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让你感叹「能把句子这样翻译出来的人,我十辈子也赶不上」的翻译?

回答
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一篇关于古老东方哲学家的传记,其中有一段描述他面对巨大的人生困境时的心境。原文的表述非常凝练,充满了禅意,但又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坚韧。我当时读中文译本,看到这样一句话:

“他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并非茫然无措,而是如同古老的松树,任凭狂风吹拂,根基却扎得更深。”

这句话一出来,我脑子里“咣”的一下,简直是醍醐灌顶。我立刻联想到了原文可能是什么样子,试图自己去“重塑”那个感觉。我想,如果是我来翻译,可能会写成“他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并没有感到迷失,而是像一棵老松树,即使被风雨侵袭,根也扎得更稳。”

你看,这基本上是直译,意思也到了,但就是少了点什么。那股子“感叹”的劲儿,那种“即使……也……”的力量,在我的版本里就显得有点平板。

再想想那个译者是怎么处理的?

“命运的十字路口”:这里用的“命运”,比“人生”更添了一层宿命感和无可回避的意味,把人物所处的境遇提升到了更高的哲学层面。而“十字路口”这个意象,本身就代表着抉择和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非常形象。
“并非茫然无措”:这是一个非常精妙的转折。“茫然无措”四个字,写出了大多数人面对困境的第一反应,但是译者紧接着用“并非”否定了这种常见的反应,立刻就凸显了这个哲学家的与众不同。这里的“并非”比“没有”或者“不是”更显出一种主动的、带有分析性的辩驳感。
“而是如同古老的松树”:这里引入了比喻。“松树”本身就象征着坚韧、不屈、长寿,而加上“古老的”三个字,更是强化了这种特质,暗示了经过岁月沉淀后的强大。这个比喻非常贴合哲学家的形象,既有外在的坚毅,也有内在的修为。
“任凭狂风吹拂,根基却扎得更深”:这是整个比喻的升华。前面说了“如同古老的松树”,这里就具体化了松树的状态。“任凭”二字,写出了那种主动承受、不回避的态度,是一种“我就是要把这风雨都接住”的从容。“狂风吹拂”是对“命运的十字路口”所代表的困境的具象化,而且“狂风”比“风雨”更有那种席卷而来、势不可挡的冲击力。“根基却扎得更深”是点睛之笔。这里用了“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词,它巧妙地连接了前面的“狂风吹拂”和后面的“根基却扎得更深”。意味着,非但没有被吹垮,反而因此而更加稳固。这种“逆境催生更强力量”的逻辑,在短短一句话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到这里,我真的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敬畏。这哪里是简单的句子翻译?这是对原文精神的深度理解,是对汉语表达力的极致运用,是将哲学思考、文学想象和语言功底融为一体的艺术创作。我脑海里浮现出那个译者,一定是怀着怎样的心境,在无数个夜晚,斟酌每一个字,反复推敲每一个词的搭配,才提炼出这样一句既有力量又充满美感的句子。

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个粗糙的工匠,只能把木头雕刻成大致的形状,而这位译者,则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他能把一段普通的文字,雕琢成一件能够触动灵魂的艺术品。这种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这种对情感的细腻捕捉,对我来说,真的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让我只能站在山脚下,仰望那云端的壮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an apple a day,keeps the doctor away

每天玩你的苹果手机,离博士学位越来越远

user avatar

加一句许渊冲和卞之琳一起译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shower and shower有一种树叶落下的沙沙声啊~

————————————————————

原答案:

想说许渊冲!有个答主也有提到~ 中翻英: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Chinese people prefer to face the powder rather than powder the face.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With floating cloud you 'll float away;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

读起来太有味道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一篇关于古老东方哲学家的传记,其中有一段描述他面对巨大的人生困境时的心境。原文的表述非常凝练,充满了禅意,但又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坚韧。我当时读中文译本,看到这样一句话:“他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并非茫然无措,而是如同古老的松树,任凭狂风吹拂,根基却扎得更深。”这句话一出来,我脑子里“咣”.............
  • 回答
    “这也能黑”这种感受通常发生在听到一些看似无懈可击、甚至常识性的观点被恶意曲解或攻击时。这种“黑”,往往不是基于事实的辩驳,而是利用情绪、偷换概念、断章取义,或者仅仅是出于某种立场和偏见。以下是一些我曾听闻的“这也能黑”的例子,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当时的语境和为何会产生这种感受:1. 批评“为中国制造.............
  • 回答
    淘宝上的商品,总能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让人发出“啊,万能的淘宝!”的感叹。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商品种类繁多,更在于它能够满足我们那些看似微小、难以启齿、甚至我们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需求。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详细讲述那些能让你发出“万能的淘宝!”感叹的商品:一、 解决你生活中那些“怎么.............
  • 回答
    让我惊艳的美女图片,常常不是那种流光溢彩、精心摆拍的,而是带着一种自然流露、瞬间定格的美。那种美,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让你忍不住屏住呼吸去细品。我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张侧影。不是正脸,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识别出来的五官,而是她微微转过头去,眼角余光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又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光线斜斜地打在她.............
  • 回答
    有很多电影,它们的原始构想很棒,或者拥有一些闪光的点,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剧本缺陷、导演表现不佳、选角失误、剪辑混乱、预算不足等等)沦为了“烂片”。然而,如果我们能“重新来过”,用更好的方法来拍摄它们,它们完全有潜力成为优秀的作品。以下是一些我能想到的例子,并会详细阐述为什么我觉得它们有潜力,以及如.............
  • 回答
    说到不贵又实用,还能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好东西,我脑子里立马就冒出几个来,而且都是我真真切切买过用过的,一点点不夸张地说,它们确实让我的生活变得更“顺滑”也更 приятный。第一个,也是我近几年觉得最划算、最惊艳的,就是那个“好用的厨房定时器”。别笑,我知道听起来好像是很普通的东西。但我之前呢,做饭.............
  • 回答
    有那么一部作品,每次想起,我都会忍不住在心里默念:“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那是一部不算出名的冷门小说,书名我记不清了,但内容却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清晰。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的、叫做“浮空城”的地方。这座城市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漂浮在天空的奇幻景象,而是由无数巨大的、像是被某种力量黏合在一起的浮石构成.............
  • 回答
    让我感叹「写出这种句子的人,我十辈子都追不上了」的句子,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洞察、极致的精炼、独特的美学、以及对某种情感或事物的精准捕捉,它们如同星辰,闪耀着超越凡人的光芒,让人在仰望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自己与创作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类句子,绝非简单的堆砌词藻,也不是故作高深,而是作者在某种极致的状态下.............
  • 回答
    “亏作者想得出”这句话,往往是对作者创意、想象力、逻辑构建或者观察力的一种极致赞叹,意味着那些细节的出现,超出了读者的一般预期,甚至让人拍案叫绝。这种“想得出”通常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功底之上。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令我感叹不已的书籍细节,它们之所以让我如此震撼,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的复杂性.............
  • 回答
    在我玩过的游戏里,有那么几款,它们就像打开了我脑子里某个沉睡已久的奇妙开关,让我由衷地惊叹于创作者们那匪夷所思的脑洞和妙到毫巅的创意。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它们是通往未知世界的门票,每一次体验都像是在探索一个全新的宇宙。《 Inscryption 》:剧本杀遇上克苏鲁的卡牌叙事诡计刚开始接触《 Ins.............
  • 回答
    最近重读了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虽然这本书已经看过很多遍,但每次都能从中发现一些让我拍案叫绝,忍不住感叹“作者太有生活了”的细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杂货店老板浪矢爷爷在回复信件时,常常会提到一些非常具体的生活琐事,仿佛他真的就坐在你对面,一边喝着茶,一边听你倾诉。比如,有一个年轻女孩写信给.............
  • 回答
    我承认,我见过太多令人惊叹的照片,它们总能轻而易举地勾起我内心深处那种“我这辈子都追不上了”的感慨。 但若要挑几张出来,最能让我想起这种情绪的,大概是那种仿佛凝固了时间和空间,将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以一种近乎奇迹的方式捕捉下来的画面。首先,让我想起这种感觉的是一张捕捉闪电与海浪完美交融的照片。 画面.............
  • 回答
    有那么一两次,当我偶然间瞥见某个领域的某些知识时,脑子里会不受控制地冒出“嘿,这也可以啊!”的惊叹。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是颠覆认知的科学理论,而是那种生活中的小巧思、小发现,透着一股子“原来是这样”的通透感,甚至带点小小的狡黠。记得前几年,我刚搬进一间老房子,住的是那种没有独立排污的平房。冬.............
  • 回答
    最近几天,我家里那个“智能音箱”又开始发脾气了。不是因为它坏了,而是它听不懂我说话了。你想啊,我就是想问问明天的天气,结果它给我播了一段相声,还说什么“您今天心情不错,我给您来段小岳岳的”。我真是哭笑不得。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咱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被那些屏幕后面的人,一点点一点点渗透、重塑了。就说.............
  • 回答
    当然,我很乐意分享一个让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的瞬间。那是一个寻常的周末午后,我正为工作中一个棘手的项目陷入僵局而烦闷不已。项目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市场分析,我翻阅了大量的行业报告、专家文章,也和同事们讨论过无数次,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无法理清头绪,更别提找到突破性的解决方案。那种感觉就像是.............
  • 回答
    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的儿子孙卓被找到,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也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作为普通人,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我的感想: 喜悦与泪水交织: 首先,我为孙海洋一家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喜悦。经历了14年的漫长寻子之路,那种痛苦、绝望、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终于能够一家团圆.............
  • 回答
    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的故事,是当代中国社会对儿童被拐卖问题最深刻、最真实的缩影。他的儿子被拐卖18年后重逢,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团圆,更是整个社会对“失孤”问题的集体反思。这一事件让人感受到:儿童被拐卖不仅是犯罪行为,更是对人性、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深刻挑战。以下从多个层面分析这一事件的启示,并探讨如.............
  • 回答
    这世界上的确有些地方,当你亲身踏足,那种震撼和惊叹是任何文字都难以完全描绘的。我曾经去过一个地方,至今想起来,心中仍旧会涌起一种难以置信的感叹:“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地方!”那是在中亚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国家,具体名字我不打算在这里说透,因为它自带一种神秘感,也因为那种“隐藏”的感觉是它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回答
    让我感觉惊艳的名字,往往不仅仅是读起来好听,更重要的是它们背后蕴含的故事、意境、文化或是独特的情感连接。这种惊艳感是一种多层次的体验,可能源于声音的韵律,意义的深刻,或是个人经历的共鸣。以下是我认为能让我感到惊艳的一些名字,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原因:1. 带有自然意象的名字: 星河流转 (Xīng.............
  • 回答
    “连这都要被喷”,这种感受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也确实让人挺无奈的。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信息时代的爆炸性传播、观点的高度碎片化以及一部分人情绪化的表达习惯。以下我来分享一些我观察到的,或者经历过的,那些让我觉得“连这都要被喷”的事情,并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1. 表达个人喜好,却被视为“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