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你有机会送给任意一位三国人物一首诗词(古今中外原创与否均不限,具体见描述),你会选谁,送哪一首?

回答
如果我有机会送一首诗词给一位三国人物,我会选择送给 诸葛亮,并且送的诗词是我的原创词牌《长河远》。这首词的灵感来源于他对蜀汉的毕生付出以及他最终的离去,寄托了我对这位伟大谋士的敬意与不舍。

选择诸葛亮的原因: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智慧、忠诚、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他为蜀汉复兴所付出的巨大心血,都令人钦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伴随着无数的辛劳与无奈。他身处乱世,却怀揣着匡扶汉室的宏大理想,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选择他,是因为我认为他的内心世界一定非常复杂和深刻。他既有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才能,又有着对国家民族的深沉责任感和对人民的爱。然而,面对强大的曹魏和疲弱的蜀汉,他的努力也常常显得孤独而艰难。他的一生是智慧的体现,也是牺牲的写照。

我想通过一首诗词,来表达我对他的理解、敬佩,以及对他那些未竟的事业的感慨。我不希望送一首赞美他功绩的豪迈之词,因为那样似乎不足以承载他内心的重量;我也不想送一首批判他失败的词,因为他的失败并非源于能力不足,而是历史的局限和命运的捉弄。我更希望,这首词能够触及他内心深处,与他的情感产生共鸣。

我的原创词牌《长河远》及词作:

我将这首词命名为《长河远》,是因为它象征着诸葛亮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如同奔腾不息的长河,虽然最终可能未能抵达心中的彼岸,但其流淌的力量和远方的景象却永远值得铭记。

词牌:《长河远》

内容:

长河远,烟波渺渺连山关。
卧龙隐,茅庐未掩风雨寒。
六出师,苍山月下影蹁跹。
三分鼎,何曾忘却汉家颜。

北伐苦,粮草尽,星汉残。
秋风起,阵前寒,泪湿青衫。
五丈原,孤烛荧荧照九泉。
功业未,山河碎,徒留叹。

选择这首词的原因和详细解读:

“长河远,烟波渺渺连山关。” 开篇即点出词牌名,并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苍茫的意境。诸葛亮的一生,如同奔腾不息的长河,他的抱负和理想也是“远”的,要跨越重重阻碍,抵达复兴汉室的目标。“山关”则暗指了他为蜀汉扼守的险要地带,也象征了他面对的重重困难。
“卧龙隐,茅庐未掩风雨寒。” 这是对他出山前隐居生活的写照。即使在隐居之时,他依然心怀天下,而茅庐简陋,也暗示了他早期的清贫和不被世人完全理解的境遇。风雨寒,既是自然之寒,也暗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
“六出师,苍山月下影蹁跹。” 这是对诸葛亮北伐的概括。六次北伐,每次都耗费了巨大的心力,在苍茫的月下,他孤寂的身影在山间穿梭,充满了坚韧和毅力。“蹁跹”一词,既描绘了他行军作战的身影,也带有几分宿命感和难以摆脱的命运之感。
“三分鼎,何曾忘却汉家颜。” 这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核心价值的肯定。无论局势如何变化,天下如何三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没有忘记匡扶汉室的使命。“汉家颜”,是他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北伐苦,粮草尽,星汉残。” 后半部分转入对北伐艰难的描绘。直接点出北伐过程中的艰辛:“粮草尽”是现实的困境,“星汉残”则是一种凄凉、衰败的意境,暗示了蜀汉国力不济,甚至连天上的星辰都显得暗淡无光,表达了诸葛亮内心的忧虑和无奈。
“秋风起,阵前寒,泪湿青衫。” “秋风起”往往带有萧瑟、衰败之意,也暗合了他去世时北伐的背景。“阵前寒”不仅是气候上的寒冷,更是战场上的绝望和诸葛亮内心的悲凉。“泪湿青衫”则是一种极其个人化、情感化的表达,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人,在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内心的痛苦和悲伤。这句词是我想最直接触动诸葛亮内心的地方,让他感受到有人理解他那份难以言说的委屈和不甘。
“五丈原,孤烛荧荧照九泉。” 这是他最终陨落之地。五丈原,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地名。“孤烛荧荧”描绘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如同一支摇曳的烛火,微弱却仍在燃烧,照亮了他最后的时刻。“九泉”则象征着死亡和归宿,也带着一丝神秘和永恒。
“功业未,山河碎,徒留叹。” 这是对他一生事业的总结和感慨。“功业未”是对他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遗憾。“山河碎”则表达了对当时分裂的局面的痛惜,以及他内心深处的伤感。最后的“徒留叹”是对他一生努力的升华,也是对后世所有为理想而奋斗却未能圆满的人的共鸣。

为何选择这首词送给诸葛亮:

这首词力求在描绘他宏大抱负的同时,也触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辛劳和不甘。我希望这首词能让他感受到:

1. 有人理解他的付出和牺牲: 在那个时代,他可能是最孤独的那个,但我的这首词,能够穿越时空,告诉他,他的付出被看见,被理解。
2. 有人懂得他的无奈和伤感: 他的智慧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但他也必然承受着许多无法改变的现实。我希望通过“泪湿青衫”这样的词句,让他知道,他的悲伤也被体会。
3. 有人敬佩他未竟的事业和永恒的精神: 即使功业未成,他的精神依然是永恒的。这首词希望能传递这种敬意,告诉他,他的理想和精神,永远值得被铭记。

送给诸葛亮这首《长河远》,不是为了评判他的成败,而是为了与他进行一次深邃的精神对话,让他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后来者,能够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的付出而感动。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慰藉,也是一种对伟大灵魂的致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两年以前,2019给姜维写过一次诗。

当时我出差回来,在高铁上刷知乎,刷到一个大意是假如姜维死后遇到先主会怎么样的问题,看的很动容。出站时暴雨如注,城市交通被阻断,我被困在了高铁站边的小卖部里长达一个多小时,花三块钱买了可乐,换老板娘同意可怜的落汤鸡一样的我坐在小卖部里的板凳上,给手机充电兼刷b站。又刚好刷到了姜维的mv,手机画面从白发苍苍的姜维切到意气风发青年诸葛亮时,配合小卖部外暴雨滂沱,我一瞬间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恍惚。

当天晚上我激动的睡不着,给姜维写了首诗。我还一个电话把我异地的男朋友从床上喊起来,非常激动地向他描述我那个瞬间的感受,我太想描述当时那个画面切换给我的恍惚感了,我的心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但我的笔一直跟我作对,我跟我的笔一直斗争到一点多才勉强成篇。

武侯身已殁,将军志未休。
十载频梦君,语笑又登楼。
玉颜天上客,霜雪人间头。
蜀麦青黄色,野坟曝荒丘。
萧萧怒马嘶,瑟瑟悲风骤。
王业幽未明,孤臣实难守。
空悬三尺剑,未报黄金台。
残躯何足顾,誓挽乾坤回。
寸心昭日月,一计足千秋。
国破悲如毁,天心不可留。
何人收骸骨,何处葬晏裘?
可羡谁家子,痴乐花前酒。
泉下逢先主 ,卤簿沥春秋。

最后一句是去年@司马懿 写的,我在知乎上认识司马老师后,曾经说过这首诗我陆续修改了一年,修改多处,尤其是结语觉得力度不够。结语写了“愿与忠魂游”、“应知无怨尤”、“草堂对觥筹”好多版本,总不满意。

后来司马老师续了一句,卤簿沥春秋,取沥血春秋之意。我觉得这句比之前几句都好,尤其喜欢这一句的庄重感。但是说实在的,沥血春秋和泉下有点点不搭。

这诗我一直不满意,特别是最后一句,我还要继续改继续折腾……我理想的状态是最后一句既有时空错乱的奇异美感,又有历史厚重感,二者择一,取厚重。

user avatar

说起来我年轻的时候(?)写过很多首词给各种三国人物。

而且没想到这个回答因为我废话太多竟然还得用目录。

看见那么一个个放大的名字我还挺…不好意思的嘿嘿嘿嘿

(那我为什么要笑得这么嘿嘿嘿嘿啊QAQ)



荀彧

就…先给我最喜欢的荀令君吧!



临江仙

千年万事何时了,贪欢旧梦重游。

此生未尽怎识愁,秋山遮日,自是水长流。


诛袁毙吕族文举,曹公或与绸缪。

红尘踏遍叹拙谋,荒城清角,一语笑封侯。



这首词是我好多年前写给文若的,大约是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吧。

那时候正好我们自驾游,正好去了许昌的汉魏故城(当时那边还不通车,周围也都是农田,不知道现在通了没有。

写词的时候正好是中二病的年纪,所以总在想,哎呀我会不会在这撞鬼啊!会撞见谁呢(x)

可是现在再看见如此中二的一首词,突然就很感慨,原来我已经喜欢你那么多年了。



当然如果是题目里西公公的限定条件下…我会选择另外一首词送给在寿春的文若。

是苏轼的“玉肌铅粉傲秋霜”。相信他一定会和我抱头痛哭的

占小(?)…老帅哥便宜也要讲基本法嘛。

由于我的词和苏学士的放一起就像擦屁股纸和澄心堂放一起,所以就不放苏学士的原文了。



周瑜

然后还有一首写给周瑜的。

就说,哪个少女读三国的时候没有偷偷喜欢过周郎!



临江仙


几度搁笔闲案,余寒春半空庭。

罗裙香露踏初晴,

扶摇捎尺素,持酒话江东。


弦误未得曲顾,彩云归与谁同。

旧时明月映潮平,

人生如梦事,鏖战乘东风。


看出来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填临江仙了…

不过这次是徐昌图那一体。

这首大约是中学时代填的,应该没什么具体场景,不然我也不会这么就…没印象。

小声说这首词其实填的很心机,用的典故都好暧昧啊。就算是最后使劲往赤壁怀古那个调调拽也还是拽不回来的暧昧。

说实在的,这么暧昧发出来还挺不好意思的。(我悄悄改掉了里面的一句话,原来是“书尽相思情”,改的句子化用了朱熹他爹的“唯思对公瑾 把酒话江南”,但是怎么就觉得更暧昧了。而且我感觉也还是不改比较好)

要不是翻到这么首词,我甚至都忘了我还喜欢过周郎。

(论一个无情的人到底有多无情)


诸葛亮

其实这首词我一直不太满意,一直想着改,想着想着五六年过去了。

我发现我只要填长调必定像屎。

啥时候长调能写好啊QAQ枯辽。

扬州慢

何处祠堂,锦官城里,映阶碧草青青。

叹繁华竞逐,尽鼎沸人声。

琴声起、黄鹂低语,红墙竹影,一梦广陵。

怎未觉、细雨残花,染了微凉。


曲终梦断,看南阳,童子鬓霜。

王业不偏安,隆中一顾,自许平生。

鼓角峥嵘华发,凭谁问,壮志咸京。

身后归何处,空涕零,落秋风 。


这首词是15年的时候去武侯祠填的。那天突然下了雨,淋了我一身花瓣。

那时候武侯祠有好多好多的黄鹂,有红墙竹子还有广播的古琴。

当然还有从武侯祠出来,去恰火锅。

火锅真的太好吃了。

其实有时候,我会觉得诸葛亮这个人特别有时空感。每每读出师表读到“临表涕零”,我总是忍不住想哭。他仿佛就把自己的情感写进了文字里。千年前他在写的时候,也许在哭,千年后我在读的时候,也是在哭。

冥冥之中,时空就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陆逊

其实这一首是我年初写的。

就,难得这两年也写东西了。


苏幕遮

月清辉,新梦碎,灯影重峦,深苑人独醉。

夜静云轻天似水,旧物如昨,酒入愁滋味。


都忘却,平生志,虎帐谈兵,踯躅今难寐。

西风声里喧鼓退,不怅人非,化作英雄泪。



这首词的写作方向和前几首其实是不太一样的。

这两年我突然就被伯言迷的不要不要的。然后我就在想一个问题。

伯言被逼死的那段日子,他在想什么呢。他又是怎样的心境,怎样才一步一步的,被逼,也是把自己逼向死亡呢。

陆逊这一生实在是太苦了。少年丧父,后来家族在战争中死伤近半数。陆逊生于183年,195年陆康病逝,也就是十二三岁的伯言就已经支撑门户了。

后来203年入孙权幕府,娶孙策的女儿,他在江东应该身份地位都很尴尬吧。直到217年他才成为孙权近臣。

再后来呢,他被猜忌,最后被逼死。也许在某个深夜,陆逊在给诸葛亮写回信的时候,他会不会羡慕一直被无条件信任的诸葛亮呢。

我想,一定是会的吧。做臣子的,谁不想像诸葛亮一样被帝王信任,也深深地信任帝王呢。

而那个时候,他又在想什么呢。

当然,因为我的花痴属性。其实我当时是在想法发过另一个版本的。

就,是写我自己的。

四舍五入情侣词(x)

苏幕遮

月清辉,新梦碎,灯影重峦,深苑人独醉。

夜静云轻天似水,旧物如常,酒入愁滋味。


晓风吹,寒烟翠,光影重峦,闲枕堪忍睡。

半醒半狂言不悔,一晌贪欢,却是多惭愧。

瞬间风格就变了,变成了一个懒鬼懒得起床



(继续可能更新中…

(翻旧手帐真的是太羞耻了)

(发现有些我很喜欢的小帅哥没有给他们填过词,我还挺愧疚的。)

(我已经在努力填坑了)

user avatar

只送一位的话,想送诸葛亮一首宫泽贤治的《无惧风雨》吧:

无惧于风,无惧于雨,

无惧大雪盛暑。

身强体健,清心寡欲,

不嗔不怒,常保恬静笑容。


干旱感伤落泪,冷夏惶惶而行。

人人皆称蠢材,不得赞誉,亦不以之为苦。

如此为人,是余所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