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9 岁福州小伙长期应酬喝酒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为什么工作应酬一定要喝酒?工作和健康,你是如何选择的?

回答
29岁福州小伙因长期应酬饮酒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这样的案例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工作应酬一定要喝酒?在工作和健康之间,我们又该如何选择?

为什么工作应酬一定要喝酒?

“酒桌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职场社交和商务应酬中,喝酒似乎成了一种“润滑剂”,一种“必备技能”。其背后原因复杂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建立情感连接和信任:
打破隔阂,拉近距离: 饮酒可以暂时降低人的戒备心理,让人更容易放松,敞开心扉。在酒桌上,大家谈笑风生,分享一些生活琐事,甚至吐槽一下工作中的不如意,这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一种“哥们”情谊。
象征尊重和诚意: 在很多传统观念中,主动敬酒、干杯是一种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的方式。拒绝饮酒,有时会被解读为不给面子、不尊重,甚至是不真诚,这可能会影响合作的进展。
“酒后吐真言”的心理: 有时人们认为,在酒精的作用下,对方会更真实、更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底线和意图,为商务谈判或合作铺平道路。

2. 商务谈判和决策的“催化剂”:
“酒过三巡,事好谈”: 很多生意人相信,在轻松愉快的酒桌氛围下,许多原本僵持不下的问题可能变得容易解决。酒精的麻痹作用有时能让人们暂时放下一些原则性的争执,更容易达成一致。
传递信息和信号: 在某些场合,对方递来的一杯酒,或者你主动递出的酒,都可能传递着一种信息——“我希望与你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这种非语言的沟通在很多时候比直接的语言表达更有效。
“酒局定天下”的潜规则: 有些重要的商业决策或合作意向,可能并不总是在办公室里,而是在酒桌上悄然达成的。能否“喝得下”、“喝得好”,有时甚至会成为能否谈成这笔生意的“敲门砖”。

3. 社会文化和群体压力:
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喝酒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家庭聚会到朋友聚会,再到工作应酬,酒几乎无处不在。这种长期的文化浸润使得很多人习惯于在社交场合饮酒。
“不喝就是不合群”: 在一个以喝酒为常态的团队或圈子里,如果一个人坚持不喝酒,很容易被贴上“不合群”、“不给力”的标签,甚至可能被排挤在核心圈子之外,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
“男人三大件”的误区: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喝酒、抽烟、开车”是男人成熟的标志,是社会地位和能力的一种体现,这种错误的认知也加剧了饮酒的普遍性。

4. 权力结构和等级观念:
上级“劝酒”的压力: 在很多职场环境中,下级往往不敢拒绝上级的劝酒。为了讨好领导、表示忠诚,即使自己不喝酒,也可能被迫喝下。
“酒杯里的小金条”: 有时,酒桌上的“局”也是一种权力展示和资源交换的平台。谁能喝,谁会喝,谁能组织好酒局,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其在圈子里的地位和影响力。

工作和健康,你是如何选择的?

面对工作应酬中的饮酒问题,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这是一个极其艰难且个人化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各自的权衡与取舍。

我的选择倾向于:以健康为重,但并非完全排斥策略性的社交饮酒。

我的选择逻辑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生命的不可再生性: 健康是所有一切的基石。没有健康,再高的职位、再多的财富都将失去意义。肝癌晚期带来的痛苦和生命威胁是毁灭性的,是任何工作上的“得失”都无法弥补的。一旦健康出现严重问题,工作的机会、事业的发展都将戛然而止。
“长期应酬喝酒”的危害性: 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长期过量饮酒会严重损害肝脏功能,增加患肝癌的风险。29岁就患上肝癌晚期,这无疑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警示了长期饮酒对身体造成的不可逆转的伤害。
工作的本质是为生活服务: 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牺牲生活、牺牲健康去追求工作。如果为了工作而失去了健康,那么这份工作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健康与工作的平衡之道: 我并不认为完全不社交、不应酬就能做好工作。在现代社会,适度的社交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职业发展仍然很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平衡。

具体的选择和实践方式会是:

1. 坚守底线,拒绝过度:
量力而行,不强求: 在必须饮酒的场合,我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控制饮酒量。一杯酒也可以代表心意,不必拼酒、酗酒。
学会拒绝: 对于不必要的、纯粹为了“喝而喝”的场合,我会尽量委婉而坚定地拒绝。例如,可以提前说明自己身体不适,或者以开车不能饮酒、正在服药等理由。
策略性饮酒: 如果是关键的商务谈判或非常重要的社交场合,确实需要饮酒以示尊重和拉近关系,我会选择性地参与,并且严格控制饮酒量,避免过量。
主动沟通: 在团队或公司内部,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尝试与同事或领导沟通,表达自己对健康的重视,并寻求理解。有时,坦诚的沟通反而能获得尊重。

2. 寻找替代方案,建立非饮酒的社交方式:
选择健康的社交场景: 尽量将重要的工作交流和社交安排在咖啡馆、餐厅、茶馆等不强制饮酒的场合。
提升非酒桌上的交流能力: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沟通技巧和情商,让对方看到我在工作之外的价值,而不是仅仅通过喝酒来建立联系。
提供健康的代替品: 在组织酒局时,可以主动准备一些非酒精饮料,并且在交谈中引导大家关注工作的实质内容,而不是一味地催酒、敬酒。

3. 关注自身健康,积极预防: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查,及早发现身体的异常。
调整生活方式: 即使工作再忙,也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帮助身体更好地代谢和修复。
学习肝脏保护知识: 了解哪些食物对肝脏有益,哪些会造成伤害,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总结来说, 我会努力在“融入社交圈”、“获得职业发展”与“守护自身健康”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绝不会为了所谓的“应酬”、“面子”而牺牲掉宝贵的健康,因为一旦健康崩塌,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我的选择是,优先保障自己的生命质量和长远发展,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以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式来维系职场人际关系。

29岁小伙的悲剧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在追求事业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健康。与其在酒桌上“拼命”,不如在工作中“拼实力”,在生活中“拼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闻中的小伙子 29 岁就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实在是令人唏嘘。

好多回答都在讨论喝酒……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实际上跟乙肝也有很大的关系。

无论是全球范围内还是在我们国家,感染乙肝病毒都是肝细胞癌(HCC)的首要病因,而酒精也是一种明确的肝癌病因[1]

因此,有乙肝还喝酒,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比如我国台湾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大量饮酒会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癌风险显著增加[2]


顺便说一下肝癌的的筛查和预防吧。

首先要知道哪些人容易得肝癌

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 年版)》指出: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 岁的男性[3]

此外,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也是肝癌的危险因素[4],而吸烟也会增加慢性 HBV 感染者的肝癌发病风险[5]

那么,肝癌高危人群应如何进行筛查

一般建议查肝胆胰脾彩超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筛查频率为至少每 6 个月一次[3](具体还要根据病情确定筛查间隔,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其他检查)。

至于肝癌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 预防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如接种乙肝疫苗(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15 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6]),做好乙肝母婴阻断,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
  • 对于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当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时,要积极治疗。
  • 尽量少喝酒(肝病患者最好滴酒不沾),尽早戒烟并主动远离二手烟。
  • 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包括花生、大米、食用油等),注意饮用水卫生,保持乐观的心态,尽量不要熬夜。
  • 保持健康体重,若有超重、肥胖、腹型肥胖[7]或者患有脂肪肝,更要通过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积极控制体重。

参考

  1. ^ 中华预防医学会肝胆胰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等. 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1, 43(1):60-77.
  2. ^ Lin CW, Lin CC, Mo LR, et al. Heavy alcohol consumption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cirrhosis[J]. J Hepatol, 2013, 58(4): 730-735. DOI: 10.1016/j.jhep.2012.11.045.
  3. ^ a b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 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 38(2):306-321.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19(1):1-20.
  5. ^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项目专家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29(10):932-941.
  6. ^ 包括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7. ^ 可以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估是否超重或肥胖,BMI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²(kg/m²),24≤BMI<28kg/m²为超重,BMI≥28kg/m²为肥胖。 腰围男性 ≥ 90 cm 或女性 ≥ 85 cm 为腹型肥胖。
user avatar

酒是一级致癌物,也是食物匮乏时代的珍贵礼品。

酒可以打开心房,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一窥对方品性,酒后高歌狂且放;还可以是一种权威服从性测试,令君再尽一杯酒,顾盼生情扮胡伶。


在学校的时候,只是偶尔随性小酌。和喜欢喝到昏天黑地的同学自然而然成了不同圈子的人。

刚刚参加工作,大领导许以助理岗,但要看看酒量如何。四升啤酒外加一瓶白酒是及格线。结果一升啤酒已经昏睡不醒呕吐不止。

第一次辞职的时候,部门领导请客送行。酒到微醺,说以后千万要学会喝醉,要不领导不信任。酒到尽处,几个积极上进的同事有的痛哭有的豪笑有的在地上连滚带爬,宛如一场行为艺术表演。

第二次胃大出血后,医生说你前两次都很幸运。但第三次未必有这样的好运气,酒一滴都不要喝了(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查,一定要治。炎症到溃疡发展很快)

从此滴酒不沾。

毕竟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命更重要。

出门商务宴请,一般是销售代劳。单位内部聚餐,领导出面挡驾。

记忆深刻的是,酒精过敏的董事长,在一次酒席上代我喝酒,喝完脸上起了一片肿块,呼吸困难。

事后有人说我简直不可理喻。

但我知道胃出血那种瞬间带走一个人的感觉。我不敢冒险。

身边嗜酒的亲戚朋友不少,有几位不过四十已身染重病。酒是一级致癌物,这一点时刻要牢记。多贵的酒都一样。

user avatar

我选择健康。如果工作和健康二选一,我选健康。如果穷困潦倒和健康二选一,我还是选健康。我的健康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要么用枪逼着我喝酒,要么我宁愿没工作我都不会应酬了,健康第一。


推荐个健身博主大程形体健身给大家(抖音ID:Dacheng54321),这个博主有很多觉如何练好身材的教学视频。比如如何减掉腰部赘肉这样的。

他的教学视频都很精简,直接上干货告诉你怎么练,有时候甚至一句话都不讲,直接展示动作。喜欢健身的朋友可关注。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6661912738242561

user avatar

根子还是在于有乙肝。

本来乙肝就面临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再加上酒,催化剂了属于是。

user avatar

这不是标题党吗,点进来一看是乙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