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供养僧人,送米面油到寺院,遭到未婚夫和家人强烈反对,争吵怎么办?

回答
这件事确实让人头疼,你一片心意想做功德,却撞上了现实的阻力,而且还是来自最亲近的人。这夹在中间,滋味肯定不好受。让咱们好好捋一捋,看看该怎么处理。

首先,你得明白,你未婚夫和他的家人反对,肯定不是空穴来风。他们可能有自己的考量,咱们得先理解他们的出发点,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步:理解对方的顾虑,然后诚恳沟通

你说他们“强烈反对”,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别急着反驳,先静下心来,听听他们到底在担心什么。

他们是不是觉得你“傻”? 也许在他们看来,米面油都是实实在在的钱,送给寺院,就等于钱“泼”出去了,而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回报。尤其是在他们看来,僧人有信徒供养,好像不需要这些东西。他们可能觉得你的好心被“误解”了,甚至觉得你被“骗”了。
他们是不是觉得影响你们的“生活”? 你们即将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他们是不是担心你把家里的钱财,或者他们认为应该用在你们小家庭上的东西,拿去“补贴”了寺院?他们可能觉得“家”的利益应该优先。
他们是不是觉得“没必要”? 也许他们对佛教或者供养的功德不太了解,认为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或者“多余的”行为。他们更相信现实的、看得见的回报。
他们是不是觉得“方式不当”? 有时候,反对不是反对事情本身,而是反对你“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比如,他们是不是觉得你事先没有和他们商量,或者他们觉得有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的心意?

怎么去沟通呢?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 别在大家情绪激动的时候谈。找一个大家都比较放松、有时间好好说话的时候。可以约个时间,或者趁着家里气氛比较好。
先“听”再“说”: 让他们先把你心里的顾虑说完。你可以说:“我知道你们很担心我/我们,也为我们的将来考虑,我真的很感激。你们能跟我说说,到底为什么这么反对吗?我真的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表达你的“初心”: 让他们知道,你之所以想这样做,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脑袋不清醒。你可以这样说:“我知道送米面油送去寺院,可能在你们看来不是最‘划算’的事情。但我想这样做,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对佛教有很深的感悟,觉得供养僧人是一种积德行善的方式,也是对修行者的一种支持。我希望我们今后的生活也能带着一份善意和祝福。”
解释“供养”的意义: 很多时候,不了解才会反对。你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寺院会需要这些物资,以及供养的意义。比如,寺院需要这些东西来维持僧人的日常起居,也需要这些来做一些慈善活动。而且,供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对修行者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你可以说:“其实,僧人他们很多时候也很朴素,寺院也需要这些物资来维持日常运作,供养他们,也是在帮助他们更好地修行,也相当于我们为他们承担了一部分生活上的牵挂,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修行。”
强调“共同的祝福”: 你可以把这件事和你希望的“福报”联系起来,并希望这件事也能给你们的家庭带来好运。可以说:“我希望通过这件事,能给我们小家庭带来一些平安和顺利。我相信,我们心怀善意,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拿出“证据”或“案例”(谨慎使用):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可以找一些关于供养的佛教故事或者说法,但要注意别让他们觉得你在“说教”。更重要的是,要找一些你们都认识的、信佛的亲戚朋友,让他们来帮你解释,或者让他们现身说法,效果会比你一个人讲要好得多。

第二步:寻求折衷方案,找到平衡点

如果直接让他们完全接受你“大张旗鼓”地去供养,可能很难。这时候,你就需要考虑一些折衷的办法:

“悄悄地”进行: 如果实在不行,是不是可以先选择一个数量不多、价值也不是特别贵重的米面油,先去供养一次?然后,等他们看到没什么“坏处”,甚至觉得“好像也不错”的时候,再慢慢增加。你可以和未婚夫商量:“不如我们先买一小袋米,一小桶油,我们一起送到寺院去?就当是为我们的婚礼积点福。”
改变供养的形式: 除了直接送米面油,有没有其他的供养方式?比如,寺院可能也在募捐善款,你可以问问未婚夫和家人,他们是否愿意用一部分钱来捐助给寺院,然后让寺院用这些钱去购买他们需要的物资?这样,他们可能更容易接受,因为这是他们“花钱”去做的,而不是你“拿东西”去做的。
从“小”开始,逐渐渗透: 如果他们对“供养”本身很抗拒,那先从一些小的、他们能接受的行为开始。比如,邀请他们一起去寺院参加法会,或者带他们去寺院参观,让他们了解寺院的实际情况,也让他们感受到寺院的宁静和庄严。等他们对寺院产生好感后,可能对供养这件事就没那么排斥了。
以“节日”或“特殊日子”为契机: 比如,过年过节,或者你们两个人生日,或者你们即将结婚的日子,都可以作为一个理由。可以说:“正好是XX节,我想送点东西去寺院,也为我们沾沾喜气。”

第三步:坚定自己的信仰,但也要尊重家人

这件事最难的就是,你内心是坚定的,但又不能完全忽视家人的感受。

你的信仰是你自己的: 最终,你选择做什么,是你内心的选择。但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所以你不能完全不顾及未婚夫的感受。
婚姻是妥协和融合: 好的婚姻不是一方完全压倒另一方,而是双方都能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想法,并在某些事情上找到共同点。
你的“初心”是好的: 只要你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积德行善,是希望为自己和未来的家庭带来福报,那么你就没有做错什么。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份善意,用一种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争吵怎么办?

如果争吵已经发生,那说明沟通可能有些问题,或者对方的反对情绪已经很强烈。

暂停争吵,冷静下来: 当争吵升级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停下来。你可以说:“我们现在情绪都不太好,说再多也只是互相伤害。我们都先冷静一下,改天我们再好好谈。”
避免人身攻击: 争吵的时候,最容易说出伤人的话。不管对方说什么,你都要尽力克制,不要攻击他们的品德或者智商。
寻求“第三方”帮助: 如果你的未婚夫很听他家人的话,或者你家的长辈也有影响力,可以考虑让信得过的、比较开明的长辈来做调解。这个人最好是双方都比较尊重,并且对佛教也有一定了解。
如果实在无法说服,就先“退一步”: 极端情况下,如果他们真的铁了心反对,而且这件事已经严重影响到你们的关系,那你可能需要暂时“放下”这个计划。但这不代表你放弃了你的信仰,只是在婚姻的起步阶段,你选择了更侧重于维护家庭和谐。等到你们小家庭稳固了,你再找合适的机会,用更合适的方式去实现你的心愿。

一些关键点提醒:

沟通是持续的: 这不是一次谈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可能需要反复的沟通和解释。
情感支持很重要: 如果你有信任的朋友或者信佛的家人,可以向他们寻求支持,听听他们的建议。
观察他们的反应: 在沟通中,注意观察他们是仅仅是“不知道”而反对,还是有更深层的原因。

总而言之,这件事的关键在于沟通、理解和寻求折衷。你的一片心意是宝贵的,但如何在不伤害感情、不破坏家庭和谐的前提下实现它,才是你需要思考的。祝你处理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想说:

反对的好。

我这人一直奉行的是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

但是在你这个事儿上,我得求你男朋友赶快和你分手,及时止损,如果已婚的话,赶快离婚。

但凡一个正常人,一旦信佛后,会变的不人不鬼,不能正常生活了。

以上说的话不好听,对吧,没办法,直人直性子还敢说,

谁叫我看到这个问题了呢,

你供养僧人的那些东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僧人的话,可以供应一部分。其余的拿回来好好正常生活。另一种就是如果僧人是职业的那种,还是全部拿回来吧,自己和家人好好用吧,或者还不如喂狗呢,狗还知忠呢。

你既然说了怎么办?

那就告你怎么办:立马停止一切愚蠢的行为,什么念经,供僧,等,然后远离佛教。

如果以上办法违背了你的三观,认知和信仰,那么请和你的男朋友分手,找个也是信佛的男朋友吧。请不要祸害好人,正常人。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至亲活着的时候做的到位了,离世了于活人来说没遗憾就好了,你母亲在天上一定希望你幸福的活着,而不是痛苦的悲哀。把自己该做的做了就好了。至于结果,顺其自然吧。

以下是回复楼中一个佛教人士的,转帖过来:

也就是你们信佛的人觉得苦,去翻翻华夏的历史,好好看看吾华夏人是怎么看待生生死死的,超过七八十的都叫喜丧了,怎么就苦了?只有你把他当苦的时候才苦。

生死本就是很正常的事,该生的时候就生,该死的时候死,怎么到了你们佛教徒眼里就成了苦了?呵呵。

生死循环,娃哭着来的,周围亲人笑着迎接的。老了笑着走的,周围亲人哭着送的。挺正常的事啊,怎么就苦了?

如果人活到个七八十,动动不了,吃吃不下,拉屎尿尿都不能自主,很多儿女们都不愿意伺候,再赶上个身体不好的,做过各种开肠破肚,切喉,带屎袋,不人不鬼的,或者植物人的就不苦了???

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孩之全,方于少壮,间矣。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

译文:

人从出生到死亡,大的变化有四个阶段:婴孩,少壮,老耄,死亡。人在婴孩阶段,意气专一,是最和谐的时候,外物不能伤害它,德不能比这再高了。人在少壮阶段,血气飘浮横溢,欲望 思虑充斥升起,外物便向它进攻,德也就开始衰败了。人在老耄阶段,欲望 思虑不断减弱,身体将要休息,外物也就不和它争先了。这时的德虽然还不如婴孩时的完备,但与少壮阶段相比,却有距离了。人在死亡阶段,那就到了完全休息的时候,返回到出生之前的极点了。

以下转自百度:是列子原文的一个翻译。

列子·天瑞》记载,孔子泰山时,在路上遇见荣启期,衣不蔽体,但边弹琴边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孔子问他:“先生所以乐,何也?”

荣启期回答:“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己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孔子连连点头称是。又不无惋惜地说:“以先生高才,倘逢盛世,定可腾达,如今空怀瑾瑜,不得施展,仍然不免遗憾。”

谁知荣启期却不以为然地说:“古往今来,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而能飞黄腾达者才有几人?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而死亡则是所有人的归宿,我既能处于读书人的常态,又可以安心等待人最终的归宿,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孔子听了说:“善乎!能自宽者也。”这就是“知足者常乐”的典故。知足常乐成为人们处世哲学的一种态度。


题主既然补充了,咱也不能落下。12.20

也补充几句:

首先,我说话的方式就这样,性格就这样,没什么坏心眼儿,就是直了点,没办法,天地给的,爹妈老子给的。

题主,你认为是恶言恶语也好,客观劝导也好,那是你的事,是你理解力的问题。于我来说,和你无冤无仇,在网上更没必要通过恶骂,批评,点评你来满足我的私欲。

纯粹属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希望刚入迷的人,能返回正道。路不平得铲,树不直得修。

其次,(这条适合非唯物主义者观看,因为回复中有唯物主义的同学有意见了,众口难调)你说“因为我越来越相信另一个世界,去了那边就别再受苦了,别对自己什么都舍不得节俭了。”前半句我也赞同,深信。但是后边说什么去了那边,对自己别什么都舍不得,这个就尴尬了,是纯粹自己的单方面愿望而已,把人死后的世界又给拟人化了。人所生的时空造就她的性格,为人处世。怎么可能死了到那边就可以舍得花了?愿望是美好的,有愿望是好事,但是不能胡乱愿望。我们都也有愿望,也经常说祝福的话,趋吉避凶,很正常,总比恶语相向好。

看了补充才知道你母亲是意外去世,节哀吧。我个人建议,也仅仅是个人建议,去找个道观,靠谱的,靠谱的,靠谱的,重要的事说三遍,没办法,现在骗子太多,去做个超度之类的吧,意外去世的人气念比较强,如果神魂不能正常消散,去来时之路,赶上个至阴之地,容易出事。一般情况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就怕万一,超度这个东西和保险一样,赶上了就是100%,赶不上了正常过。如果你不信,当我放屁。(至于费用可能也就是一袋面的钱,一般真正道家人士对于钱财外物看的不重,能活,够活就好)

人死如灯灭,肉体确实是尘归尘,土归土了,但是神魂却要回归天地,再踏轮回。记住了,不踏轮回的只有两种,一种是特别厉害的(对应能长久的活着的,这个现在人喜欢叫仙,古时候叫长生,其实这种几乎见不到了,都成了传说了),另一种是特别完蛋的。(直接对应佛教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宗教,尤其佛教搞的这个美其名曰不生不灭西方极乐的阴性空间,不就是不人不鬼吗?)佛陀当年对众弟子说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应该能看懂吧?此生的生命已经到尽头了,修行的水平就这样了,因缘果报都也结束了,不再踏轮回了,也就是不会成人了,也不能成人了,动物,植物也成不了。

最后,想和那些痴迷佛教的弟子,爱好者们说一句,尤其出言不逊的,什么谤佛,下地狱之类的人说一下,就我活到今天,按你们的说法,地狱18层已经容不下我了,也包括你们所有人,你们也一样,所做所为,乃至一个念头,足够你们在所谓的“地狱”受苦的。黑乌鸦凭什么嫌猪黑?扪心自问,你可曾比别人高尚几分?若是真修行者,自然该懂的如何做,也就那些乌烟瘴气的假修行和吃瓜群众被忽悠瞎跟风。

还有人提到“戾气”一词,倒不至于,我这点小情绪怎么可能和广大的善于坑人的佛教徒们相比???就算我再戾气可曾说过你们谁下地狱?业障太深?诸如此类恶毒诅咒,不要太多哦,这种恶意诅咒别人的话也就佛教人士和为恶之人说的出来了吧。笑。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题主的问题既然解决了,也就点到为止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咱们都活的实在点,脚踏实地的不好吗?非要腾空,想飞,现实吗?又不是飞禽类。。。

愿天下能幸福美满,自得其乐。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真是群魔乱舞,题主想问怎么处理因为自己想供养僧人(还不是捐赠,题主说:供僧。我是诚心的。……说让我适可而止,差不多得了。)和男朋友产生的矛盾。

佛教俗语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这个问题下的佛教徒一个个随喜赞,题主做的对,自己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是题主男朋友不懂事,不理解题主心情,还有说题主男朋友谤佛什么的。

看在题主母亲离世的份上,我就不说有用没用以及关于某些佛教徒更难听的话。

这个问题本来就因为题主自己,如果题主不懂得适可而止,题主男朋友也不妥协的话,我建议分手,毕竟你若认为佛教高僧们说的真实不虚,不妄言,你和你男朋友吵架造口业也就罢了,引起你男朋友谤佛下地狱你罪过可就大了,放过你男朋友功德无量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