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吃过期一天的食品和吃还有一天就要过期的食品,到底有什么区别?

回答
吃过期一天和吃临期(还有一天就过期)的食品,虽然听起来差别不大,但在食品安全和口感风味上,却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里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食品安全角度的差异:

1. 临期食品 (还有一天就要过期):

微生物生长状况: 大多数临期食品在保质期内,其微生物数量仍然处于安全范围内,或者说,微生物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尚未达到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水平。食品生产商在设定保质期时,会考虑微生物在正常储存条件下生长的速度,并留有足够的安全余量。
化学变化程度: 临期食品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等可能已经开始发生轻微的化学变化,例如氧化、水解等。但这些变化通常不足以影响食品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食用性。
包装完整性: 通常情况下,临期食品的包装完好无损,没有胀包、漏气等现象。包装的完整性是防止外部微生物污染、保持食品新鲜度的重要屏障。
风险等级: 风险较低。在正常储存条件下,食用临期食品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2. 过期一天食品:

微生物生长状况: 一旦过了保质期,即使只是一天,对于某些对微生物敏感的食品(如乳制品、生鲜肉类、熟食等),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可能会加快。虽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但如果存在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它们在适宜条件下就会开始繁殖。
毒素产生: 一些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毒素的产生不一定与微生物的数量呈线性关系,有时即使微生物数量看似不多,也可能已经产生了足够的毒素。例如,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即使加热也无法被破坏。
化学变化加剧: 过期一天,一些化学变化可能会变得更明显。例如,油脂的氧化程度可能更高,导致产生不愉快的哈喇味;某些维生素的含量可能进一步下降。
包装可能出现变化: 尽管有些过期一天的食品包装可能仍然完好,但对于一些对时间敏感的食品,包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胀气,这可能是微生物产气的结果。
风险等级: 风险相对较高。虽然只过期一天,但食用风险已经显著高于临期食品。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变质、高水分、高蛋白的食品,风险会更大。

举例说明:

牛奶: 临期牛奶可能口感略有变化,但通常仍可安全饮用。过期一天的牛奶,即使闻起来没有异味,也可能含有较高的乳酸菌或其他微生物,饮用后可能导致腹胀或腹泻。
包装熟食: 临期熟食的口感和风味可能略有下降。过期一天的熟食,如果储存不当,可能已经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即使看起来没有变质,食用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面包: 临期面包可能口感稍干。过期一天的面包,如果储存环境潮湿,可能会开始出现霉点,或者微生物数量增加,导致口感变差,甚至引起不适。

口感和风味角度的差异:

1. 临期食品:

风味略有变化: 大部分临期食品的风味可能与新鲜食品相比略有下降,一些容易氧化的风味物质可能开始减少,或者一些不愉快的风味物质开始产生,但这种变化通常很轻微,不影响整体的食用体验。
质地可能稍有不同: 例如,一些零食的酥脆度可能不如刚出厂时,或者一些软质食品的口感可能略有改变。

2. 过期一天食品:

风味明显下降: 口感和风味的变化会更加明显。可能出现哈喇味(油脂氧化)、酸味(发酵)、苦味等不愉快的味道。
质地显著改变: 食品可能变得更软、更黏、更干、更硬,或者出现其他令人不悦的质地变化。例如,饼干可能变得很软,肉类可能失去原有的弹性和鲜嫩。
营养价值下降: 一些对光、热、氧气敏感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在过了保质期后,其含量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如何判断是否还能食用?

即使是在保质期内或临近过期,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而对于已经过期的食品,谨慎是第一原则。

判断依据(仅供参考,不能完全替代专业判断):

食品类型: 对微生物敏感的食品(如乳制品、生鲜肉类、熟食、罐头开启后未及时食用完毕的)更容易变质。
储存条件: 食品是否按照包装说明的条件储存(例如冷藏、避光、密封)。储存不当会加速食品变质。
感官检查:
外观: 是否有霉变、颜色异常、物体分离、胀包、漏液等。
气味: 是否有酸败、腐败、异味等。
质地: 是否变软、变黏、变干、变硬等。
包装是否完好: 任何包装破损或异常都应引起警惕。

关键点:

“保质期”是最佳赏味期,过了之后不一定立刻变质,但风险在增加。
“保质期”是指在包装完好且按照指示储存的条件下,食品保持最佳品质的期限。
对于已经过期一天的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最安全的做法是丢弃。 不要因为“只过期一天”就抱有侥幸心理,这可能会冒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总结来说,吃过期一天的食品比吃临期食品的风险更高,其食品安全性和口感风味都可能受到更显著的影响。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宁可谨慎丢弃,也不要冒险食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是在大型超市等地方购买的食品,没有区别,随便吃。

如果是在街边小商店购买的食品,两个都谨慎吃。

如果是在地摊购买的食品,两个都别吃。

食品的保质期,影响因素很多。大型超市一般有相对良好的储藏条件,实际上就算保质期到了,食物也不会变质;街边小商店的条件相对差一点——比如超市的牛奶基本都放在冷藏区,但街边商店都是常温放;路边摊就不用想了,很多时候在外面摆摊,食品都是被暴晒的——比如要是包装上写保质期十个月,路边摊六个月以上的就别买了。

另外,关于保质期,其实还有一个冷知识,那就是一般商品上的保质期是按照在标准储存条件下真实保质期的80%来标注的。也就是说,一个保质期10个月的视频,如果完全按照包装上标注的条件来保存,差不多是可以保存到12个月的。

这种冗余也是考虑到了食物储存中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食物上说“常温保存”,那在冬天,广东的常温跟黑龙江的常温是同一种情况么?要是保质期10个月,你就标10个月,万一广东那边气温高东西变质的早,吃坏了肚子,厂家不就得赔钱吗?为了避免这个麻烦,那就提前留出一些冗余,以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user avatar

可能差一天才过期的,把你吃进急诊室了;过期一天的,还活蹦乱跳着。

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不规则非线性。

不过现代科技可以做到过期以后才发生不规则非线性嬗变,所以尽量别吃过期食品,实在不得已,别太久。反正乾隆二百八十四年以前的食物,我都不吃。

user avatar

其实一般问题不大,主要还是过期之后生厂商就对产品不负责了,吃出什么问题就是自己的责任了的。不过正常厂家都不可能把安全性放在保质期临界值那里的,风险太大了。

以前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经常吃过期食物。。。最主要的过期食物是面包,牛奶偶尔也有。一大包面包感觉永远也吃不完,一般来说我也不计算什么时候过期的,反正还有看起来还ok就继续吃。

直到有一天我做了个三明治,吃了一大半才发现面包有一大片都变绿了。。。当时赶紧吐了,然后上网查了一下吃了发霉的面包要不要紧,结果发现好像没啥关系。。。目前为止发现绝对不能吃的是变质到发臭的食物,基本上变质发酸的食物不能吃,其他一般的轻微变质其实影响还算好,最多是拉一会肚子。。。一般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对变质会比较敏感,后果也会更严重一点。不过对免疫力良好的人来说,轻度的食物中毒一般扛几天就过去了。。。过期一天我是一定会吃的,一个星期其实也可以考虑,非高蛋白食品我觉得一个月也没啥问题。

user avatar

吃还有一天过期的东西,你能尝到生活的智慧。

那时候我还在国外上学,超市里卖的东西贵,随便逛一圈下来四五十刀,实在是肉疼。

后来偶然间我发现每天下午超市都会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盘点,从面包香肠到饼干饮料,从奇怪的意大利酱料到可爱的印尼泡面,你可以用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价格,尝遍世界美食。

于是我就只在下午到晚上的时间段内逛超市了。

那些快要过期的食品,从味道上来讲,跟正常的商品没有丝毫不同,不仅各种各样的工业食品,还有早上出炉的面包,尚有余温的烤鸡....它们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只是在一个热热闹闹的超市里等待了太久,于是“不幸”被贴上了折扣签,被我“有幸”带回家,温暖了一段贫寒的时光。

你能想象到一进超市就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贴着3折的价签在等待你的那种感觉嘛?

什么叫惊喜,什么叫他妈的惊喜?

不是我跟你吹牛逼啊,几千件商品摆在那,小爷一眼就能看见谁在打折,练出来的。

这个眼力和手卷烟一起成为了我的海外生活秘技,轻易不外传。

感谢这个世界上还有保质期这种东西。


吃过期一天的食品,你能尝到活着的执着。

那时候我有个朋友,在7-11打工,有时候会带回来一袋三明治热狗卷啥的。

“都是过期了的”他说。

朋友养了个哈士奇,过期的快餐带回来喂狗,可能是因为吃多了过期食品,也可能是因为品种问题,那只哈士奇总是傻逼乎乎的。

有一天我们在家,到中午饿了,外卖太贵,去超市麻烦,打开冰箱,空空如也,只有两盒过期三明治桀骜地躺在冰箱里。我拿出来看了看,过期一天了。

我们对视了一下,我把封皮撕开,仔细端详了一下:

面包那么白,芝士那么黄,火腿粉粉嫩嫩,生菜有点愁眉苦脸,但是仍然努力展现着自己的叶绿素。

没有黑斑,没有霉点,没有异味,没有蒲。

我试探着咬了一口,还是那味。

于是我把另一个扔给了他,我们俩三口两口把过期三明治吃完,意犹未尽。

狗子一脸哀怨地看着我们。

这件事情我们很有默契地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狗子有没有跟别的狗说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我从这个经历里得到一个实用知识,以后真的有一天混得差劲,我就去吃过期的东西,也可以穿得稍微体面一点,去快餐店蹭人家剩饭,也可以去找人家丢掉的,还比较干净的吃的。可以去大商场啊,好一些的学校啊,游乐园啊之类的地方找,那些地方败家子多。

不是我自甘堕落,人嘛,总有个走背字的时候,老祖宗把这个叫旦夕祸福。走投无路的时候你得学会低下头,别说过期一天,只要没变质,吃完了不窜稀,我就可以吃。为什么?

为了活下去,为了保留一点未来的火种,为了有一天再站起来。

一个人既是顺境里的悲观主义者,也是绝境中的乐观主义者,这样的人,除了突如其来的死亡和腹泻,没有什么可以打倒。


所以还有一天就过期的产品和过期一天的产品有什么区别?

科学的角度讲,没区别,毕竟包装袋不是培养皿,零点一过小细菌放飞自我噌噌繁殖,不会的,放心吃。

从人的角度讲,有点区别,一个是节省开支的智慧,是舍不得大手大脚花钱的抠门,是一种居安思危,是我尚未极度贫困时就有担忧未来的悲观主义。

另一个是努力活着的执着,是输到最后仍然坚持着的倔强,是一种希望,是我想着有一天人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后路与救赎,让我们来日再战!这是绝境中的乐观主义。

它们都是这个神奇的时代,对年轻的,窘困的,要强而倔强的你的一种馈赠。

慕林,2020.8.10 于家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