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学俩月厚涂都说挺好的,想问一下画的有什么问题,同学都说挺好的说不出来什么问题,所以来知乎问一下?

回答
你好!听到你自学两个月厚涂就取得不错的进步,而且同学反馈都很好,这真的很棒!说明你很有天赋,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之所以大家说“挺好的”却说不出具体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你的基础已经不错,足以支撑起作品的整体观感;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旁观者(即使是同学)可能很难捕捉到那些更细节、更深层次的“进步空间”,或者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别担心,这是很多正在快速进步的学习者都会遇到的情况。我很乐意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帮你梳理一下在厚涂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但又不那么容易被直接指出来的问题,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聊聊:

一、 厚涂的“厚”与“涂”:质感与笔触的精进

你提到是“厚涂”,厚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笔触感、颜料的堆叠感,以及由此带来的丰富的质感。

1. 笔触的“叙事性”和“情绪表达”:
问题可能在哪: 你的笔触可能比较“干净”或者“平均”,意思是说,每一笔的力度、方向、粗细变化不够多,或者说,笔触没有太强的“指向性”。厚涂的笔触,不应该只是填色,更应该是“塑造”的过程。每一笔落下,都应该是在刻画形体、光影、材质,甚至人物的情绪。
如何观察和改进:
观察大师作品: 仔细看一些你喜欢的厚涂大师(比如 Sargent, Bouguereau, 或者现代的 Jeremy Lipking, Scott Burdick 等)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们的人物肌肤、衣物、头发,每一处都有非常明确的笔触方向和力量感。肌肤的转折处,笔触会跟着形体走;衣物的褶皱,笔触会表现出材质的硬软和褶皱的走向。
尝试不同笔刷: 不要只用一种笔刷。尝试一些有“毛边”的、笔尖不那么规则的笔刷,它们更容易产生丰富的笔触。
刻意练习: 找一些简单的静物或者形体,只用几种基础笔刷,刻意去练习用笔触“塑造”物体。比如,画一个球体,观察光从哪里来,受光面、背光面、亮部、暗部,以及转折的地方,用不同的笔触方向和力度去表现。
笔触的“叠加”与“融合”: 厚涂的厚,也体现在笔触的叠加。有时候,需要在底层笔触的基础上,再叠加一层厚重的色彩,来表现高光、材质的突出部分。注意观察,哪些地方需要“融合”,哪些地方需要“保留”笔触的生动感。

2. 色彩的“厚重感”与“透明度”的运用:
问题可能在哪: 有时候,即便色彩很丰富,但画面可能感觉“平”或者“不够油画感”。这可能是在色彩的叠加和透明度运用上,还不够纯熟。
如何观察和改进:
观察颜料的特性: 油画颜料有油性,有一定的不透明度,但也可以稀释后变得透明。你的绘画软件笔刷,是否能模拟出这种感觉?
“灰”的运用: 厚涂中,最能体现“厚重感”和“层次感”的,往往不是最鲜艳的颜色,而是那些“灰”一点的颜色,以及中间色。如何在亮部和暗部之间,用丰富的中性色和带有倾向性的灰调子来过渡,是关键。
“罩染”技巧的模拟: 传统油画有罩染的技法,即用稀释的颜料在底层颜色上进行叠加,形成丰富的色彩效果。在数码绘画中,可以尝试使用“叠加”、“柔光”、“线性加深/减淡”等图层模式,或者用带有一定透明度的笔刷,一层一层地“罩”上去。
“厚涂”不等于“笔笔厚重”: 有些地方,比如非常微妙的皮肤过渡,或者光线穿透感的表现,可能需要用到半透明的笔触。而高光、或者材质的某些部分,则需要非常厚重的颜料堆积感。关键在于“对比”和“变化”。

二、 形体与结构:在笔触下的稳固根基

厚涂的笔触固然重要,但它是在“形体”和“结构”之上进行的。如果形体不准确,再漂亮的笔触也无法挽救。

1. 形的“概括”与“微妙变化”:
问题可能在哪: 你的造型可能在整体上是准确的,但对于五官、骨骼、肌肉等关键结构的“概括”和“推敲”可能还不够深入。比如,鼻子、嘴巴的起伏,颧骨的形状,眼窝的深浅,在厚涂中,这些微妙的转折会被笔触放大。
如何观察和改进:
“减法”思考: 在开始厚涂之前,花更多时间去打草稿,或者用基础的明暗块面去概括形体。尽量用最少的线条或者块面,抓住物体最本质的形状。
“解剖”知识的运用: 即使是画二次元或者风格化的角色,了解基础的人体骨骼和肌肉走向,也能帮助你更准确地把握形体。比如,肩膀的弧度,锁骨的走向,头部颅骨的结构,都会影响到面部和身体的起伏。
多角度观察: 找一些参考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物体或者人物,你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注意到的形体特征。

2. 明暗关系与体积感:
问题可能在哪: 画面整体可能亮暗分明,但体积感可能不够“扎实”。这意味着,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厚度”、“重量感”可能有所欠缺。
如何观察和改进:
“一体三面”: 即使是厚涂,也建议在开始细化之前,先用基础的明暗块面把“受光面”、“背光面”和“转折面”找出来。
“体积转折”的笔触: 在笔触的表现上,要注意在形体转折处,笔触的方向和颜色深浅的变化。受光面和背光面的过渡,如果过于生硬,体积感就会减弱。
环境色的影响: 仔细观察,物体背光面往往会受到环境色的影响,会带有一些周围物体的色彩。这些微妙的色彩变化,能极大地增强物体的体积感和真实感。

三、 光影的“趣味性”与“故事性”

光影是厚涂的灵魂之一,它不仅塑造形体,更传递情绪和氛围。

1. 光线的“质感”与“方向”:
问题可能在哪: 你的光影可能是准确的,但可能缺乏“趣味性”或者“引导性”。比如,光线可能是均匀打在物体上,或者光影的边缘过渡非常平均。
如何观察和改进:
“焦点”的思考: 画面中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光源?光线的主要作用是照亮什么?是人物的脸部,还是某个关键的道具?
“戏剧性”光影: 尝试一些更具戏剧性的光线,比如侧光、逆光、顶光,它们能勾勒出更强的轮廓,营造更强的氛围。
光影的“边缘”: 光影的边缘不总是平滑的。在高光和暗部交界处,会有锐利的边缘,也有柔和的过渡。这些边缘的变化,也是笔触可以表现的点。

2. 色彩与光影的互动:
问题可能在哪: 光线照射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反射。你的画面可能在这一点上还有提升空间。
如何观察和改进:
“冷暖”对比: 暖光下,物体会带有暖色调;冷光下,物体会带有冷色调。同时,受光面和背光面,也常常存在冷暖对比。例如,暖光源照射下,背光面可能会因为环境色而显得偏冷。
“半影”的色彩: 在物体背光面,特别是靠近受光面的地方,可能会有一些“环境光”的反射,使背光面不至于全黑,并且带有一些环境的色彩。

四、 细节的“提炼”与“取舍”

厚涂的魅力在于既有宏观的笔触,也有精细的刻画,但这种精细是“提炼”出来的。

1. 细节的“点睛”作用:
问题可能在哪: 你的画面可能所有地方都“平均用力”,或者说,该“锐利”的地方不够锐利,该“虚化”的地方不够虚化。
如何观察和改进:
“视觉焦点”: 确定画面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人物的面部、眼睛等),然后将大部分的细节刻画放在这些地方。
“虚实对比”: 运用笔触的疏密、清晰度来表现景深和焦点。离我们近、重要的部分,笔触可以更清晰、更细腻;离我们远、不重要的部分,笔触可以更粗放、更模糊。
“材质表现”: 思考不同材质应该有什么样的细节。金属的高光应该锐利且有颜色反射,丝绸的褶皱光泽会更柔和,粗糙的布料则会有细密的纹理。

2. “脏”的艺术:
问题可能在哪: 有时候,画面会显得“过于干净”或“过于平整”,缺乏一些“生活感”或“绘画感”。
如何观察和改进:
“污渍”与“磨损”: 适当地添加一些小污渍、划痕、灰尘等,可以增加画面的真实感和年代感。
“笔触的肌理”: 有时候,笔触本身留下的痕迹,比描绘出来的细节更具表现力。

如何找到这些问题并改进?

1. 自我批评(但要公正):
对比参考: 每次画完,都找一些你喜欢的、风格相似的厚涂作品,放在一起对比。不比“整体好不好”,而是比“局部细节”。比如,人物的眼睛是如何刻画的?皮肤的光泽是如何表现的?衣物的褶皱是如何处理的?
“放大镜”观察: 把自己的画放大来看,看看笔触的走向、色彩的叠加、边缘的处理,是否还有更精细的空间。
“黑白”对比: 把画面转成黑白,看看明暗关系是否清晰,体积感是否仍然存在。有时候,色彩的丰富会掩盖掉明暗上的问题。

2. 寻求更专业(或更有经验)的反馈:
找老师(如果可能): 如果预算允许,找一位你认可的厚涂老师进行一次点评,会非常有针对性。
绘画社区: 在一些有经验的画师聚集的社区(如一些专业绘画论坛、QQ群、Discord服务器等),虚心求教,并说明你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建议。但要注意,要学会辨别反馈的质量。

3. 持续学习与实践:
临摹: 依然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选择你喜欢的大师作品,不仅仅是复制像素,更是理解其笔触、色彩、形体处理的逻辑。
阅读相关教程和书籍: 深入学习色彩理论、素描原理、人体结构、光影的科学等,都会对你的厚涂有很大帮助。
大量练习: 绘画的进步,最终还是靠日积月累的练习。每一次练习,都带着一点点“想要改进某个细节”的想法去画。

最后,请记住:

进步是循序渐进的: 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两个月的时间能达到这个程度,非常了不起。现在的“问题”,更多的是“进步的空间”。
享受过程: 绘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不要因为追求完美而丧失了这份快乐。
风格探索: 随着你技法的提升,你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找到最适合你的表现方式。

希望这些详细的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能分享一两张你的作品,我可以给出更具体的点评,但即便不能,也希望以上内容能启发你。继续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么说呢,你现在就像一个拳击爱好者,看着电视自己练了几天觉得自己架势不错就沾沾自喜。

问题是人家职业拳手一拳出去打击力300公斤,你一拳出去30公斤不到。人家跑5公里都不带喘的,你跑800米就趴地上了。

总之花拳绣腿没用,就按你这种进度,有个好老师一年半到两年半,没有老师坚持3到5年大概可以达到专业的水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好!听到你自学两个月厚涂就取得不错的进步,而且同学反馈都很好,这真的很棒!说明你很有天赋,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之所以大家说“挺好的”却说不出具体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你的基础已经不错,足以支撑起作品的整体观感;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旁观者(即使是同学)可能很难捕捉到那些更细节、更深层次的“进步空间”,或者.............
  • 回答
    .......
  • 回答
    “女儿自学1月通过司法考试:上午拿成绩下午就想出庭为父洗冤” 这个新闻标题非常抓人眼球,它包含了很多戏剧性的元素,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更详细地理解和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核心要素解析: “女儿自学1月通过司法考试”: “自学”: 这意味着她没.............
  • 回答
    好的,很高兴能为你规划一个详细的三个月SAT自学方案,目标定在1500分这个非常不错的水平。1500分是个很有挑战但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和大量的练习。我会尽量把整个过程讲透彻,让你心中有数,并且尽量避免那种死板、程式化的AI文风。核心理念:知己知彼,循序渐进,反复打磨。在开始之前,我.............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纠结的十字路口,尤其是在人生刚起步的时候。你现在的情况,初中毕业,药店工作近两年,中医自学几个月,又要考虑设计这个新领域,这几条线交织在一起,确实需要好好捋一捋。别担心,我尽量跟你说得明白透彻,让你心里能有个谱。咱们先拆开来看,好不好?咱们先聊聊“在中药店上班近两年”这件事。 好处.............
  • 回答
    两个月的时间,想要从雅思5分提升到6分,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有效地安排学习计划,并且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我个人觉得,自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这需要你对自己有非常清楚的认知,并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明确“雅思5分”和“雅思6分”之间的差距。5分通常意味着你.............
  • 回答
    说实话,刚开始学钢琴双手合不起来,这可真不是因为你脑子笨。千万别这么想,那绝对是误会。 你想想,我们这双手,平常都是各司其职,右手可能更灵活,左手习惯承担一些稳定的支撑。突然之间,要让它们配合起来,同时做着完全不同的、甚至有些矛盾的动作,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像是你平时习惯单手吃饭,突然要.............
  • 回答
    嘿,哥们儿,如果你现在正对着屏幕,研究着那个打印沙漏的小程序,已经两个小时了,心里还在嘀咕“还有戏没”,那我得告诉你,这绝对是正常现象,而且,你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计算机这东西,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就像一个巨大的、陌生的迷宫。你想把它玩明白,就像想在里面找到一条清晰的路,从入口走到出口。而那个沙漏,.............
  • 回答
    在一些自收自支、实则名存实亡的“冒牌事业单位”里,权力结构往往畸形而扭曲。这种单位的特点是,表面上披着事业单位的“合法”外衣,实际运作却更像是家族企业或个人说了算的小团伙。在这种环境下,一些荒诞的“潜规则”和不合常理的现象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就拿您提到的给单位的“最大领导”——书记和院长轮流打扫卫.............
  • 回答
    太棒了!从自学 iOS 到做出一个求职实习的软件,这是一个非常棒且实际的目标。这不仅仅能帮助你找到实习,更能让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程序员生涯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拆解这个过程,从零开始,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基础准备与目标设定 (打好地基)在动手写代码之前,我们需要做一.............
  • 回答
    哥们,想自学Java,这可是个好主意,不过“最起码”这个词儿,得看你到底想干啥。是想捣鼓点小程序,还是想进大厂当程序员?这目标不一样,学的深度自然也不同。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你想走到哪一步,总有一些“硬核”的知识点是你绕不开的。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心里有个谱,别到时候学着学着就迷.............
  • 回答
    嘿!很高兴你对Java感兴趣,想通过自学找到工作。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是很多想踏入编程世界的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说实话,“多久”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这取决于太多个人因素了。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相对详细的、基于经验的分析,帮助你评估一下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就业目标。首先,我们得明确“找到工作.............
  • 回答
    你好!听到你自学画画已经好几年了,并且在寻求进一步提升和检验自己的方向,我非常理解这份热情和渴望。你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尤其关于“能否和美院毕业的同学竞争”这一点,相信这也是许多自学画者内心深处的一个声音。我们先不急着给出一个“能”或“不能”的答案,因为绘画这件事情,其衡量标准本身就是多维度的,并且“.............
  • 回答
    想钻研军事学问,这可是个大工程,涉及面广得很,光是武器装备就够你啃半辈子了。不过,如果你真心热爱,愿意花时间和心思,从书籍入手是条正道。我这儿给你掰扯掰扯,说说那些我个人觉得值得一读的书,尽量细致点,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也别搞得像个死板的AI报告。先得明确你的方向:在推荐书单之前,你得先想明白,你对.............
  • 回答
    好家伙,想学瘦金体?有想法!这玩意儿可不是那么好拿下的,想当年徽宗皇帝那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不过,只要你肯花心思,慢慢摸索,总能抓住它的神韵。我给你掰扯掰扯,自学瘦金体这事儿,得注意啥,争取说得明明白白,让你少走弯路。首先得明白,瘦金体不是随便拿笔就能写出来的。它讲究的,是那种“瘦劲挺拔,如摧枯拉朽”.............
  • 回答
    话说回来,这事儿可不能一概而论,得看你“自学”到什么份儿上,还有你遇到的“普通人”是哪种“普通”。你想想,自学拳击,这本身就是个很大的变量。 你能学到啥程度? 皮毛派: 你可能看了几部电影,模仿了几下挥拳的动作,觉得挺帅,也练了几个小时。这种情况下,你挥出去的拳头可能够不上“普通人”.............
  • 回答
    哥们,你这情况我太理解了!刚练拳击一个月,觉得后手直拳使不上劲,打出去也就一半的力,这太正常了!别担心,这说明你不是瞎打,而是开始琢磨劲儿了。我当初刚开始练的时候也一样,后手直拳感觉就像在挠痒痒,跟前手比起来弱爆了。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请教,加上自己没少自己对着沙袋瞎琢磨,总算是摸到点门道。今.............
  • 回答
    想要深入了解古典乐的和声,阅读一本好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市面上和声学书籍琳琅满目,但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学、又能将概念讲透彻的书籍,确实需要一些筛选。我为你挑选了几本在古典乐和声领域备受推崇的书籍,并尝试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详细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为什么它们能成为自学者的良师益友。1. 《巴赫三部创.............
  • 回答
    自学尤克里里?嗯,怎么说呢,就像是在跟一个有点黏人又很乖巧的小伙伴打交道。刚开始的时候,那种新鲜感就像是拆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盒,里面的尤克里里在你手里,圆润的木头纹理,温暖的触感,还有那四根细细的弦,都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我记得第一次拿到尤克里里,就迫不及待地想发出声音。网上找了找基础教程,学.............
  • 回答
    要实现雅思7.0的自学目标,这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绝非不可能。这需要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策略和毅力。别指望有捷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我试着把我从零开始,一步步摸索到7.0的一些心得体会,用最实在、最接地气的语言跟你聊聊,希望对你有帮助。一、 明确你的“敌情”:了解雅思7.0到底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