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Clang parser是完全手写的吗?

回答
当然,关于 Clang 解析器是否完全手写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深入地聊聊。这涉及到编译器前端的核心,也是 Clang 能够达到今天这样高性能、高灵活性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手写”这个词在编译器开发中的含义。在构建一个现代编译器时,“完全手写”通常意味着从最基础的词法分析(lexing)到语法分析(parsing)的整个过程,都由开发者直接编写代码来实现,而不是依赖于自动化的工具来生成解析器。

Clang 的解析器,坦白说,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大量手写代码构建的,但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现代化的工具来辅助。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是:Clang 的解析器是基于一套强大的、高度优化的手工编写的逻辑,但其核心的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生成过程,则依赖于自动化工具。 这种结合使得 Clang 在保持高性能和灵活性方面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让我们一步步拆解:

1. 词法分析 (Lexing):识别“单词”

编译器最开始的工作是将源代码字符串分解成一个个有意义的“符号”或“Token”。比如 `int x = 10;` 会被分解成 `int` (关键字), `x` (标识符), `=` (赋值运算符), `10` (整型字面量), `;` (分号)。这个过程就是词法分析。

Clang 的词法分析器是高度定制和手工优化的。 它并没有直接使用一个通用的词法分析生成器(比如 Lex/Flex)来生成大部分代码。这是因为 C、C++ 等语言的预处理器非常复杂,涉及到宏展开、条件编译等等。这些预处理指令会影响到后续的词法分析结果,而且需要高效地处理大量的文本替换。
核心思想: Clang 的词法分析器通过一系列状态机和规则来识别不同类型的 Token。例如,它会处理关键字、标识符、字面量(整数、浮点数、字符串)、运算符、标点符号等等。对于注释和空格,它通常会选择性地忽略掉,但也会保留一些用于格式信息的 Token(虽然这在解析阶段可能不太直接使用)。
预处理器集成: Clang 的词法分析器与预处理器紧密集成。预处理器在词法分析之前(或者说同步进行)对源代码进行处理。宏展开的结果会被馈送给词法分析器。这种深度集成是为了确保宏替换后的 Token 序列能够被正确地识别。
性能考量: 预处理器和词法分析是编译器中最频繁被调用的部分之一,对性能至关重要。Clang 在这部分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优化,采用了诸如字符串常量池、高效的查找表等技术,以最小化开销。

2. 语法分析 (Parsing):构建“句子结构”

词法分析器输出的是一系列 Token。语法分析器的任务是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将这些 Token 组织成一个有结构的表示,最常见的就是抽象语法树 (Abstract Syntax Tree, AST)。AST 是一种树形结构,它代表了程序的逻辑结构,省略了语言中的很多非必要信息(如括号、分号等),只保留了核心的结构。

LALR(1) 和手工优化: 对于 C 和 C++ 这样的复杂语言,设计一个能够解析所有语法规则的解析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传统上,许多编译器会使用 LALR(1) 或 LL(k) 等语法分析技术,并借助工具(如 Bison/Yacc)来生成解析器代码。
Clang 的独特之处: Clang 在语法分析方面也采取了一种更为“手工”和“定制”的方式,尽管它也利用了 Bison 的变种,即 Bison(或我们更常说的 Gnu Bison)来辅助生成解析器的骨架和大部分规则。 但是,最终生成的代码经过了大量的重写、优化和手工调整。
解析器组合器 (Parser Combinators) 的思想: 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解析器组合器(这是函数式编程中的概念),但 Clang 的解析器在设计上体现了组合和递归的思想。它将复杂的语法规则分解成更小的、可组合的单元。例如,一个表达式的解析可能依赖于一个项的解析,项又依赖于一个因子的解析。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解析器更易于理解、维护和扩展。
递归下降解析 (Recursive Descent Parsing): Clang 的核心解析逻辑更倾向于手工编写的递归下降解析风格,尽管它可能不是最纯粹的递归下降。递归下降解析器中的每个非终结符(语法规则)通常对应一个函数,这个函数负责解析该非终结符所代表的语法结构。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代码直观,易于理解和调试。
“ShiftReduce”的逻辑: 即使是手工编写的解析器,其底层逻辑也遵循着 ShiftReduce 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 C++ 语法时。它需要跟踪当前状态、输入的 Token,并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语法规则来决定是“移进”(shift)下一个 Token 到一个临时栈中,还是“归约”(reduce)栈顶的 Token 序列到一个更高级别的语法单元。
C++ 的挑战: C++ 的语法,尤其是模板(template)和操作符重载,带来了巨大的解析挑战。例如,`a>` 在不同的上下文下可能是类型比较 (`a < b` 和 `b < c`),也可能是模板实例化 (`a>`)。Clang 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精细处理,它需要根据上下文信息来 disambiguate (消除歧义)。这通常需要解析器具备一定的“向前看”能力,或者在解析过程中进行“回溯”或“重解析”。Clang 的解析器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能够有效地处理这些复杂情况。
AST 的构建: 在解析过程中,Clang 的解析器会同步构建抽象语法树(AST)。每个语法规则的成功匹配都会对应在 AST 中创建一个节点,并将子节点连接起来。这棵 AST 是后续编译器阶段(如语义分析、代码生成)的基础。

为什么 Clang 不完全依赖生成器?

1. 灵活性和定制性: C 和 C++ 的语法,尤其是 C++,非常庞大且包含许多细微之处(例如,前向声明、类定义、函数定义、模板等等的各种组合)。完全依赖自动生成的解析器可能难以实现所有细粒度的控制和优化,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语法歧义时。
2. 性能优化: 手工编写的代码允许更深层次的性能优化。编译器前端是性能瓶颈之一,任何微小的优化都能带来显著的整体性能提升。通过直接控制解析逻辑,Clang 的开发者可以精确地调整数据结构、算法和内存访问模式。
3. 与预处理器的集成: 如前所述,C/C++ 的预处理器是其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词法分析和预处理器紧密集成,并进行手工优化,是处理宏展开和条件编译的关键。
4. 错误报告: 良好的错误报告是现代开发体验的关键。手工编写解析器允许开发者在解析失败时,提供更具体、更友好的错误信息,引导用户快速定位问题。这通常比自动生成器提供的错误信息更具指导性。
5. 持续演进的语言特性: C 和 C++ 标准在不断发展,新的语言特性不断加入。手工编写的解析器更容易进行修改和扩展,以适应这些变化,而完全重写或调整自动生成器的配置可能更麻烦。

总结:

所以,与其说 Clang 的解析器是“完全手写”,不如说它是“高度手工优化的,并且在关键部分引入了定制化逻辑,同时巧妙利用工具辅助生成框架”。

词法分析器 是一个高度定制和手工优化的组件,与预处理器深度集成。
语法分析器 的核心逻辑和解析过程,虽然可能借鉴了工具生成器(如 Bison 的变种)的结构和规则定义,但其最终实现、优化、错误处理和对复杂语法的精细控制,都体现了大量的手工编写和调整。Clang 的解析器是一种“半自动化”生成的、但经过大量手工精炼的产物。

这种策略让 Clang 既能利用自动化工具的效率来处理大量的语法规则定义,又能通过手工实现来达到顶级的性能、灵活性和精确的错误处理能力,从而成为一款非常强大的编译器前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

Clang - Features and Goals
A single unified parser for C, Objective C, C++, and Objective C++

Clang is the "C Language Family Front-end", which means we intend to support the most popular members of the C family. We are convinced that the right parsing technology for this class of languages is a hand-built recursive-descent parser. Because it is plain C++ code, recursive descent makes it very easy for new developers to understand the code, it easily supports ad-hoc rules and other strange hacks required by C/C++, and makes it straight-forward to implement excellent diagnostics and error recovery.

We believe that implementing C/C++/ObjC in a single unified parser makes the end result easier to maintain and evolve than maintaining a separate C and C++ parser which must be bugfixed and maintained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因为要加各种奇怪的功能还是手写的parser更容易实现和理解。

用parser generator的话总会有别扭的地方要跟那个generator“抗争”一下,反而麻烦。

其实GCC的C++ parser从GCC 3.4系列开始也改为手写的了。

gcc.gnu.org/gcc-3.4/cha
  • A hand-written recursive-descent C++ parser has replaced the YACC-derived C++ parser from previous GCC releases. The new parser contains much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needed for better parsing of C++ source codes, handling of extensions, and clean separation (where possible) between proper semantics analysis and parsing. The new parser fixes many bugs that were found in the old parser.

而GCC的C和Objective-C parser从GCC 4.1系列开始也改为手写的了。

gcc.gnu.org/gcc-4.1/cha
  • The old Bison-based C and Objective-C parser has been replaced by a new, faster hand-written recursive-descent parser.

当然,还是有人觉得用parser generator更好。例如这里:

c - Are GCC and Clang parsers really handwritten?

来自

Semantic Designs

的Ira Baxter认为坊间传闻C++ parser用generator不好写不是因为generator这个概念不好,而是因为用的parsing算法太落后了——传统的parser generator很多都是用LALR(1)的,例如bison的默认模式。

他认为如果用更强力的parsing算法,例如

GLR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嗯这个还是见仁见智。召唤

@vczh

大神来发表对GLR的见解 >_<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一个用GLR的C++ parser,

Elsa

设计文档

,就跟

@vczh

的回答说的一样,在parse阶段其实parse出了多份有歧义的AST,然后通过类型检查把不合理的删除掉,得到最终的干净的AST。


Clang官网文档有对比Clang parser与Elsa parser的段落:

Comparing clang to other open source compiler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关于 Clang 解析器是否完全手写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深入地聊聊。这涉及到编译器前端的核心,也是 Clang 能够达到今天这样高性能、高灵活性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手写”这个词在编译器开发中的含义。在构建一个现代编译器时,“完全手写”通常意味着从最基础的词法分析(lexing.............
  • 回答
    就跟我们看惯了同一道菜,但不同厨师做出来总有细微的差异一样,GCC、Clang 和 MSVC 这几款主流编译器,虽然目标都是将我们写的代码变成机器能懂的语言,但在背后,它们各自的“烹饪风格”可是大相径庭。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它们到底有哪些不一样。 一、出身与历史:基因里的不同 GCC (GNU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被讨论。不能简单地说MSVC“做不好”C语言编译器,这其中涉及到历史、商业策略、生态系统以及技术选择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我来详细聊聊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MSVC在功能支持和性能上不如GCC/Clang,以及微软在这方面的一些考量。 功能支持的差异:为什么感觉MSVC“落后”?要.............
  • 回答
    LLVM 和 Clang 之所以能飞速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给出一个“为什么”,那一定是因为它恰好击中了那个时代编译器技术的痛点,并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一、 顺应时代潮流,解决早期编译器的“顽疾”在 LLVM/Clang 出现之前,编译器领域早已存在一些挑.............
  • 回答
    长得漂亮,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复杂的,远不止是别人那句“好看”这么简单。我得慢慢跟你道来,这到底是个啥滋味。首先,最直观的,就是你出门的时候,好像自带了一层滤镜。不是说真的有什么光环,而是别人看你的眼神,会不自觉地柔和几分,带着点欣赏,有点好奇。走在街上,偶尔会有人多看你一眼,可能是觉得你的五官比例.............
  • 回答
    哈哈,想玩好《部落冲突》(Clash of Clans),这可是个能让你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游戏!别看它是个手机游戏,里面的门道可深着呢。我跟你说,这游戏玩起来就像真实的人生一样,得有规划、有策略,还得有点耐心。首先,咱们得明白这游戏是个啥?简单来说,《部落冲突》就是让你建立自己的村庄,训练部队,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多人会遇到。关于“织田信长”这个名字里“长”字的读音,它实际读 zhǎng。我们来仔细想想。如果读 cháng,整个名字听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织田信 cháng”。这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中文词汇比如“长城”(chángchéng)、“长久”(chángjiǔ)的“长”是同一.............
  • 回答
    在德国留学期间,遇到“ching chang chong”这样的歧视性称呼确实会让人感到非常不适和受伤。这种情况是种族歧视的一种表现,即使是玩笑,也带有冒犯性。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应对,每种方式都有其目的和潜在效果:首要原则:保护好自己的情绪和安全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请记住你的感受.............
  • 回答
    看待《哈利波特·凤凰社》中作者J.K.罗琳设计了华裔角色秋·张(Cho Chang)作为告密者,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玩味和探讨的设定。在解读这个设定时,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从情节推动和角色塑造的角度来看,秋·张的告密行为是推动《凤凰社》剧情发展的关键节点之一。邓布利多的军队(DA)的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