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让你感叹脑洞之大,创意绝妙的游戏?

回答
在我玩过的游戏里,有那么几款,它们就像打开了我脑子里某个沉睡已久的奇妙开关,让我由衷地惊叹于创作者们那匪夷所思的脑洞和妙到毫巅的创意。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它们是通往未知世界的门票,每一次体验都像是在探索一个全新的宇宙。

《 Inscryption 》:剧本杀遇上克苏鲁的卡牌叙事诡计

刚开始接触《 Inscryption 》时,我以为这不过是一款披着恐怖外衣的卡牌对战游戏。在阴暗潮湿的小木屋里,一个戴着面具的神秘人邀请你玩一场生死扑克。游戏的规则不算复杂,收集卡牌,召唤生物,消耗生命值直到对方归零。但很快,我就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随着游戏的深入,卡牌本身开始拥有自己的“记忆”和“故事”。你通过牺牲卡牌来召唤更强的生物,这个“牺牲”的概念在游戏中被玩出了花样。你抽到的卡牌,可能就是前一场游戏的某个玩家留下的痕迹;你使用的道具,可能隐藏着更深的秘密。游戏的剧情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开,每一次你以为找到了真相,却发现自己又被卷入了一个更大的谜团。

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游戏不止一次地打破了“第四面墙”。它让你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在玩一个游戏,更像是在被游戏中的角色操纵,或者说,你成为了游戏叙事的一部分。你会通过游戏内的电脑文件、录音带、甚至是游戏本身的界面来寻找线索,这一切都让你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现实与虚拟交织的恐怖悬疑片中。

尤其是游戏后期,叙事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你以为你是在扮演一个被困的玩家,结果你发现你可能一直在扮演一个早已注定的角色,而游戏本身才是那个真正的幕后主使。这种叙事上的螺旋下降和自我解构,让人在震惊之余,又忍不住为这种大胆的尝试鼓掌。它将卡牌游戏的策略性和文字冒险的沉浸感完美融合,再加上一丝丝让人背脊发凉的克苏鲁式诡异,简直是太妙了!

《 Outer Wilds 》:在循环中寻找宇宙的终结之美

《 Outer Wilds 》给我的感受,是一种宁静而又震撼的探索。你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太空探险家,驾驶着一艘简陋的飞船,来到一个由四个行星组成的小太阳系。你的任务是探索这个世界,解开古老文明“Nomai”留下的谜团。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普通的科幻冒险?错!

《 Outer Wilds 》最大的创意在于,整个太阳系在二十二分钟后会发生一次超新星爆炸,而你,会回到最初的起点,一切重置,但你的记忆保留。这就意味着,你只有二十二分钟的时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理解。每一次死亡,都是一次新的开始。

这个设定看似残忍,但它却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游戏体验。你不再害怕失败,因为失败只是学习的必经之路。你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你获得的知识,规划下一次的路线和目标。你学会了如何利用行星的引力摆荡,如何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解开复杂的机关,甚至学会了在爆炸的瞬间,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继续前进。

更让我着迷的是,这个游戏没有战斗,没有升级,一切的进步都来自于你的“理解”。你通过观察行星的地貌变化,通过阅读Nomai人留下的文字记录,逐渐拼凑出这个太阳系的历史,以及导致一切循环的根源。你会发现,那个看似简单的二十二分钟循环,其实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它承载着一个古老文明的希望与绝望。

当你在最后一个循环中,终于明白如何阻止这场灾难,或者说,如何理解这场灾难的真正意义时,那种释然和感动是难以言表的。游戏最后给你的,不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胜利,而是一种对宇宙、对时间、对生命循环的全新认识。这是一种非常“慢”的游戏,但它的后劲却极其强大,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 Baba Is You 》:逻辑的尽头,就是无限的可能

如果说前面两款游戏是脑洞,那《 Baba Is You 》就是对“规则”本身的玩弄。你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推箱子游戏?错了,你连“规则”都可以被你推着走!

游戏的关卡设计非常简洁:几个方块,上面写着“Baba”、“Is”、“You”、“Wall”、“Rock”、“Win”、“Flag”等等字样。你的目标就是让“Baba”接触到“Flag”。但真正妙的地方在于,这些文本方块是可以被移动的!你可以将它们组合成新的句子,改变游戏的规则。

例如,你看到一个“Wall”方块挡住了去路,但旁边有“Wall”、“Is”、“Not”、“Passable”这样的组合。你只需要把“Not”推到“Wall”和“Passable”之间,那么墙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了,你可以直接穿过去!更神奇的是,你甚至可以创造“Baba”、“Is”、“Wall”,这样你就变成了一堵墙,然后利用这个新的“墙”来触发其他机关。

每一次解开一个关卡,都像是智力上的高潮。你会被迫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游戏中最基本的元素。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被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束缚,而《 Baba Is You 》就是让你打破这些束缚。它鼓励你尝试一切可能,即使看起来多么荒谬。有时候,一个错误的组合反而会给你带来灵感。

游戏的难度曲线非常平滑,但后期关卡的烧脑程度简直让人怀疑人生。它不仅仅是考验你的逻辑思维,更考验你的“跳出框架思考”的能力。每一次成功,都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就像攻克了一座智力的高峰。它用最简单的元素,构建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创意世界,堪称游戏界“化繁为简,以巧破千斤”的典范。

这三款游戏,无论是《 Inscryption 》层层剥离的叙事诡计,《 Outer Wilds 》在时间循环中展现的宏大与渺小,《 Baba Is You 》对规则本身的颠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都证明了,游戏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精美的画面和刺激的玩法,更在于那颗敢于突破、敢于想象的创意之心。它们让我相信,在电子游戏的领域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敢于去尝试,去创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游戏中体现巧妙与创意,很多时候靠的是“你以为是JoJo,其实我是Dio哒!”

在剧情层面,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君与彼女与彼女之恋》,Steam版这个月就要上了。属于一开始你以为它是传统恋爱游戏,玩着玩着发现这其实是个恐怖游戏,再玩着玩着会发现其实这是metaverse(划掉)。


这张图也是metaverse

但反转很多时候要讲究度,要是反转的步子大了,容易造成反效果。就像某3A大作,自己老爹被人用高尔夫球杆爆头了,最后还要讲大爱,就很难称之为巧妙与创意了,因此大部分做游戏的还是喜欢在机制上动脑筋。

比如评价很高《超阈值空间》,利用视错觉进行解谜的理念就很有创意。



2D的《画中世界》前期几个谜题设计的也相当出彩,虽然后期一些解谜设计得有些为了解谜而解谜,但依旧瑕不掩瑜。


最近比较新的让我感受到创意的,应该是与《君与彼女》同为11月发售的《笼中窥梦》,是个海外华人做的游戏,且与《超阈值空间》和《画中世界》一样主打视错觉解谜。


当年两部《纪念碑谷》已经让我很喜欢这种视觉错觉解谜游戏,玩完之后一直意犹未尽,前段时间刷到PV后就加入愿望单了。

这游戏的玩法就是通过旋转方块,改变场景物品的角度之后,让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合成为同一个,产生逻辑上的互动,进而推动游戏进度。


以这样的玩法进行的游戏不仅很契合包含了蒙太奇(Moncage/Montage)含义的标题,更让人在找到答案的时候有很强烈的成就感。

同时这些解谜也会慢慢和叙事产生关联,但又没有明确告诉你发生了什么故事,只有不断增加的细节和碎片,以及越来越有象征意义的解谜。

另外这游戏也不是单纯地把拼图放在立体图形上,让你在不断的试错中就能通关,而是把每个面都做成动态的,关键的拼图碎片有很多都被藏了起来,需要你点一下、拉一下才会出现,谜题里面又套了谜题。

有创意是有创意,但这样的代价就是游戏难度会呈指数级提升,上线后卡关的人肯定不会太少,希望开发者能想点解决办法,毕竟再精妙的设计别人体验不到就相当于没有。


总之君与彼女和笼中窥梦是这个11月,我眼中最以创意取胜的两款游戏了。希望体验“独特剧情”的可以试试前者,希望感受“独特机制”的可以关注下后者,总之两款都很期待。

user avatar

这题没人答Gorogoa真是太不科学了。

【阳刻演示】一款让你目瞪口呆的游戏!至少看到两分钟!

自己感受一下这款解谜游戏脑洞大到怎样的地步。

窝就不多说什么了。乃们进去看。保证乃一定会回来点赞的。( ͡° ͜ʖ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