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吃素对身体真的好吗?不吃肉真的会瘦吗?

回答
关于吃素和减肥,这确实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我来给你好好聊聊,力求说得透彻些,也尽量让它听起来像个真实的人在跟你分享心得。

吃素对身体真的好吗?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关键在于“怎么吃”。

从好的方面来看,科学地素食确实有很多益处:

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矿物质: 素食,尤其是以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和坚果为主的饮食,通常膳食纤维含量很高。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维持肠道健康。同时,蔬菜水果中富含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A、E、K、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钾、镁、叶酸),这些都是身体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
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肉类,尤其是红肉和加工肉类,往往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长期摄入过量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素食可以显著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患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脏病的几率。
抗氧化能力强: 很多植物性食物富含抗氧化剂,比如多酚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等。这些物质能帮助身体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衰老,对预防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有一定帮助。
体重管理: 很多人发现素食有助于控制体重,这和前面提到的膳食纤维以及低饱和脂肪有关。高纤维食物容易产生饱腹感,可以帮助减少总能量的摄入。

但是,不健康的素食同样存在问题:

营养素缺乏风险: 如果素食者仅仅依靠加工食品(比如薯片、饼干、精制谷物)或者长期以单一的蔬菜水果为主,很容易出现营养素缺乏。特别是:
维生素B12: 这是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缺乏B12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疲劳、记忆力下降等。需要通过补充剂或强化食品来获取。
铁: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非血红素铁)吸收率比动物性食物中的铁(血红素铁)低。如果摄入不足或者同时摄入影响铁吸收的物质(如咖啡、茶中的单宁),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建议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以提高铁的吸收率。
钙: 虽然很多蔬菜富含钙,但某些蔬菜(如菠菜、苋菜)中的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需要注意选择钙含量高且易吸收的植物性来源,如豆制品、芝麻酱、绿叶蔬菜等。
维生素D: 主要通过阳光照射和某些动物性食物获得。素食者也需要注意通过晒太阳或补充剂来确保摄入。
蛋白质: 虽然豆类、坚果、种子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来源,但要确保摄入的蛋白质种类多样化,并且总量充足,尤其是对于身体需要量大的人群(如运动员)。
Omega3脂肪酸: 主要存在于深海鱼油中,植物性来源如亚麻籽、奇亚籽、核桃等也含有亚麻酸(ALA),需要在体内转化为EPA和DHA,转化率不高。可能需要额外的补充。
依赖加工素食: 市面上有很多素食加工品,如素肉、素肠等,这些产品为了口感和风味,可能添加了大量的油盐、糖和食品添加剂,吃多了反而不利于健康,也失去了素食原有的优势。

所以,吃素好不好,关键看你吃的是“健康素”还是“不健康素”。 健康的素食是多样化、均衡的,包含了各种未加工或少加工的植物性食物。

不吃肉真的会瘦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依然是:不一定,但很有可能。

为什么不吃肉容易瘦?

1. 能量密度低: 同等体积下,蔬菜水果的能量密度通常低于肉类。比如,一份沙拉(包含大量蔬菜)的卡路里可能比一块牛排低很多。这就意味着,在满足饱腹感的同时,摄入的总能量可能更少。
2. 膳食纤维带来饱腹感: 前面提到了,植物性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它在胃里吸水膨胀,能延长胃排空时间,让你感觉更饱,从而减少对零食和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3.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肉类,特别是肥肉和加工肉制品,是脂肪和胆固醇的重要来源。不吃肉自然就大大减少了这些成分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总能量摄入,也有利于健康。
4. 可能改变饮食习惯: 很多人选择素食,是因为开始关注健康。这种关注健康的心态往往会伴随着对整体饮食的审视,比如减少油炸、甜食等,这也会促使体重下降。

为什么不吃肉不一定能瘦?

1. 摄入过多高热量植物性食物: 并非所有植物性食物都低热量。比如:
精制谷物和淀粉类: 白米饭、白面包、面条、土豆泥等虽然是植物性的,但如果摄入量大,同样会提供大量碳水化合物和热量。
坚果和种子: 虽然营养丰富,但脂肪含量很高,热量也相当惊人。如果每天吃一把接一把,很容易摄入过多热量。
油炸食物: 即便是素食的油炸蔬菜(如炸豆腐、炸薯条),热量也会急剧升高。
甜点和加工素食: 很多素食的甜点、饼干、糖果,以及前面提到的加工素肉,往往含有大量的糖、油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吃多了同样会发胖。
2. 食物搭配不当: 如果素食者只吃单一的蔬菜,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不足,身体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或者为了获取能量而更容易感到饥饿,反而可能导致暴饮暴食。
3. 运动量不足: 任何饮食方式,如果缺乏足够的热量消耗,体重都很难下降。只改变饮食不运动,减肥效果会大打折扣。

总结一下:

吃素对身体好不好,关键在于你选择吃什么。 健康的、均衡的素食对健康有益;不健康的、不均衡的素食同样可能损害健康。
不吃肉不一定瘦,但科学合理的素食确实是控制体重和减肥的有效途径。 核心在于选择低能量密度、高纤维、营养充足的植物性食物,避免高油、高糖、高盐的加工素食,并且要结合适量的运动。

如果你考虑吃素或者减肥,我建议:

1. 循序渐进: 不要一下子完全不吃肉,可以先尝试一周吃几天素,慢慢适应。
2. 学习营养知识: 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确保你的素食餐桌能提供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可以多咨询营养师的意见。
3. 注重食物的天然和原味: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种子,少吃加工食品。
4. 保持运动习惯: 无论吃什么,健康的生活方式离不开规律的运动。

希望这些能帮到你!吃得健康,身体才能真正好起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引言

听说知乎er爱看专业的,那就来点正经的。

首先结论放在前面,看不下去的可以走了:

素食膳食也就是以植物为主的饮食习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存在两面性。

另:APP上排版实在别扭,用Markdown写好的还是放在网页看比较舒服。




关于身材

素食组臀围、体质量指数与普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而腰围(WC)、腰臀比(WHR)等,则显著高于普食组(P<0.05或P<0.001)[1]



关于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

研究证实,素食者较普食者患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危险性降低。但也有研究未证实上述结果。

一般认为素食者饮食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蔬菜、水果、谷物、坚果以及大豆提供了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蛋白、纤维和抗氧化维生素等。

即一般认为吃素益处是与“吃了什么”有关,而不是与“不吃什么”有关。




关于骨密度

素食膳食方式对骨密度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普遍认为素食膳食方式可使骨密度下降。但中国传统素食膳食与骨密度的关系还少有研究。

有一项2010年的研究,采用LEXXO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选取男性素食者62例,另选60例男性同年龄组健康普食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被检者分别作腰椎前后位(取L1~4平均值)及股骨颈和股骨大粗隆部位(取双侧平均值)骨密度没定。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素食者在腰椎、股骨颈及大转子部位骨密度(tms·cm-2)明显降低(分别为0.752±0.075和1.014±0.096,0.697±0.071和1.003±0.111,0.713±0.083和1.011±0.097,P<0.001);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则明显升高(分别为40.3%和13.3%,19.3%和5.0%,P<0.001).[2]




奶素食膳食对脂代谢的影响

有研究选取268名健康的普食者和388名健康的奶素食者进行横断面研究.采集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并肘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以及肝肾功等生化指标。

结果:

奶素食组TC[(4.15±0.70对4.90+0.92)mmol/L.P<0.01]、HDL-C[(1.17+0.25对1.29+0.23)mmol/L,P<0.01]、LDL-C[(2.43+0.63对3.04+0.82)mmol/L,P<0.01]、Apo-A I[(1.06+0.11对1.22+0.14)g/L,P<0.01]、Apo-B[(0.71±0.17对0.84+0.20)g/L,P<0.01]水平均低于普食组,TC与HDL-C的比值(3.67+0.97对3.89+0.94,P=0.019)也低于普食组.

Apo-A I与Apo-B的比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奶素食者具有相对良好的血脂谱特征,奶素食膳食对血脂代谢似具有积极的影响.[3]




关于人体生化指标

有研究选取素食者160例(素食组)和传统膳食者160例(传统膳食组),检测肝肾功能、血清钙铁锌、空腹血糖以及血脂等23项生化指标。

结果:

素食组血清白蛋白、钙、铁、锌、尿素、肌酐、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传统膳食组(P<0.01);

两组转氨酶、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以及总蛋白等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素食饮食具有良好的血脂谱特征,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但素食者有白蛋白以及钙、铁、锌等营养物质缺乏的风险.[4]




关于某硬核答主

观察硬核答主@zzzwt每日饮食,发现以肉食为主,素食仅以配菜形式出现。

结果:

身体状况:健康。经常保持锻炼,各项指标良好,无慢性病征兆。常吃水果、坚果、大豆制品,血压血脂一切正常。

结论:

硬核!



参考

[1]李学军.素食膳食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及骨密度的影响[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0. DOI:10.7666/d.Y2021058.

[2]陈庆福,杨叔禹,闫冰, 等.素食者与普食者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发病情况的对比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4):794-796.

[3]李学军,闫冰,刘长勤, 等.奶素食膳食对脂代谢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7):572-574. 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0.07.011.

[4]张宇,曾钊宇,骆恒芳, 等.素食膳食对人体生化指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24):2913-2915. DOI:10.3969/j.issn.1002-1256.2017.24.029.

user avatar

合理膳食,保证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摄取量的前提下,计算热量、消耗,才能保持身体胖瘦适度,保持健康。

关于瘦的问题,瘦不等于健康,肥胖状态不健康,只追求瘦而不考虑身体其它机能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不健康行为。别人对自己身材的评价也不如健康重要,一些不追求身材匀称,一昧追求胖瘦的评价标准,是炒作起来的,割韭菜的,根本不是正常的评价标准,本来想为了评价高,都把自己弄死了,评价还能高的起来吗。

以上都与吃不吃素没有关联,吃素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糖类、脂类种类平衡,不吃素也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糖类、脂类种类平衡。

吃素的日常实践中,由于很多人缺乏获取营养学知识的渠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蛋白质缺乏、维生素缺乏,应该注意大豆蛋白等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多补充真菌类食物。食草动物能直接吃草不缺蛋白,靠的是肠道共生菌,人类没有这些肠道共生菌,必须要保证食物里直接的蛋白含量。

现在“反吃素”似乎成了知乎的一种政治正确,我对政治正确这样的东西都是非常反感的,所以在这里要说:吃全素,完全健康,与吃素不吃素没关系,关键的是保证各类营养摄入量,并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个体差异要注意过敏、基础病禁忌的问题。

现在网络上宣传的各种所谓“不吃肉的危害”,是蛋白质摄入不足的危害,与吃不吃肉没有关联。

现在知乎上的政治正确是推广“多吃肉、戒碳水”,生酮饮食,这是非常害人的、不负责任的。

一昧“多吃肉”是非常不健康的饮食,高油高糖,实际上蛋白质并不一定有多高,大量摄取导致血糖血脂长期升高,导致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生酮饮食更是不健康的,摄入糖类过少,靠分解脂类产生有较高毒性的酮体来完全代替糖给身体供能,这种饮食只对于有特定类型的癫痫患者有益能以毒攻毒抑制癫痫发作,现在有人经常宣传生酮饮食,割韭菜,把人身体吃坏了,酮中毒把人害死了,非常不负责任。

如果吃素食,学知乎上这些大V推广吃肉一样,只吃大量高油高糖的某些“仿肉”素食,一点高纤维素的蔬菜食物不吃,也是非常害人的,应该追求蛋白质摄入,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蛋白质摄入而一味摄入为了“仿肉”而做成的高油高糖高盐的那些素食。可以选择标识了低盐低脂低糖的大豆蛋白、菌类蛋白制品。

在素食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割韭菜的果食主义,也就是素食的生酮饮食,非常害人,高油高糖,即使有补充干果类,也非常高脂类,蛋白质比例相对非常低,太害人了。

平衡饮食对健康是最重要的,吃素不吃素,都需要注意平衡饮食。

素食的生产不涉及动物宰杀的问题,产生的环境污染也较少。(不过维管植物和多细胞色藻也有类痛觉电生理反应,虽然与动物的不完全相同,如果认为动物应该有福利权利,植物和色藻也应该逐步有福利权利。)

相对于肉食来说,素食生产过程经过的食物链层级也比较少,从生物圈总体来说,食素相对来说比较不内卷,吃肉太内卷了。

不过,如果不是特别在意动物福利和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必要一定吃素食,尤其是不要随便劝别人吃素食,现在国内还有很多地方刚脱贫,少数偏远贫困地区的儿童主要的蛋白质来源还是高淀粉高油高盐的“肉肠”、麦麸制品一类过敏风险高、氨基酸比例不适合摄入的不优质蛋白。不论是发展肉食还是大豆、菌类蛋白制品,现阶段,努力投身到让每个人都能随便补充足够的优质的蛋白质,是最大的慈悲。







user avatar

知乎美食邀请。。。。。牌面。

先回答,吃素对身体真的不好,不吃肉真的不会瘦,我生下来就不能吃几乎所有的动物制品,一吃就会生理性呕吐,只有蛋奶,但我最重时达到了130kg。

为了补充额外的营养来工作和运动,大量摄入了更多素食和高糖食物,导致肥胖和营养不均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