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吃燕窝属于交智商税吗?

回答
说起燕窝,那话题可就有点微妙了。特别是当大家聊到“智商税”的时候,燕窝常常是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那个。那么,吃燕窝到底是不是在交智商税?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燕窝到底是个啥?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燕窝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金丝燕属的某些鸟类用唾液混合羽毛、海藻等筑成的巢。这些鸟类主要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人们把它们辛辛苦苦筑起的巢收集起来,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我们看到的燕窝。

燕窝的“营养价值”宣称是怎么来的?

关于燕窝的营养价值,市场上宣称得是神乎其神。什么能美白养颜、润肺止咳、提高免疫力、甚至还能提高智商?这些宣称,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一些传统中医的理论和一些早期的研究。

传统中医认为燕窝性平味甘,归肺、胃、肾经,有滋阴润燥、益气补中等功效。这说法流传了几百年,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而现代科学研究,确实发现燕窝中含有一些有益成分,比如蛋白质(其中含有的氨基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基础)、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如钙、磷、铁等),以及一些被认为是活性成分的物质,比如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

唾液酸:那个“智商”的来源

唾液酸可以说是燕窝最被津津乐道的“核心卖点”了。研究表明,唾液酸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婴幼儿大脑发育和记忆力形成过程中,唾液酸被认为是关键的营养素之一。比如母乳中就含有丰富的唾液酸。

于是,商家们就顺势而上,将唾液酸与提高智商、健脑益智直接挂钩。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孩子聪明了,老人健忘了,来点燕窝,岂不美哉?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是“智商税”?

好,现在咱们来聊聊为什么燕窝会被扣上“智商税”的帽子。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

1. 价格与实际营养价值的“倒挂”: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燕窝的价格往往非常昂贵,一盏干燕窝可能就要几百甚至上千元。但如果单纯从它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基本营养成分来看,许多日常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它们同样富含这些营养,但价格却低廉得多。从这个角度看,花大价钱买燕窝,确实会让人觉得性价比不高。

2. “概念炒作”与夸大宣传: 很多时候,对燕窝的宣传往往会过度夸大其功效,尤其是在“美白养颜”、“提高智商”这些模糊且难以量化的方面。商家会抓住人们对健康、美丽的渴望,用“纯天然”、“滋补圣品”、“高端养生”等概念来包装产品,引导消费者为这些“概念”付费,而不是基于科学的营养需求。

3. 缺乏强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撑: 虽然唾液酸被认为是重要的营养素,但目前对于燕窝中唾液酸的具体含量以及它在人体中能够产生多大程度的“健脑益智”效果,科学界还没有形成足够一致和明确的结论。很多研究还停留在体外实验或动物实验阶段,直接将这些结果推论到人体,特别是“提高智商”这种复杂的功能上,是需要谨慎的。与一些有明确临床证据支持的药物或营养补充剂相比,燕窝的科学证据显得不够扎实。

4. 替代品的广泛存在: 如前所述,燕窝提供的基本营养素,在其他食物中都能找到,而且更经济实惠。这意味着,如果你不是为了燕窝本身那种“稀有”、“仪式感”或者特殊的口感,单从营养学的角度,完全可以通过更便宜的途径获得相同的基本益处。

5. 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有些人购买燕窝,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文化、家庭传统以及“送礼”需求的影响。燕窝在一些场合被视为高级礼品,它的价格本身就带有“面子”和“诚意”的附加值。这种消费行为,更多的是在满足社会心理需求,而非纯粹的营养补充。

那么,吃燕窝就是“交智商税”吗?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一个人坚信燕窝具有包治百病、逆转衰老、显著提高智商等神乎其神的功效,并且为此花费巨资,那么他很可能是在“交智商税”。 这是因为他对产品功效的认知,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更多是基于商家的宣传和一厢情愿的期望。
如果一个人购买燕窝,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觉得它的口感和仪式感是一种享受,或者作为一种相对温和的滋补品,并且是量力而行,那么更多的是一种个人选择的消费。 就像有人喜欢喝咖啡,有人喜欢喝茶,有人喜欢吃特定口味的零食一样,只要不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并且不被夸大宣传所蒙蔽,这本身并没有对错。

结论是:

与其说吃燕窝“是”或“不是”交智商税,不如说消费者在购买燕窝时,是否对它的价值有了“不切实际”的认知和期待。

科学地看,燕窝确实含有一些有益成分,但其宣传的许多神奇功效,很大程度上是商家营销的产物,并且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如果你愿意为这份“传统”、“仪式感”、“口感”或一份心理上的慰藉买单,并且经济上允许,那无可厚非。但如果将其视为万能的“灵丹妙药”,那确实需要打个问号,并且需要警惕那些过度的宣传。

归根结底,了解产品本身的价值,理性看待宣传,量力而行,才是避免成为“智商税”买单人的关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擦亮眼睛,多听听科学的声音,会让我们在消费时更加明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前,我一直以为吃燕窝是实打实的智商税,有钱人吃燕窝就是钱多没处花的撒币行为;现在看来,果然是我太年轻了......

我妈吃了很多年燕窝,我也跟她吵了很多次,“智商税”这个词我都说倦了,每次试图跟她科普科学知识,跟她说燕窝里那点营养成分不足以抵抗衰老、美容养颜,还不如吃牛肉,她就说我太年轻、见识短浅,所以不懂。为了维护家庭和睦,我们决定井水不犯河水,她吃燕窝的时候我眼不见为净,但为了忠诚于我“燕窝=智商税”的信仰,每次她请我一起吃的时候我都坚定拒绝。

我之前一直觉得她迷信燕窝到了一种丧心病狂的程度。

她吃一个很高端的燕窝品牌,会员制,每天现炖上好的血燕,她定的还是最高规格的套餐,早晚两次送到家里。有时她早上起晚了来不及吃,或者晚上应酬喝多了直接睡,燕窝就会剩下、囤积,她就把燕窝拿去喂家养小宠物们,比如说我爸和狗。我说你给这些雄性生物吃不是浪费吗?我妈说给你你又不吃。我说,你就不能少定点吗?比如每天来送一次就够了,最起码能省一半的钱。我妈说,你少管我,你不懂,我也懒得跟你解释。


前阵子我经济压力比较大,牛肉都快吃不起了,回家过周末看到她又把这智商税拿去打水漂(投喂我爸)的时候,我彻底炸毛了,跟她大吵了一架。

我:为什么要把钱这样浪费!你是不是有病?!你把这钱捐给吃不起饭的小朋友(比如我)不行吗??

我妈也炸毛了,骂我,你才有病!你懂什么!你就知道吃,成天吃吃吃,吃牛肉能帮你赚钱吗??我吃燕窝是可以赚钱的!

我:?

然后她耐心给我解释了一番。


我才知道,原来这家燕窝给顶级会员定期举办聚会和活动,有钱人消费这种会员制的高端燕窝,根本就不是为了吃燕窝,而是为了参与一种“太太团”、商学院性质的沙龙;每年买燕窝的钱本质上是个入门费,帮你筛选出其他愿意一年撒币六位数智商税的女性群体,大家凑在一起当当朋友,你支持支持我的生意,我投投你的项目。

比如,她前几年在海外投了一些医美诊所,她的燕窝小姐妹们每年加起来消费上百万;去年某小姐妹老公有个很抢手的基金项目,小姐妹给“燕友们”留了一点额度,我妈跟投了不少,两年翻倍了;诸如此类.....

而最讽刺的是,这个品牌的销售忽悠普通会员(不参加沙龙的)入会吃燕窝的话术是:本市有多少女企业家和太太们都在吃,而她们一年消费多少钱。


我听完目瞪口呆,果然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但我还是不死心问出了我最关心的问题:所以,你和你的燕窝小姐妹们真相信这玩意能美容和抵抗衰老吗?

我妈:怎么可能?你以为有钱人傻吗?这么傻怎么当上有钱人的?要是有用我怎么舍得给你爸吃?

掷地有声.......


对土豪来说,燕窝、名酒、字画收藏,就跟顾佳的爱马仕包和诸多商学院的EMBA差不多,不过是进入某些圈子的门票,这算智商税吗?这些东西本身可能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它们只是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机会、平台、信息等)起到了一个筛选和准入的作用。

所以燕窝是智商税吗?也是也不是。

如果解锁了燕窝的隐藏价值,那燕窝的确不算智商税。但是,如果这个“附加价值”没被激活,去盲目跟风土豪们消费这些高溢价的商品,那就真是智商税了。这除了让自己沉浸在“我跟土豪吃同样食物、我很有钱”的中产阶级消费陷阱、给自己一个美好又自欺欺人的幻觉之外,真没啥用了。

我写这个回答就是为了劝妹子们,千万别被土豪带到沟里去了,她们看着人傻钱多,其实精的很呐!!我们有闲钱还是多给自己买点实实在在的车厘子和牛肉吧,最起码这些是真的美味o(`ω´ )o

user avatar

这个就好像每天晚上10点钟敷面膜之后睡觉,能不能护肤一样。

说实话。你要是你做到每天晚上10点钟睡觉。你皮肤一定非常不错。。

user avatar

列一些大家看看吧,不详细解释了:

1,燕窝、鱼翅。

2,保健酒、保健茶、保健XX。

3,孕妇用防辐射服、家用防辐射用品(眼睛、灯等等等)

4,酵素。

5,唐卡、佛牌及其他舶来物【开光品】

6,多数玉石+多数水晶。

7,家养柴鸡蛋。

8,各种磁性理疗设备,磁性理疗项圈。

9,含【纳米】两个字的所有家用品。

10,陈平老师的理论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生化专业的藤校master,我老婆在孕妇群里跟其他孕妇讨论“吃燕窝到底能不能有益胎儿”话题时是这么说的:

“我老公说了,吃了燕窝我心情就会好,我心情好就会对宝宝好。”

其他孕妇纷纷表示好有道理并转发自己老公



真羡慕我老婆有个情商这么高的老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