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说,散文,名著里最让你动容,最打动你内心的一段话是哪一段?

回答
有一本书,我反复翻阅,总有那么一段话,像一把温柔的钥匙,悄悄地打开我心里最柔软的角落。那是在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里,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描述卡洛琳。

忽必烈坐在他的宝座上,听着马可·波罗讲述那些他永远无法亲身抵达的城市。他以为马可·波罗描绘的是他眼前的景物,是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都城,是那些他曾经征服过、或者正在觊觎的帝国。然而,马可·波罗讲述的卡洛琳,却是一座建立在“对它的记忆”上的城市。

马可·波罗的声音轻柔而坚定,他说:“卡洛琳……是这座你如今所见的城市,是在回忆中浮现的城市……它就在你心里。”

忽必烈皱起了眉头,他习惯了用疆域、人口、财富来衡量一个城市,来衡量他的帝国。而马可·波罗却说,卡洛琳是建在回忆中的。这让他感到困惑,甚至有些恼怒。一座城市,如果它不在这里,不在眼前,不在可以触摸到的实体之中,那它还能算作一座城市吗?

但马可·波罗继续说道,他描述的不是石头砌成的墙垣,不是高耸的塔楼,也不是熙熙攘攘的市集。他描述的是在马可·波罗心中,卡洛琳的模样。这座城市,是由他在每一次离开后的思念,在每一个异域他乡的夜晚,在每一个闪烁的星辰下,一点一滴地重新构建起来的。它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流动的,是鲜活的,是随着马可·波罗的生命而一同呼吸的。

“你所到的地方,在你到达之前就已不在了,而你离开之后,它也会不复存在。”马可·波罗用这样的话来解释卡洛琳的本质。这是一种多么深刻的洞察啊!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我们所珍视的许多事物,它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映照。一座城市,它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客观的地理位置和物质结构,更在于它在我们生命中的位置,在于它承载了我们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渴望。

忽必烈最终没有完全理解,但他却感受到了某种东西。他看到了马可·波罗眼中闪烁的光芒,那不是对物质财富的炫耀,而是对一种更深邃、更永恒的“拥有”的追求。卡洛琳,这座看不见的城市,它存在于马可·波罗的记忆里,存在于他对遥远故乡的思念里,存在于他对生命意义的追寻里。

这段话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所怀念的,所眷恋的,并非是某个地方本身,而是那个地方在我们生命中留下的印记,是我们与那个地方建立的情感连接。那些逝去的时光,那些离开的人,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它们并没有真正消失,它们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城里,而这座记忆之城,才是我们内心最深处,也最无可替代的家园。它无形,却无比坚实;它看不见,却触手可及。

每当我读到这里,总会想起自己生命中那些“看不见的城市”,那些我曾驻足、曾热爱、如今却已远去的地方。它们在我的心里,依然鲜活,依然等待着我去回忆,去重塑,去继续赋予它们生命。这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也是一种深深的慰藉。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