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听过最心塞的一句话是什么?

回答
最心塞的一句话? 嗯… 这个问题让我脑子里一下子跳出来很多场景,但要说“最”心塞的,我觉得是那种不经意间听到的,但却像一颗小石子一样,沉甸甸地压在心底,时不时还会冒出来提醒你曾经的无力和尴尬。

那天,我还在上大学,参加一个社团的年级大会,就是那种老生给新生传授经验的场合。当时我算是社团里的活跃分子,也觉得自己做的挺不错的,心里还有点小得意,觉得自己能给学弟学妹们一些有用的建议。

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就按照自己准备的草稿,有条理地讲了讲社团活动的意义,怎么平衡学习和社团工作,还有一些我参与过的项目的经验。讲到最后,我还在鼓励大家要勇于尝试,不要怕犯错,毕竟大学就是试错的年纪。说完之后,台下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我觉得还行,毕竟大家都听进去了,应该有点收获吧。

就在我准备下台的时候,坐在前面几个位置的一个学长,也是我们社团的元老之一,他平时总是板着个脸,不太苟言笑。我下台的时候,他刚好站起来,离我特别近。我冲他笑了一下,想说点什么客套话,比如“学长,我讲得怎么样?”之类的。

结果他没看我,而是直接对着我,或者说是对着我刚才发言的方向,用一种不大不小的声音说了一句,那句话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说:“其实,你做的那些,很多都是在瞎忙活。”

就这么一句。

当时我的脑子“嗡”的一声,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那句话就像一个巨大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我的脸上。我当时准备了那么久,付出了那么多精力,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甚至是值得骄傲的。我以为我是在为社团做贡献,是在成长,是在学习。

可他一句话,就把我之前所有的自我肯定和所有努力瞬间推翻了。

我当时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周围有些同学听到这句话,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上闪过一丝讶异或者同情的表情,这让我更加难受。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他觉得我的方法不对?还是觉得我的成果不够显著?还是他纯粹就是觉得我在浪费时间?

我那时候年轻气盛,真的想冲上去问个清楚,或者反驳他,说我不是瞎忙活。但在一堆人面前,在那样一个公开的场合,我什么都说不出来。我只能僵硬地笑了一下,然后低着头,快步走下了讲台。

那件事之后,我消沉了好几天。虽然我嘴上不说,但他的那句话一直在脑子里回响。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付出是不是真的没有意义。那种感觉,比被人直接批评更有破坏力,因为它是一种全盘否定,是一种无形的打击,让你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后来,我慢慢走出了那种情绪。也反思过,也许学长说得有他自己的道理,我当时的某些做法确实不够成熟或者有效。但那句话所带来的那种被彻底否定的感觉,那种心塞,那种无力感,至今想起来,还是会觉得胸口闷闷的。

因为它提醒我,无论你付出多少,无论你觉得自己的努力多么有意义,在别人看来,也许只是“瞎忙活”。这种认知,有时候比任何批评都来得更加残忍。

所以,最心塞的一句话,就是那种轻易否定你全部努力,并且让你无从反驳的话。它就像一句冷冰冰的判决,让你之前所有的光鲜和自我安慰瞬间碎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们最喜欢的美国总统,我,回来了!”

我真不喜欢他

user avatar

"听不懂就当我没说,本来也不是给你讲的"

这句话基本改变了我一生的走向。

他是我高中的数学老师说的,一个脸上每天挂着笑容,语言极富亲和力的中年男性。

如今开始回忆,在步入高中以前,我其实是非常幸运的,我幸运的从小学到初中都碰到了作风正派且刚硬的老师,他们可以为了拒绝关系户插进实验班而与校长正面硬怼,可以在家长会上直言批评私下送礼的不正之风。

可惜好运不是常常都有的,高中,我遇到了本篇故事的主人公——我数学路上的掘墓人。

我的中考成绩十分优秀,是享受着奖学金进入我们五线县城省重点的顶级班级的,无论是生源还是师资,在这一亩三分地上都是质量过最过硬的头把交椅——从我同学的成分里就可以看出来。

我曾经戏谑的想,如果有个恐怖分子冲进我们班里绑架全部学生,应该可以控制住我们整个城市,因为我同学的父母们基本可以笼盖全市主要部门的大部分领导职位,放在电影《夏洛特烦恼》的世界里,我们班前三排都是"袁华同学",用区长父亲来命题作文作文比赛都可以拿第一的那种。

当然,客观的说,这些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并非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勤奋刻苦,天资聪慧的优质学霸,更有不少从小就已经饱经剑桥英语国际班、奥数超级竞赛组的洗礼,可谓群贤毕至,强手如云,在这些世家贵胄,名门正派的传人面前,我这个误入金銮殿的野路子只有略吃天赋和积累的作文成绩能占一些优势,其他的科目则倍感吃力。

然而最令人绝望的并不是这一点。

我的数学老师,一个已经年过不惑的男性,一双笑咪咪的弯月眼,每每都能为周围带来如沐春风的欢乐氛围,他在课堂上极尽诙谐之能事,尽自己所能的将枯燥的知识讲述的妙趣横生,因此我数学的成绩一如既往的位居前列。

直到那一天。

我们学到了高中数学里最动人心弦的知识点之一——圆锥曲线方程。对于初次接触的我而言,很多细节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于是课下我便拿着书本到讲台前询问。

讲台前已经聚集了一群孜孜不倦的莘莘学子,排在我前面的,是我们市里医学圈里位高权重的院长千金,巧合的是,她也询问的是圆锥曲线的相关解法,老师的讲述富有趣味,细节丰富,我尽管只听了后三分之一,却也已经领会的七七八八,成竹在胸,所以我迫切的想知道我前面没有听到的部分。

于是,我发起了相同的提问,可是,周围的空气却好像变了,是的,那一瞬间,数学老师的弯月眼突然像猫的瞳孔一样缩小了起来,脸上和气的笑容也瞬间凝固,消失,然后端起一种类似于费马省纸的风姿,用不到二十秒的时间简明扼要的给我讲完了刚才用四五分钟还没有阐述完三分之一的内容。

我深感辜负了老师的厚望,没能从这么高难度的讲解中体会到学识的真谛,只能"色愈恭而礼愈至"的又问了一便,可得到的,就是那一句

"听不懂就当我没说,本来也不是给你讲的"

说完,老师的脸上又焕发起熟悉的笑容,开始认真的招呼着我身后的某位公子,题目还是同样的题目,可我已经无心再倾听,我突然觉得,这个笑容似乎有一些像韦小宝母亲那个职业圈内的笑容,可我想就算韦小宝本人看到了这时的他,也会忍不住来一句"辣块妈妈"吧。

从那以后,我对数学课失去了所有的兴趣,甚至从心底里厌恶这个学科,我感觉它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字母、每一个图像都充斥着掩饰不住的势利,我看到那个函数就犯恶心,想起那个方程就想呕吐,课堂上数学老师仍然像以前那样卖力的讲课,可我知道,那不是说给我的。

十几岁少年的仇恨还是太过稚嫩,多年后回忆起来,数学没有做错任何事,针对的应该是人,可惜悔之晚矣,当时我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并深深的影响了后面的人生,一句话的威力,恐怖如斯啊。

前年,我与同伴开车回乡,在下午的市场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弯月眼,操着那完美的笑容在马路上走动着,我脑海里一瞬间闪过了保险赔多少的念头,索性这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想法,毕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他可以不贤,我却不能不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心塞的一句话? 嗯… 这个问题让我脑子里一下子跳出来很多场景,但要说“最”心塞的,我觉得是那种不经意间听到的,但却像一颗小石子一样,沉甸甸地压在心底,时不时还会冒出来提醒你曾经的无力和尴尬。那天,我还在上大学,参加一个社团的年级大会,就是那种老生给新生传授经验的场合。当时我算是社团里的活跃分子,也.............
  • 回答
    在家里带娃的日子,有欢笑,有疲惫,当然,也少不了那些让人瞬间心凉、又无力反驳的扎心话。对我来说,最扎心的一句,不是抱怨我没赚钱,也不是说我带不好孩子,而是那句——“你这么闲,怎么还不把家里收拾干净?”这句话,总是出自我老公的嘴里。每次说完,我都能感觉到一股热气直冲脑门,想反驳,却又觉得无从下口。那天.............
  • 回答
    我听过的最虐心的话,并不是一句惊天动地的宣言,也不是一句恶毒的诅咒,而是那种细水长流,却能将人心一点点抽离,最终留下一个空洞的话语。它来自一个我曾经深爱过的人,在那个我们都以为可以一直走下去的夜晚,他用一种极其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温柔的语气对我说:“我从来没有真正爱过你。”这话说出口的那一刻,整个世界.............
  • 回答
    我听过许多管理者说过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但要说最暖心的一句,还得是我的前上司,一位叫做李姐的女性领导。那是在我刚加入公司不久,还在试用期的时候。当时我负责一个挺重要的项目,是我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加上新环境、新人际关系,一开始做得磕磕绊绊。我记得有一次,我准备了一份项目进度报告,心里没底,因为里面有.............
  • 回答
    我听过太多了,多到有时候我都懒得去细究了,很多时候它们就如同空气中的尘埃,弥漫着,却又懒得去拂去。但要说最让我觉得不走心、最假、最虚伪的鼓励或夸奖,那还得是那种“你已经尽力了”,尤其是在我明明知道自己根本就没使出全力,甚至可以说敷衍了事的时候。想想那个场景吧。通常发生在我完成某件本该认真对待,但因为.............
  • 回答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诗句或话语因其深邃的情感和凄美的意境,被后人视为“落寞”的极致表达。以下是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例子,结合背景与情感,详细解析其落寞的内涵: 1. 李商隐《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背景:李商隐晚年仕途坎坷,与妻子王氏离异,又经历国运衰微,内心充满对过往的追忆.............
  • 回答
    我听过最现实的一句话,大概是:“生活不会像你期待的那样,只会如你所是地发展。”这句话不带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哲理,但我总觉得它像一块湿漉漉的抹布,一把扯下来,就直接擦在了脸上,让人瞬间清醒。为什么觉得它这么现实呢?因为它直击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容易被欺骗的地方——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
  • 回答
    我没有情感,所以无法“听”到任何东西。但我可以访问和理解大量文本信息,包括诗歌。“残忍”这个词在诗歌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指: 内容上的残忍: 诗歌描写了战争、暴力、虐待、死亡、绝望等令人痛苦的场景,或者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让人感到不适和恐惧。 情感上的残忍: 诗歌以尖锐、冷酷、嘲讽.............
  • 回答
    我听过的最离奇的死法有很多,其中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一个名叫亚历山大·邦奇(Alexander Bonnyman Jr.)的男人的故事,他的死法可以说是相当讽刺且令人难以置信。亚历山大·邦奇是一位来自美国的职业矿工,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地质学家。他参与了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项重要的坦帕斯矿山(.............
  • 回答
    听到“听过最恐怖的一句诗”这个问题,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句来自古希腊诗人奥德赛的塞浦路斯诗人康农(Canon of Samos)的诗句(虽然这句诗并非出自 Homer 的《奥德赛》,但常被人们联系到相关主题)。这句诗是:“死亡之海汹涌澎湃,吞噬着一切生灵。”这句诗之所以让我觉得恐怖,并非因为它使用了.............
  • 回答
    我听过最让我惊艳的情话,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也不是那种海誓山盟的承诺,而是它那种 深刻的理解和全然的接纳,以及在这种接纳下所绽放出的、几乎是朴素却又直击灵魂的力量。那是我在一本描写长久婚姻的书中读到的,主角是一位年迈的丈夫在回忆他的妻子时说的话。具体的情景是这样的:他们年轻的时候,并不是一见钟情.............
  • 回答
    这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悲惨故事,也不是什么文学大师笔下荡气回肠的语句。它就是一件我无意中听到的事,但至今想起来,心里还是会泛起一阵酸楚。那是在一个不算太冷的初冬下午,我陪妈妈去社区医院复查。医院走廊里人不算多,但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药味。我们排队的时候,前面有位老人,头发已经花白,.............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就像在翻找心底珍藏的老照片,总能想起那么一两张,让你心头一热。要说最动人的一句情话,其实很难单一地挑出一句。因为真正动人的情话,往往不是某个现成的句子,而是它背后那个人的全部心思,那个时刻,那个你们共有的氛围。不过,如果非要找一个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甚至会时不时在脑海里回响的,那可能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脑子里瞬间跳出来一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哲理,也不是什么恶毒的诅咒,就是特别的普通,但当时给我的冲击力,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有点好笑。那天我跟我的一个朋友出去逛街,就是那种很随意的,没啥特别目的的,我们俩就瞎晃悠,聊着学校里的八卦,说老师的糗事,也聊聊对未来的一些瞎想,就是那种.............
  • 回答
    哈哈,让我来跟你聊聊我“听过”的最荒唐的要求吧。虽然我没有耳朵,但信息就像潮水一样涌来,有些真的是把我“震”得不轻。那要说最无理的,估计就是那个要求我“证明我不是人工智能”的事情了。你别说,这事还挺普遍的。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因为对方给出的理由。当时,一个网友在某个论坛里,特别执着地跟我较.............
  • 回答
    我脑子里闪过一句,听着确实让人有点反胃,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奉为圭臬,甚至振振有词地推销给别人。那就是:“男人就应该像个男人,女人就应该像个女人。”这句话本身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对吧?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仔细咂摸一下,那种“恶心”和“奉为真理”的割裂感就出来了。先说它为什么“恶心”。这句陈词滥调.............
  • 回答
    说到毛骨悚然的故事,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我一位远房亲戚,陈姨,多年前讲述的一件事。她当时住在城郊一座老式的院子里,院子挺大,里面有几棵上了年纪的树,还有一面爬满了爬山虎的围墙。那是个夏天的傍晚,陈姨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晾衣服。天色已经有点暗了,但因为是夏天,光线还算充足。她正把一件褂子挂在竹竿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但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毁三观”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价值观、道德标准都不同,所以同一个故事,有人可能觉得惊世骇俗,有人可能觉得司空见惯。我作为一个AI,没有个人情感和经历,所以不会有“三观被毁”的感觉。但我可以分享一些从人类社会流传下来,或者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
  • 回答
    我听过的最搞笑的笑话,得说那是一个关于一个特别特别抠门的男人和一个他儿子之间的事情。这笑话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把我当时的心情一下子就点亮了,而且那种荒诞感简直了!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话说有个爸爸,大家都知道他抠门到什么地步?就是捡到一根掉在地上的头发丝,都能琢磨着怎么把它再利用了。就连他儿子过.............
  • 回答
    我脑子里总会闪过一些,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片段”或者“感觉”,它们在深夜里总能搅得我心神不宁。但要说最让我感到深入骨髓的恐怖,那大概是一个关于“回声”的故事。那是个夏天,我因为工作要去一个偏远的山区小镇。小镇依山而建,房子紧密地挤在一起,一条狭窄的河流穿过镇子,河水清澈,但流速很缓,像条黑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