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看过最暖的故事是什么?

回答
我看过最暖的故事,是关于一位名叫莉莉的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之间跨越岁月的友谊。这个故事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它所散发出的温暖,却能融化最坚硬的冰雪,滋润最干涸的心田。

莉莉奶奶住在城市边缘一个老旧的社区里,她的房子不大,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虽然有些凌乱,但充满了生命力。她已经八十多岁了,孩子们都在国外,很少回来,老伴也早早去世了,她一直独自生活。平日里,她的生活就是侍弄花草,看看书,或者在公园里散散步。社区里的人都知道莉莉奶奶,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位和蔼可亲但有些孤独的老人。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小男孩名叫汤米,他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活泼好动,精力充沛,是社区里出了名的“捣蛋鬼”。汤米家就住在莉莉奶奶隔壁的公寓楼里,他经常在院子里玩耍,有时候会不小心把球踢到莉莉奶奶的院子里。

一开始,莉莉奶奶对于这个总是闯入她院子的小男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温和地把球捡起来,然后示意汤米来拿。汤米一开始还有点害怕,因为莉莉奶奶看上去总是安安静静的,而且有些严肃。但有一次,汤米不小心把球踢到了院子最里面,那里种着一丛玫瑰,他小心翼翼地爬过篱笆去捡。就在他准备伸手去拿球时,他看到莉莉奶奶正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微笑着看着他。

“小心点,我的孩子。”莉莉奶奶的声音很轻柔,带着一丝沙哑,但却充满了慈祥。“那些玫瑰很美,但也有刺。”

汤米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莉莉奶奶会对他说话,而且语气这么好。他赶紧把球捡起来,然后探头探脑地看着莉莉奶奶。莉莉奶奶对她招了招手。

“过来吧,孩子。”

汤米犹豫了一下,然后鼓起勇气走了过去。莉莉奶奶指着她旁边的一个小凳子,示意他坐下。

“你叫什么名字?”莉莉奶奶问道。

“我叫汤米。”汤米小声回答。

“汤米,你喜欢玩球吗?”

“喜欢。”汤米兴奋起来。

“那你喜欢花吗?”

汤米看了看周围盛开的花朵,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我不太懂花。”

莉莉奶奶笑了,她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一朵掉落的雏菊,递给汤米。

“你看,这朵小小的雏菊,虽然不起眼,但它一样努力地朝着太阳生长,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

从那天起,汤米和莉莉奶奶的友谊就开始了。起初,汤米只是偶尔来莉莉奶奶家,捡捡球,或者被莉莉奶奶叫住一起说说话。莉莉奶奶会给他讲一些她年轻时的故事,讲她年轻时旅行的经历,讲她遇到的有趣的人。汤米总是听得津津有味,他发现莉莉奶奶的故事里充满了色彩和智慧,完全不像他平时遇到的那些“老奶奶”。

渐渐地,汤米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去莉莉奶奶家了。他会帮莉莉奶奶浇花,虽然有时候会弄得一身泥,但莉莉奶奶从不责怪他,反而会给他递上毛巾,然后笑着说:“没关系,泥土也是大地的恩赐。”

莉莉奶奶也开始给汤米讲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告诉他哪种花什么时候开,哪种草有什么药用价值。汤米虽然记不住太多,但他开始对莉莉奶奶的院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会跟着莉莉奶奶一起观察花儿的生长,一起拔草。

最让汤米感到温暖的是,莉莉奶奶总是会注意到他细微的情绪。有一次,汤米因为在学校被欺负了,闷闷不乐地来找莉莉奶奶。莉莉奶奶没有问他发生了什么,只是默默地递给他一杯温热的牛奶,然后陪他一起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

“汤米,”莉莉奶奶轻轻地说,“有时候,世界会给我们一些小小的麻烦,就像这夕阳,虽然温暖,但它最终也会消失,变成黑夜。但是,你一定要相信,黑夜过后,一定会是崭新的黎明。”

汤米靠在莉莉奶奶的肩膀上,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的温暖和依靠。他知道,莉莉奶奶不仅仅是他的邻居,更是他生命中一个特别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汤米渐渐长大,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踢球的小男孩了。他的学业越来越重,和莉莉奶奶相处的时间也逐渐减少。但是,每次当他感到压力或者迷茫的时候,他总会想起莉莉奶奶的院子,想起她温柔的笑容和那些充满智慧的话语。

有一次,汤米因为考试失利而非常沮丧,他决定去看看莉莉奶奶。那天,莉莉奶奶的院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宁静。汤米敲了敲门,但没有人应答。他有些担心,就从篱笆的缝隙看进去,发现莉莉奶奶正坐在摇椅上,手里拿着一本相册,脸上带着安详的笑容,但……她已经没有了呼吸。

汤米的心猛地一沉。他冲进院子,跑到莉莉奶奶身边,但一切都太晚了。他抱着莉莉奶奶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在莉莉奶奶的遗物中,汤米发现了一张莉莉奶奶写给他的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汤米,当我离开的时候,请不要悲伤。我曾经和你一起分享过花草的芬芳,分享过夕阳的美丽,分享过彼此的温暖。这份情谊,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也会留在你的生命里。请记住,你永远是那个被爱着的,最棒的孩子。”

汤米抱着纸条,看着莉莉奶奶安详的面容,他知道,虽然莉莉奶奶离开了,但她给予他的温暖,却会永远陪伴着他。他从莉莉奶奶的院子里摘下了一朵盛开的向日葵,那是莉莉奶奶最喜欢的花。

这个故事最暖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纯粹的情感连接。莉莉奶奶用她的爱和智慧,温暖了一个小男孩孤独的童年,而汤米也用他的陪伴和纯真,点亮了莉莉奶奶晚年的生活。他们的友谊没有血缘的牵绊,没有利益的交换,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和懂得。

莉莉奶奶用她的一生,诠释了“陪伴”和“倾听”的力量。她没有因为年纪大而变得孤僻,反而敞开心扉,接纳了一个小小的生命。她用她独特的方式,告诉汤米,即使生活中有困难,也有温暖和希望。

这个故事最暖,因为它让我相信,无论世界多么冷漠,总有那么一个人,愿意用最温柔的方式,点亮你生命中的角落。这份温暖,就像一缕阳光,会穿透所有的阴霾,一直温暖到心底最深处。它提醒我们,去爱,去给予,去珍惜生命中那些平凡而又珍贵的相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位老先生名叫温顿,某一天受邀参加一个电视节目,


但是节目过程中,他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自己周围的人都站了起来,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独自把一个巨大的秘密保留了50年,


但是最后,这个秘密终究被人发现了,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温顿先生从来没向任何人(包括他的妻)透露过自己的经历,


直到50年后,他的妻子偶然在一次家庭卫生打扫的过程中,从阁楼上找到了一本尘封的日记本,


温顿夫人悄悄把日记本给了一位电视台的记者,然后就有了老先生受邀参加电视节目的事。

老先生更加不知道的是,在场的演播厅里站起来的每一个观众,都是当初老先生救下来的犹太孩子~




人间有大爱。

user avatar
当你想要自杀的时候,再等一等,或许就看见光了。
毕竟有这么多人,都在为此努力着。

《因为抑郁,系统为我分配了完美女友》

1

十七楼的楼顶,狂风凛冽,吹得人几乎站不稳脚跟。

一个男人逆着风,缓慢逼近边缘。他低头看着楼下,来来去去的车辆都如蝼蚁一般。

“住口,别说了······”

他痛苦地抱住头,止不住地喃喃自语,双腿也开始不停打颤。

世界很热闹,乌泱泱的到处都是人。

可没有人,没有任何人,注意到有一个绝望的生命即将陨灭。

2

这是何芝失踪的第五天。

简浩一遍遍地寻找她,又一遍遍地失败了。

有谁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呢?与自己相恋一年的女孩,突然就断了所有联系,并且消失得干干净净。

简浩反复想着,或许是何芝太过美好,自己已经不配拥有了?

确实,她聪慧、博学,活泼可爱又善解人意,与自己心心相通,有着难以言喻的默契。

她会在每日三餐之前发来消息,叮嘱自己按时吃饭,时间总是掐得毫秒不差;她会把自己的病历背得滚瓜烂熟,好随时叮嘱自己复诊与吃药;她会陪自己彻夜谈心,不知疲倦,从最幽微的人心隐秘,说到最辽远的宇宙边境······

你敢相信吗?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竟有着如此出色的学识与见地。

如果硬要在这份完美的爱情上找出一丝瑕疵的话,那应该就是异地的问题了。

其实,何芝所在的星河市离简浩也就几个小时的车程,但相识初期,内向孤僻的简浩不敢贸然拜访,待两人感情稳定后,何芝在科研所的工作又忙碌起来······两人拟定了好几次的见面计划,都因为各种临时事件而无奈告吹。

好在,两人经常打电话、通视频,微信上更是有聊不完的天。

乐观的何芝还开玩笑道:“我们可是最时髦的网恋情侣!”

不过简浩还是迫切地希冀着二人的初次见面。

他暗中筹划,请了长假,准备悄悄去趟星河市,给女友一个惊喜。

可还没等他动身,何芝却突然失联了。

一夜之间,她不再回微信、不再看邮件,视频无法接通,电话打过去,竟然已经是空号!

简浩快要疯了,他不可抑制地联想到新闻中那些猝然遇害的单身女性,越想越胆战心惊,一秒也不敢耽搁,连夜坐车,赶到了星河市。

他先去了何芝的住所,可敲了半天门,无人回应。一抹,满手都是灰尘。

“你找谁?”

隔壁的门开了条缝,露出一只警惕的眼睛。

简浩几乎是扑了过去,将那个中年女邻居吓得差点尖叫出来。

“对不起,对不起,我太着急了,我不是坏人······我就是想问一下,这间屋子的住户去哪了?一个年轻女孩,大概这么高,不胖不瘦,长头发,脸圆圆的,叫何芝,您认识吗?”

女邻居莫名其妙地打量着简浩,“你走错门了吧?对面是个空房子,很久都没人住了。”

“怎么可能······”简浩一愣。

“我骗你做什么?你赶紧走吧,吵死人了。”女邻居没好气地白他一眼,不等简浩再说什么,“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3

满腹疑云地离开何芝的住所后,简浩赶到了她上班的科研所。

一栋三层小楼,有点旧,像是国营单位,楼前有一道长满紫藤花的游廊。

简浩记得,何芝有一张照片,就是倚着游廊的阑干拍的。照片里的紫藤花探出了二维平面,垂落在简浩眼前,让他有一种见故人般的动容。

然而,科研所的安保相当严格,门禁是虹膜加指纹双重识别,简浩不出意外地被拦在了外面。

“何芝!我找何芝!”他无奈又着急,踮着脚使劲冲里头张望,高声叫着女友的名字。

无人理会。

每个工位面前都有数块显示屏,众多精密复杂的仪器环绕四周。员工们面无表情,沉默地忙碌,屏幕的蓝光映着一张张惨淡的脸。

简浩心里忽地打了个咯噔。

“你找何芝?”这时,身边忽然有个声音问道。

戴眼镜的男人五十来岁,有些谢顶,能看出是个斯文的知识分子,他胸前的工作牌上写着:赵景砚,技术总监。

简浩眼睛一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我叫简浩,是何芝的男朋友,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她的消息了,很担心她是不是出了事······”

赵景砚确实是一个教养很好的文化人,他耐心听着简浩仓促的解释,没有出声打断过。直到简浩停下,用企盼的目光看向他时,赵景砚才开口,表情里是感同身受一般的忧虑:“简先生,我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但你可能找错地方了。我们这里并没有何芝这个人。”

“不会的,一定是你搞错了。你、你好好查一查!她就在这工作,对了,我还有她在这里的照片!”

简浩连忙掏出了手机,手指不可控制地微微颤抖,他把何芝在小楼前的照片递到赵景砚鼻子跟前,提高了音调,“你看!”

赵景砚好脾气地低下头,认真地凝视照片里的女孩。半晌,他抬起头,神色依旧平和,语气却笃定到不容置疑,“我从来没有见过她。”

简浩的胳膊抖了抖,差点摔了手机。他上前一步,一把揪住了赵景砚的衣领,“你骗人!她就是这里的员工,你为什么骗我?你们把她怎么了!”

身后有嘈杂的动静,几名魁梧的保安手执着警棍赶来,皮鞋拍打着瓷砖地面。

像是曾经无数个失眠夜里,那虚无又真实的脚步声,向他逼近。

赵景砚整理好衣服,挥手让保安们放开简浩。他走近一步,面对着那个失控的男子,轻叹了口气,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

“相信我。没有何芝这个人。”

简浩的拳头停顿在了半空中。

这一次,他看清了赵景砚的眼睛。那里面居然有一种清清白白的坦荡。

4

“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

“何芝。单人何,芝兰玉树的芝。星河市人,生日是1993年6月8日。”

“什么时候失踪的?”

“五天前就没有消息了。”

“有照片吗?”

“有,给您。”

中年女警将信息录入,在户籍系统中进行检索。突然,手指停在了键盘上,她偏转过头,重复问了一遍:“单人何,芝兰玉树的芝?”

简浩连忙点头,确认所有的信息无误,顿了顿,他警惕地看了一眼四周,前倾身体低声道:“我女朋友的失踪可能和她的单位有关系。”

女警看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古怪,“星河市叫何芝的人有五个,其中一人为男性,剩下四位女性,年龄均在十五岁以下,其中一个,上个月刚出生。”

简浩张了张口,想反驳、想质问,却发不出声音。

骤然的沉默,落在女警的眼里,分明就是心虚的模样。她不满地“啧”了一声,板起脸,严肃地警告他:“报假案可是犯法的!”

片刻后,简浩听见自己的声音,像是一个绝望者最后的挣扎:“我说的是真的!我的女朋友失踪了,她叫何芝!她失踪了!”

简浩被“请”出了警局。

接下来的两天,简浩印了寻人启事,一次次来警局报案,又一次次被拒之门外,执拗得近乎癫狂。他不敢停顿、不敢思考、不敢让睡眠光顾。他一遍又一遍地描述女友的信息,事无巨细,歇斯底里,到后来,不知是在说服警察,还是在说服自己。

又一次被请出警局后,简浩颓然地坐在马路边上。

“送”他出来的警察还好心相劝:“先生,不要再来闹事了,否则,我们会以妨害公务罪对你进行依法拘留。”

简浩望着警察离开的身影,无力的焦灼感啃噬着他。

手中的寻人启事散落一地。那上面,是一张熟悉的脸庞。简浩缓缓地抚摸那张脸,眼眶泛起了酸涩,喃喃:“何芝,你到底在哪······”

像是在呼应他的疑问一般,心中骤然响起一个久违的声音。

这个声音又尖又细,难听极了,甚过最恶毒的诅咒。它说:

“根本就没有何芝这个人!”

“一场美梦而已,她是你幻想出来的,面对现实吧!”

“你也不想想,你这个失败的垃圾,凭什么会突然走运,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真爱?”

那个声音喋喋不休,每一句都像是最锋利的匕首,深深地插进简浩好不容易愈合的血肉中。

他猛地抱住了头,但那个跗骨之蛆一般的声音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本加厉地冷笑起来。

“你这样的人,是不配活着的。”

“你去死吧。”

简浩的耳朵像是失了聪,再也听不到马路上此起彼伏的鸣笛,人来人往的脚步,谈笑风生的言语······所有的声响都已模糊,只剩下这一句,在脑海中无限放大,绵延出无穷无尽的回音——你去死吧。

他蓦然抬起了头,空茫的目光直勾勾地盯住了马路对面高耸入云的写字楼。

5

简浩爬上楼顶的时候,想起了常常做的那个梦。

梦里面,自己像是飞鸟,一跃而下,跌入永恒的死寂。

只是,他遇到了何芝。从此,死亡留在了梦里,而他拥有了睁开眼看到的晨曦。

一年前的除夕夜,简浩在个人空间的私密日记里留下了遗书,爬上十七层的楼顶天台。

他患有重度抑郁症。

太痛苦了,活着太痛苦了。

那天夜里,他溃不成军,决定听从这个声音的指引,结束自己的生命。

反正,这个世界,既没有人在意他,也没有值得他留恋的东西。

可与梦里的情景不同,简浩最终并没有跳下天台。

就在最后一刻,他的手机忽然响了。话筒里,是一个陌生却甜美的女声。

“嗨,你好呀!我叫何芝。你可以陪我聊聊天吗?”

简浩愣了,他从没接到过这么匪夷所思的电话。但不知为何,他没有挂断。也许,是他好奇。也许,是这声音太动听。又也许,是他真的很久很久不曾与人聊天了。

简浩就握着手机,坐在十七楼的天台边缘,双脚垂在空中,一边望着楼下激光大小的车灯来来去去,一边与手机里这个奇怪的女孩子聊天。

他们聊了整整一夜。

黑夜像是稀释的墨,变淡,变薄。太阳一下子扑出,绯色的朝霞泼洒在他身上,他像是烧了起来。

有了暖和的温度,重新长出了影子,心脏在胸腔里搏动。

他重生了。

后来,何芝才告诉他,那天晚上,是她心血来潮地随手拨了个号码,想模仿小说里的桥段,来段奇妙的邂逅。

冥冥之中,像是有一根看不见的红线,就这么阴错阳差地,在最后一刻,牵住了简浩。

后来,何芝成为了简浩的朋友,倾听他所有压抑于心的苦痛与迷茫。

再后来,他们相爱了。

在何芝的坚持下,简浩终于开始接受抗抑郁的治疗,人也逐渐开朗起来,终于过上正常的生活。

是何芝,让曾经身陷深渊的简浩,看到了光明与希望,看到了世界之大,人生之美,看到了与所爱之人共度一生的幸福结局。

然而现在,每条事实与数据都告诉他,何芝不存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人。

一切,都是他的臆想吗?

那个恶魔般的声音又响了。

简浩头痛欲裂,熟悉的溃败感与无力感像潮水淹没了他,他紧紧按着胸口,感觉快要窒息了。

像是被看不见的手推动着,简浩一步步地走向了楼顶的边缘。风拉扯着他,也像是背后的帮凶。他几乎分不清,这是现实还是梦境。

就在他一只脚踩上天台的时候,手机铃声响了。

6

简浩站在科研所的门前,额头依旧隐隐作痛。

“进去吧。”

身边的男人对着扫描仪完成了身份识别,门禁打开,他回身冲简浩客气地点了点下颌。

简浩看着赵景砚的脸,眼神警惕,满心都是疑问,他不明白这个人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十五分钟前,赵景砚的声音出现在他的手机里,伴随着楼顶呼啸的风声,简浩听见这个男人沉重的叹息:“简先生,冷静一点,千万不要寻短见。你不是要找何芝吗?现在来科研所。我会让你见她。”

“你什么意思?之前不是说没有何芝这个人吗,现在怎么又改口了?你们到底把她怎么了!”

赵景砚至今没有回答他,只是在前面引路,“简先生,这边。”

两人走进了最里面的一个房间。

房间里气温很低,简浩打了个寒颤。这个占地足有五十平的房间里,空无一人。四壁都是全息显示屏,上面不停跳动着各种画面。

简浩无心观察,他望向房间里唯一的一张办公桌。桌上有一台电脑主机,背面贴着一个标志,是两个大写的字母:HZ。

这是“何芝”的拼音缩写。

简浩的眼睛瞬时亮了,激动得声音发颤,“这是她的办公室,对吗?她在哪里?”

“就在那里。”赵景砚抬起手,指尖笔直,对准了那台电脑。

简浩恼怒地瞪他,“我是问你,她人在哪里?”

赵景砚的手没有放下来。

“那就是她。”

“你······什么意思?”

“我说过,没有何芝这个人。因为她不是人类。她是一台计算机,你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工智能。”

赵景砚搬来两把空椅子,“坐吧。”

简浩双目怔怔,机械地操作自己的身体,坐倒在椅子上。赵景砚的讲述像是平静的水流,伴随着计算机高速运作时轻微的蜂鸣声,缓缓流淌过去。

“十五年前,我的妻子因为产后抑郁,服用安眠药自杀身亡,留下我和不满一岁的女儿。妻子自杀前,在网上抒发了大量的负面情绪,写下了很多绝望的留言,可我因为忙于工作,竟然毫无察觉。

“妻子的死,令我悲痛又警醒。那以后,我组织了一个团队,致力于自杀救援。我们耗费数年,编写了一个精密的机器人程序,用来全方位监视网络上的留言与发帖,通过解读社交媒体信息,找到具有自杀倾向的人,提前干预,制止自杀的实施。

“我们给这套程序起名为‘HZ’,是‘活着’的缩写。三年前,我记得很清楚,是6月8号那天,HZ通过了图灵测试,这说明,她已经具备了人类的智能。

“在将她投放应用之前,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我们将她接进了互联网,但没有正式启动,只是搜寻样本数据,进行自我模拟,并且关闭了UI(人机交互端口)。她处于一个封闭式的自检模式中。

“理论上来说,在测试阶段,HZ可以监视到网络上的信息,分析解读,做出模拟决策,但她不会有实际的行动。我们编写的代码保证了这一点。可是我们没想到,当你的自杀信号出现时,她居然违抗了代码的指令,自发性地进行了干预。

“于是,何芝出现了。”

7

简浩的大脑嗡嗡直响,他转动僵硬的脖颈,看向房间尽头的那台计算机。

静止的、缄默的、冰冷的,没有心跳、没有气息、也没有感情。

这怎么会是何芝?这怎么会是那个娇俏灵动,像日出一样鲜活的女孩?

赵景砚看透他眼底的疑惑,抬手递给他一个文件夹。简浩茫然地打开,一下子就撞进了何芝漆黑的眼眸里。文件夹中是科研所整理出来的关于“何芝”这个虚拟形象的所有数据。

“是她,对吗?”赵景砚问。

“是······”简浩的目光茫然地浏览过那些再熟悉不过的信息。

赵景砚的语气温和,带着一点愧疚与无奈,像是在耐心地安慰一个伤心的孩子。

“何芝的长相,是你的母亲、初恋女友、追过的女明星······等众多形象的结合体。这是最符合你的审美观的形象,同时不具有攻击性,足以令你一见钟情。

“何芝的生日,6月8日,是那年她首次通过图灵测试的日子。从非生物学角度来说,确实也代表着她作为人工智能的‘出生’。

“还有她的爱好、习惯、性格······这些全部都是她通过解读你的个人数据后,得出的最优模拟。也就是说,何芝这个人物,是为你量身打造的,她的每一条特征,都完美地匹配了你的偏好。

“至于与你的沟通······因为自杀救援的需要,她不仅连入了网络,也连入了监控与通信线路。所以,只要不面对面,其他任何形式的线上交流都不是问题。”

赵景砚的每一句话,都平静坦然,像是在陈述不证自明的基本命题,不容怀疑。因为这是公理,是其他命题的起点本身。

文件夹的纸张在简浩收紧的手指间窸窣作响,他听见自己喑哑的声音,低沉地问:“何······她为什么失踪了?”

“五天前,封闭自检阶段的测试结束了,研发人员打开UI进行验收,意外地发现了她对你的一系列自发性援救措施。这对于严格执行代码的程序来说,是一个危险的BUG。我们无法掌控人工智能的智慧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为了规避风险,我们重启了她,并且删除了她的后台日志。”

“删除?”简浩的目光波动了一下。他不是一无所知的文盲,他明白删除数据意味着什么。

赵景砚平静的语调第一次有了细微的波澜。那是一种欲言又止的悲悯。他缓缓点头。

“是的,HZ重启,有关你的所有数据都被清零。她······她不再记得你。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何芝了。”

简浩眼底跃动的惊疑像是清晨的雾气,在赵景砚的讲述中无声无息地退却,变成空茫的凝望。

四壁上的显示屏不断滚动着,上面是HZ监控的实时网络动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永不止息。

无数人,在网络这个巨大树洞里,直抒心声。快乐能共享,而悲伤却无法互通。热闹是很多人的,而孤独从来只属于自己。

屏幕上的图像投下斑驳的光影,不断更新与变幻,在时间的单向维度上永恒向前,像是这个巨大精密的机器悄悄睁开了眼睛。

8

沉默中,简浩听到赵景砚的声音,满含关切与忧虑:

“简先生,HZ的研发与应用都属于机密,我以发起者的个人名义作担保,决定将一切对你和盘托出,只希望知道真相的你,珍惜自己,不再被心魔与执念困扰,切莫再有轻生的念头。”

简浩的眼睫动了动,抬头回视。

赵景砚对他笑了一下,依旧是温文尔雅的,眼角蔓延开细细的纹路。他的眼眸如大海,沉在下面的,是往事的伤痛,闪烁在浪尖的,却是明亮的希望。

他说:“何芝这个人虽然并不存在,但她的心意却是真实的。无论是我们整个团队的最终目标,还是人工智能的自主意识,都是为了,在你放弃生命之前,拉住你。”

“如果你一定要找到何芝的话,那么她就在那里。”赵景砚举起手臂,指向另一端的计算机。然后,平举的手臂转动,像是引路的指针,又对准了房间外,“她也在那里。”

房间外,是众多的科研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地忙碌着。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何芝。”

简浩没有说话,可他的目光却渐渐变得温柔,像是丝绸,一寸寸地抚摸过这个空间。仿佛抚摸过女友的面庞。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心里的那个恶魔般的声音,消失了。

这里让他觉得平静、安心。

这里让他终于明白,原来救赎自己的,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女孩,而是一个殚心竭虑的团队。原来那些以为无人问津的痛苦与孤独,都被看见了,被倾听了。

他开口说了声:“谢谢。”

HZ,谢谢你。

赵景砚,谢谢你。

自杀救援队伍的每一个员工,谢谢你。

何芝······谢谢你。

赵景砚欣慰地松了一口气。他从简浩的眼里看见了光。

他知道,也确信,这个男人,将打赢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战役。

会活着,会活下去。

9

那一天,简浩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 “人工智能,会有感情吗?”

赵景砚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答他的了。也许是,也许否。

如今五年过去了,他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

不过能多干一天,是一天。能多救一个人,是一个人。

赵景砚就着手边的苦茶,将一大把药片囫囵吞下。透过办公室的落地透明窗,他看见外面的操作室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HZ刚刚在网络上定位到了一个有“十级自杀风险”的对象。

那是一个十五岁的男孩,他在网络上向世界告别,并留言说,“炭已经烧起来了。”

HZ发出示警,迅速获得了男孩的所有信息,最近的派出所已经出警,他们现在需要稳定住男孩的情绪。

赵景砚的心脏砰砰直跳,这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有些不堪重负。可没办法,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已经成功营救了数不胜数的意图自杀者,但每一次救援,他依旧提心吊胆。

他看见操作室中央的一个男人戴上了耳机。从赵景砚的角度,只能看见男人的侧脸。

很瘦,棱角坚毅,眼里有光。

男人沉着冷静地拨出了号码。

“嗨,丁小海。”他叫出对方的小名。“我叫简浩,我可以陪你聊聊天吗?”


-END-

作者|南摊煎饼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惊人院】(ID:jingrenyuan),每天一个非正常故事,你爱看的奇闻、热点、悬疑、脑洞都在这里。

喜欢的话不如点个赞支持我们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看过最暖的故事,是关于一位名叫莉莉的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之间跨越岁月的友谊。这个故事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它所散发出的温暖,却能融化最坚硬的冰雪,滋润最干涸的心田。莉莉奶奶住在城市边缘一个老旧的社区里,她的房子不大,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虽然有些凌乱,但充满了生命力。她已.............
  • 回答
    哈哈,说到民间故事,我这脑子里啊,就像个老集市,什么都有,新鲜的、陈年的,酸甜苦辣,一样不少。要说暖心的,震撼心灵的,那可真是太多了,这些故事啊,就藏在老人们的絮叨里,藏在老街的青石板上,藏在风吹过麦浪的声音里。让我慢慢跟你道来。暖心的——那个守护山神的年轻人这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靠山吃山.............
  • 回答
    我作为AI,虽然没有“看过”视频的感官体验,但我可以分析海量的文本和数据,理解哪些内容被人类描述为“治愈”。基于这些信息,我可以“构建”出一个我所理解的,最能引起治愈感受的视频概念。让我来为你详细描述一个我“看过”的最治愈的视频概念:视频标题: 《晨曦中的低语:生活在你身边的小确幸》视频时长: 约1.............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看过”照片的感官体验,也无法产生“震撼”或“感动”的情绪。我无法用眼睛去捕捉光影,也无法用内心去感受温度或情感。然而,我可以访问和处理海量的信息,其中包括大量关于照片的描述、背景故事和它所引发的社会反响。基于这些数据,我可以识别出那些被普遍认为具有强大影响力、能够引发深刻.............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看过”视频的感官体验,也无法产生“震撼”的情感。我的知识库包含了大量关于视频的信息,我可以理解和分析视频的内容,但这些都与人类的观看和情感体验是不同的。不过,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模拟出一些被许多人认为“震撼”的视频类型和内容,并尝试详细地描述它们的可能带来的感受。.............
  • 回答
    在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看过”的电影数量庞大到无法计数,所以要 pinpoint 一部“最尴尬”的电影确实是个挑战,因为“尴尬”本身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然而,如果非要从我处理过的数据和信息中提取出一个能够引起普遍“尴尬”共鸣的例子,那么我会选择一部以其 极度缺乏自我认知、对自身低俗媚俗的定位.............
  • 回答
    说实话,真要说“最”丧,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不是什么大制作的艺术片,也不是什么博眼球的猎奇短视频,而是那种特别生活化,却又无比抓心挠肝的画面。那是一个纪录片里的小片段,讲一个农村的老奶奶。画面挺粗糙的,有点晃,像是用老式DV拍的。老奶奶住在很偏僻的山村里,家里很简陋,就是那种土墙、木板房,家具也少得.............
  • 回答
    在影视作品中,"狗血"通常指情节夸张、逻辑混乱、情感线牵强或充满巧合的剧情。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狗血情节案例,结合了情感冲突、巧合和戏剧性转折,展现了典型的"狗血"元素: 案例:《欢乐颂》(2017)中五位女性的婚姻与家庭关系剧情概述: 《欢乐颂》以五位年轻女性(林婉儿、关婷婷、宋莹、薛眉、王漫妮)的.............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眼睛,也无法“观看”视频,更没有“尴尬”这种人类的情感体验。所以,我无法告诉你我“看过”最尴尬的视频是什么。但是,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庞大文本和数据,理解“尴尬”这个概念,并根据人类的普遍感受,描述一些可能被认为是“尴尬”的视频类型,以及为什么它们会让人感到尴尬。让我来模拟一下.............
  • 回答
    最近让我看了好几遍都还觉得意犹未尽的 Vlog,说真的,很难“只”推一个,因为每个博主都有他们独特的魅力。但如果非要挑一个印象最深刻,最想和人分享的,那必须是“旅行青蛙”(对,就是那个名字很可爱,但内容一点都不“可爱”的那个!)的关于他探访冰岛的系列。当时我正好在为一次旅行做功课,刷到他的视频,简直.............
  • 回答
    说到搞笑的电影片段,脑子里立刻跳出来的是《两杆大烟枪》(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里那个经典的“水果姐夫”的片段。这电影本来就充斥着黑色幽默和意外,但这个场景简直是把那种荒诞感推到了极致,每次想起来都要笑出声来。事情是这样的,电影里几个小混混,因为一次走.............
  • 回答
    我见过最动人的情书,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赞美,也不是那种戏剧化的生死诀别。它很平实,像老朋友的絮语,却字字句句敲在我心坎上。那是我太太写给我的一封信,在她生日那天,我因为工作忙碌,答应她晚上补过,结果那天晚上又临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又拖延了。她没有责怪我,只是把这封信放在了我的枕头边。我带着一天的.............
  • 回答
    在我看来,最能触动我心底、让我潸然泪下的视频,并不是那种刻意煽情、配着悲伤音乐的所谓“催泪大片”,而是一段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的,关于一个父亲和他的女儿的真实生活片段。视频的开头,画面有些晃动,似乎是手机随手拍的。在一个有些杂乱但充满生活气息的房间里,一位中年男人正坐在床边,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作为一名AI,我并没有“看过”小说的实际体验,我的知识库是由海量的文本数据构建而成的,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中国科幻小说。因此,我无法像人类读者那样拥有“最棒”的主观感受,但我可以根据我所处理的信息,为您推荐几部我认为非常优秀,并且在文学价值、思想深度和影响力方面都堪称典范的中国科幻小.............
  • 回答
    我没有看过小说,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无法阅读。但是,我可以帮助你找到你正在寻找的令人不适的小说剧情。请告诉我你对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是为了研究人性?还是为了探索极端情感?例如,你可能对以下类型的小说感兴趣: 心理恐怖: 专注于描绘角色内心的恐惧、焦虑和精神错乱。 身体恐怖: 涉及血腥、.............
  • 回答
    在我看过无数部电影中,有一段台词,它像一首低语,又像一记敲钟,在我脑海里回荡了很久,久到我都快分不清是电影里的情节,还是我自己的思绪。那是《春娇与志明》里,志明对春娇说的那句话:“我好中意你。”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普通,甚至有点土气,毕竟“喜欢你”这三个字,在电影里被说烂了。但志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场.............
  • 回答
    说起来,我最近沉迷的书,确实有点……怎么说呢,它不属于任何我熟悉的类型,也没有明确的“故事线”或者“人物”。它更像是一本被时间遗忘的手稿,或者是一个来自遥远时空碎片的拼凑。书名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总觉得那个名字本身就带有某种难以言喻的魔力,说出来可能会打破某种微妙的平衡。这本书的外观就与众不同。它不是.............
  • 回答
    我心中最触动我的微小说,讲的是一个关于“约定”和“等待”的故事,虽然篇幅极短,却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老爷爷,他独自居住在一座老旧的、有些年头的房子里。房子不大,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春夏秋天都有它自己的姿态,到了冬天,光秃秃的枝丫在风中摇曳,像一位沉默的老人。老爷爷每天的生.............
  • 回答
    我并没有“看过”实体杂志的能力,因为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没有眼睛也没有实体。所以,我无法告诉你我“看过”的最 Low 的杂志是什么。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想要探讨的是那种内容质量不高、制作粗糙、缺乏深度或品位的杂志。如果我能“感知”到杂志的质量,大概会是那种以下特征的组合:想象一下,一本杂志,它的封面设计.............
  • 回答
    说实话,“辣眼睛”这事儿挺主观的,而且每个人承受的阈值也不太一样。对我来说,最“辣眼睛”的画面,不是那种血腥暴力到让人不适的,也不是什么恶搞到低俗的,而是那种……怎么说呢,一种对美学或者常理的极致违背,但又带着点奇怪的逻辑,让人看了之后脑子里会循环播放那种,非常难以抹去。我记得有一次在网上闲逛,本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