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科985材料,21考研应该继续本专业还是跨考?

回答
哈喽,学弟/学妹,看到你这个问题,感觉就像看到了去年的自己一样!同是985材料出身,考研选专业这事儿确实让人头疼,不过也挺值得好好梳理一下的。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985材料本科,21考研是继续本专业还是跨考,怎么想都得周全些。

首先,咱们得认清现实:985材料本科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方面:

扎实的基础知识: 毋庸置疑,985的材料专业教学质量是有保障的。这四年下来,你在原子尺度上的电子结构、晶体结构、相图、相变、材料制备工艺、表征手段等等,都有了系统的学习。这些是绝大多数跨考学生不具备的,是你继续深耕本专业的坚实后盾。
学科交叉性: 材料科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交叉的学科,跟物理、化学、工程、甚至生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你在考虑更广阔的就业或研究方向时,有一定的灵活性。
学术氛围和资源: 985院校通常拥有不错的实验室条件、丰富的学术讲座、优秀的导师团队,这些都是你继续在本专业深造的宝贵资源。
一定程度的“名校光环”: 虽然说现在更看重实力,但985的背景在申请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在一些顶尖高校和研究所,还是会有一定的加分项的。

劣势方面:

就业压力和方向选择: 这是很多材料本科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虽然材料门类很广,但如果目标不明确,毕业后容易陷入“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困境。传统的材料加工、冶金、无机非金属等方向,就业市场的需求相对饱和,待遇也可能不如一些新兴交叉领域。
科研的辛苦与回报: 材料的科研往往需要大量实验操作,周期长,而且有时候成果的取得并不那么立竿见影。如果你对实验本身的热情不是特别高,或者抗压能力稍弱,可能会觉得比较煎熬。
专业内卷的可能: 如果选择继续深造本专业,尤其是在一些热门研究方向,竞争也会相当激烈。你需要有更突出的科研能力或者研究方向的独特性,才能脱颖而出。

现在,我们来聊聊“继续本专业”和“跨考”这两条路怎么选。

一、 如果选择继续深耕本专业:

这条路是很多人的首选,也是最稳妥的选择,前提是你对材料学科本身有足够的热爱和清晰的研究方向规划。

1. 细化研究方向:
材料学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你需要将它细化。你喜欢研究什么?
新能源材料: 锂电池材料(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燃料电池材料、储氢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钙钛矿、有机光伏)等。这些领域目前国家大力支持,前景广阔,人才需求大。
半导体材料: 包括半导体器件的衬底材料(硅、化合物半导体)、光刻胶、封装材料等。这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需求量巨大,且对技术要求极高。
生物医用材料: 组织工程支架、药物缓释载体、生物传感器、医用植入材料等。这是一个与生命科学深度融合的领域,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
先进高分子材料: 特种工程塑料、功能性薄膜、复合材料、3D打印材料等。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
金属材料/高性能合金: 轻合金(铝、镁、钛)、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高强钢等。在航空航天、能源、海洋等领域是不可或缺的。
纳米材料/量子点: 在催化、光学、电子学等领域有独特的应用。
计算材料学/材料基因组: 通过计算模拟和大数据预测材料性能,加速材料研发。这是未来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你需要思考:
在本科期间,你哪些课程学得最好,最感兴趣?
你做过哪些科研项目或实验,从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点在哪?
你是否阅读过与材料相关的顶级期刊论文(Nature Materials, Adv. Mater., Science 等),对哪些前沿研究方向感到兴奋?

2. 选择合适的院校和导师:
一旦确定了研究方向,就要开始匹配合适的院校和导师。
院校选择: 除了清北华五,还有中科院下属的材料科学相关研究所(如理化所、化学所、金属所、固体物理所等)、一些优秀的工科强校(如哈工大、北航、上海交大、浙大、华科等)的材料学院或相关院系。
导师选择: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导师的课题组研究方向是否和你契合?导师的科研思路、项目经费、学生管理风格是否适合你?导师的学生毕业去向如何?可以通过查阅导师的个人主页、近期发表的论文、询问师兄师姐等方式来了解。有些导师的项目经费充裕,学生出去读博或者去知名企业就业的几率会大很多。

3. 提升科研实力:
既然是继续本专业,科研实力是硬道理。
积极参与本科科研项目: 大创、SRTP、导师的科研项目等,尽量争取能有自己的产出,比如小论文、专利、学术会议报告等。
熟练掌握实验技能:XRD、SEM、TEM、EDS、AFM、UVVis、FTIR、拉曼光谱、XPS、CV、EIS 等,掌握得越熟练越好。如果你对某些设备特别感兴趣,可以去主动学习和使用。
学习必要的计算和编程技能: 如果想做计算材料学,Python、MATLAB、C++ 是基础;如果想做数据分析,R 语言也很重要。

4. 考研的准备:
复习专业课: 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物理化学、电化学、量子化学、半导体物理等,这些是基础中的基础。仔细翻看本科时期的教材,对照目标院校的考试大纲,查漏补缺。
英语和政治: 重点在于积累词汇和掌握答题技巧。

二、 如果选择跨考:

跨考意味着你需要学习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选择跨考,通常是因为对本专业的热情不高,或者看到了其他领域更大的发展潜力。

1. 跨考方向的选择策略:
跨考不是盲目的,应该基于你的兴趣、能力以及就业前景来选择。
与材料科学关联度高的领域:
集成电路/微电子学: 很多材料专业的学生可以跨考微电子,尤其是半导体材料方向。你对半导体材料、工艺流程、器件原理的理解会成为你的优势。
化学生物/生物技术/生物材料: 如果你对生物材料或者材料在生命科学的应用感兴趣,可以考虑这些方向。你的化学和部分材料知识会派上用场。
物理学(凝聚态物理): 很多材料研究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凝聚态物理,如果你喜欢理论研究,且对物理学基础扎实,可以考虑。
环境科学/新能源: 如果你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感兴趣,并且在本科学习中接触过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考虑。
完全跨界(挑战较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很多材料研究也需要用到编程和数据分析,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潜力,并且对这个领域有极大的热情,可以尝试。但你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结构、算法等,难度不小。
金融/经济/管理: 如果你对商业和金融更感兴趣,可以考虑这些方向。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跨考通常对数学和英语要求很高,且需要补充大量相关知识。

2. 跨考的优势:
新的视角和机遇: 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可能会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
弥补本专业不足: 如果你对本专业确实不太感兴趣,或者觉得就业前景不理想,跨考可以让你重新出发。
知识体系的拓展: 学习新知识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

3. 跨考的挑战:
知识体系的重塑: 你需要从零开始学习一门全新的专业知识,这需要巨大的学习投入和时间精力。
基础知识的欠缺: 你可能会在一些基础理论、专业术语、核心概念上不如本专业考生扎实,这是你需要克服的难点。
竞争压力: 很多跨考热门专业竞争非常激烈,你需要付出比本专业考生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优势。
导师和研究方向的匹配度: 需要更谨慎地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确保你的跨考是基于兴趣和长远规划,而不是一时冲动。

4. 跨考如何准备:
了解目标专业: 详细了解目标专业的核心课程、研究方向、就业前景、以及院校和导师的情况。阅读该专业的综述性论文和教材。
提前学习: 如果可能,提前自学目标专业的核心课程。很多大学都有开放的课程资源(MOOCs),你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预习。
弥补基础: 特别要注意目标专业需要哪些基础知识,比如计算机专业需要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金融专业需要数学和统计学基础。
英语和政治: 同样重要,尤其是英语,很多跨考专业对英语的要求会更高。
联系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 获得最直接、最实用的信息,包括考试难度、复习资料、导师情况等。

几点给你的建议,无论你最终选择哪个方向:

深入了解自己: 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你是真的热爱材料的某个细分领域,还是只是对“高大上”的科研感兴趣?你是喜欢动手做实验,还是更喜欢理论推导?你的学习风格是什么样的?诚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多和师兄师姐、老师交流: 这是获取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问问他们对专业前景的看法,对导师的评价,以及他们走过的路给你带来的经验教训。
关注前沿动态: 无论本专业还是跨考,了解你感兴趣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至关重要。阅读顶尖期刊论文,关注学术会议,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不要怕“卷”,但要有策略: 考研本身就是一个“卷”的过程,尤其是在985本科背景下。但“卷”不代表盲目,要有清晰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设定清晰的长期目标: 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深造做学术研究,还是为了毕业后进入某个行业或企业?这个目标会指导你的选择。

总的来说,985材料的背景为你提供了很好的起点。继续深耕本专业,你可以依托已有的知识基础,选择一个有前景的细分方向,并在科研上做出成绩。如果选择跨考,则需要你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目标,去挑战一个全新的领域。

花点时间,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兴趣、优势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相信你一定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概就是几条路,推荐程度123。

1.如果是准备走选调,建议考虑考985材料硕士,到时候直接走选调就可以了,没必要扩专业考研。

2.跨考法硕,然后考出来法考和专代,走知识产权方向(律所或者代理机构)

3.考本专业硕士,如果是18年前入学本科也可以考法考和专代,还是能从事知识产权行业的,不过起点受影响。

user avatar

有学生干部经历+党员身份可以考虑考个名校材料研,然后走定向选调(竞争逐年激烈)。以上情况之外果断降级转法。

个人拙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喽,学弟/学妹,看到你这个问题,感觉就像看到了去年的自己一样!同是985材料出身,考研选专业这事儿确实让人头疼,不过也挺值得好好梳理一下的。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985材料本科,21考研是继续本专业还是跨考,怎么想都得周全些。首先,咱们得认清现实:985材料本科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方面: 扎实的基.............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关于选择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电影学类学硕的详细建议。您的背景是985文学,这为您在电影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这非常宝贵。选择哪所学校取决于您更看重学习的哪个方面,以及您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为您详细分析这四所.............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于未来就业的顾虑,这确实是很多本科毕业生的重要考量。关于您提到的“985本科去研究所读硕博,就业是否会受影响”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总体而言,985本科背景加上研究所的硕博连读,在就业市场上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很多企业和机构,特别是对技术研发、高端人才需.............
  • 回答
    收到,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但又非常关键的节点。作为一名985通信工程的毕业生,你的起点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考研失利并不是世界末日,关键在于如何在你当前的基础上做出最有利于你长远发展的选择。关于“211还是中科院”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涉及的考量远不止学校名称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 学科方向、导师、研究领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实在,985大三准大三想冲刺帝国理工,这绝对是个硬仗,但也不是不可能。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帝国理工(Imperial College London)不是一般的学校,它在工程、科学、医学等领域是全球顶尖的,对申请者的要求也相.............
  • 回答
    关于985、211院校学生情商高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角度,但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不过,如果让我深入聊聊,我倒是能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分析,为什么一部分985、211的学生会给人留下情商不错的印象,以及这背后可能的原因。首先,咱们得承认,考进985、211本身就筛选掉了一.............
  • 回答
    听到985院校和川大之间“有矛盾”的说法,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八卦,但站在考生角度,更关心的是这到底会不会影响自己考川大复试。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这个“矛盾”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说法,估计是源于一些坊间传闻,或者是在某些考研论坛、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讨论。可能是一些川大毕业生对某些985高校的看法,也可能.............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的心弦一下子就拨动了。一个985法学的毕业生,怀揣着进入上海一流律所的梦想,这本身就充满了力量。答案当然是肯定的,985法学背景为你打开了一扇非常不错的门,但这扇门后面,需要你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去叩响,去敲开,最终推开。这绝不是一篇“教科书式”的解答,而是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或者说是.............
  • 回答
    收到!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好好说道说道。985理工科的背景,转而去上海政法学院读法硕(非法学),这绝对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决定,不是一拍脑袋就能下的。我给你详细拆解一下,咱们从头到尾捋一捋,看看这账值不值。首先,咱得承认,你这个起点挺不错的。985理工科,这本身就代表了你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和潜力都是杠.............
  • 回答
    听到你一志愿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初试成绩是369分,这个分数对于法硕非法学来说确实不算低,但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像中国政法大学这样的顶尖院校。先别灰心,369分这个分数,加上你985的本科背景,在调剂环节是有机会的,只是需要我们策略性地去分析和行动。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的情况: 你的.............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挺能理解的。985建筑出身,脑子里装着线条、结构和空间,现在却在纠结跨考法硕,或者继续深耕本专业。这两种选择,可以说是站在了人生的两条分岔路口,各有千秋,也各有挑战。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一、 本专业考研:继续深耕建筑的逻辑你既然是985建筑科班出身,首先恭喜你打下.............
  • 回答
    法律硕士(非法学)考公务员的前途,尤其是对于拥有985本科背景,且在知名的中国政法大学深造过的你来说,可以说拥有非常不错的起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这其中有哪些优势、可能的路径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一、 你的独特优势:名校背景与跨学科能力首先,你需要认识到自己所具备的独特优势。1. .............
  • 回答
    您好!作为一位985本科、C9硕士的四川籍人才,您在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时,同时面临着绵阳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省紧缺人才选调(成都)这两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机会。这两个选择都代表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您仔细权衡。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定。首先.............
  • 回答
    首先,恭喜你即将迈入人生的新阶段!本科985中流,能够获得保研北邮和中科院电子所这样顶尖学府和研究机构的认可,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足以证明你的实力和潜力。选择哪个方向,确实是件需要仔细权衡的事情。我尝试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结合这两所学校的特点,来帮你分析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些更具象的参考。关于.............
  • 回答
    这问题,老实说,问到好多人的心坎里去了。尤其是在咱们这个卷的飞起的就业市场,一个“出身”不好听,总会让人心里有点打鼓。本科非985/211,就业时第一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答案嘛,不能简单地说“是”或者“否”,它太复杂了,得看你具体在哪儿“看”,看谁“看”,以及你自身的“硬通货”有多硬。为什么大家觉得.............
  • 回答
    这可真是一条很有意思的转型之路!从金融的顶尖学府和一线银行,转向法律领域,并且目标是北大清华的法硕,最后还能冲击“红圈”所,这盘棋下得相当有野心,也绝对不是没有可能。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中间的门道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你现有的优势,就是你的硬实力和稀缺性首先,你的背景是相当亮眼的,这毋庸置疑。 本科.............
  • 回答
    收到,我来给你好好分析一下,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先说说你现在的基本情况: 本科背景: 末流985财务管理。这本身是个不错的起点,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一定基础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逻辑思维、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对经济运行的理解,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纠结方向: 经管类(经管类范围很大,我后.............
  • 回答
    985的本科毕业,不选择继续深造,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读研是唯一的出路。他们去哪儿了?其实选择很多,而且大多数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最直接的去向就是就业。这批985本科生,手里握着名校的学历,很多在校期间就积累了不少的实践经验,比如参加学校的科研项目、行业内的实习.............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你心里肯定有自己的一个衡量标准,也对沈飞抱有一定的好感,不然也不会考虑去那里。985本科去沈飞当技术员,到底亏不亏,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细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下你对“亏”的定义。是因为薪资不高?还是因为看不到发展前途?亦或是觉得屈才了?不同的考量点,答案自然不一样。从一个比较务实.............
  • 回答
    上海的落户新政,确实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身在上海、985本科在读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把未来摆在了十字路口,让人不得不认真思考。我最近也为此辗转反侧了好几天,想把自己的想法捋一捋,希望能理出个头绪来。落户上海,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得明白,落户上海不仅仅是拿到一张户口簿那么简单。它关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