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的目标应该是征服南北疆的蒙古人,有机会再让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承认他的“成吉思汗继承人”身份就更好了。
他又不是傻子,几十万人穿越新疆和甘肃的戈壁滩,没有任何后勤可以支撑这样的远征,摸到嘉峪关的时候只怕都成了鬼了,还打个毛啊!
我个人的看法是:帖木儿即使没有在半路上喝枣椰酒喝死,也很难战胜明朝。
原因如下:
第一,帖木儿的根据地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要想打明朝,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走新疆,丝绸之路南北线,但是无论是南线还是北线,都不好走,,首先他要翻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主要山峰均在6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才能进入新疆,而且新疆的环境是大量沙漠中点缀着少量绿洲,要想保障超过几万人的大军的后勤补给,比较困难,饮水和粮草都是问题。当时的新疆西部是东察合台汗国,东部哈密是明朝。东察合台汗国并不听帖木儿的,双方关系很不好,帖木儿跟东察合台的汗国哈马鲁丁分别在1368年、1373—1375年、1376年、1377年、1383年1389进行了6次大小不等的军事冲突。所以帖木儿进入新疆之后除了要面临缺水、缺粮的困难之外,还要面临着东察合台的攻击。即使帖木儿打败了东察合台,顺利打到哈密,进入明朝国土,那时候恐怕也是 疲惫之师,强弩之末难以穿鲁缟。而明朝军队可以一方面以逸待劳,依托河西走廊的一些城市死守,另一方面派出骑兵骚扰甚至切断帖木儿的后勤补给线,时间一长,帖木儿军心必乱,不战自溃。
第二条路,帖木儿可以取道哈萨克草原,迂回到蒙古高原,然后再南下进入内蒙古,进攻明朝的北京。但是这条路的问题是路途太远,时间太长,给了明朝调动全国资源,充分准备的机会。另外,当时的蒙古高原上还有蒙古北元的残余势力,他们和帖木儿的关系也并不亲近,帖木儿第一不是黄金家族,第二又是穆斯林说突厥语,蒙古草原上的北元参与势力鞑靼和瓦剌估计不会对帖木儿有多少认同感。会不会借道给他,还是个问题。当时蒙古高原山北元西方瓦剌首领马哈木(也先的爷爷)手中也有雄兵数万,一旦北元各部像帖木儿发动进攻,背后再有明朝的支持,恐怕对帖木儿就很被动了。
第二从制度上说,帖木儿帝国是典型的封建采邑制国家,类似中国周代的分封制,国家被不同的采邑主分割,帖木儿的儿子们、亲族们的采邑也只能在中亚和伊朗的重要部位搞(参考中原的姬姓国),而其他的大片土地都是由当地的地头蛇自己统治(参考楚国、吴越秦国),这些地头蛇对于帖木儿的忠诚度不容乐观。因此,帖木儿和儿子们直接控制的只有乌兹别克和伊朗的一些地区,剩下的土耳其、阿富汗、伊朗西部、伊拉克、高加索、巴基斯坦这些地区虽然名义上也是属于帖木儿帝国,但是都是有当地的酋长王公高度自治的独立诸侯国,帖木儿也无权在这些地区收税和任命官员。这些帖木儿在打仗时有权征调这些诸侯国的军队,但是地头蛇诸侯国的军队是听调不听宣,军队都是是地头蛇自己招募,平时自己管理,自己训练,打仗的时候,会配合帖木儿出兵。但是出不出力,出多少力,就不好说,打顺风仗还可以,一旦遇到强敌,中途反水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而且帖木儿直属的军队里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临时征召的,平时是游牧部落的牧民,平时放牧,战时打仗,打完仗后解散,也没有固定军饷,基本上是靠打完了抢劫,分战利品。而且帖木儿的军队中民族成分十分复杂,库尔德人、德拉米人、、阿拉伯部、蛤尔基、古尔人、呼罗珊人,缺乏共同的文化凝聚力,基本上是靠利益维系的,一但钱没给到位,很容易出现,狼上狗不上,人齐心不齐的情况(帖木儿死后帝国迅速分裂也说明了,缺乏文化凝聚力)
而明朝这边,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可以直接调动、任免全国的军队和将领,明朝的军队以卫所兵为主,世代当兵,有固定土地作为军饷。最重要的是明朝的军队以汉族为主,有统一的文化语言和信仰,有儒家文化的家国情怀,忠君报国的思想加成,凝聚力应该是强于帖木儿帝国的。
跛子大帝只需征服大明,便可以实现大蒙古的功业,问题在于,他从未征服过一个中央官吏集群流动统治、皇权至上、人口数千万、认同感强烈的大帝国
无论是中衰的德里苏丹、术赤兀鲁思、两河碎成一地的小政权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内部都有一堆采邑主,包括奥斯曼,攻打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时,帖木儿在安卡拉是用兵力压死,安纳托利亚新附军在阵前被策反后,以两倍兵力优势干挺了闪电汗,但他同样是运用骑兵的高手,在攻打德里苏丹时,用骑兵迂回侧击一举击溃敌人,拿下德里城,这些都是兵力优势或者小采邑主带路取胜的顺风局
跛子很少在逆风局中大获全胜,青年帖木儿一度被东察合台兀鲁思打的仓皇出逃,多亏了东察军队出现大规模瘟疫,撒马尔罕老百姓誓死捍卫,相当于朱棣被南军抽的螺旋升天后跑到漠南拉拢蒙古封建主,结果发现北平老百姓宁死不屈抵抗,南军出现大瘟疫被迫撤军,这不比什么大风运气好?
南军,有充足的后勤补给,有天险关隘,有兵员优势,有开国以来的大批优质中下层士官,朱棣可以登临帝极,除了运气和勇猛无双的次子朱高煦,是因为彻底击败了南军主力,梅驸马、谷王这些二五仔才会倒戈相向
如果真开打了,即使准备了两三年,凭宋晟那五万步骑混合兵团还是挡不住的,宋晟并没有经历过十万级别的兵团会战,因此需要后续明朝腹地的兵团支援,朱棣曾把帖木儿比作颉利可汗,以这样的重视程度必会亲自出马,朱棣向来打大劣势的外线机动野战,这却是打大优势的内线机动作战,这就要看帖木儿是仅以身遁还是仅带七名随从逃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