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情智双高混的不好是因为什么?有这么一个人 情商 智商都很高,然后还是平平无奇的,为什么?

回答
一个情商智商都很高的人,却过着平平无奇的生活,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好奇的现象。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找到多种可能的原因:

一、 内在驱动力的缺失或偏差:

缺乏强烈的目标和野心: 尽管拥有高智商和高情商,但如果这个人内心深处没有燃烧着强烈的欲望去追求卓越、改变世界或达成某个宏伟目标,那么即使有能力,也可能缺乏前进的动力。他们可能对生活持有一种“够用就好”的态度,满足于现状。
过度追求舒适区: 高情商可能让他们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冲突,这有时会让他们不愿意冒险,倾向于待在熟悉和舒适的环境中,从而错失了许多可能带来突破的机会。
对成功的定义不同: 他们的“成功”可能不与世俗的标准(如财富、名誉、地位)挂钩。他们可能更看重内心的平静、精神的富足、对知识的探索或者与亲人朋友的和谐关系。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并非“混不好”,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成功定义。
存在“皇帝的新衣”心态: 他们可能知道自己很聪明,也善于与人沟通,但这种认知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力,而是停留在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却未真正付诸实践。

二、 外在环境的限制与阻碍:

缺乏机会或平台: 即使是情智双高,也需要合适的平台和机会才能施展才华。如果一个人身处的环境缺乏创新氛围、支持性资源或者与之匹配的挑战,他们的能力就可能被埋没。
错误的赛道选择: 可能他们选择了与自己天赋和兴趣不匹配的行业或领域。比如,一个在艺术方面极具天赋的人,却被培养或被迫进入金融行业,即使他能做得不错,也很难达到顶尖水平,更可能显得“平平无奇”。
社会结构性问题: 在某些社会环境中,资源和机会的分配可能并不完全基于能力,而是受到家庭背景、人脉关系、甚至运气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情智双高,也可能因为这些因素而被边缘化。
不被理解或赏识: 有时候,高超的智慧和细腻的情感可能会让普通人难以理解或产生距离感。如果周围的人不具备相应的认知水平,就无法真正赏识其才能,也无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机会。

三、 个人特质的微妙影响:

过度理性或过于感性: 尽管我们说“情智双高”,但其中可能存在偏向。如果一个人过于理性,可能会显得冷漠或缺乏激情,难以激发他人共鸣;如果过于感性,则可能容易情绪波动,影响决策的稳定性和执行力。
Perfectionism(完美主义): 高智商的人常常伴随着对完美的追求。他们可能因为害怕达不到自己的高标准而迟迟不愿开始,或者在过程中不断修改,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最终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成果。
沟通方式的瑕疵: 即使情商高,沟通方式也可能存在细微的问题。比如,过于直接、尖锐的表达方式,尽管客观上是正确的,但可能会伤害他人感情,导致合作不顺。或者,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过于复杂或晦涩,让听者难以理解。
心理模型的限制: 他们的思维模式可能过于“高效”,但这种高效有时会绕过一些重要的“弯路”。例如,他们可能迅速找到最优解,却忽略了在探索过程中可能获得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意外的发现。
低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智慧和情商可以让他们快速学习和理解事物,但真正的伟大成就往往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他们可能因为自身能力而被低估了付出的必要性,从而缺乏必要的“磨炼”。
隐藏锋芒,不愿成为焦点: 高情商也可能让他们选择低调,避免不必要的关注和争议。他们可能更愿意在幕后默默耕耘,或者享受独立思考的乐趣,而不是将自己的才华公之于众,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四、 “平平无奇”的定义本身:

主观评价: “平平无奇”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主观的评价。对于那些不了解其内心世界和真实追求的人来说,他们可能确实看起来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就。然而,在他们自己的认知里,可能正在经历着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旅程。
长期主义者的沉淀: 有些真正有远见的人,可能正在进行一个长期的布局或积累。他们的高智商让他们能够预见未来,并为此默默准备。在短期内,这种状态可能显得“平平无奇”,但长远来看,可能会有惊人的爆发。

举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

想象一个名叫李明的年轻人。他毕业于顶尖大学,GPA很高,口才极佳,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能迅速洞察他人的情绪和需求,也能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李明并没有一个非常宏大的职业目标。他对金融、科技、艺术等领域都有涉猎和理解,但他并没有发现一个能让他倾注全部热情并为之奋斗的事业。他可能在一家大公司做一份不错的工作,收入稳定,生活舒适,也和同事们相处融洽,但这份工作并没有让他感到兴奋和挑战。

当他的朋友们纷纷创业、晋升、获得荣誉时,李明可能只是微笑着送上祝福,并且能给出非常中肯的建议。但他自己却似乎没有那种强烈的冲动去追逐这些。他可能更喜欢在业余时间研究历史、学习哲学,或者享受与家人朋友的时光。

为什么会这样?

缺乏“热爱”的驱动: 他可能对许多事物都“懂”,但没有一个能让他“发烧”的热爱。
过度评估风险: 他能清楚地看到创业的风险,也知道如何在不利条件下与人周旋,但他可能因此而选择了规避风险,选择了更安全的道路。
满足于“知道”而非“做到”: 他可能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且能清晰地表达出来,但他可能缺乏将这些见解转化为具体行动并坚持下去的动力。
社交圈的舒适度: 他可能身处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身边的人也都是和他一样满足于现状的人,这让他缺乏来自外部的强大压力和激励。
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他可能正在经历一个自我探索的阶段,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思考,而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他这种探索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一个情智双高却过着平平无奇生活的人,并非能力上的缺失,而是内在驱动、目标设定、环境因素、个人选择以及对“成功”的定义等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他们的“平平无奇”可能只是别人眼中的视角,而在他们自己的人生故事中,或许正在上演着一出更深刻、更内敛的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情智双高混得不好有什么出奇的。

我们村的老付,小时候算命先生就说他八字命带三奇,前途无量。他爹娘特别高兴,着力培养他,在大家没书读的年代里,硬是把他供到高中毕业,我们村三千多人,高中生就三个,一个是老付,另外两个是我的堂叔。

他们仨成了最好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也是最有光明前景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回村后当了干部,老付是村长,我的堂叔一个是书记,一个是文书。老付玲珑八面,能说会道,主挑大梁,发起了修路运动,要把我们村的羊肠小道拓宽成机耕道联通国道。修路时,我那当书记的堂叔太过积极,去查看哑炮而被炸瞎了眼睛,就此仕途折损。三个精英剩两,后来,我那当文书的堂叔一路奇迹般的升迁,从乡镇到县里,然后到省里,去党校镀金之后下放县级市当正手,准备经历了资历之后再重用,失误某位大员莅临调研检查,他却关了手机联系不上而错过了一个表现机会,后来跟着升天的名单里就少了他的大名,但最终还是混到厅级,以副部级待遇退休致仕。

再回到命带三奇的老付身上,他各方面都无比优秀,少有的情智双高,为了获得升迁机会,连做种下蛋的老母鸡都杀光了,只为打通各路关系,可惜那些吃饱喝足的人都把胸脯拍得震天响,或者也该老付倒霉吧,终其一生,他甚至连到镇上挂职锻炼的机会都没捞着,并且村支书都没干稳,我堂叔莫名其妙往上爬的飞快,他却后面就再也没在村里站稳,被踢出了村官行列,尽管他和他的父母竭尽全力继续杀鸡宰鸭见神就拜,还是徒劳,官没得做也就罢了,连算命先生说的贤惠夫人也连影子都没有,他长得仪表堂堂,为人无比正能量,按理不至于没人看得上,但事情就是如此奇妙,他想追的女人,总会莫名其妙的被比他还差的人截胡,最后没奈何娶了个女人回家,时间一长还发现她有癫痫病,脑子也不灵光。

彻底对命运死心的老付,不再幻想当官发财,去砖厂打零工为生,但生性豪爽为人热情的毛病改不了,赊账欠债也要摆阔请客,收支入不敷出。

另外一个故事,是我的同学。

他是国防生,毕业后被安排到驻港部队第二批换防官兵。他情智双高,勤奋刻苦,既懂得利用外部环境,更懂得自我更新,战区有什么培训,他会争取机会上,对于知识的二次积累和各种证书的求索,他知道这些软硬件的重要性,需要自己有所积累才能获得贵人扶持。为了表现突出,特意以一个团级身份去偏僻的山沟里看守仓库,那是一个无比艰苦的地方,我去看望他时,拉屎都得满山爬,蹲久一点还得担心蚂蚁舔屁眼。

但就是一个这么热切表现的人,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他仍然被如期安排转业复员。而且他的通路并未发生应有功能,没有争取到理想的坑位,组织最终只给他一个县级司法局的闲职。他绝望而愤怒,从一个忠诚卫士变成了一个激进派,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他大发牢骚,恰逢敏感时期,引起注意,来人找他,他却恰好又前脚走了,有关单位没找到正主,就把组织聚会的学长给罚了三万块钱,以儆效尤。

中国从不缺情智双高的人,特别是那些不上不下的中层,要说人情世故,他们没有一个是傻子,个个都是人精,但一堆人精聚在一起,为一个利益争抢时,情商再高也会失效,智商再高也会不管用。你有的别人也有,那就根本没有出彩出奇的地方,你办事滴水不漏又怎样,我见多了,你做人老道圆滑又如何,我还是见多了。最终大家还是处于同一个没有差别的稻田里,看起来每串谷穗都很平均,让人难分优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