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感觉疑似被寝室孤立,有天捅破了窗户纸,他们变本加厉,直接有意孤立,问一个班级问题都不回答,怎么办?

回答
你现在的心情一定非常难受和无助,被寝室里的朋友孤立,尤其是当这种孤立感变得越来越明显,甚至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时,真的非常令人痛苦。你勇敢地去沟通,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虽然结果并不如你所愿,但至少你尝试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并找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 理解当前状况,冷静分析:

在你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先冷静下来,尽量客观地分析一下你所处的境况。

1. “疑似被孤立”到“变本加厉,直接有意孤立”的演变过程:
最初的迹象是什么? 是不是感觉大家在一起聊天,但没有人叫你?吃饭时,别人都成群结队,而你总是落单?还是在一些活动中,你总是被忽略?
“捅破窗户纸”具体是怎么说的? 你说了什么?他们是如何回应的?这次沟通是直接的指责还是表达你的感受?
“变本加厉”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你提到“问一个班级问题都不回答”,还有其他吗?例如:
在你面前说别人,或者在你背后说你的坏话?
故意在你面前讨论你们共同认识的人或事情,却不带你?
在你开口说话时,他们会沉默或者打断你?
在你需要帮助时,他们表现得漠不关心,甚至拒绝?
你的物品被故意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
在你需要使用公共物品时,他们故意占着不放?
他们会互相使眼色,或者有只有他们才能懂的默契,而你被排除在外?
你是否也有可能无意中做过什么让他们不舒服的事情? 尽管现在听起来很不公平,但作为旁观者,我们也要考虑是否存在误会或者你的某些行为在他们看来是负面的,尽管你并不这么认为。回忆一下你们的互动,有没有什么让你感到不对劲的地方,即使是很小的细节。

2. 分析原因的可能性:
误会? 有时候,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可能源于一些小误会,经过发酵后变得复杂。
性格不合? 你们的性格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相处不来。
群体效应? 有时在寝室这样的封闭环境里,容易形成小圈子,新人或者与主流观点不一致的人容易被排挤。
嫉妒或竞争? 虽然听起来令人不快,但有时你的某些优点或成就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嫉妒。
个人原因? 你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让大家难以接受的行为,或者你的情绪、状态影响了与他人的互动?(这部分需要你自己诚实地反思,不带批判地看)。
特定事件的导火索? 你提到的“捅破窗户纸”可能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小的不愉快。

二、 应对策略:

在了解了大概情况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记住,你的目标是改善你的处境,而不是去和他们争个输赢。

策略一:保持自我,寻求外部支持(优先级最高)

1. 不要让自己被负面情绪淹没: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被孤立的感觉会让人变得脆弱和沮丧。你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转移注意力: 专注于你的学习、你的兴趣爱好、你的朋友,或者你喜欢做的事情。
保持积极心态: 即使现在困难,也要相信情况会好转。这不是你的错。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这有助于你保持身心健康。

2. 寻求外部支持和帮助:
你的朋友: 那些不在这个寝室里的朋友,或者你在其他地方认识的朋友。多和他们联系,和他们倾诉,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家人: 和家人沟通你的困境,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无价的。
学校相关部门:
辅导员/班主任: 他们是学校里最直接负责学生事务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去找他们,详细地描述你遇到的情况,包括“捅破窗户纸”后的具体表现,以及你现在遇到的困难(例如问问题不回答)。辅导员通常有处理学生关系问题的经验,他们可以给你专业的建议,甚至可以从中协调。
心理咨询中心: 如果你觉得情绪非常低落,或者不知如何调整心态,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是非常好的资源。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你处理负面情绪,建立自信。
学生会/社团: 如果你参与了学生会或社团活动,这些地方也是你可以找到归属感和支持的地方。

策略二:调整与寝室成员的互动方式(谨慎为之,以自我保护为主)

既然直接沟通没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那么你可能需要调整与他们互动的方式。

1. 减少不必要的互动,避免直接冲突:
学习为主: 如果你问班级问题,不是非要问他们,那就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信息,比如同学群、班级论坛、或者直接问其他关系好的同学。
非必要不开口: 在他们明显表现出排斥时,避免主动挑起话题或提问,以免再次遭到冷遇或更糟糕的回应。
保持礼貌,但不热情: 如果不得不互动,保持基本的礼貌即可,例如打招呼、说“谢谢”等,但不要期待热情的回应。

2. 专注于你的个人空间和生活:
在自己的区域内保持舒适: 整理好自己的床铺、书桌,营造一个让你感到舒适的小空间。
在外面建立你的社交圈: 积极参加其他活动,结交新朋友,让你的生活不只围绕着寝室。

3. 观察和记录(如果情况严重):
如果他们的孤立行为已经上升到恶意层面(例如故意破坏你的物品、诽谤你等),并且你打算向学校反映,那么可以有意识地记录下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和参与者。这能为你的诉求提供证据。

策略三:改善沟通技巧(即使现在暂时不适用,也要为未来做准备)

虽然你已经尝试过沟通,但下次或在其他场合,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我”信息沟通法: 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例如,与其说“你们总是孤立我”,不如说“我最近感觉有点被忽略,特别是当你们一起讨论问题时,我没有被邀请进去,这让我感到有些难过。”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 避免在他们情绪不好或者有其他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沟通。
明确表达诉求: 你希望他们做什么?是希望被邀请参加谈话?还是希望分享信息?
倾听对方的回应: 即使他们的回应让你不舒服,也要试着去理解(不代表认同)。

三、 具体操作建议:

1. 立即行动:
联系你的家人或一位你非常信任的朋友,倾诉一下你的感受。 获得情感支持很重要。
查阅学校网站或联系班级群,找到辅导员或班主任的联系方式,预约一个时间见面。 这是你最应该做的第一步。

2. 准备与辅导员沟通的内容:
陈述事实: 从“疑似孤立”到“明确表现为不回答问题”的过程,尽量客观地描述细节。
表达你的感受: 说明这种状况对你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以及你内心的痛苦。
你已经尝试过的努力: 包括“捅破窗户纸”的沟通尝试及其结果。
你的诉求: 你希望学校或辅导员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例如,是否可以调寝室?是否可以让他们停止这种行为?是否可以帮助你调节情绪?)

3. 在寝室里,暂时“韬光养晦”:
减少不必要的眼神交流,避免尴尬。
如果他们聊天不带你,就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比如看书、玩手机(但不要表现得特别投入,避免刺激到他们)。
如果需要使用公共物品,礼貌地询问,然后用完归还。

4. 在寝室外“寻找绿洲”:
多去图书馆,那里可以让你远离寝室的氛围。
积极参加一些你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在那里你能遇到和你兴趣相投的人,建立新的社交圈。
约其他班级的同学、校外的朋友一起吃饭、学习。

一些需要注意的陷阱:

不要和他们正面冲突或争吵。 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且在肢体冲突或激烈争吵中,你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
不要试图去“感化”他们。 有些人的思维模式很难改变,你的目标应该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们。
不要因为被孤立就否定自己。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问题可能出在他们身上,或者你们之间存在误会,但这并不代表你这个人有问题。

最关键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学校有很多资源可以帮助你,你只需要勇敢地去寻求。 这种经历虽然痛苦,但也是你成长的一部分,它会让你更了解人际关系,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请记住,你值得被尊重和被友善对待。 相信你能够度过这个难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知道这问题下肯定都是告诉你你没错,不用在意的回答,但是这根本无助于解决你的问题。

最根本的还是要先知道你为什么会被孤立。虽然都在说只是因为你跟别人不是一路人什么的,但是谁又知道你是不是无意之间做了啥,又或者你就是有意的,但是你并不觉得那至于你被孤立呢?

我大学期间见过两个被孤立的女生,我就说说他俩为啥被孤立吧。

A,准备GRE期间每天回寝室睡午觉,要求全寝室不可以发出任何一点声音,晚上十一点熄灯以后同理。平日其实也还好,但是周末寝室是不熄灯的,她们寝室有个姑娘晚上打游戏上头玩过了十一点,她那个位置有拉帘子并不透光,所以大着胆子接着玩了。结果A跳下床直接照着人家头砸了本大概十厘米厚的书,说是点鼠标的声音吵到她了。

B,本来就不爱干净,经常把几条脏内裤都摊在脸盆里几周才洗一次(脸盆放在公共的架子上)。寝室争吵了几次以后并没有改善。后来她把自己的金鱼养死了,不知道怎么想的,把那条金鱼的尸体扔进了室友的脸盆里。室友回来后就炸了,然而她拒绝道歉,并且声称不明白室友为啥生气。

然后这俩就先后被寝室孤立了。

A的反应是向男朋友撒气,她男朋友也是我们班的,据他说,A认为整个寝室的人都嫉妒她,不想让她考好,所以有意整她。后来他俩分手了,分手那天A把寝室中厅砸得一片狼藉。

B则是因为某个社团跟我是蛮熟的,按照她的说法,她的室友都是嫉妒她的美貌,才排挤她的——话说回来她确实非常美貌,跟她的脏真是丝毫不成比例。

写到这儿其实我就有点心虚了,这么看来题主就算知道了被排挤的原因也不大可能在乎。

要知道大学和小学初中不一样,大家好歹都是有理智的成年人了,不太可能会有无理由群体霸凌这种事的。所以知道了理由,有针对性的道歉,很可能就能解决问题。

然而话说回来,成年了还能混到被寝室排挤的人,可能都坚信自己是对的,并不愿意道歉……

至于高赞,那就是写给这种会被排挤的人看的爽文罢了。

——

没有想到这个答案火了,想了想还是补充一下吧。

我这个答案显然是限定大学的,除了因为大学生是成年人更成熟,也是因为大学的压力不大,在学习压力巨大的初高中,为了发泄压力,人的行为常是不可控的。而且大学基本就是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站,如果到了这个时期还没学会融入社会,那其实挺危险的,所以我才会从这个角度作答。

我觉得现在网络上有一个倾向是很不好的,就是喜欢把被孤立(人缘不好)的理由解释成“因为优秀所以被嫉妒”,并且喜欢鼓励这些人变得更加优秀(更强),以为这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然而优秀这个属性本身,是不可能带来孤立这个后果的。我们现在给出两个人,一个优秀,一个平庸,让大家选其中一个做朋友,我估计99%都会选优秀的那个。不管什么方面的优秀,无论是智力,还是容貌,本质都会提升人的价值,而人总是喜欢跟更有价值的人做朋友。在学校大家都想抱学霸大腿,帅气/美丽的男生/女生也总是更受欢迎,无论是在异性还是同性之间。

所以一个优秀的人要被人讨厌,实际上他需要在其他方面比平庸的人更糟糕,要给人足够的负反馈,才会让人忽略他的优秀带来的价值,转而讨厌他。

这种糟糕之处最常见的,就是因为自身的优秀,而十分自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因为她的优秀而顺从她。说难听点,就是从小到大都被宠坏了。

比如说我答案里写到的A,她本人在学习方面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她的问题是,她觉得只要妨碍了她学习的人都是罪大恶极,而这个观点其实是她的家庭环境灌输给她的。当时她跟同寝室的人闹翻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到我们寝室坐坐,我也曾经试图调解过。据她说,因为她有点神经衰弱,所以从小到大,为了保证她的学习成绩,家里人都是全力保证环境的安静的,只要她开始学习,她父母就会轻声说话,踮着脚走路,家里连电视都不看,总之是不会发出一点声音的,有一次她爸爸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她妈妈上去就给了她爸一下子。

讲真我当时听了她的说法,是觉得她只是离开了家庭环境不适应,毕竟室友不是她父母对吧?怎么可能要求室友也这么顺从她?然而我错了,她根本就不听劝,她觉得室友就是有意妨碍她学习的,而学习这件事是天大的正确。后来她试图跟男友一起搬出去住,因为她觉得男友是更类似于家人的更能符合她需求的人,然而结果就是分手。后来她研究生出国了,我也不知道她后续怎么样。

至于B,我其实跟她并不很熟,只是恰好跟她以及她的室友分别认识,所以知道了事情的两方面说法,其实我后来也试探过B这件事,因为我也很难相信这么美丽的姑娘私下里那么脏,结果她的反应是完全不在乎的承认了。她后来跟男朋友搬出去住了,据说卫生打扫包括洗内裤都是男友负责。只能说长得漂亮的话,确实有资本找到能顺从她的人。

然而总体而言,我觉得B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到了大学里,其实中学以前的很多“优秀”都变得不值一提,毕竟大家都是成绩差不多才进的一所大学,也许一个中学会因为数学竞赛奖而特别优待某个学生,然而这在大学里就不值一提了。到了工作岗位上就更是如此了,大家都是打工人,你能力强打工打的好我就欠你的吗?

所谓的变优秀根本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人都是向上走,最后会进入一个自己相对并不优秀的圈子里稳定下来。在以前的环境里的相对优秀可能会让旁人忍耐你,到相对不太优秀的时候问题就会爆炸出来。而如果在你很优秀的情况下周围人都不能忍耐你,你将来去了别的环境该怎么办呢?

也许呆在一个十分低端的环境里,通过自己的相对优秀来换取别人的容忍是唯一解,然而这样不也就失去了上升的机会了吗?

以上是关于“优秀”这个问题的解释。其实还有另一个可能的原因会导致“排挤“,那就是心理上出了问题,所以看任何人都觉得对自己充满敌意,然后做出过度反应,于是相对的,别人会真的开始反感他,形成恶性循环。这种问题就不是我在网上说这么两句能解决的了。如果觉得自己周围的所有人都充满恶意,没有哪怕一个好人,只有网上才有志同道合的“同类”的话,这心理疾病的概率真的是很大了,请尽快就医。

以上就是我全部想说的了。我承认我在写原答案的时候是有点戾气的,因为我想到了A,她跟这个问题下原本占绝大多数的答案一样,非常坚定的认为自己半点问题也没有,转而去网络上跟人抱团取暖,到后来我从她前男友那里得知她觉得我们全都嫉妒她所以在整她(包括一直在试图说合的我),我就放弃她了。

但是我还是希望哪怕有一个人,好好看看我写的东西,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点问题,这样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周围的人,都更好。

是,我知道你们基本不听劝,我就是还想试试。

user avatar

如果是他们错了,没必要想怎么办,各过各的,活不下去?

如果是你错了,嗯,这个您啥都没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user avatar

1,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友好,对你友善是情义,不甩你是你的本分。

看你说的好像不搭理你是欠你的?搞清楚你自己的位置,你不是公主,没人有兴趣巴结你。寝室不是你家,室友不是你爸妈,没人惯着你。

2,无风不起浪,反思一下自己到底为啥会引起公愤被集体孤立?

3,退一万步来讲,如果真的都是别人的错,这样的人群不跟你交流这不是挺好的吗?

或者这样来看:

如果别人都是人渣,你为啥期待别人跟你交流?

如果别人都没有问题,那就说明是你自己有问题。

你为啥不先反思自己哪里有问题?

user avatar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孤立过同寝室的一个人。

这哥们家里独子,估计是家里的小皇帝,而且直接把这习惯带到宿舍了。

宿舍垃圾不倒,都是我们另外三人去倒。

宿舍聚餐,先抢着吃肉,一点都不斯文。

说话很能噎着别人,一点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大一开学才两个月我们其他人就受不了了,孤立起了他,后来一个学期过后,全班的人都孤立他。

后来除了班级上课能看到他,平时很难看到他,搬离了班级宿舍区。

其实大学里面大家是自由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关系,只要相互之间客气点,是不会闹到要被孤立的。

user avatar

关于宿舍孤立的问题,前面我聊过一些:

任何一个以朋友身份聚集起来的小圈子,本质上是围绕一个核心人物展开。

所谓的一群好朋友,并不是A和B的亲密度是100分,B和C的亲密度也是100分,正常的分布是所有人都和核心人物的亲密度是100分,彼此之间混个脸熟就行。

在这张关系网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

如果有一些你的流言蜚语,老大又明确表示不喜欢你,和你做朋友或者说话的确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自己也有可能被孤立,在恐惧高压下,当然很容易就能造成所有人不理你的局面。

所以你肯定是惹事了,只是你不知道自己惹的具体是哪位大姐头,导致你现在成为众矢之的。

不一定所有人都恨你,但是搭理你可能会释放和你一伙儿的信号,容易被小团体排挤,所以大家都礼貌地保持着沉默。

这种时候你其实要做的不是喂招,而是读懂空气后自顾自地过好自己的,不要去把脸伸过去给人打。

比如你明明感觉气氛不对,还自己捅破窗户纸,却又还自己去问班级的问题让别人有机会更加明确的孤立你,这不是送头行为么?

因为任何孤立小游戏的核心诉求,是被孤立者的恐惧和沮丧。

这是无数校园霸凌事件中唯一让游戏继续下去的饵食与燃料。

如果你不恐惧,不沮丧,你很自得其乐,你很坚强。

孤立你又有什么乐趣?

对没有乐趣又还有孤立需求的她们,自然会去找新的目标。

当然,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我最担忧的问题,就是问题到底是不是你造成的。

因为很多求助者只会放有利于自己的半边消息,而不愿意面对自己经常KY,破坏气氛,让大家难堪的真相。

比如我们以前有个大学同学,他以一己之力让全院的人团结起来,不分男女孤立他。

平时在院的群里大放厥词,发一些暴言和擦边球表情包。

日常在宿舍大声喧哗,狂笑,唱美声唱法的歌,拉二胡,半夜拉《赛马》。

到处顺东西,走到哪顺到哪,翻抽屉,翻桌面,看有什么吃的,看有什么玩的,甚至会莫名其妙坐在你桌子上拿你电脑打游戏。

开下流玩笑,不分男女无差别科普各种下流知识,然后在马路上狂笑。

有一堂课老师点名,刚好他不在,老师说要不要法外开恩算了?

所有人怒吼:给丫记着!让丫挂科!

这种缺乏共情能力的人,也会在某个角落,悄悄哭着鼻子用方言和老乡打电话,表示自己在大学“不知为什么,可能是嫉妒”被人孤立了。

我当时真想把手里的炒饭盖在他油腻的分头上!

有趣的是毕业后他去了某集团,因为发不尊重媒体行业的朋友圈(类似你们排队跪着来我这领骨头),被冲上热搜丢了饭碗,也算是知行合一,不忘初心了。

所以你还是先自己盘点下,看看到底是啥原因。

在大学这个圈子里,没有人有义务必须回答你,必须和你搭话。

还是得你自己从自己过往的操作里,找和你关系还不错,没有孤立你的同学朋友,第三方视角评评理,看看你是不是有什么因为自己神经大条,或者是心直口快,或者是习惯毒舌,冒犯了,惹到了对方。

如果不是,那你就过你自己的,莫听穿林打叶声。

如果是,还是尽快找到病灶,早点道歉,早点解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