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好奇一件事 ,现在的巡洋舰,如果将卫星定位和反舰导弹去除。就剩个舰炮,能打过二战时候的战列舰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让我带你一起穿越时空,看看现代巡洋舰的光杆司令——只剩下舰炮,能否撼动二战时期的庞然大物——战列舰的威严。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对比分析:

1. 火炮性能的代差:谁的拳头更硬?

现代巡洋舰的舰炮: 现代巡洋舰上装载的舰炮,即便我们假设是装备了现代先进主炮(例如俄国现代巡洋舰上的130毫米 AK130舰炮,或者一些国家舰上装备的127毫米舰炮),其技术基础依然是基于二战后火炮技术的持续发展。这些火炮的射速、精度、炮弹初速都比二战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
射速: 现代舰炮的射速通常比二战时期战列舰的主炮要高不少。这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现代舰炮能倾泻更多的弹药。
精度: 现代火控系统,即使剔除了卫星定位,但其惯性导航、雷达测距、光学瞄准等技术依然远超二战。配合先进的弹道计算能力,哪怕是普通炮弹,现代舰炮也能在更远的距离上实现更高的命中率。如果假设还保留了现代火控,那差距就更大了。但即便“只剩舰炮”,我们理解成火炮本身及其基础的火控,而不是完全脱离现代火控的“光杆”。
炮弹性能: 现代舰炮使用的炮弹,即便不是制导炮弹,其内部装药、弹道稳定翼、引信技术也比二战时期有了巨大提升。一些炮弹可能具备更强的穿透力和爆破能力。

二战战列舰的主炮: 二战战列舰的主炮,比如俾斯麦号的380毫米主炮,依阿华级战列舰的16英寸(406毫米)主炮,那是那个时代的“巨无霸”。它们的口径更大,弹道更低伸,炮弹威力惊人。
口径与威力: 更大的口径意味着更重的炮弹,更强的装药,也就带来了更远的射程和更远的炮弹飞行时间,以及对船体装甲更强的穿透力。一发炮弹打在船体上,破坏力是毁灭性的。
穿甲能力: 二战战列舰的核心是其厚重的装甲。它们的设计目标就是能够承受敌方战列舰主炮的打击。

2. 装甲与防护:谁能扛住谁?

二战战列舰的装甲: 这是战列舰最大的优势。它们全身覆盖着厚重的装甲带、炮塔装甲、甲板装甲,尤其是水线下的装甲带,是为了抵御炮弹直接命中而设计的。
现代巡洋舰(无反舰导弹和卫星定位): 现代巡洋舰在设计上已经不再依赖厚重的装甲来抵御同类舰艇的舰炮攻击。它们的生存能力更多地依赖于隐身技术、速度、机动性、区域防空系统(但我们已剔除)、电子战以及反舰导弹。如果只是剩下舰炮,那么它的船体结构和防护等级,对于二战战列舰主炮的炮弹来说,是相当脆弱的。一发406毫米炮弹击中现代巡洋舰的舰体,很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甚至直接导致沉没。

3. 射程与命中概率:谁能先下手为强?

现代巡洋舰的火炮射程: 现代舰炮的有效射程通常在2030公里左右,最远的可以达到40公里甚至更多(取决于具体型号和炮弹)。
二战战列舰的主炮射程: 二战战列舰的主炮射程也非常可观,像依阿华级可以达到30公里以上,甚至在特定条件下能打到40公里。

这里的关键在于“精确度”和“命中概率”。即使射程相当,现代巡洋舰凭借其先进的火控系统,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保持更高的命中率。但如果二战战列舰能依靠其炮弹的弹道和威力,即使命中率略低,但一旦命中,其破坏力却是现代巡洋舰难以承受的。

4. 战术与机动:谁能抓住机会?

现代巡洋舰: 速度快,机动性好,可以利用速度和转向来规避炮弹。但在缺乏反舰导弹和卫星定位的“光杆”状态下,它的战术选择会非常受限。它更像是一个拥有先进单兵武器的士兵,面对的是一个装备齐全的坦克。
二战战列舰: 虽然相对笨重,但其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让它敢于以正面相对的方式作战。

结论:

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假设,但按照您的设定,仅仅剩下舰炮的现代巡洋舰,很难打赢二战时期的战列舰。

原因如下:

1. 装甲的巨大劣势: 现代巡洋舰的设计哲学决定了它没有能力抵御二战战列舰主炮炮弹的直接打击。战列舰的装甲是为承受炮弹近距离轰击而设计的,而现代巡洋舰的防护是为抵御导弹碎片、空中打击以及轻型火炮攻击。一旦被战列舰的重炮击中,现代巡洋舰的船体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很可能迅速沉没。
2. 火炮的“单次打击”效应: 虽然现代巡洋舰的舰炮射速快,精度高,理论上可以打出更多的炮弹。但二战战列舰的“大威力”炮弹,往往只需一次或几次成功的命中,就能让现代巡洋舰失去战斗能力,甚至直接击沉。现代巡洋舰的炮弹,即使再精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战列舰厚重的装甲造成致命性的穿透。
3. 战术上的被动: 在没有远程反舰导弹作为“开胃菜”,也没有精确导航来保证打击精度的情况下,现代巡洋舰的主要武器(舰炮)的有效射程,与二战战列舰的主炮射程相当,甚至可能稍弱于部分战列舰的顶尖型号。这意味着双方将进入炮战的对决,而这是战列舰最擅长的领域。现代巡洋舰的舰炮虽然精确,但其弹药对战列舰装甲的穿透力可能不足以快速摧毁其主炮塔或动力系统,反而会被战列舰的重炮“一击致命”。

简而言之,去掉反舰导弹和卫星定位,就等于剥夺了现代巡洋舰赖以生存和占据优势的关键能力。它会变成一个“皮薄馅大”的现代快艇,在面对二战战列舰这样一辆“重装坦克”时,就像一个手里只有一把刀的轻步兵,面对持着重机枪的步兵战车——单兵的素质再高,也难以弥补装备代差和防护上的巨大鸿沟。

所以,尽管现代舰炮技术更先进,但在这种极端的假设下,二战战列舰凭借其无与伦比的装甲防护和重型主炮的毁灭性威力,大概率会占据上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如果”场景,也恰恰说明了不同时代海军造舰理念和技术发展的巨大差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进入巨炮射程那是凶多吉少了。

150毫米的炮弹说难听的,够干点啥的。

那时候的战列舰能跑30节以上的不在少数,哪怕转身撒脚丫子跑,现代驱逐舰油门到底不一定能追上,150毫米炮不论哪个角度命中都不能把战列舰怎么样。

所以要跑,战列舰一点可以。

战列舰30节油门还有余量,追杀极速28节的驱逐舰,请问驱逐舰如何甩开这个速度奇快的胖子?而且驱逐舰油门到底不知道20小时的油够不够。20小时这个两舰距离能缩短40海里。按照10%到20%的命中率,战列舰挨个几十发150弹,不能说一点漆不掉,但能有什么伤害呢?哪怕舰桥中弹还有下面的装甲指挥室,应该没啥影响。且炮弹飞行10秒起步,战列舰每30秒修改个5度航向也不太影响追击效率。但接的炮弹可能是单炮管15秒以前发射的,能有20%命中率都不错了。还不说有的驱逐舰没有尾炮。

那要是对炮,战列舰也是有机械瞄准仪的,上百米长的驱逐舰是个很大的目标。不说穿甲弹了,高爆弹来个近失弹都够驱逐舰喝一壶的。穿甲弹擦一下可能都是对穿的结局。

总结一下,驱逐舰人品爆表才能破人家防,比如打进炮管。

战列舰就是个瞎了眼的欧阳峰,只要能找着那个孙子,都不用蛤蟆功开大,随便副炮来一发,驱逐舰都要大修了。

user avatar

你咋不问四代机飞行员只用手枪能不能打败米格15?

现代巡洋舰上的舰炮压根就没打算打战列舰,你偏偏要人家这样干,有什么意思?

user avatar

别,先去打岛风,撑过30分钟再来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

现代巡洋舰装一小队海军陆战队,一百来个人足够了,先用130小管子打几天,不求击沉,只要尽可能杀伤敌人,使之人人自危即可。然后陆战队大半夜摸到战列舰上手动占领全船,然后把所有人都枪毙,战列舰自沉即可。

战列舰上人虽然多,但早已疲惫不堪,死伤惨重,面对使用突击步枪和CQB专用设备,拿着战列舰设计图制定计划的海军陆战队,基本也就是送菜。

user avatar

发现大家全都在纠结战列舰上的主炮,谈论巡洋舰如何能躲炮弹,如何风筝战列舰。但是我觉得出发点就错了。


首先明确一点,在不用导弹和鱼雷的情况下,现代巡洋舰是没有可能击沉战列舰的,即使一战的战列舰都做不到。因为现代技术可以让火炮打的远,射的准,甚至穿甲能力也可以因为冶金技术一起提升。但是战列舰的主装人家是用来防16寸1500kg级别的铁疙瘩的,你现代技术还没有牛逼到可以把一发5寸30kg级别的炮弹做到同样的穿甲能力。也就是说战列舰的所有重点防护部位一点问题都不会有,这也就包括了炮塔和轮机,也就是说现代军舰仅靠舰炮是不可能让战列舰失能的。

那么就是第二点,现代军舰不能使战列舰真正意义上的失能的话,是否有可能摧毁足够多的观瞄设备等未被重甲保护的部位,使得其作战能力低下到和失能无异?当然也不能。首先主桅上的雷达和主观瞄当然是很容易被击毁的,但是战列舰上并不止一套观瞄设备。先不论主炮塔上这种躲在装甲里面的观瞄,以衣阿华级举例,光mk37火控雷达就有前后左右4座。战列舰追击时肯定是船头对着的,所以现代军舰可以摧毁前向的一座,但是除非你的炮弹会拐弯,不然人家另外3座是打不到的,等战列舰开始摆射角反击的时候,面对副炮下雨的时候谁先击中谁就不好说了。如果需要更变态一点,看看维内托级就知道了。全舰共26套光瞄系统,我就看看你能摧毁多少座。

第三,现代军舰没有装甲防护,所以要摧毁现代军舰并不需要460大根,甚至127炮的威力都有点过剩。换成100mm或者90mm炮都是可以稳定击穿的。所以投射量远比威力重要。这时候大和和衣阿华就都属于二流水平了,比投射量还是得看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黎塞留和维内托的副炮分别能压到3.9s和3s的装填,单边12门,还附送单边6门6寸炮。在这种投射量下扭炮弹是不存在,命中只是时间问题。

第四,面对二战的高速战列舰,现代巡洋舰甚至连保持距离放风筝都做不到。先不说衣阿华极速33节直接就可以追现代巡洋舰,即使是27节的大和都可以追着现代巡洋舰锤。因为现代巡洋舰唯一的主炮绝大部分都布置在舰首,所以并做不到直线向前跑的同时向后开炮。结果就是大和以27节极速直线追击,而巡洋舰则需要保持一个向后的射角以还击(不然就单纯的变成被追着跑了)。另外现代军舰的方尾设计使得现代军舰可以使用更少的马力达到既定的航速,也就意味着转向时因为享受不到尾流带来的额外推力使得转向掉速更加严重。如果按照像野分号躲衣阿华炮弹那样看见开炮就扭的话,很快就会因为掉速而被追上,进而被副炮按在地上暴打。


所以最终结论就是,现代巡洋舰或许可以靠舰炮对战列舰造成不小的外伤,但是最终还是会被战列舰追上按着暴打来结束的。

user avatar

来人,上载机巡洋舰……

user avatar

题主砍掉gps,砍掉反舰导弹。

武器只能留舰炮。

现代大型军舰就废了么?

对于这种想法,我只能说,少年你还太年轻。

二战战列舰确实舰大炮粗,被它打中一炮就直接gg。

但是你想过没有,二战战列舰的火炮要命中敌人一炮也是非常不容易,靠着那原始的光学测距仪,落后的机械弹道计算机,简陋的火炮稳定系统,二战里的战列舰,往往是打上一天,也打不中几发。

其次,二战时期的军舰,找敌人大多得靠眼瞅。要么就是自己的水兵在桅杆上用望远镜瞅,要么就是放水上飞机出去让飞行员在天上瞅。二战时期的军舰有个共同点:烟大,所以特征很明显,隔着老远就发现了。米国的二战军舰有早期的雷达,算是不用眼瞅了,但是雷达发现距离比眼瞅的好不到哪里去。

再回到现代巡洋舰这里。现代巡洋舰没几个,大概就是毛子的基洛夫级和光荣级,还有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我们的055定位是大型驱逐舰,不是巡洋舰。

以前面的基洛夫,光荣,提康德罗加为例,他们的舰炮都是130级别的。毛子的是130,米国127。这在二战战列舰里就是副炮的水平。

但是,这三货雷达齐全,跑得快,还不冒烟。这就意味着这三货的舰炮在雷达控制下命中率非常高,而且还很难被发现。

这样看来,二战战列舰的优点就是皮厚炮粗,缺点就是眼瞎打不中。

现代巡洋舰的优点是眼亮炮准,缺点是皮薄威力小。

双方均势:速度都差不多。

综合双方的优缺点。二战战列舰如果要赢,必须要发现对方,并且尽量的拉近距离,靠缩短距离提高命中率实现一击必杀。

现代巡洋舰的战术就是保持合理的距离确保不被发现,即使在被发现的情况下也尽量降低对方命中率,慢慢磨掉对方上层建筑后完成击杀。

讲道理,我不认为在合格的舰长指挥下,二战战列舰有什么机会战胜现代巡洋舰。

最根本的原因是二战战列舰很难很难靠目视发现现代巡洋舰,无论是本舰还是放飞的侦察机。舰上水手靠目视发现二十多公里外不冒烟且有伪装涂装的军舰概率比中大奖好不到哪里去。侦察机只有飞进现代巡洋舰10公里范围内就会被雷达控制的舰炮像打鸟一样打下来。

更不要说战斗可能会发生在夜间了。

因此,一个眼瞎的壮汉,无论如何是打不过视力正常的小个子的。

最后,题主只保留舰炮,没规定炮弹的类型吧?那么,核炮弹可以上么?

ps:前两天刚刚去看展回来,惊叹于我们已经把相控阵做到白菜中的白菜了。那么,我有个问题,以当前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二战战列舰一旦齐射,就可以跟踪炮弹并计算出落点了。以炮弹的飞行时间(25km距离需飞行20s左右),30节的巡洋舰能开出去300m,这就意味着有很大的几率能避开对方的炮击。

不过这个假设,得建立在对方的火炮有足够高的精度的前提下,精度越高效果越好。那种精度不高靠打覆盖的齐射,搞不好会有一发蒙中。

评论区有位同学对干扰机的理解也许有点偏颇,所以补点图片(图片来源于网上)。二战战舰上的雷达面对当代电子技术下的有源干扰,要是还能用,那这么多年的发展就白废了(倒也不一定,我鳖就有因为对手太落后压制效果不好而开倒车的例子)。

一句话:现代舰载电子战设备是舰艇上最为核心的装备之一,其能力远远不是二战级别的军舰可以相比的。

日系金刚级

上上一代主力,113舰。

某个现役国产的有源干扰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