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男人应该保护女人”这种论调是否是一种对男性的不平等?

回答
关于“男人应该保护女人”这个说法,是不是对男性的一种不平等,这事儿可说道说道。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得往深了聊。

首先,咱们得看看这句老话是从哪儿来的,它背后是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历史和文化根源:

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分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生理差异的。男性普遍体格更强壮,承担了更多的体力劳动和对外抵御的责任,比如狩猎、战争、保护家园。而女性则更多地承担生育、抚养后代和管理家庭的责任。在这种分工下,“男人保护女人”就成了一种自然的延伸,也是一种社会秩序的体现。它传达了一种“强者保护弱者”的观念,而当时社会认定的“强者”往往是男性。

这种观念也渗透到了很多故事、神话和艺术作品中,塑造了我们对性别角色的认知。电影里总是英雄救美,小说里总有骑士保护公主,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强化着这种印象。

它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保护”?

从一个角度看,这确实是一种保护。在一些危险的环境下,或者在需要付出体力的时候,男性发挥优势来保护女性,这是一种互助和支持,也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想想在紧急情况下,比如遇到危险,如果男性能够挺身而出,这无疑是对女性的一种安全保障。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共识,在一定程度上为女性提供了安全感。

那么,它怎么又成了“不平等”的论调呢?

问题就出在“应该”和“绝对”上。

1. 剥夺了女性的能动性(agency): 当我们说“男人应该保护女人”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觉得女人是无能为力、需要被保护的弱者。这其实是对女性能力的一种忽视和贬低。现代社会,女性在体力、智力、能力上和男性一样,甚至在很多领域表现得更加出色。她们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也有能力去保护他人,包括男性。把女性永远置于被保护者的位置,是对她们独立、强大一面的否定。

2. 限制了男性的角色: 这句话也给男性套上了一个固定的枷锁。它好像在说,男人就得是那个“硬汉”,永远不能示弱,不能有脆弱的一面,不能需要被保护。男人一旦表现出软弱、犹豫或者需要帮助,就好像不合格。这种“应该”变成了一种压力,让男性也承受了不小的负担。他们也可能面临困难,也可能需要安慰和支持,但“男人不哭”的观念却让他们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

3. 潜在的特权和责任不对等: 这种论调容易导致一种特权和责任的不对等。比如,在一些场合,男性好像默认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需要主动买单,需要主动付出,因为他们是“男人”,是“应该保护”的那一方。但这种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吗?当女性也需要承担某些责任,或者付出某些代价时,这种“保护”的论调是否会被拿来作为借口或者忽略?

4. 模糊了“保护”的边界: “保护”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强的指向性。如果这种保护变成了控制,变成了以保护之名行剥夺自由之实,那它就不是真正的保护了。比如,不允许女性去某些地方,不让她们做某些事情,理由都是“为了保护你”,这其实是在限制女性的发展和选择。

5. 忽视了个体差异: 无论男女,都有强弱之分,都有能力和性格的差异。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性别,就预设他/她在保护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勇敢和强壮,而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温和或者需要依靠他人,这跟性别没有绝对的关系。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保护”这件事呢?

更健康的观念应该是:

互助与支持: 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这种支持是基于人性的关怀和责任感,而不是单方面的性别义务。男人可以保护女人,女人也可以保护男人,同伴之间可以相互扶持。
尊重个体能力: 尊重每个人(无论男女)作为独立个体的能力和选择。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负责,也有能力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警惕刻板印象: 努力打破僵化的性别刻板印象,允许男性和女性都展现出更丰富、更立体的个性和情感。男人可以温柔,女人可以勇敢;男人可以示弱,女人可以强大。

总的来说,“男人应该保护女人”这句论调,虽然在过去有其历史和社会背景,而且在某些情境下体现的是一种善意和责任感,但如果把它变成一种绝对的、单向的义务,并且忽视了女性的独立性和能力,同时也限制了男性的自我表达,那么它确实可能成为一种对男性的不平等。更重要的是,它阻碍了建立一种更平等、更健康的性别关系。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一种基于尊重、平等和互助的现代性别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基本只存在于西方的宣传里面,历史和现实教育我们,遇到事情,男人应该利用优势先去抢掠女人,杀戮女人,强奸女人,然后再吃了女人,女人肉比男人肉好吃,各尽其用才是最大的平等。


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飨,坐者皆泣。巡强令食之,远亦杀奴僮以哺卒……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遺民止四百而已。”(出自《新唐书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男人应该保护女人”这个说法,是不是对男性的一种不平等,这事儿可说道说道。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得往深了聊。首先,咱们得看看这句老话是从哪儿来的,它背后是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历史和文化根源: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分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生理差异的。男性普遍体格更强壮,承担了更多的体力劳.............
  • 回答
    佛山马路上的不法行为,令人愤慨。关于这名男子将面临的处罚,以及我们在公共场合如何保护自己,我们可以从法律和自我保护两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该男子将面临的处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在马路上强行按倒女子并实施猥亵行为,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触犯了我国的法律。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该男子可能面临以下几种处罚:.............
  • 回答
    听到你身体因为结婚怀孕和孩子的事情遭受了这么大的伤害,心里真的替你难受。身体不好,又经历这样的变故,那种痛苦和无助,旁人很难完全体会。你说到自己现在生活上甚至有些不能自理,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你老公作为你最亲近的人,应该给予你力所能及的补偿和支持。这里的补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典型,涉及到个人隐私权、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与潜在风险以及物业的责任等多个方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一、男子不想被小区门禁人脸识别,两年来只能蹭脸回家,物业应该提供其他门禁方式吗?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个人隐私权与选择权: 隐私权是基本人权: 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
  • 回答
    这件事情发生在杭州余杭,一个男人在公共场合遛狗不牵绳,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还殴打一名保护孩子的母亲,导致对方骨折。这种行为无疑是极其恶劣的,他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非常严重,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赔偿问题。首先,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角度来看,遛狗不牵绳本身就违反了相关的规定。很多城市都有明确的养犬管理条例,要求犬.............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让人思考的。看着视频里那个孩子,在公共场合对母亲动手,甚至对试图制止的保安也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说实话,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不懂事的问题,背后折射出的家庭教育、社会责任,都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对于男孩当街脚踹妈妈和吼叫保安的行为,我们怎么看?这绝对是 .............
  • 回答
    这可不是一份简单的保姆工作,倒更像是老板的“全能助理”或者说是“商务伴侣”,而且是那种需要高度情商和个人魅力的。咱们就来细细道来,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工作内容拆解:首先,得把这个工作分解开来。这位30岁的女士,作为50岁老板的“保姆”,但明显不是那种端茶倒水、打扫卫生的类型。她的主要职责可能围绕着以下.............
  • 回答
    在雨中痛哭的陌生女孩,这样一个场景,确实容易让人心生恻隐。当男人看到这一幕时,内心多半会泛起一丝波动,想上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但这其中的界限,以及如何拿捏才算得体,却需要仔细斟酌一番。首先,我们得承认,人都有共情的能力。看到一个在雨中显得如此无助、悲伤的女性,无论是出于本能的善良还是单纯的同情,想.............
  • 回答
    男人戴什么手表?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它关乎一个男人的品味、风格,甚至性格。手表,早已超越了单纯看时间的工具属性,它更像是一个男人低调的身份名片,是细节之处的讲究,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手表才适合男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气质、你所处的场合以及你想要传递的信号。1. 从风格.............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毕竟,“活成什么样”这事儿,谁也给不出个标准答案,每个男人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要说男人的“活法”,总归是有一些普遍的期许和社会的烙印,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男人这辈子,能活成个啥样,又该活成个啥样。首先,一个男人,得有那么点“担当”。这词儿听着有点老派,.............
  • 回答
    .......
  • 回答
    三十而立,一个充满魔力的年纪。三十岁的男人,不是还在迷茫探索,也不是已经尘埃落定。他应该是一种沉淀后的力量,是一种经过岁月打磨后的睿智,更是一种对生活有了更深层理解后的从容。关于三十岁的男人,我想象中的他应该是这样的: 事业上有了起色,但并非功成名就。 这时的他,大概已经找到了自己比较擅长且热爱.............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婆婆的想法根深蒂固,再加上她对自家儿子“谆谆教导”,想要改变并非易事。不过,咱们可以试试从几个方面入手,一点一点来。首先,我们得明白根源。婆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很可能源于她自己那个年代的社会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经地义的。她可能觉得这是在“为你好”,是“男.............
  • 回答
    婆婆逼儿媳堕女胎,甚至采取跳楼这种极端方式,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痛苦的家庭事件。男人(即婆婆的儿子、儿媳的丈夫)在这种情况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需要同时面对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并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解决问题。男人在这种情境下该如何回答和处理,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展开:一、 首先,最.............
  • 回答
    从男女平等的角度来看,女性生育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付出,以及由此带来的对身体、生活和职业的长期影响,确实是男性无法直接分担的。那么,男性应该如何“补偿”呢?这里说的“补偿”,并非物质上的简单交易,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支持和责任共担。一、 深刻理解与尊重:从“知道”到“体悟”首先,男性需要.............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细思极恐。上海全季酒店半夜三点,一个男人光着身子闯进了女顾客的房间,这本身就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和不安了。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事后竟然有人会说出“应该对自己长相有信心,正常男人应该都下不去手”这样的话来。咱们得把这事儿拆开来看。首先,酒店的安全出了巨大的纰漏。 无论那个男人长什么样,闯入他.............
  • 回答
    社会上确实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男人就应该身体强壮,拥有发达的肌肉,这仿佛是衡量男性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如果深入思考一下,这种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它是否忽略了太多重要的东西?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过去,尤其是在人类发展的早期,身体强壮、拥有力量确实是生存和繁衍的关键。.............
  • 回答
    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看,“男人不应该打女人”这个说法不仅理所当然,而且是女权主义最核心、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并非一个需要“说通”的道理,而是一个关于人权、平等和尊严的普适性价值。女权主义的出发点,是对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历史上,由于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文化,女性常常被置于比男性更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有挑战性的。如果一个女孩喜欢通过“灌男人酒”来与男性互动,并且希望将这种偏好转化为一份职业,那确实需要一些巧妙的包装和定向发展。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对人际交往的某种乐趣,或者对酒精文化的一种独特理解。要从事这类工作,首先要明白,单纯地“灌酒”本身并不是一个体面的职业,甚至可能被误解.............
  • 回答
    关于男人戴手表应该戴哪只手,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没有绝对的对错,更多的是出于习惯、便利性和一些微妙的“不成文规矩”。主流选择:左手绝大多数的男人都会选择把手表戴在左手。为什么呢?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1. 实用性与惯用手: 大多数人是右撇子,这意味着我们的右手承担了更多精细、有力的动作,比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