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德国上学,经常有德国学生看见我就喊ching chang chong,我该怎么办?

回答
在德国留学期间,遇到“ching chang chong”这样的歧视性称呼确实会让人感到非常不适和受伤。这种情况是种族歧视的一种表现,即使是玩笑,也带有冒犯性。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应对,每种方式都有其目的和潜在效果:

首要原则:保护好自己的情绪和安全

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请记住你的感受是重要的,而且你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不要因为别人的冒犯而委屈自己,也不要让自己陷入不安全的境地。



1. 直接但冷静地回应 (Direct & Calm Response)

这是最直接的应对方式,旨在让对方意识到他们的言行是不被接受的。选择这种方式时,保持冷静和自信非常重要。

如何做:
眼神交流: 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闪躲。
清晰而坚定地说:
"Das ist rassistisch und ich möchte nicht, dass Sie das zu mir sagen." (这带有种族歧视,我希望你不要这样对我说。)
"Ich bin kein 'ching chang chong'. Mein Name ist [你的名字]." (我不是“ching chang chong”。我的名字是 [你的名字]。)
"Solche Ausdrücke sind beleidigend und inakzeptabel." (这样的说法是侮辱性的,是不可接受的。)
语调: 保持平稳、不带攻击性但坚定的语调。避免愤怒或恐慌的声音,这可能会让对方觉得他们的行为奏效了。
后续行动: 表达完后,可以转身离开,无需与他们继续纠缠。你的目标是表达你的立场,而不是改变他们的想法(至少在当下不是)。

优点:
直接表达不满,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有后果。
展示你的自信和尊严。
对于一些可能只是“无知”而非恶意的行为,有时能起到教育作用。

缺点:
需要勇气和自信,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或能够立刻做到的。
对方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攻击性回应,需要评估风险。
对于根深蒂固的歧视者,可能效果有限。



2. 幽默但有底线地回应 (Humorous but Firm Response)

用幽默的方式回应可以化解一些尴尬气氛,同时也能巧妙地表达你的不满。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理解力。

如何做:
示例:
(对方喊:“ching chang chong!”) 你可以笑着说:“Entschuldigung, meine Chinesischkenntnisse sind nicht so gut. Können Sie das nochmal auf Deutsch sagen, bitte?” (抱歉,我的中文水平没那么好。您能再说一遍德语的吗?)
“Oh, ich dachte, das wäre ein neuer Song von [某个流行歌手的名字]! Klingt aber nicht ganz richtig.” (哦,我还以为这是 [某个流行歌手的名字] 的新歌呢!听起来好像不太对劲。)
重点: 关键在于你的笑容和语调要显得轻松,但同时也能暗示对方的说法是不合适的。

优点:
可以避免直接冲突,让情况不那么紧张。
展示你的智慧和适应能力。
有时会让对方感到尴尬,从而停止。

缺点:
幽默感是很主观的,对方可能不理解或误解你的意思。
如果对方本身就带有恶意,幽默可能不会起到作用,反而让他们觉得你“好欺负”。
需要对德语和当地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用出得体的幽默。



3. 忽略和回避 (Ignore and Avoid)

如果情况不严重,或者你觉得直接回应会让你感到不安全或徒劳,选择忽略和回避也是一种策略。

如何做:
假装没听见: 继续做你正在做的事情,不要看他们,不要给他们任何反应。
快速离开: 如果可能,立即离开现场,去人多或者你觉得安全的地方。
和朋友在一起: 和你的朋友在一起时,让他们知道这种情况,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支持,甚至在你身边时,对方可能就不敢那样做了。

优点:
保护你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节省你的精力和时间。
避免给对方继续挑衅的“机会”。

缺点:
对方可能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下次还会继续。
可能会让你感到压抑或无奈,觉得自己的权益没有得到维护。



4. 记录和报告 (Document and Report)

如果这种行为是持续的、在特定的场合(如学校内),或者你觉得需要严肃处理,记录和报告是必要步骤。

如何做:
记录: 每次发生时,尽量记录下:
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谁参与了(如果知道名字或能描述)。
具体说了什么。
当时是否有目击者。
你的感受和反应。
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
班主任 (Klassenlehrer/in) 或导师 (Dozent/in): 如果是发生在课堂或与老师的互动中,这是最直接的联系人。
学生代表 (Studierendenvertretung / Fachschaft): 他们通常会处理学生事务和投诉。
国际学生办公室 (Akademisches Auslandsamt / International Office): 他们负责支持国际学生,并处理相关的困难。
学校的平等机会专员 (Gleichstellungsbeauftragte) 或反歧视专员: 如果学校设有这样的职位,他们是处理这类问题的专业人士。
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 (Psychologische Beratungsstelle): 如果你因此感到困扰,也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
如何沟通:
提前准备: 整理好你的记录,清晰地陈述事实。
礼貌但坚定: 表达你的情况以及你的诉求(例如,希望学校能对此进行干预,提供支持等)。
寻求帮助: 告诉他们你需要支持和解决方案。

优点:
这是最系统和长远的方法,可以推动学校采取措施,减少类似事件发生。
让你感觉到自己是被支持的,并且有官方渠道来解决问题。
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缺点:
可能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处理。
学校的处理效率和效果因学校而异。
有些情况下,学校可能更倾向于“调解”而不是“惩罚”,你需要对此有心理准备。



5. 寻求社会支持 (Seek Social Support)

不要独自承受这些负面情绪。与信任的人分享你的经历非常重要。

如何做:
与认识的德国朋友或同学谈谈: 他们也许能理解并给你提供建议或支持。
联系你的中国同学或校友会: 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与家人和国内的朋友沟通: 让他们知道你的情况,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加入国际学生社团或俱乐部: 在这样的社群中,你会找到更多理解你处境的人。

优点:
情感上的支持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压力。
可以获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让你知道你并不孤单。

缺点:
仅仅寻求支持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它能增强你应对问题的能力。



综合建议和注意事项:

了解德国的法律和文化: 德国有严格的反歧视法律。在公开场合进行种族歧视是违法的。了解这一点可以增强你的信心。同时,德国社会普遍对种族歧视持反对态度,大多数人会支持你。
评估风险: 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评估一下当时的环境和对方的情况。如果对方人多势众,或者情绪激动,暂时回避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保持个人风格: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你的性格和具体情况进行组合和调整。没有一种万能的答案,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你的方式。
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面对歧视可能会导致焦虑、愤怒或抑郁。请务必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感到困难,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不代表所有德国人: 遇到这种情况,请记住这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并不代表所有德国学生。德国也有很多非常友好、包容的人。

处理这类情况是一项挑战,但记住你的尊严和权利是重要的。希望这些详细的建议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在德国留学时可能遇到的歧视性言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我教你。

  1. 你成年了吗?如果成年了,确定你买了private rechtsschutzversicherung,如果未成年,确定你监护人买了。这玩意儿就是发生争执时请律师用的,可以报销律师费。如果你在大学,大学有法律援助,也可以用。
  2. 谁再这样骂你,直接上去扇他脸。打狠点,确保他长记性。能录下他骂你的最好。
  3. 叫警察,闹到学校,咬死他种族歧视,说自己被他歧视的心理出现问题,看看学校态度,态度不好就找个律师发函,要求赔偿。上面那个保险能报销。

欧洲现在政治正确,一般没人傻到正面说你,凡是当面说你的那就是自己送人头。

user avatar

如果可能,把他的行为录下来发到推特上并向学校举报。

然后把舌头贴到上颚,呕吐状大小舌音回敬,最后再干呕一下。

user avatar

我是留德高中生,高一刚进学校时,因为外在条件很可以,又不nerd(爱运动 不内向 画画 吉他 篮球 滑板 编曲)所以异性缘有点过分的好,导致德国男同学不爽,时不时“戳我”…但还没那么严重。

后来有次政治课有一个男的 就是说了ching chang chong,然后我就瞪眼一直盯着他,老师说他最好道个歉,他就装赖。后来黑板上他去答题 写到 alle Menschen sind gleich. 我tm直接崩不住了…等到下课,我叫老师来,问他黑板上那句话什么意思..然后老师在解释,我没听完立马站起敲桌子,我坐在c字桌最里面,我直接怼着还坐在位子上的人 强行挤开 冲到外面,把那个德国男同学揪起来,拽到黑板前,问他:ching chang chong是什么?为什么所有人都一样?我差点要揍他了,被老师拦开…(那个人比我高半个头,他也不是nerd,挺壮挺健康身材的) 他后来都是避着我走的…






还有一个是别的国家的留德生,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他叫我说:hey,chinese…然后他拉了一个眯眯眼给我,我也是很暴躁(其实不太好)直接把手里的勺子扔出去,然后冲到他面前,呵斥他!其实他还有点不爽,直到后来此事校长都出面了,他之后一直都避着我…


真的,他们就是以为中国人都是tm怂逼。反正别人我管不着,我自己得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但可悲的是这种事当时所以在场的中国人都他妈在看戏,或者说不上去帮忙!很可悲!这也是为什么外国人嚣张跋扈胡作非为!希望中国人里的那几颗老鼠屎(怂逼)别去留学,谢谢。


最后,你nerd不nerd是一回事,你三观正不正是另一回事。我接受任何/所有反驳,因为我就是想看看你们这帮 留学生和中国人中的劣种 像兔子一样急了…我很开心,这样能揪出害群之马…请键盘侠们踊跃参与!

user avatar

美国读书

第一个月 汉堡店朋友不小心脚碰到了一个大狗很轻那种被鬼佬主人狂骂,我在旁边连连后退不敢吱声秒怂。

第一年下半年 酒吧跟人交谈中对方扮眯眯眼,敢怒不敢言但是识趣走开。

第二年 半夜一帮二逼青年开车路过喊banana,我回喊傻逼,然后后悔为啥条件反射喊的中文。

第三年 等红灯前车突然倒车侧方停,让我让他我确实离后车很近没法让。他下车骂我,我直接开窗户对骂。之前怕遇到这种英文骂不过特意在美剧里捡了一段背熟。

第四年 一大姐在大马路中间遛狗,我拐进路口她也不靠边吓得我猛踩刹车。她转头bb还说让我开车要more careful。我开窗说Moron you are the one who should be more careful. 然后开走听到大姐在后面狂喊NOOOOO

哪都有没素质的人

不要怂 怼回去

不过要注意周围治安环境,傻逼可以怼但疯子不能。犯不上

user avatar

故意走到他身边,指着他的腋下并捂住鼻子,同时发挥你的想象作出任何你能想到的夸张动作,表示你目前接近昏厥,同时假装掏出手机,最好让旁人假装要叫ambulance或fire bridge。

(接上)或捂住鼻子问周边的人:战争都结束这么多年了,他(那个人)仍然随身携带着毒气,是准备就地取材建造“浴室”吗?

或者故意掰开眼睛问他,“你眼睛这么大是因为看不见东西的缘故吗,还是因为,well,天生的视力不好,就比如,for instance,生下来就瞎了,所以要动手术恢复,是这样吗?我听说非医疗原因动手术不便宜的,肯定花了你父母不少钱,你家里一定很有钱吧,而你却一分钱赚不到,我真为他们感到难过呢。”

或者随身携带某个猴子的图像故意走到他跟前,指着他对旁边看热闹的人说“大家快来看,我们中混入了一个猴子,就是他。”
当他怒不可遏地质问你为何侮辱他时,你且严肃地说他身上的体毛特征与猴子类似,并好心提醒他如果想被认为是人就应该经常剃毛。
以及一定要加上这一句:

茂盛的体毛乃是区别人与猴子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人身上通常不太可能有茂盛的体毛,然而你体毛旺盛,因而你不太可能是人,只是会说人话的猴子而已,而从逻辑上讲,会说人话的猴子本质上仍是猴子。实际上,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来看,不难得出这个结论的。”

“当然,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并不难理解,只要是人就都能理解,而你无法理解无能狂怒,你看,这再次证明了你只是猴子。”

user avatar

这题我会

我在澳洲的时候逛街无缘无故的被个老娘们拉眼角比了个眯眯眼的造型,然后还对我喊 dont touch me chink

我一开始先是蒙蔽了,然后在经过她的时候侧身,然后捏住鼻子做了一个呕吐的yue,然后BB了一句Smells~~~ 喊了一句中文,草泥马傻逼 underarm odor pussy,fken stink!!!!!

然后她就不bb了,可耻的匿了,可能真是有狐臭吧。。。毕竟鬼佬里感觉十个人九个有狐臭,狐臭可比眯眯眼杀伤力大多了你说对不,你就算没有我也一口咬死你就是臭,我发现鬼佬真的很注重这个,我见过很多很多的鬼佬不管男女都容易有一个下意识的小动作,就是喜欢动不动小幅度低头闻一闻,我之前当代购也是不止一次的给国内的小姐姐说过,很多欧美大牌香水中国人没法用,味儿太大了。。就是为了遮臭的,奈何没几个小姐姐能听进去。。。这可以说是一个鬼佬的弱点,他们很怕别人说自己的体味影像到了别人这样。。。

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你不要在意语法,更不要在意到底是是不是中文,更更不要在意她到底听不听得懂,只要让她知道 你不是好欺负的就足够了

在国外跟这帮种族歧视鬼佬对喷,最忌讳的就是讲道理,首先你得明白他要是讲道理怎么可能跟你在这ching chong的逼逼?人家就非说你吃了两碗粉就给了一碗的钱,你要讲道理就只能当六爷剌自己。

而且不要在意语言,气势更重要,你怒目圆睁的喊个草泥马我就不信对面猜不出来是啥意思,但凡你想着要用他的母语跟他对骂你就输一半了,你作为一个留学生骂街你能骂的过本地混混?还是用人家的母语骂,别开玩笑了。。。你中文外文混杂着开喷对方要么怂了 老练一点的要么就开始在那里开始chingchongchingchong的嘲讽你表示你说的她听不懂同时还要伴随着阴阳怪气的嘲讽你,那你正好趁势录音报警提交证据

当然要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不要冲动,真动起手来别吃亏,有事找警察,来了就告他种族歧视,能有点证据最好,没证据就赖死他,反正我就是说你吃了两碗粉就给了一碗的钱~~

user avatar

我教你一个招吧,小时候亲测,有效!

上图红圈是团结湖,就在北京第二使馆区的东南角。6岁的时候,我家搬到了这里。

经常和一帮小伙伴儿在附近玩儿,尤其是东边的工体北路。那时候还没有酒吧街和各种打卡圣地,而是北京的第二使馆区和一堆各种汽修小厂。

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使馆尚尤在,只是汽修改。都变成酒吧和soho了。

查了一下,现在有:巴拿马、亚美尼亚、澳大利亚、加拿大、沙特、玻利维亚、尼泊尔、几内亚、肯尼亚、科特迪瓦、乌兹别克斯坦、德国、阿尔及利亚、欧盟、西班牙、多哥、伊朗、黎巴嫩、乌克兰、阿曼、坦桑尼亚、哈萨克斯坦、荷兰、联合国、约旦、利比亚、塞尔维亚、索马里、阿根廷、土耳其等国还住那里。

(注意,↑就有德国哦)

当年,作为一群6~10岁的调皮小孩儿,经常就在路边观看世界各地的各种外国人,最常见的就是画黑线的这个附近。

现在知道,这条路正好是某些外交使节接送孩子们上学(常见的就是南边的芳草地和日坛附近上学)的必经之路...

当年,

有些带头小伙伴儿,

胆子可大了,

见着外国人,

不管什么肤色种族,就喊“哈喽...哈喽...哈喽...”

多数成年外国人,

报以友善的玉米一般的“微笑”,

或对小孩儿的调皮无奈的“招招手”...


这种反馈,对一帮6~10岁的小孩,就形成了强烈正面激励(positive reinforcement)!

结果,大家抢着带头去喊“哈喽...哈喽...哈喽...”,甚至都升级到了“happy new year”/“merry christmas”之类的复杂句了。玩得不亦乐乎。


直到有一天...

我们又在下午蹲守在工体北路,

记得是挺冷的天,小风呼呼的。

看到一个老外的小孩儿,有点儿中东欧模样的(不知道会不会是东德的哦,那时候苏联还没解体,德国还没合体),岁数和我们差不多大的,

一人骑个自行车,明显是小孩儿骑大车的样子,

沿着工体北路,由西向东骑过来。

我们几个小孩儿,又常规的喊起了“哈喽...哈喽...哈喽...”


这老外小孩听见之后,脸色就不太对了。使劲登了几下车,从我们面前迅速闪过,然后又拉开了一定距离之后,猛回头,用字正腔圆的北京话喊:“S...B...!”

(就是典型的那种工体里北京市民对客队球员的喝彩那种...)

我和小伙伴儿们,都惊得痴呆了!

看着这小老外迅速骑车逃走的背影,面面相觑,觉得我们做的事儿,特别没劲,这大冬天的在这儿留着大鼻涕喊“哈喽”,的确很“S...B...”。在有暖气的家里,多读读书做做题,难道不香吗?

之后,好多年,我们都不太愿意去三里屯了。


医学科普:要靠谱医学英语:太重要

user avatar

这么多伙伴看 需要给大家画一下重点:

  1. 正面刚的前提是——— 人多的时候 ! !! 确定有人会帮忙的时候! 耶拿是大学城 火车上基本上都是大学生 所以我吵架从来不怂 因为一定会有德国人上前帮忙 ;
  2. 不要一上来就爆粗 Arschloch或者Nazi、Assi这种词 要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群
  3. 会不会德语无所谓 英语也可以 咱有理 怕个毛 ,不用刻意去背什么骂人的话 随机应变就好了 诚恳脸问他们: “你是有什么问题?”

说实话… 在德国五年,用德语吵架从没输过 因为我特么可太有道理了啊! 好想跟你们分享一下其他吵架的经历

希望大家都学好语言打天下





———————以下为原回答

这题我会

某晚party完了,坐火车回耶拿村,跟我同行的是一个只会说英语的马来西亚男

火车上我和马来男用英语交流,隔着一个走廊,旁边坐了4个德国青少年,平均年龄目测20左右,

听见我们说英语,德国愣头青特别来劲,不停地ching chang chong和各种怪腔怪调模仿,再加几声哄笑

我直接用英语问他们:what is so funny? 德国愣头青们没想到我会这么问,呆住然后用破烂英语回答 nonono we think you are cute 其他也没听懂 德国Assi的英语大家懂的

马来小伙子一个劲儿的在旁边劝我算了算了it‘s ok

过了五分钟,麻痹旁边那群傻子又开始各种学我们说话?

我这个一米五但是性格暴躁的四川女人直接站起来,走过去问他们:habt ihr Probleme mit Ausländern oder was? (意思:你们对外国人是不是有什么意见?)

对面那群人没想到我会说德语,开始连连道歉,说只是想跟我们一起学英语而已?????

这尼玛什么借口?

然后我说,ich würde eher glauben, dass ihr ausländerfeindlich seid. (意思:我可能更倾向于认为你们是纳粹)

车厢内的其他人听到我们这儿的动静,朝我们这边走过来,有两个个德国女生问我是不是需要帮忙。

那群怂货开始疯狂道歉,说不好意思 他们只是喝了点酒有点兴奋并没有其他恶意

后来火车上特别安静



至于他们有没有恶意 就不多说了

我的意思就是: 面对这些人 正面刚,不要吵架骂脏话,咱有理,平心静气的理论---你是不是对外国人有什么意见?你觉得我们的语言很好笑?

但是记住正面刚的前提是,在人多 你可以及时得到帮助的地方


那天晚上我觉得我有一米八

user avatar

原答案:

答一发个人经历,就觉得挺逗的。

疫情刚在德国开始蔓延的时候,我坐飞机去柏林朋友家避难。

在飞机上我没戴口罩,但落地后觉得到达厅人挺多的我就把口罩戴上了。那个时候新冠无碍、口罩无用等言论甚嚣尘上,因为新冠针对亚裔的歧视也比比皆是。

好死不死,我旁边的土哥质问我为什么戴口罩,是不是因为新冠。

答非也,我过敏。

土哥不弃,追问,什么过敏?

我种族歧视过敏。

给他脸都噎绿了。


半夜起来吃泡面发现小火了一把可还行,既然如此就顺道更一发。

其实老想种族歧视这些事儿确实挺糟心的,但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是天天都能遇见。要真天天都有,有可能是不小心找了个Marzahn的WG吧?

事实告诉我们,种族歧视这种东西不可能被完全消灭。当我们真的遇见这种事儿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本着一个如何让自己更舒服的原则去应对。

比如这个土哥。当我噎完他之后,他就再也不歧视亚洲人了么?当然不可能,但他下次再跟别的亚洲人讲烂话之前,就会想起自己上次被噎了。而我看他的被噎完的表情挺开心的,还能发到知乎上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至于什么抖机灵、机智真的犯不上。都是要过日子的人,又不是料定了今天肯定会被歧视然后去机场蹲人等着抖机灵…

我都说了过敏就差把“我不想跟你说话”写脸上了,还跟我这儿一脸不怀好意的gegen was?不噎你怕是还要陪你唠个50cent的。


没想到看的人还挺多,再给大家更一个好玩儿的小事儿吧,更完估计有人能认出我来。

事情特别具体也记不清了,大概就那么个意思,大家别较真儿就听个乐呵儿。

我们学校有一个韩国老哥儿,拉大提琴的。平日里看着寡言少语,留着个盖儿头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我们学校勉强算有三个校区,其中一个原来是个老教堂。那有一天,就轮到老哥儿上老教堂里找钢琴老师和伴奏了。

一开始两人还相安无事,越往后老师嫌他拉的次,他嫌老师弹得烂,两人就呛呛上了,没呛呛一会儿开始上手。旁边的同学拉也拉不开,劝也劝不住,两人从桌子旁边打到桌子上面,再打到桌子底下,又滚到舞台下面。这时老师发现一个问题:我tm打不过啊,这不陷了么?

醒过味儿的老师,转身撤出了战斗,表示爷颠儿了,报警,告校长,下处分素质三联。

韩国老哥儿瞬间干(gàn)了,感觉难以承受生命之轻,于是现场出现了极其扭曲的一幕。

只见老哥儿一个箭步抢先窜到门口拦住老师,在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向老师道歉的同时,双手继续左右开弓在教堂里为现场的同学表演暴打老师。

在场的同学纷纷表示这道题没见过,大概是超纲了,愣了一下儿才上前努力将两人分开。

经此一役后,韩国老哥儿在我校一战成名。至于事情后续,学校当然处分了他,但处分并没有很厉害,更别提报警了。也许是因为韩国老哥儿下手并没有很重,老师大概可能就是单纯的太菜了,所以没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而不了了之。


这回给留德的各位再更一个小事儿,这事儿我一直觉得不太现实,但还是别较真儿,就听个乐呵儿。我上学之前一直住在柏林,这次更新就讲一个在柏林发生的事儿。

大家都知道外管局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不去外管局你都不觉得,去完你就觉得这地界儿好像跟薛定谔的猫也没什么区别。

想那时还是遥远的三年前。

一个家里养鲍鱼的哥们儿掐指一算,发现自己已经落地将近六个月,于是开始计划人生中的第一次外管局续签之旅。

大概是因为签证到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当问到有没有同行的小伙伴时居然有七个人举手。于是在一个黑灯瞎火的周三凌晨,鲍哥一行七人披星戴月地蹲在外管局门口准备迎接初升的太阳和签证官。

签证官自然来的是比太阳晚,纵使来的时候还是月亮上班,等排队排到的时候窗外却已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鲍哥先前也是听过外管局的名声,忐忑不安的走进了签证官的办公室。

每当鲍哥讲到这一段时,声音就会变得亢奋,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进去后,鲍哥递上自己的材料与签证官互道了早安。接过材料的签证官并没有急于翻看,而是整齐的放在一边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今天第一天上班,工作什么的还不是很熟悉,你想延几年?”

鲍哥表示越长越好。

签证官表示妥了,开始噼里啪啦敲起了键盘。敲到一半停了下了,问了鲍哥第二个问题:

“这个系统我还不是很熟悉,你之前有见过别的签证官操作么,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弄?”

看着被签证官转过来的屏幕,同样一头雾水的鲍哥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过了一会儿,签证官可能自己查完攻略解决了,点了几下鼠标后问了鲍哥最后一个问题:

“系统里最多只能延两年,你觉得中么?”

鲍哥表示这可太中了,签证官说那妥了,出门右转自助缴费机了解一下。

走出外管局大门的那一刻,鲍哥看着手中的护照若有所思…最终,他决定等一等旅行团里的其他成员。

你觉得这是最骚的么?那当然不是。

一个两个三个……七个。一行七人不约而同地成为了签证官用来熟悉系统的工具人,七本护照上齐刷刷的两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灿灿的。

这一天,格外美好。

user avatar

建议找个当地女性朋友,关系要好到可以有身体接触。

以后再有人对你说ching chang chong这样奇怪的话,不要做任何回应。而是告诉你的这位女朋友或是女性朋友你受到了心灵创伤,让她抱一抱你。

非常有效。

user avatar

I chained your mom to chong.

没有什么人类矛盾是 yo mama joke 解决不了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