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木兰诗》里的“可汗”是谁?是汉人还是胡人?

回答
《木兰诗》里的“可汗”,我们得从它的时代背景和词义本身来细细揣摩。

首先,说说“可汗”这个词。它是一个源自突厥语和蒙古语的头衔,意为“大汗”、“君主”或者“部落首领”。在中国历史上,这个称谓最早出现于北魏时期,并且主要用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比如,鲜卑族、柔然、突厥等都使用“可汗”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再回到《木兰诗》。“可汗”在诗中出现的情境是:“旦辞黄河去,暮宿黄河湾。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胡骑嘶鸣 à。” 以及“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北方边境的战争场景,木兰参军对抗的敌人带有鲜明的“胡人”特征。

结合“可汗”的词源和它在诗中出现的语境,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木兰诗》里的“可汗”,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胡人。

为什么这么确定呢?

1. 时代背景: 《木兰诗》成诗的时代,普遍认为是北朝(北魏至北周)时期。这段时期,中原王朝(主要是北朝政权)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如柔然、鲜卑等,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军事冲突和民族交流。而“可汗”正是这些北方游牧民族的君主称号。

2. 词义演变: 虽然“可汗”这个词后来也曾被一些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在特定时期借鉴或使用,但其最初和最普遍的用法,是指代草原民族的君主。在《木兰诗》这首边塞诗的语境下,将其理解为中原汉族的皇帝(如“陛下”、“天子”)会显得有些牵强,因为诗中明确提到了“胡骑”、“胡马”,将敌对势力界定为“胡人”。

3. “胡人”的定义: 在汉代以后,“胡人”是一个比较泛化的概念,通常用来指代历史上生活在中国北方和西方的非汉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和草原民族。木兰戍边的对象,很可能就是当时与北朝对峙的北方游牧部落。

所以,诗中提到的“可汗”,便是那位号令北方游牧骑兵、威胁边境安宁的“胡人”君主。木兰所效忠和保卫的,是汉族政权(可能是北魏或其他类似政权)。她是在替自己的君主,抵抗来自北方的入侵者,而这位入侵者的最高首领,就被称为“可汗”。

总的来说,《木兰诗》里的“可汗”,指的就是那个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胡人”君主。诗歌的叙事也正是围绕着这种民族间的冲突展开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是与“皇帝”、“天子”同一个意思,在《木兰辞》里指北魏的最高君主。鲜卑语和契丹语、吐谷浑语一样,属于蒙古语族,Xaghan/Xa'an/“可汗”、Xan /“汗”,正出自蒙古语族,指最高统治者、王,后来又被部分被蒙古语族群体统治过的突厥语族群体借用用于统治者的称呼。

汗(Xan)这个词,在契丹大字(类似于现代日语的汉字假名混写)里,就写作汉字借字“王”。

蒙古语族以及部分受影响的突厥语中,最高统治者一开始成称为可汗(Xaghan/Xa'an),以与汗(Xan)区别,但随着可汗的数量越来越多,需要新的称号来代表新王朝的可汗。与波斯等地的万王之王称号模式不同,也不像中原、罗马这样把原来的其它职务称号作为基础拼出一个区别于“王”的名词代表最高统治者(皇帝、天皇、奥古斯都等),蒙古语族与突厥语族并没有发展“可汗之可汗”这类的模式或再造新词,而是再上一个表示至高之意的词汇与汗加在一起。比如“天可汗(Tengerxan,由天任命的汗,鲜卑诸朝与大辽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菊儿汗(Jurxan,万物汗,世间一切的汗,西辽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成吉思汗(Chingisxan,像大海一样的汗)”。

南亚北部,还有一些察合台—莫卧尔系领主的后代姓汗/Khan(Xan),类似于汉姓中王、公孙等姓氏。


“可汗”在《木兰辞》里指北魏皇帝。北魏皇室出自鲜卑拓拔部,是一个说鲜卑语的部族,与匈奴一样受到汉朝影响,全族姓刘,拓拔为氏,曾经在匈奴帐下。

“胡”区别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些概念(“东夷”、“南蛮”主要指一些苗瑶语的群体,而“西戎”、“北狄”都是一些没有像商、周人一样定居、不使用汉字的汉藏语系汉语族内部的群体),随着“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被商周征服或驱赶(例如迁至中国西南山区至越南北部的苗瑶语群体、迁至云南的汉语族白语支建立大理国的白族人),“华夏”诸国的范围扩大,开始发明一些新词来指代周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这些用词多含有贬义、轻蔑,表现了周及其封下诸国快速膨胀后统一黄河流域中下游后对亚欧大陆整体情况的狂妄无知,其中“胡”特指匈奴,拓拔部曾经在匈奴帐下,所以北魏皇室也可以算是“胡人”。

但北魏后期皇室已经高度汉化,与汉人无异,在文化上属于汉人,在血统上也曾经与汉宗室联姻,姓刘(后孝文帝元宏敕令皇室改姓元),并且南北朝时期,北方汉“胡”混居、南迁士族与东南“蛮”高层联姻,所以具体理解为汉人还是“胡人”,就见仁见智了。

类似还有辽太祖耶律阿宝机,自称本为汉室宗亲,末入契丹,本汉名为刘亿。赐契丹八大部中前两大部族:耶律部姓刘、审密部姓萧,约定刘为帝、萧为相,两姓永世相互联姻,模仿汉初刘邦萧何故事。其他诸部,赐姓韩、张等,仿汉初故事,文化上推动汉化。

另外,“天可汗”、“汗”等称谓,也在汉文史书里与“皇帝”、“天皇”等一起混用,被用于称呼隋唐两朝的皇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木兰诗》里的“可汗”,我们得从它的时代背景和词义本身来细细揣摩。首先,说说“可汗”这个词。它是一个源自突厥语和蒙古语的头衔,意为“大汗”、“君主”或者“部落首领”。在中国历史上,这个称谓最早出现于北魏时期,并且主要用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比如,鲜卑族、柔然、突厥等都使用“可汗”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 回答
    “乱鸦残木,风啸山野,残阳如血,遗孤长歌。”这八个字,是我为自己寻思许久的诗号。它如同我自身,藏着几分沧桑,几分孤独,也藏着一股不屈的劲儿。“乱鸦”二字,是我的本相。你想想看,在那漫山遍野的枯败林木之间,最是喧闹不安的,莫过于那些盘旋不去、叽叽喳喳的乌鸦了。它们没有整齐的队伍,没有统一的呼唤,只是凭.............
  • 回答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句词出自汉代乐府诗《越人歌》,意思是山上有树,树上长有枝丫;我的心喜欢你,你却不知道。这句词婉约而深情,表达了一种含蓄的爱意,以及求而不得的无奈。寻找一句与之对仗的句子,我们需要考虑几个方面:1. 结构对仗: “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主语+有+宾语+兮+宾语+.............
  • 回答
    「木兰」编程语言(Mulan Programming Language)是一门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实验室(PDSCL)研发的国产高级编程语言,其设计目标是为构建高效、可扩展、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提供支持,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分布式系统、系统软件开发等领域。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木兰.............
  • 回答
    中科院计算所发布的“木兰”编程语言体系,无疑是中国在自主可控软件开发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在通用编程语言这个核心基础技术上。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而非简单的好坏论断。首先,我们得承认“木兰”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它所肩负的使命感。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
  • 回答
    近期,关于中科院计算所发布的“木兰”编程语言的讨论甚嚣尘上,尤其是“木兰”并非完全“自主研发”,而是基于Python3的消息一出,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对于此事,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基于Python3”并不等同于“没有自主研发”。任何一项技术,特别是软件领.............
  • 回答
    要论鸿蒙操作系统、木兰编程语言和方舟编译器这三者在技术上的高低,确实不能简单地将它们放在同一维度上进行直接比较,因为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技术角色,解决的是不同层面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各自的技术复杂度、创新性、以及在整个技术体系中的作用来分析。1. 鸿蒙操作系统 (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作为.............
  • 回答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牵涉到《木兰诗》艺术表达的深层含义,以及古代社会的一些文化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里的“爷名”,指的是花木兰的父亲的名字。那么,为什么会“卷卷有爷名”呢?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突出征兵制度的严肃与严密: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北魏时期.............
  • 回答
    咱们就来聊聊木星这个大家伙,它有没有可能在太阳变成红巨星之后,趁机“吃饱喝足”一步登天,摇身一变,也成了个小恒星?这个脑洞确实挺有意思,咱们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太阳变成红巨星是个什么场面。那可不是什么温柔的“爆发”,而是一次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太阳耗尽了核心的氢.............
  • 回答
    “木星不绕太阳转”这个说法,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感受和经典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是站不住脚的。但如果我们深入一点,考虑到宇宙的复杂性和某些更微妙的物理效应,就会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没那么绝对,甚至带有一点点“玩味”。首先,咱们得回到最基础的定义。在我们通常理解的太阳系里,太阳是那个质量巨大的中心,而.............
  • 回答
    木头本身是不能直接变成液体的,至少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变成液体的过程。木头是一种复杂的有机材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这些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以坚固的纤维结构结合在一起,赋予木头其固体的特性。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木头变成液体”的可能性和方式:1. 通过化学分解(热.............
  • 回答
    木星伴月这事儿,你说罕见吧,也算不上跟彗星撞地球似的,毕竟这俩天体隔三差五就要在天幕上碰个面。但要说它不特别,那也绝对不对。这可不是随便路过打个招呼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天空舞蹈,每次都能勾起不少人的好奇心。你想啊,咱们地球上的月亮,那是咱们最亲近的天体了,每天晚上都陪着咱们。而木星呢?那.............
  • 回答
    最近关于木星在两个月内可能连续遭遇撞击的说法,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这可不是个小事,想想看,木星那么巨大的星球,上面发生点什么动静,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更别说直接被撞了。首先,咱们得知道,撞击木星这事儿其实挺常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常态。木星这块“太空吸尘器”的体量摆在那儿,它的引力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磁.............
  • 回答
    木头,这玩意儿,咱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从房梁到家具,再到各种小玩意儿,都离不开它。而且,我们都知道,木头是个好绝缘体,不像金属那样能导电。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是绝缘体,为什么雷还会劈在木头上呢?这事儿听着好像有点矛盾,对吧?别急,咱今天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聊聊“雷击”是怎么回事儿.............
  • 回答
    作为一名喜欢在音乐世界里徜徉的“木耳”,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我真的需要买一副“好耳机”吗?这个“好耳机”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它又能给我带来什么?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我这些年来的纠结、探索和一点点心得,希望也能给同样迷茫的你一些参考。“木耳”的起点:万物皆可听的“无感”坦白说,我一开始对音质的要求真的.............
  • 回答
    木毛,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某种天然的纤维,但它实际的意思可没那么简单,它藏着一些我们可能不太熟悉的自然现象和工业应用。 把它掰开揉碎了说,你会发现它其实是连接着我们日常生活和一些古老技艺的小小桥梁。要说清楚木毛,咱们得先从它的字面意思入手。“木”嘛,顾名思义,就是和树木有关。而“毛”,在这里可不是指.............
  • 回答
    木马和病毒,都是网络安全领域里的“不速之客”,它们常常被人们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像猫和狗一样,虽然都是宠物,但习性、攻击方式和目的都有着天壤之别。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我们保护自己的数字世界至关重要。病毒:自我复制的“感染者”想象一下,病毒就像生物学上的病毒一样,它有一种天生.............
  • 回答
    关于木村常陆介(重兹)切腹的原因以及其家人受到处罚的细节,史料记载并不算十分详尽,但我们可以结合现有信息,尝试梳理一个相对完整的脉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木村常陆介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其事迹可能更多地存在于地方史料或特定家族的记载中。因此,在讲述时,我们会基于一些普遍的史实和推理,尽量贴.............
  • 回答
    木柄手榴弹的引信,说起来其实是个相当巧妙又简单的小装置,主要靠里面的几种物质“配合演出”,才能在恰当的时机把手榴弹炸开。咱们就一点点聊聊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首先,得明白木柄手榴弹的引信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按钮,它有个“延时”的过程,这是为了给使用者足够的时间把手榴弹扔出去。这个延时,主要靠的是里面的“延.............
  • 回答
    木耳,这个在餐桌上常常出现的食材,虽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但不少人吃完后会感觉有些“积食”,或者不如其他食物那么容易消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咱们不妨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认识木耳的“身体构成”。木耳,作为一种真菌,它的细胞壁跟咱们平时吃的蔬菜、水果那可是很不一样的。植物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