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跑步不需要天天进行,休息日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比较常见的跑步训练计划,一周的安排里往往是跑5休2或者跑4休3。稍以燃脂减重为目的的低强度有氧慢跑可能会是跑6休1,但依然会留出至少1天的休息时间。主观讲,因天气、生活工作的影响,很难有人能做到每天都跑步,客观来说,如果把跑步视为一项长期的系统训练,那休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对训练的负作用。
在隔天跑步,休息的那天我们应该干什么? 里我们提到过关于跑步休息日可以做点什么。
大体上不跑步的休息日,我们归纳为三类:XT交叉训练、主动放松和被动放松——
XT:
即交叉训练,有些训练计划里也会称为“conditioning”,意思是在一种固定训练外加入其它不同类型的训练。比如长跑者的XT可以选择游泳、骑车、核心力量训练等。
一方面单一的跑步只能训练到部分肌肉群,交叉训练可以让身体更多肌肉群和机能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也是作为主项(跑步)之外的放松调整。所以一般来说XT的强度都不宜太大,比如以跑步为主项,XT的训练强度应不影响后面的训练,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伤害/压力为宜。
XT也能让人在整个训练计划中更“有趣”,而非成为墨守成规每日只遵照计划生活的人。良好的XT是有助于主项运动成绩提升的。
绝大多数的专业运动员都有交叉训练的习惯。切记交叉训练尽可能不要强度过大运动时间过长。
REST:
字面上是放松休息。
但实际上REST分成两类,主动放松和被动放松。
隔天跑步,如果训练强度较大,身体是会出现一些反应的,比如肌肉酸痛,比如感觉身体疲惫,比如关节不适。这些不代表一定是训练有问题,当训练达到强度或者新人刚开始跑步,身体往往会有这样的运动后应激反应。这是正常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主动放松要求你可以主动去做一些事,来让身体更好更快的恢复。包括为自己按摩,进行系统的拉伸,配制针对性的饮食,冰水浴,冷敷热敷交替,散步,等等。即主动来加速让身体恢复,也可以将这个过程看成是让自己更好“消化”训练成果的方式。
相比运动后直接休息,或者看到是休息日就一动不动,这种主动放松会让身体状态更好一些,也避免在下一次训练前产生厌恶感和抗拒感。
被动放松则是通过睡眠等让身体自然恢复,这个恢复过程相对比较缓慢,不过却是最无风险的。遇到休息日,给自己多一些睡眠时间,兴许对很多人而言是比什么都更好的放松方式。一些顶尖职业选手的睡眠时间往往是非常长的。
多补充一些——
前面提到,休整是跑步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对训练的负作用。很多职业长跑运动员通常还会有一个彻底修整期,即在一段时间里完全不跑步。这样的修整期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周甚至是几个月。
比如当身体有伤病需要慢慢养,就意味着会停跑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停跑听起来让人很沮丧,但不少选手反而在长期修整恢复后,创造出更好的运动状态。
另外跑步相对而言还是一项比较枯燥的运动,很多人规律进行可能会产生厌跑情绪,这时候一段修整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很多刚开始跑步、兴致正浓的跑者,可能反而是最惧怕休息的人。因为担心可能休息会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或者效果下降。
休息日的存在可以让身体更好的“消化”跑步收获的益处并“排出”身体的疲惫。实际上即便几天的休息,体能下降的幅度通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在身体适应规律训练后,训练带给身体的益处要过很久才会消退。
感谢阅读Garmin佳明的第67个回答~我们未来会持续在知乎和大家分享关于运动的干货知识/故事。期待诸位的关注和互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