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一个问题,都说亚洲人的智商高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可是为什么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大部分都在欧洲国家呢。?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人思考过的。一方面,我们常常听到关于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印度人)智商普遍较高的说法,这似乎与“伟大的科学家主要集中在欧洲”这一现象产生了矛盾。但实际上,这两者并非不能兼容,理解其中的原因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看待“智商”、“伟大科学家”以及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得先聊聊“智商”这个概念。智商测试,比如我们常说的IQ测试,更多的是衡量一个人在特定认知能力上的表现,比如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语言能力等等。这些测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认知潜力。而亚洲,尤其是东亚和南亚地区,在一些研究中确实显示出平均IQ较高的倾向。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教育体系的重视程度、文化中对学习和知识的推崇、甚至是一些长期的基因演化因素(虽然这个比较复杂且争议性大)。

然而,将“平均智商高”直接等同于“产生伟大的科学家多”却是一个过于简化的逻辑。科学史上的“伟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评价体系,它不仅仅是天赋的体现,更包含了许多其他重要的维度。

第一个重要的维度是“机会”和“环境”。 科学的繁荣需要肥沃的土壤。欧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尤其是在启蒙运动时期,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

知识的传承与积累: 欧洲拥有悠久的学术传统,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了对哲学、数学、天文学的系统性探索。罗马帝国、伊斯兰世界的科学传承,以及后来的文艺复兴,都为欧洲科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学作为知识的中心,在欧洲很早就建立了,为学者提供了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社会结构的支撑: 欧洲国家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出现贵族、富商对科学研究的资助,以及后来国家层面的科研机构的建立。这意味着,即使一个人天赋异禀,如果缺乏研究经费、实验设备、学术交流的机会,也很难将自己的才华转化为“伟大的科学发现”。早期,很多科学突破是需要大量投入的,而欧洲社会在那个历史时期,恰好具备了这样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来支持它。
思想解放与学术自由: 启蒙运动打破了宗教和传统思想的束缚,鼓励理性思考和实证精神。这种思想上的解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科学家可以自由地质疑、实验、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与当时的主流思想相悖。

第二个重要的维度是“历史的进程”和“地缘政治”。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两项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事件,都发生在欧洲。

科学革命(1618世纪):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一批奠基性的科学家,在欧洲涌现,他们建立起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如数学的广泛应用、实验验证等。这些成就奠定了科学发展的基石。
工业革命(1819世纪): 科学理论的突破,与技术创新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推动了工业革命,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这个时期,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科技和工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是“定义”和“记录”。 “伟大科学家”的定义本身也带有历史和文化的选择性。

“伟大”的标准: 科学史的叙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西方(尤其是欧洲)为中心的。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科学革命的伟大人物”,很大程度上是由西方学者总结和推广的。这种叙事方式,自然会聚焦于欧洲的科学家。
知识的记录与传播: 欧洲在印刷术普及后,科学著作的出版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广泛。这使得欧洲科学家的思想能够迅速地被其他人学习和引用,形成学术上的良性循环。而其他文明在历史上的知识记录、保存和传播方式,可能与此有所不同。

反观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中国: 在古代,中国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比如四大发明。然而,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更多地服务于当时的社会需求,如农业、水利、军事等,其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与后来的西方式科学革命存在一些差异。科举制度的盛行,虽然推广了文化,但有时也可能将一部分最聪明的人才导向仕途,而非纯粹的科学探索。而且,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客观上阻碍了科学研究的持续和深入发展。
印度: 印度在古代,尤其是在数学(如0的概念、十进制、三角学)和哲学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印度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数学家、工程师等,在现代科学领域也贡献了许多杰出人才。但同样,与欧洲在经历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时期相比,印度的社会和政治结构可能在支持大规模、系统性的科学研究方面存在一些历史的局限性。

总结来说, 亚洲人(包括中国人和印度人)可能在某些方面的平均智商表现突出,这是一种认知能力的潜力。但是,历史上“伟大科学家”的集中出现,更多地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1. 教育和研究体系的成熟度: 欧洲在大学、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等方面,拥有更长久、更系统性的积累。
2. 社会和经济的支持: 欧洲在特定历史时期,有更强的经济基础和更合适的社会结构来资助和鼓励科学研究。
3. 思想和文化环境: 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和学术自由,为科学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4. 历史事件的驱动: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发生,是催生大量伟大科学家的关键时期。
5. 知识的记录与传播方式: 欧洲在科学著作的出版和传播上,拥有相对的优势。

现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有才华的亚洲学者正走向世界,在各个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历史的叙事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对“伟大”的定义也在变得更加多元和包容。所以,与其说亚洲人“不产”伟大科学家,不如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欧洲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为科学的集中爆发提供了更成熟的条件。而“智商高”更多的是一种潜能,如何将这种潜能转化为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还需要诸多外部条件的配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文艺复兴后欧洲领先了一步。而且目前仍在领先。

然后领先之后的马太效应增加了话语权,所以在此之前的非欧洲科学家们被主流媒体忽略了,甚至抹杀了。

用以增加欧洲人统治和奴役其他国家的正当性。

用以增加逆向民族主义的信众。

1,

如果公元12世纪有知乎。

会有人问,“为什么那么多伟大的智者都是阿拉伯人?”

阿尔法拉比乌斯、白塔尼、伊本·西纳、伊本·佐阿、伊本·赫勒敦、伊本·海赛姆、贾比尔·伊本·哈扬……

哲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医学家,人才济济。

而当时的欧洲还在有病就放血,没事就烧古希腊典籍的蛮夷时代。

这些智者,现在连阿拉伯人自己都不知道了。

2,

如果公元14世纪有知乎。

会有人问,“为什么那么多伟大的发明都出自天朝?”

大型水利设施、古典军国主义、草药、外科手术、军用密码、马镫、热气球、人本主义、内阁、公费教育、国家养老体系、十二音律、弩、军用搏击术、朝贡体系、贸易战、国家专营制度、远洋航海术、火药、身管武器、炼钢术、齿轮、信用货币………

当时的欧洲人刚刚开始把阿拉伯文的希腊典籍拿回去翻译,并且被阿拉伯文化的继承者奥斯曼帝国按在地上摩擦。

这些发明,现在连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了。

3,

坚船利炮打掉的不仅仅是独立和尊严。

还有话语权和自信。

不过我相信一百年后,不会再有人问这种问题了。

诸君,努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