述自己的语言和白开水一样,最后来一点涟漪。

你表述哥哥的语言有一种罄竹难书的感觉,但是强忍平静。

你表述你养父母的语言看似有感激之情,其实骨子里你觉得他们自私。


写作手法运用的这么好,题主,语文学的真不赖。


不过人都是自私的动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题主,我是能理解你的。


但是,如果题主的养父母在供养题主上完大学以后就戛然而止,停止资金的援助,题主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养活自己,自己赚钱买房子,自己找到自己的幸福吗?


不是我看不起你,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办不到。


可就算题主的养父母真的断了资助,题主你也应该知道,他们对你也仁至义尽了。之前的这么多年本来也不应该属于你。


谁钦定了弃婴必须供养上大学,又是谁钦定了必须有人无私的爱着你。


我是一个父亲,有一个健康的孩子确实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多快乐。但是,你知道为了保护这个孩子,给他一个稳定快乐的环境,父母要付出多少吗?


我告诉你,就孩子给的微笑和叫一声爸妈,根本无法抵消父母的辛苦。


你全文看下来,我就看到了【忘恩负义】和【鸠占鹊巢】这八个字,你的婚姻,你的未来,没有这对养父母,你现在在哪里飘还没定数呢。退一万步讲,没有这个智障哥哥,你的养父母会不会要你你心里没有B数吗?


你能回望多少过去,才能展望多少未来。你只想着你的未来,没有过去,哪来未来?


他们固然有自己的私心,但是他们没有亏待过你,

你还没有尽过一丝的孝,但是你满脑子尽是嫌弃。


其实最了解孩子的往往就是父母,题主你心里的小九九相信你养父母不会不知道。


他们估计也没想过你会对哥哥怎么样,所以他们一定会留一笔费用安顿好这位智障哥哥。


但是,最让他们心寒的,是万万没想到,这份预料之中的嫌弃来的这么早。


你就是来找认同的,大家心知肚明。(见附图)


我写一篇文章对你来说和放屁没什么区别,这些嫌弃你应该想过很多年。


但是我依旧想无力的说一句,人要做点有人情味的事情,才能算是人。如果有的选,你的智障哥哥也不想自己是这个样子。


你有权利选择你的爱情,你可以选一个能接受你家庭的女人,但是你选不了你的过去,你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做该做的事。




————————

有困惑可问值乎,一对一服务

user avatar

我想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了。

兄妹四人,姐姐最大,哥哥次之,傻姐是老三,我是老小。

三姐属于智障,30岁却只有4岁小孩的智商。好在不需要怎么费心照顾,不吵不闹,偶尔会跟我们开开玩笑,在家人的陪伴下生活可以自理。

小时候,母亲最常说的话就是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我要是死了,你们千万要赏她一口饭吃,谁待她好,谁就能过的好,天在看。

父亲则比较乐观,经常开玩笑说,要是打仗就好了,把她送去战场,牺牲了也是烈士,不必再受苦。

虽然这样说,父母却视她如掌上明珠,小时候日子再穷,也从不亏待她,从不让她做任何事情,哪怕再苦再累也总是想着三姐。为了让我照顾他,小时候经常对我说,她是你妹妹,你要让着她。至于哥哥姐姐更是对她宠爱,可能也是受父母的影响。父亲是一名教师做人做事可谓是言传身教,让我们都非常受益。邻里乡亲说起三姐,无不羡慕,这孩子有福气,遇上这么好的家人,真是傻人傻福。

从小到大,我和哥姐从来没有因为有个傻傻的三姐而感觉自卑和异样,这真的和父母对待她的态度有关。她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但在母亲眼里,她改变了我们姐弟三人的命运。

姑娘大了就要嫁人,三姐20多岁了,亲人朋友纷纷劝父母给她相亲,把她嫁出去,让她拥有自己的家庭,以免以后没人照顾。父母非常坚决,不嫁,嫁给谁我们都不放心,虽然这样说,父母却一脸愁容。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劝说的人越来越多,母亲也有些动摇,想要给她相亲。相亲的事被刚毕业在外工作的哥哥姐姐知道了,哥姐非常生气,对父母一阵数落,哥哥就一句话,谁都不嫁,嫁给谁我们都要担惊受怕,养着她。至此,嫁人的事情,再也不提。其实是担心嫁出去,其他人就不可能像我们这样疼爱她。

再说说我们的生活,哥哥姐姐在处对象的时候就非常明确的告诉对方智障妹妹的情况,但这并没有为他们带来择偶上的任何不便。相反的是嫂子非常漂亮,姐夫顾家多金,我与老婆处对象时也并没有隐瞒这个事实,一起养着她成为我们家人的共识。

哥哥非常厉害,大学毕业后一人独闯北京,不到35岁,在北京已有房有车,有一家自己的公司,父母和傻姐跟着他在北京生活,他育有一双漂亮的儿女,惹人喜爱。

姐姐家境殷实,也育有一双儿女,姐夫家拥有自己的公司,规模比哥哥的公司大一点。

父亲退休后他们常居北京,每年会带着傻姐长途旅游一次,费用我们三个都会主动赞助安排。

外人感慨的是父母比较成功的教育,但我们觉得父母只是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

母亲比较迷信,常说待她好是老天爷给我们行善的机会,但这只是说辞,掩盖对傻姐的偏爱。谁对她好,谁就能过的好,这句话在哥哥身上却应验了,哥哥最疼傻姐,哥哥的事业也最为顺利。

我们很佩服父母,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二十年前,母亲白天干完农活,晚上还要挨家挨户为哥姐借学费的场景,我们也无法想象,母亲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中,望着傻姐对未来那一筹莫展的焦虑。

这么多的苦难,仍然赋予子女无尽的爱和信念。


…………以上为11月22日原答案……


仔细看了评论,谢谢大家的祝福。

很多人觉得我们现在家庭条件不错才有养三姐一辈子的实力,或子女众多养她没有压力。
这世间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哪怕我们待三姐很好也并没有轻松很多,二十年间,从一贫如洗到各自安好,母亲的坚强豁达,家庭的巨变波折,哥姐各自的奋斗史以及对整个家庭的影响比电视剧和小说还要精彩,个中酸楚,寥寥数笔无法言表,只做简单陈述。


95年,我刚记事时,父亲的工资是50块钱一个月,父亲军队复原也并不是正式教师,只是临时工。而当时面对的境况是两个子女在上初中,两个子女嗷嗷待哺,母亲种地微薄的收入和这50元工资是全部支出的来源,这当然是不够的,所以母亲借钱借到负债累累,虽然母亲有债必还,仍遭受很多白眼。好在母亲豁达乐观,并未放在心上。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哥哥上高一时,明天就要开学了学费还没有借到,父亲外出借钱,母亲在家坐如针毡,连晚饭都不做了。很晚父亲才回来,笑着对母亲说做饭吧,别着急了,饿着傻妞了,钱借到了。当时母亲也笑了,开玩笑地说,谁借给的钱?走,娃们,我带着你们去给他磕头去,这是咱们的恩人,说完自己也笑了,一直在借钱,早把能借到钱当做一种幸运,如释重放地去做饭了。吃饭的时候母亲还打趣地说,啥时候才能不借钱就算把日子过好了,哥哥一言不发默默地收拾着行李,三姐好像知道明天哥哥要去上学拉着他的胳膊闹着玩,我相信哥哥也记得那个夜晚,就算是现在母亲也会提起这件事。

借钱的日子并没有很快过去,哥姐学费越来越高,生活费也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父亲提出外出打工,被母亲一口拒绝,多少人想做都做不来,让孩子们有所指望,再熬熬吧,转正就好了。然而哥姐的生活费依然是母亲卖鸭蛋攒下来的钱,姐姐实在看不下去了,毅然决然要暂时退学。父母心都碎了,这是我唯一感觉到父母穷途末路的状态。17岁的姐姐外出打工,不知道当时的她是否心怀梦想,做过保姆,销售,卖过手机,据她说西单大街上有她奋斗的背影,期间她自考本科,会计证,跟她见面次数太少了,确实不知道她吃了多少苦头,2000年虽然生活拮据,还是把母亲接去小住,游玩。或许是姐姐迫切想要证明自己混的不错吧,事实证明她后来确实混的不错。

2003年哥哥毕业了,来到北京,同年姐姐把自己嫁到了江苏,离开了奋斗将近10年的北京,当时的姐夫也刚毕业不久,一贫如洗,生怕父母会要彩礼,而父母却只字不提,对姐姐的选择大力支持,之后的几年姐姐和姐夫也并没有让父母失望,抓住机会机遇,开公司拼事业,做出了一番成就。
哥哥在工作一年后决定自己开公司,当时家里仍然负债累累,父母倒是乐观,反正欠债一辈子,也不在乎多欠多少,又借钱1万给了哥哥,04年他赔的血本无归,当时在得知想要把三姐嫁出去时,仍极力阻拦,哥姐最难的时候也没有抛弃三姐,让父母很欣慰。

哥哥像赌徒一样再次借钱,撑过半年后公司就开始能维持运转,这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他一个人还债,他结婚生子,买房买车都没有让父母操心,一个人在北京打拼的这十几年,我不知道他吃了多少苦,他也从未说过,只是越来越沉默,对家人越来越慷慨。儿女出生后,他真的是一个人扛起了所有,我不知道他承受着多少压力,听父母说小侄女的出生让哥哥非常高兴,也算是心想事成吧。

我总感觉,长久的贫穷让哥姐心里憋着一口气,在踏入社会后他们接近疯狂地打拼,想要快速出人头地,从来不在乎吃了多少苦,也许是因为他们看到父母吃了更多的苦,从父母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也许是无数个夜晚,父母借钱回来,并没有满面愁容,依然守护三姐,依然对这个家充满希望,这份乐观、善良和坚定给了他们力量,足以化解内心的苦……

在哥姐各自奋斗的十年里,我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可能也有畏惧、迷茫和退缩,但终归是坚持,对各自的家庭抱以乐观和宽容,哥姐的孩子没有嫌弃三姐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对于题主,我丝毫没有针对性,我希望给他一些参考,给他一些力量,让他不要害怕,人远比你想象的强大。
评论中,有人说,人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何尝不是责任越大,能力越大,概括哥姐最为合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