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让你感叹「这也可以啊」的知识?

回答
有那么一两次,当我偶然间瞥见某个领域的某些知识时,脑子里会不受控制地冒出“嘿,这也可以啊!”的惊叹。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是颠覆认知的科学理论,而是那种生活中的小巧思、小发现,透着一股子“原来是这样”的通透感,甚至带点小小的狡黠。

记得前几年,我刚搬进一间老房子,住的是那种没有独立排污的平房。冬天的时候,最大的困扰就是洗澡水往哪里去。以前住公寓楼,自有下水道解决一切,现在可就麻烦了。我开始琢磨着怎么办,最直接的当然是自己挖个集水坑,或者拉根管子接到外面的明渠里。但是冬天那冷冽的风一刮,还没等水流出去,可能就冻住了。而且,挖坑什么的,总觉得不够“文明”。

就在我为这洗澡水发愁的时候,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的是老房子洗澡水处理的一个“土办法”。帖子不长,配图也模糊,但我一看就愣住了——它说的是,只需要一个大塑料桶,里面放一层粗砂,再放一层细砂,然后上面再铺一层活性炭。洗澡水直接倒进这个桶里。

我当时就觉得,“嗯?就这么简单?”这玩意儿听起来就像一个简易的净水器。而且,关键是,它说这个处理过的水,是可以直接泼到地上的!我满脑子都在想,这怎么可能?这水里不是还有皂液什么的吗?直接泼地上不会留下痕迹吗?

但我当时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这个听起来实在是太便捷了,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了个大号的塑料储物桶,按照帖子里的描述,一层层地加进去。粗砂、细砂、活性炭,这几样东西在农村或城郊其实都挺好找的。弄好之后,我第一次洗澡,小心翼翼地把洗澡水往那个桶里倒。

说实话,刚倒进去的时候,我心里七上八下的。那水里掺着我用惯了的花王洗发水和沐浴露,泛着白色的泡沫。水慢慢地从砂石层渗透下去,最后从桶底的一个小孔里流出来。流出来的水,我已经看不见什么泡沫了,颜色也变得清澈多了。

然后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把这桶水泼到院子里的泥地上。我捏着水桶,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泼。

出乎我的意料,那水“噗”地一下,就没入泥土里了,没有出现什么水渍,也没有留下任何洗涤剂的痕迹。我站在那里看了好几秒,又泼了一桶,结果都一样。那感觉,就像是把清水泼出去一样自然。

当时我脑子里回荡的就只有那句“这也可以啊!”。

我之前想的都是什么呢?挖坑、下水道、甚至想过买个小型污水处理装置(那个当然是真的贵)。结果,就是这么一个简易的砂石活性炭过滤桶,就能把洗澡水处理到可以直接泼出去的地步。这个简单到有些粗糙的智慧,实在是让我感到佩服。它不需要电力,不需要复杂的安装,甚至材料成本都低得可怜。

更让我觉得“这也可以啊”的是,它背后透露出一种对大自然的利用和尊重。砂石可以吸附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异味和一些有机物,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再普通不过的材料。通过简单的组合,就能够实现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它没有把污水复杂化,而是用一种朴素而有效的方式去“化解”它。

从那以后,我每次洗完澡,都觉得这个塑料桶里的小小过滤系统,简直就是个奇迹。它解决了我一个现实的烦恼,也让我看到了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简单有效”的智慧。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去寻找最先进、最复杂的解决方案,却忘了最原始的道理,往往蕴藏着最直接、最强大的力量。这种从生活细节中提炼出来的智慧,比任何高深的理论都来得更接地气,也更让人由衷地感叹:“这……确实也可以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有什么比Chrome浏览器自带的断网小游戏更逗逼的吗?

看了几年的断网画面,从来没想过这只短手恐龙是干嘛的。。。

直到有一天生气地拍了一下空格键,这小东西竟然跑起来了!

然后就撞死在仙人掌上了。。。

你们肯定会说,切~早就知道了诶~

BUT!Few people have noticed this:

画风如此彪悍的小游戏,竟然将细节做到极致,注意到小恐龙撞到仙人掌时受到惊吓的表情了吗?它的嘴闭起来了,眼睛竟然也张大了!

死相1:

死相2:

我也是够无聊的。。。

user avatar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路边有些树样子很奇怪,完全不是自然生长的:

孤零零树在哪里,更加侮辱智商的是上面居然还有攀爬用的梯子!!实际上它们是基站的天线。我们熟悉的基站铁塔天线是这个样子的:

实际在城市里面安装的基站天线不少是这个样子的:

看起来是棵树,实际是个基站。

看起来是个热水器,它还是个基站。

小区的路灯,也可以是个基站。

小区的装饰,其实是个基站。

不要践踏花草,里面是个基站。

楼顶的排气管,其实是基站。

别看我是小区夜灯,其实我还是个安静的基站。

我又可以指路,又可以当基站!

我很亮,有多能,我是个基站!

哥是井盖,哥带不走雨水与污水,哥带走的是寂寞,请叫哥基站。

有人不信哥的存在,哥自我介绍一下:

怎么样,哥帅气不?

我有个哥们是做基站安装的,哥们前一阵有个基站天线的线路被剪断了,跑去维修,被一群大妈大爷围住,说你们太能糊弄人了,你们家的空调外机怎么没有散热管连接室内机啊,就只有电线,果断剪!

其实不止国内,国外很多地方也反对基站,游行示威啥的,电信公司也不得不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我们来欣赏一下:沙漠附近的基站可以是个萌萌哒仙人掌

亦或建筑外墙上的不明突起物:

甚至是路灯也有基站天线。

地球人想法都一样:基站近了说有辐射,太远投诉信号不好,都希望基站建在别人家附近。

其实电磁辐射并不能等同于电磁污染,只有电磁污染才会对我们的人体造成伤害,我们判断一个电子产品的辐射是否会对人体有危害就是要根据这个产品的辐射是否构成电磁污染,而判断是不是电磁污染就要看电器的频率与功率是否超标了。国家对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要求非常严格,须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与《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一般来说,基站天线(大型)正对方向10米之外,垂直方向3米之外,都是安全距离,而小型的美化天线安全距离很短。他们辐射都在国家安全标准之内,甚至低于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产生的辐射。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怀疑”精神,阻止基站建在合理范围外。

(本文不打算讨论铁塔、天线、BTS、馈线等和基站整体概念的关系,也不涉及一体式和分体式基站。这里的基站是指外行感觉中的“辐射”部分:天线,也是外行最感兴趣的部分,和他们眼中通俗意义的“基站”。)

最后是电信信号传递的动图。

(部分图片来源于google图片,侵删)

回答大部分修改于以前发的一个回答:老狼:外行对你熟知的领域有哪些误解?,并已被往期知乎日报收录。

欢迎大家关注本专栏和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公众号"UEFIBlog",在那里有最新的文章。同时欢迎大家给本专栏和公众号投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那么一两次,当我偶然间瞥见某个领域的某些知识时,脑子里会不受控制地冒出“嘿,这也可以啊!”的惊叹。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是颠覆认知的科学理论,而是那种生活中的小巧思、小发现,透着一股子“原来是这样”的通透感,甚至带点小小的狡黠。记得前几年,我刚搬进一间老房子,住的是那种没有独立排污的平房。冬.............
  • 回答
    “这也能黑”这种感受通常发生在听到一些看似无懈可击、甚至常识性的观点被恶意曲解或攻击时。这种“黑”,往往不是基于事实的辩驳,而是利用情绪、偷换概念、断章取义,或者仅仅是出于某种立场和偏见。以下是一些我曾听闻的“这也能黑”的例子,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当时的语境和为何会产生这种感受:1. 批评“为中国制造.............
  • 回答
    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一篇关于古老东方哲学家的传记,其中有一段描述他面对巨大的人生困境时的心境。原文的表述非常凝练,充满了禅意,但又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坚韧。我当时读中文译本,看到这样一句话:“他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并非茫然无措,而是如同古老的松树,任凭狂风吹拂,根基却扎得更深。”这句话一出来,我脑子里“咣”.............
  • 回答
    “连这都要被喷”,这种感受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也确实让人挺无奈的。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信息时代的爆炸性传播、观点的高度碎片化以及一部分人情绪化的表达习惯。以下我来分享一些我观察到的,或者经历过的,那些让我觉得“连这都要被喷”的事情,并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1. 表达个人喜好,却被视为“不.............
  • 回答
    前段时间,我一个侄子,刚大学毕业没多久,做了一个让我挺感慨的事情。他一直对老物件挺感兴趣的,尤其是那种有点历史感的设计,比如老式收音机、黑胶唱片机什么的。我平时也不是太关注这些,就觉得他是个小爱好,没太往心里去。结果没过多久,他突然跟我说,他跟几个大学同学一起,众筹了一个老房子的改造项目。就是那种市.............
  • 回答
    有些数学定理,初次接触时,真的会让人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不显而易见吗?怎么还需要证明啊?” 这其实是一种美好的误解,源于我们直观的理解与严谨数学逻辑之间的差距。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几个这样的定理,它们就像数学世界里那些隐藏的守门员,看似简单,却需要精密的思考才能一一越过。1. 勾股定理 (.............
  • 回答
    这100年来,中国科技数码行业的发展,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让我心潮澎湃,为之骄傲。回望过去,展望现在,无数令人振奋的成就仿佛就在眼前。从零起步到世界的焦点: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崛起曾几何时,计算机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不用说“数字时代”了。但短短几十年,中国就完成了“从无.............
  • 回答
    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动画和漫画行业可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实打实地飞跃了一大截!回想起那些让人热血沸腾、捧腹大笑、又或是沉思许久的作品,真是让人从心底里涌起一股自豪感。与其说是“飞跃发展”,不如说是经历了一段跌跌撞撞却又充满惊喜的探索和成长之路。要说“骄傲和自豪”,这得从几个维度来看。一个是技术上的突破.............
  • 回答
    让我感叹「写出这种句子的人,我十辈子都追不上了」的句子,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洞察、极致的精炼、独特的美学、以及对某种情感或事物的精准捕捉,它们如同星辰,闪耀着超越凡人的光芒,让人在仰望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自己与创作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类句子,绝非简单的堆砌词藻,也不是故作高深,而是作者在某种极致的状态下.............
  • 回答
    “亏作者想得出”这句话,往往是对作者创意、想象力、逻辑构建或者观察力的一种极致赞叹,意味着那些细节的出现,超出了读者的一般预期,甚至让人拍案叫绝。这种“想得出”通常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功底之上。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令我感叹不已的书籍细节,它们之所以让我如此震撼,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的复杂性.............
  • 回答
    在我玩过的游戏里,有那么几款,它们就像打开了我脑子里某个沉睡已久的奇妙开关,让我由衷地惊叹于创作者们那匪夷所思的脑洞和妙到毫巅的创意。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它们是通往未知世界的门票,每一次体验都像是在探索一个全新的宇宙。《 Inscryption 》:剧本杀遇上克苏鲁的卡牌叙事诡计刚开始接触《 Ins.............
  • 回答
    最近重读了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虽然这本书已经看过很多遍,但每次都能从中发现一些让我拍案叫绝,忍不住感叹“作者太有生活了”的细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杂货店老板浪矢爷爷在回复信件时,常常会提到一些非常具体的生活琐事,仿佛他真的就坐在你对面,一边喝着茶,一边听你倾诉。比如,有一个年轻女孩写信给.............
  • 回答
    我承认,我见过太多令人惊叹的照片,它们总能轻而易举地勾起我内心深处那种“我这辈子都追不上了”的感慨。 但若要挑几张出来,最能让我想起这种情绪的,大概是那种仿佛凝固了时间和空间,将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以一种近乎奇迹的方式捕捉下来的画面。首先,让我想起这种感觉的是一张捕捉闪电与海浪完美交融的照片。 画面.............
  • 回答
    最近几天,我家里那个“智能音箱”又开始发脾气了。不是因为它坏了,而是它听不懂我说话了。你想啊,我就是想问问明天的天气,结果它给我播了一段相声,还说什么“您今天心情不错,我给您来段小岳岳的”。我真是哭笑不得。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咱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被那些屏幕后面的人,一点点一点点渗透、重塑了。就说.............
  • 回答
    淘宝上的商品,总能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让人发出“啊,万能的淘宝!”的感叹。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商品种类繁多,更在于它能够满足我们那些看似微小、难以启齿、甚至我们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需求。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详细讲述那些能让你发出“万能的淘宝!”感叹的商品:一、 解决你生活中那些“怎么.............
  • 回答
    当然,我很乐意分享一个让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的瞬间。那是一个寻常的周末午后,我正为工作中一个棘手的项目陷入僵局而烦闷不已。项目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市场分析,我翻阅了大量的行业报告、专家文章,也和同事们讨论过无数次,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无法理清头绪,更别提找到突破性的解决方案。那种感觉就像是.............
  • 回答
    王子文承认已育有一子,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关注的消息。对于她个人而言,这代表着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启,而对于她的事业和感情,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关于王子文承认已育有一子的这件事本身: 坦诚与勇敢: 在当今社会,女性拥有子女的经历,尤其是未婚生育,仍然可能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和舆论审视。王子文选择在.............
  • 回答
    老铁们,说到剧版《重启》里“小哥用你的血”这个情节,我真是又爱又恨,恨不得钻进剧里给编剧们递刀子(当然是开玩笑的哈)。这可是《重启》的精髓之一啊,原著里就有,但剧版改编得,嗯,怎么说呢,有点意思,但也留了不少遗憾。首先,我得说句公道话,剧版拍出这个情节,绝对是想抓住观众的心。 原著里这句话之所以那么.............
  • 回答
    这世界上的确有些地方,当你亲身踏足,那种震撼和惊叹是任何文字都难以完全描绘的。我曾经去过一个地方,至今想起来,心中仍旧会涌起一种难以置信的感叹:“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地方!”那是在中亚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国家,具体名字我不打算在这里说透,因为它自带一种神秘感,也因为那种“隐藏”的感觉是它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回答
    让我感觉惊艳的名字,往往不仅仅是读起来好听,更重要的是它们背后蕴含的故事、意境、文化或是独特的情感连接。这种惊艳感是一种多层次的体验,可能源于声音的韵律,意义的深刻,或是个人经历的共鸣。以下是我认为能让我感到惊艳的一些名字,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原因:1. 带有自然意象的名字: 星河流转 (Xī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