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知识精英们一开始是支持战争的。
答主没有听说过《九十三人宣言》吗?一九一四年,战争打响之后的九十三名德国知识分子在一份宣言上签字,回答的正是答主这个问题。(
Manifesto of the Ninety-Three)我从英译本转译一段:
It is not true that the combat against our so-called militarism is not a combat against our civilization, as our enemies hypocritically pretend it is. Were it not for German militarism, German civilization would long since have been extirpated.
我国的敌人伪善地假装与他们所谓的德意志军国主义作战并不是与德意志文明作战,这不是真相。如果没有德意志军国主义,德意志文明会在很久以前就被异族灭绝了。
这个论调大家熟悉吗?让我多少有些吃惊的是,在这个宣言上签字的德国学者并不是金灿荣、何新、孔庆东这个级别的学界边缘人士(无贬义),而是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马克斯·普朗克、弗里茨·哈珀、汉斯·托马、威廉·冯特、威廉·文德尔班、里夏德·威尔施泰特、阿道夫·冯·拜尔、彼得·贝伦斯、 埃米尔·冯·贝林、卢约·布连塔诺、恩斯特·海克尔,
等等等。
为什么?为什么这些智慧过于常人的学者会支持一场让德国鲜血流干的战争?
因为被欺负怕了。
从三十年战争开始,历经法国革命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法国革命战争、拿破仑战争……每一次都是英法俄等欧洲列强在德意志领土上逐鹿中原,受苦的只能是夹在中间的德国。
更重要的是这些欧洲大国还利用德意志的邦国林立,搞分而治之。当然一套把戏玩太久了,总有失灵的一天。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宣战的时候,习惯性地自以为那些德国西部和南部的小国一定会为了自身的生存,联合法国来摆脱普鲁士的束缚。但没想到这些国家并不恐惧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反而对老拿破仑时代上缴的贡金记忆犹新,于是他们联合普鲁士打了一场抗法战争。
我想一战肇始时的这种爱国主义情绪也是对欧洲其他列强主宰德国命运多年的一种反弹。
至于二战,只不过是一战形势发展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罢了。社会浪潮在那里,学者们即使不支持,也没有什么用了。
==========================================================================
另外,德国的称霸欧洲和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都是为了给自己新兴的工业经济找一个俘虏市场罢了。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可以说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她在思想和艺术领域的成就很少国家能匹敌,但没有几个英国知识精英反对这种殖民扩张,相反还有像吉卜林这种诗人来为大英帝国张目。
同理,德国的知识精英为什么要反对德国对邻国的战争呢?
德国之所以会失败并且作为“坏蛋”的典型,就在于他把英、法、俄(苏)、美、日、奥斯曼土耳其等列强在殖民地做的事情搬到本属“文明世界”的中欧和西欧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