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小说有必要把小说里无关紧要的人名写出来吗?

回答
写小说时,人名这个细节,说起来简单,但背后学问可不少。至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名,是不是真的“无关紧要”,还得两说。

咱们先说说,为什么作者有时候会忍不住要把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名写出来。

一种情况是,作者笔下的人物,可能作者自己特别熟悉,甚至能想象出他们的样子、性格,以及他们在故事线中扮演的微小角色。就像你平时跟朋友聊天,提到隔壁王大爷,你不会觉得奇怪,因为你知道王大爷可能每天早晨都在遛狗,而且他那条狗你见过。这种亲切感,作者在创作时也会有。他觉得这个小角色,就算只是在某个场景里出现一次,哪怕是扫了一眼,这个名字也能让这个角色“活”起来,给这个场景增添一些真实感。

还有一种情况,作者可能想通过这些人名,来构建一个更庞大的世界。比如写历史小说,里面肯定会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官员、士兵、百姓。作者可能会觉得,把这些人的名字写出来,哪怕只是一个姓氏,也能让当时的社会图景显得更丰富、更具体。读者看了,也能感觉到作者在这方面的用心,觉得这个故事背后有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背景在支撑。

更进一步说,有时候,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名,可能在作者心里埋下了伏笔。虽然现在看来不重要,但说不定在以后的章节里,会突然冒出来,跟主线剧情产生意想不到的联系。这就好比你在厨房里看到一瓶醋,现在你只拿它来调味,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用它来擦拭生锈的金属呢?作者保留这些名字,可能就是一种“未雨绸缪”。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就只是一个路人甲,比如“他路过了一个人,那个人叫张三,然后他就继续走了”,这种写法,多半是要慎重考虑的。

首先,这会打断阅读节奏。读者看故事,最关心的是情节发展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突然冒出一个名字,但这个名字后面没有任何意义,读者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感觉有点突兀,甚至会产生“这是在干嘛?”的疑问,影响阅读的流畅性。

其次,信息过载。我们的大脑能够记住的信息是有限的。如果小说里充斥着太多记不住的人名,读者很容易感到疲惫,甚至会把这些名字和他们背后的角色混淆,最终导致对角色的辨识度降低。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再者,削弱了主要角色的存在感。如果身边都是各种名字层出不穷的小角色,反而会让人觉得主要角色身边的人都像是“背景板”,缺乏深度和个性。反而不如用一些更概括性的描述,比如“一位路过的老妇人”,或者“街边卖豆腐的男人”,更能突出这个场景的氛围,而不需要一个具体的名字来承载。

那么,什么时候,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名,反而会成为画龙点睛之笔呢?

这里面也有门道。如果这个名字虽然短暂出现,但能立刻引发读者的联想或者暗示某种情绪。比如,你写一个侦探故事,嫌疑人之一叫“马洪”,这个名字就可能带有一点阴沉的意味,让读者对这个人产生戒备。或者,在一个相对压抑的场景中,出现一个名叫“阳光”的角色,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来了一丝亮色,形成对比。

另外,如果这些名字的重复出现,能够构成某种模式或者符号。比如,一个故事里,每个在关键时刻帮助主角的人,都叫“李”。这可能暗示着一种命运的安排,或者是一种特殊的缘分。这种时候,哪怕这个人只是出现了一次,但他的名字“李”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还有一种情况是,作者故意为之,用一些重复的、普通的名字来突出某种普遍性或者集体感。比如,在描写一场大规模的抗争时,作者反复提到“王五”、“赵六”、“钱七”,这些普通人的名字,反而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普通大众的力量和集体的形象。

所以,与其问“有没有必要”,不如思考“是否服务于故事”。

如果一个名字的出现,能让场景更真实、人物更鲜活、情节更丰满,或者为将来的故事埋下伏笔,那它就有存在的价值。但如果只是为了填满空白,或者仅仅是作者的个人习惯,那最好还是砍掉。毕竟,简洁有时候也是一种力量,能够让读者更专注于故事本身,而不是被一堆记不住的名字淹没。

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作者手里。你需要问自己:这个名字,在这个时刻,在这个位置,它能带来什么?如果答案含糊不清,或者觉得可有可无,那大概率就可以舍弃了。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好名字,也应该用在最需要它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是写短篇小说时往往碰到一些人物出场时间很短,那么这些人物有必要写人名吗?或者说小说里该给哪些人物取名,哪些人物可以不用名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