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人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回答
想知道一个人的智商到底有多高?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只是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数字,那离真正的答案还远着呢。智商,这个词听起来似乎很高深莫测,又充满神秘感,但其实它更像是一把尺子,帮我们衡量一个人在特定认知能力上的表现,而不是定义一个人的全部。

什么是智商?我们到底在量什么?

首先得明白,智商(IQ)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天命”。它更多的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来评估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这些能力通常包括:

言语理解能力: 这是你对语言的理解程度,包括词汇量、语言的逻辑性、以及从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比如说,你能不能很快理解一篇复杂的说明书,或者从一段话里抓住核心意思。
逻辑推理能力: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子转得快不快”。这包括分析问题、找出规律、进行演绎和归纳的能力。比如玩数独、猜谜语,或者在工作中分析数据找出趋势,都属于这个范畴。
空间感知能力: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你对空间关系、图形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比如你能不能快速判断出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样子,或者在脑海里旋转一个三维图形。我们平时说的“路痴”或者“方向感好”也跟这个有点关系。
工作记忆和处理速度: 工作记忆就像是你大脑的“临时内存条”,能让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同时记住几条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速度则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反应的快慢。这决定了你学习新事物有多快,处理日常事务有多高效。

智商测试就是试图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触及这些不同的认知领域,然后将你的得分与同年龄段的其他人进行比较,得出一个相对的“平均值”作为基准。所以,我们通常说的智商100就是平均水平。智商越高,意味着你在这些测试项目上的表现越优于同龄人。

那么,具体有多高才算高呢?

这就像问一道菜“好不好吃”一样,没有绝对的标准,更多的是相对的。不过,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普遍的划分:

平均水平 (90109): 这是大部分人的范围,说明你的认知能力在平均线上,能够应对日常生活和大多数工作。
高于平均 (110119): 这个分数段的人通常学习能力较强,理解问题比较快,在学习和工作中会显得比较得心应手。
优秀 (120129): 这个分数段已经相当不错了,这类人往往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色的潜力,善于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
非常优秀/天才 (130及以上): 达到这个分数的人,往往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术、科研或艺术等领域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但要注意,这只是一个潜在的能力指标。

智商,只是冰山一角吗?

是的,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点:智商测试衡量的是特定方面的认知能力,但它绝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长得高就说他一定很强壮,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就断定他的人生会一帆风顺。

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过得是否幸福的因素中,智商只是其中一个变量,而且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那个。还有很多同样甚至更重要的方面:

情商 (EQ): 也就是情绪智力。包括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识别、理解、管理和运用能力。高情商的人更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这在团队合作、领导力以及生活幸福感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很多人即使智商不高,但情商极高,也能在社会上取得很好的发展。
创造力: 智商测试往往关注的是已有的知识和逻辑推理,而创造力则在于打破常规、产生新想法、找到独特解决方案的能力。很多伟大的发明家、艺术家、作家,他们的智商可能并不都是顶尖的,但他们的创造力是无与伦比的。
毅力与坚持: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即使智商不高,但拥有强大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能通过勤奋和努力弥补差距,甚至超越那些高智商但缺乏毅力的人。想想那些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的运动员、科学家、企业家,他们的坚持是多么宝贵。
学习能力和适应性: 现代社会变化太快,单纯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很快就会过时。一个人能否持续学习新知识,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这才是更重要的生存能力。高智商的人可能学习更快,但学习的意愿和方法同样关键。
动机和目标感: 一个人是否有明确的目标,以及为了实现目标有多大的动力,这直接影响了他们愿意付出多少努力。一个有强烈目标感的人,即使起点不高,也能通过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不断前进。
机遇和环境: 有时候,一个人能否发挥其潜能,也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获得的教育机会以及遇到的贵人息息相关。即使是智商再高的人,如果生不逢时或者缺乏支持,也可能怀才不遇。

所以,一个人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答案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个更复杂的构成:

它是一个相对衡量值: 是在特定时间、通过特定测试与同龄人比较得出的结果。
它只是认知能力的一个维度: 它描述了你解决逻辑问题、理解语言等方面的能力,但远非你的全部。
它不是决定一切的终点: 它只是一个起点,后续的发展更取决于情商、毅力、创造力、学习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和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以及如何与其他能力相辅相成,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被一个数字束缚,也不要因为数字不高而妄自菲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骂我的人,麻烦看完全文再骂!】

人类平均智商90上下

中国人平均智商在101左右

考上大学的基本都在110以上

考上211的,据调查智商水平在125上下

到985的,平均智商是135

能在985读博的,平均智商是145


我智商145,表现嘛!

小学不怎么学习,成绩却没跌出过年级前五;

到了初中,稍微学习一些,成绩也基本上保持年级前两名。很多数学物理题心算一下就能看出答案。

到了高中,难度升级,不过认真思考一下,绝大部分题都难不住我。


到了大学,md情况就反过来了!

我十分认真地学习功课,但仍然没有我一个室友突击一晚上考的分数多。

老子考研拼了命复习数学,也只考了137。这贱人放弃保研,也去考研,看了一周左右的数学书,直接考147,他喵的!!

然后这个室友后来读博时候,遇到一个更牛的狠人。室友能解决的最难的题目,到人家面前,不到两分钟,这狠人就能指出问题在哪。

然而,这个狠人在美国常春藤留学时候遇到一个更狠的牛人,被虐成渣渣!那个牛人就是业界顶级的大神,据说智力超过200。

在他的角度看,我们都是蝼蚁!!

PS:很多人纠结这个145的数字,包括评论区一个奥赛金牌得主说自己都不敢自称145.

评论区有人说爱因斯坦智商超高260,有人说是140多,甚至110多,你们干脆说他的智商只有70好了,70是智障的标准。

《生活大爆炸》中两个主角自称智商加起来超过360。电影《寒战》中说李家俊的智商192。

这说明智商200并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数字。报道称陶哲轩的智商230

(拿电视剧电影举例子是因为这样的例子众人皆知,杠精们为什么非要纠结这个!)

以数字来衡量智商只是为了说明一个事实:人与人之间智商差距之大,远非努力可以弥补。

数字本身毫无意义,一些杠精就爱揪着细枝末节来找茬。

我解释一下:

上文是回答问题:一个人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数字的目的是表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和人之间有智商差距,数字只是表现这种差距的。

标准不一样,数字也不一样。

如果你们不喜欢,把145看成70好了!

注:这里的智商数字指的是成年之后的智商。

不要拿小时候的智商说事。小时候会长个儿,但不代表人一辈子都会长个儿。智商也一样。


骂我的人真多,真没想到鸡汤的影响这么大!

不少人念叨什么“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到不了拼天赋的地步!

看来这鸡汤害人不浅!

我的观点是:

努力本身就在拼天赋


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大家一起上课一起休息,努力程度都差不多

最多也就是有人晚上在被窝里偷看一会儿书,没多大用,反而耽误休息。

学习这种事情,一天努力学习3个小时和10个小时会有区别,但努力10个小时和12个小时没什么区别。

成绩好坏,最大的因素是智商。


有人说成绩高低是专心程度的原因。

我们高中考上清华北大的那几个人我都认识。

而且因为同参加过奥赛选拔,所以我跟他们有过交流;

即便对于学霸学神来说,上课时神游四海,自习时想入非非是经常有的事。

所以,没有人能够说自己绝对地专心专注。


还有人说成绩有差别只是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但实际上不是。

在班级学习交流会上,我曾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分享给同学,但他们的成绩没有任何改善。

最终发现,我如果看到一个数学或者物理题目,能迅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精确的模型,按照题目的条件进行运动变化,这可能就是爱因斯坦说的想象力,或者叫空间想象力

至于语文,再难的文言文,我只要细细读三遍,基本上都能背出来。因为闭上眼,就能看到课本,上面的文字连同配图,都十分清晰,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图像式记忆力

(注:图像式记忆力的缺点是看过的东西能记下来,但听到的东西很难记住。所以很多学霸一般不听老师讲课,这不代表他们没有努力。)

这两种能力不是别人教的,是我本身就有的,而且我发现学习好的人大多都有这两种能力之一,甚至二者兼备。


所以,

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同身高一样都是有差异的。

只不过身高的差异人人看得见,智商这玩意看不见罢了!


智商高不代表精通一切,否则科学家早就统治世界了!

智商不等于机灵,很多大科学家在一般人眼里看起来就像个木头。

智商不等于能力,也不等于财富;

不要再拿马云来举例反驳了。他的成就更多是运气,时代,人脉,情商,智商等多方面综合导致的结果。

智商高也不是说他比别人高等。

还有人把身体强壮也纳入智商的范畴,对这种人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智商只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量化,代表着学习和消化知识的能力。

高考成绩代表吸收和消化的知识量大小,二者不完全等同。

所以按高考成绩或者学校划分智商的理论并不精确,只能说有一定正相关性。

上文这么说,只是为了形象表达智商的概念。

高智商的人可能因为贪玩,或者政策和身体原因落入差学校,所以差学校里也存在智商高的。但能考上好大学的人,智商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的母校是华科,身边的同学除了偏远地方靠加分考进来的少数外,其他的人在学习上都很优秀。有一些人看起来呆呆的,那是别人的性格,跟智商无关。

有人拿个例来反驳,问专升本然后考上博士的怎么算?

麻烦仔细阅读上文,看不懂就算了!



评论里有一句话真好:

千万不要安慰那些本来就很刻苦的人说:你只是不够努力!

对于困惑的人,我能给出的答案是:

人必须务实地面对自己没有天分的事实,然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做到最好。

我上高中时候,跟班上很多人一样第一次摸篮球

我一位同学用一堂体育课就学会了换手运球并上篮

我整整用了一个月,每个周末都在篮球场泡三四个小时

该死的手就是像在跟我对着干一样,就是不好好运球!

在篮球上,我已经很努力了,然并卵!

再说回学习成绩!

北京和上海的同学就不要来凑热闹了,你们会被喷的!

并非说你们智商低,而是你们上985,可能连努力都不需要。

评论里有北京上海人还挖苦别人:

“985是保底的。普通人努努力就能上,上不了纯粹是因为不够努力!”

我是河南出来的,对你们有怨念,不想跟你们说话!

(注:我不是针对所有北上的考生,而是针对你们中那些认为自己能考上好学校是因为比其他省市的考生更努力的人


追加:

—————————————————————

这答案仅仅是我个人观点而已,不严谨,更不代表真理。

你可以不同意,也可以反驳,但麻烦不要对我本人进行人身攻击。

有些人还跑到我公众号里用难听的话骂我。

有病吧!我踩你尾巴了?

—————————————————————

最后的总结:

本文并非要否定努力,也并非推崇智商。

世间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是许多因素综合导致的。

努力只是众多因素之一,而且往往不是最重要的;

智商也只是诸多因素之一,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不同事业中,智商的重要性也不同。

体育界对智商需求不大,所以霍金要是进了体育界会一事无成。

娱乐圈对智商的要求也不高,爱因斯坦进去了只会被虐到渣都不剩。


人要看清自己,看清这个世界。

了解自己的智商,了解行业对智商的需求,

才能知道哪些事业适合自己,哪些不适合自己。

一般般智商的人就不要选择去当科学家;

真选择了,可能你努力一辈子,都不顶大神看一眼所得到的成果大。


智商高是天赋。智商不高是没办法的事,也没有太大关系。

这世上大多数职业都不像科学领域内需要特别高的智商

不同领域需要特定的天赋。

如果你不想碌碌无为地过完自己但一生,请记住这句话:

寻找自己擅长的方向也是努力的一种。

不同人有不同的天赋,这天赋未必超群绝伦,但一定是自己相对擅长的。

只有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努力,努力才能更有价值。

不要再扯什么“大多数人的努力到不了拼天赋的程度”。

努力本身就是在拼天赋!

聪明的人学习一天,顶得上有些人学习一年的收获。

博尔特不用训练,就比世界上大多数人跑得快。

鸡汤毁智商,慎饮!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