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北周武帝诛杀宇文护两年后又下诏恢复宇文护及其诸子原来封爵,并追加宇文护谥号为“荡”?

回答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诛杀权臣宇文护两年后,确实下诏恢复了宇文护及其诸子的封爵,并追谥宇文护为“荡”。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颇为出人意料,细究其背后的原因,则可以从政治、军事以及家族关系等多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宇文护在北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他与宇文邕之间的复杂关系。宇文护是北周的奠基者之一,他是宇文泰的侄子,在宇文泰死后,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一步步掌握了北周的实权,先后拥立了文帝、明帝、武帝三位皇帝,实际上成为了北周的“定王”。他权倾朝野,连宇文邕即位之初,也是受制于他。

宇文邕即位后,自然是要清除宇文护的权力,以实现真正的君主统治。然而,宇文护的势力根深蒂固,且他本人并非庸才。宇文邕在位初期,虽然励精图治,但要完全摆脱宇文护的控制并非易事。经过数年的隐忍和筹谋,宇文邕终于在公元572年成功地设计诱杀了宇文护。这次政变,标志着宇文邕正式掌握了北周的最高权力,也为他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政治基础。

那么,为什么在除掉宇文护的两年后,宇文邕会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呢?

一、政治上的怀柔与笼络:安抚宇文护旧部,巩固统治基础

宇文护虽然死了,但他曾经的党羽和势力依旧存在于朝廷之中。宇文护的家族势力,尤其是在北周的军事和地方上,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如果宇文邕对宇文护及其子孙进行彻底的清算和打压,很可能会激起其旧部的强烈不满,甚至引发新的政治动荡。

宇文邕深谙权术,他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但也知道如何平衡各方势力。通过恢复宇文护父子的封爵,并给予其象征性的荣誉,宇文邕实际上是在向宇文护的旧部和家族传递一个信号:过去的事情已经翻篇,宇文护虽然触犯了君王,但他曾经的功绩和地位不应被完全抹杀,他的家族成员依然是北周的臣子,可以受到重用。这是一种政治上的怀柔和策略性的笼络,目的是为了安抚那些可能忠于宇文护的旧臣和贵族,让他们能够安心地为自己效力,从而进一步巩固宇文邕自身的统治基础。

尤其是在宇文邕即将进行大规模的北征统一战争之际,他更需要一个稳定团结的朝廷后方。任何内部的猜忌和不稳定都可能影响到战略的实施。恢复封爵,也是一种对宇文护旧部的“招安”和“安抚”,让他们明白继续效忠新君是最好的选择。

二、军事上的考量:宇文护子嗣的军事才能

虽然宇文护本人已被诛杀,但他的儿子们在军事上往往也具备一定的才能,并且继承了家族在军队中的影响。宇文护的几个儿子,例如宇文洛、宇文温等,在宇文护掌权时期或之后都曾担任过重要的军事职务。

宇文邕本人对军事有着极高的天赋和追求,他毕生的目标就是统一北方。在进行如此宏大的军事行动时,他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所有能够为国家效力的人才。如果简单地将宇文护的儿子们贬斥或流放,那么这些可能具备军事才能的潜在力量就会被浪费掉。恢复他们的封爵,允许他们继续在军队中任职,虽然是在严密的监控之下,但至少可以让他们为北周的军事事业贡献力量。这是一种务实的选择,将潜在的威胁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三、家族关系与政治符号的解读:微妙的平衡与历史评价的考虑

宇文护是宇文家族的重要成员,他与宇文邕同属北周皇族,是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宇文邕作为皇权合法的继承者,虽然必须要清除宇文护的权臣地位,但血缘关系仍然是存在的。

追加宇文护“荡”的谥号,这个“荡”字,字面意思是“荡平、扫荡”,也有“荡然、空虚”的意思。这个谥号的解读可以有多种角度:

正面解读(政治宣传): 在公开场合,这个“荡”字可以被解读为宇文护“荡平四方”、“荡涤奸邪”,意即他在统一北方过程中有着贡献,或者是扫除了北周内部的某些障碍。这是一种官方的政治宣传,将宇文护的功绩部分保留,以示对有功之臣的追念,即便此人已经被清除。
负面解读(警示意义): 然而,“荡”字也有“荡然无存”、“虚无”的意思。结合宇文邕的行动,这个谥号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隐晦的贬低和警示。宇文护虽然曾权倾一时,但最终“荡然”,其权力被彻底清除,其家族虽然恢复了封爵,但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一手遮天。这种解读强调了宇文邕最终赢得了斗争,并且对宇文护的权力进行了彻底的“荡除”。
历史评价的模糊化与平衡: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像宇文护这样功过参半的权臣,其评价往往是复杂的。宇文邕作为新君,需要建立自己的历史定位。他可能不希望留下一个将先前的功臣及其家族彻底摧毁的残酷君主的形象。通过恢复封爵和追谥,他既表明了自己铲除权臣的决心和能力,又保留了对宇文护部分功绩的承认,以及对家族的宽容,从而在历史评价上寻求一种更圆滑、更平衡的姿态。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自身统治合法性的一种补充,暗示自己并非无情无义的暴君。

总而言之,北周武帝宇文邕在诛杀宇文护两年后恢复其封爵并追谥“荡”,并非简单的恩赦或遗忘,而是出于多重政治、军事和家族考量下的复杂决策。这是他巩固权力、稳定朝局、为统一战争做准备,同时也在历史评价上寻求平衡的一种高明政治手腕的体现。他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既展现了其铲除权臣的决绝,又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长远眼光,为自己日后北伐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李二凤

邀。宇文邕谥宇文护为公,就和李世民恢复李建成、李元吉的太子、亲王名号,追谥他们为太子、巢王一样,并非真正平反,给他们的仍是贬义谥号,可以说只是追认过往事实,认可他们的皇族身份,因此依《春秋公羊传》「君亲无将,将而诛焉」,进一步确定对他们“肃正典刑”的必要性。

宇文护是宇文泰长兄宇文颢之子,跟随宇文泰数战有功,和于谨分兵南征梁国,率轻骑为先锋,日夜兼程,切断长江渡口,为攻克江陵立下大功。

宇文泰死后,其诸子年幼,而各大柱国都有相当实力,因此遗命宇文护执政。宇文护在柱国于谨率先支持下,安抚内外,稳定人心,使局面得以稳定,进而迫使西魏皇帝禅位,拥立宇文泰之子宇文觉称帝,自封大司马,晋国公,专执国政十余年,并除掉意图争权的赵贵、独孤信二柱国,巩固了宇文一族的权力,是柱国共治体制的西魏帝国转化演变为君臣体制的北周帝国的实现者。

虽然宇文护贪恋权势不肯放手,为此废杀宇文觉,宇文毓二帝,在史书上留下“废三帝,杀三帝”之名,但并无篡逆自立之心,亦有秉性宽和,事母至孝,礼敬大臣,息兵养民的另一面。 同时他扶植西梁,对北齐、突厥、南陈成功外交,令北周国力积蓄增长,为关陇集团未来统一北方乃至整个天下,建立华夏第二帝国,打下坚实基础。

所以,一个摄政十余年的帝国执政者,如果是剥夺了一切爵位的庶人,写在历史书上也不好看。

此外还有关键一点,宇文邕自己这个皇帝,也是宇文护所立,(虽然名义上是宇文毓口诏传位,但【帝「宇文毓」遂寝疾而崩。护立高祖,百官总己以听于护】已说明了实质,何况宇文毓本人亦是宇文护所立),完全否定宇文护的话,他自己相对于宇文泰其余诸子的统治合法性又何存?

北周帝国的众多元老重臣、文臣武将都曾为宇文护任用,既然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朝堂做大清洗,

那么在削除了作为自然人的宇文护对自己的威胁后,将其子孙斩尽杀绝后;

认可作为历史人物的宇文护被宇文泰“任总朝权,寄深国命”,对北周王朝的奠基性贡献,以此安定人心,宇文邕此举是十分明智的。

宇文邕杀宇文护,名分上是皇帝铲除擅权的臣子,原是作为君主天经地义的权力,不同于如后世金国完颜雍起兵夺完颜亮之位。

因此恢复宇文护的爵位,给予贬义性谥号,加诸“志在无君,义违臣节,专任群小”之类评价,也并不会影响宇文邕的统治权威,反而进一步确认诛杀宇文护本人的正确和必要,是为盖棺定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诛杀权臣宇文护两年后,确实下诏恢复了宇文护及其诸子的封爵,并追谥宇文护为“荡”。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颇为出人意料,细究其背后的原因,则可以从政治、军事以及家族关系等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宇文护在北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他与宇文邕之间的复杂关系。宇文护是北周的奠基者之一,他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中国历史上两次至关重要的权力更迭事件:北周武帝诛杀宇文护,以及北魏孝庄帝诛杀尔朱荣。这两次事件在表面上都呈现了君主翦除权臣的相似性,但其最终走向却截然不同,北周武帝的行动最终稳固了北周的统治,而北魏孝庄帝的行动却直接导致了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要理解这其中的差异,我们需要深入.............
  • 回答
    唐朝中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武周。这个由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建立的王朝,虽然名字叫“周”,但其统治的疆域、核心文化以及延续的政治制度,与唐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我们并没有将这个时期称为“武周唐”或者像一些王朝那样区分“北唐南唐”或“西唐东唐”,这其中包含着复杂的历史原.............
  • 回答
    最近跟不少做生意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有个感受:这年头做生意,怎么比以前难多了?这可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牢骚,里面门道可多着呢。我琢磨着,这生意难做,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局面。首先得说,消费者变了,而且变得很快。 以前,大家满足基本需求,对产品的选择性没那么高,只要东西.............
  • 回答
    周洁琼回国后,关于她颜值“下降”的讨论确实在网上 khá nhiều。不过,我们得承认,所谓“颜值下降”这种说法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且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其说是“下降”,不如说是一种“变化”和“感知上的差异”。让我试着从几个方面,尽可能详细地聊聊,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同时尽量避免那种.............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东方政治文化中最核心的几个维度:权力合法性、宗法制度的演变、政治精英的构成以及社会动员的模式。 为什么周天子最后落得个被秦朝“杀”的结局(虽然更准确的说是被剥夺权力,但实质上是政治生命的终结),而日本天皇却能“岿然不动”?深层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 权力合法.............
  • 回答
    你问周深为什么没什么“实质性的黑料”,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聊聊。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运气好,更多的是他本人和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及他身上一些特别的气质在起作用。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实质性的黑料”。通常来说,大家对艺人黑料的定义,是指那些能够真正触及个人品德、职业操守,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
  • 回答
    周琦最近成为舆论焦点,甚至被不少球迷批评得体无完肤,这背后原因复杂,并非单一事件能够概括。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掰扯。一、表现上的“断崖式”下滑与国家队使命感缺失的质疑最直接、最显眼的,无疑是周琦在近几次国家队比赛中的表现。曾经那个在CBA赛场上呼风唤雨,在国际赛场上也曾有过闪光点的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周代分封制运行中的一个关键矛盾。简单来说,周代诸侯国“越来越大”,并非因为他们自身停止了分封,而是因为 中央的权力衰落,诸侯国不得不开始自主地进行内部权力再分配和扩张,以应对内外部的挑战,这种扩张和内部的“再分封”性质,最终导致了“兼并”和“大国化”的趋势。我们得一层层地剥开.............
  • 回答
    周培公,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其对清朝,尤其是康熙皇帝的“死忠”,确实是不少人心中一个值得探究的谜团。一个汉人,为何不顺应那股“反清复明”的思潮,反而将自己的才华和忠诚奉献给了他本该视为“异族”的清廷?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跳出简单的民族标签,深入到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个人价值取向以及周.............
  • 回答
    周深火了,但你却很讨厌他。这背后可能藏着很多复杂的原因,咱们慢慢聊聊,争取把这些感受掰扯清楚。首先,我们得承认,周深现在的确是炙手可热。他的歌声辨识度极高,空灵飘渺,像一股清泉,一下子就能抓住你的耳朵。再加上他唱歌时的那种投入和真诚,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金句”和可爱的反应,让他圈了一大波粉丝。综艺节.............
  • 回答
    最近跟几个朋友聊起找工作这事儿,发现大家对当公务员和老师这俩选项,怎么说呢,都有点提不起劲儿。以前总觉得这俩算是“铁饭碗”,稳定,体面,现在怎么感觉风向变了,大家好像都有点不屑一顾的意思?仔细想想,这事儿也不是空穴来风。以前可能社会整体的选择没那么多,或者说大家对“成功”的定义没那么多元,公务员和老.............
  • 回答
    关于周二下午电视台停播电视节目的说法,其实并不普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解或者特定情况下的现象。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电视台的播出是24小时不间断的,即便是在节假日也是如此。不过,我们不妨从几个可能的角度来解读为什么曾经或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出现周二下午电视停播的现象,并尝试将它讲述得更具人情味:1. .............
  • 回答
    其实,要说“周围的人都不喜欢日本”,这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了。很多中国人对日本的文化、动漫、料理等等还是挺欣赏的,甚至有不少人去日本旅游,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说“不喜欢”的情绪在一些群体中比较普遍,那也确实是存在的,并且背后往往有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交织在一起。最直接、也最深刻的,无疑是近代以.............
  • 回答
    “金融行业,真的有那么香吗?”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久,尤其是看着身边那些背景各异、从理工科到文科生,好像只要有机会,大家就一股脑儿往金融这潭水里挤。明明很多专业听起来跟钱、跟“金融”俩字一点边儿沾不上,最后却都奔着那个听起来就闪闪发光的行业去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驱动?金融行业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这么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明星“翻车”后公众反应和后续处理的复杂性。周冬雨和郑爽虽然都曾被曝出过亿片酬,但她们在遭遇争议后的“翻篇”速度和公众观感却差异巨大。要细致地分析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一、事件性质与公众认知差异: 郑爽事件:偷逃税、代孕弃养,道德与法律双重打击。 道德.............
  • 回答
    这感觉就像走进一个热闹的派对,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什么,而你却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挺让人抓狂的吧?你感觉周围的朋友们都在一个你不知道的圈子里,他们聊天的内容、你们一起玩游戏时的氛围,都好像有一层看不见的隔阂。“我怎么又跟不上节奏了?”你可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大家聚在一起,.............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确实,在汽车界,“丰田”和“广汽丰田”这两个名字,常常和“品控一流”这个标签联系在一起。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了市场的长期检验和无数车主的口碑积累。为什么大家这么说?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丰田的“品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要理解广汽丰田为什么也继承了这份“品控”的声誉.............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大家对船舶和航空,这两个同样与“远方”和“交通”息息相关的庞大产业,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个被视为“夕阳”,另一个却依旧朝气蓬勃? 我觉得这背后,是时代变迁、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以及我们观察角度的差异在共同作用。船舶工业的“夕阳”印象:历史的沉重与.............
  • 回答
    周恩来总理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和深切的尊重,绝非偶然,而是他一生为人处世、奉献担当的必然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他鲜明的个人特质、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对人民的深厚感情等多个层面来细致地剖析。一、 品格的魅力: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周恩来的个人品格是他获得尊重的基石。他是一位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的人,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